陳錦龍 林 望 陳運健 吳關豪 張紹軍
房屋建筑工程對于我國經濟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新時期,房屋建筑工程結構、外觀、性能呈現(xiàn)出新特點,對工程施工技術也提出了新要求。高支模施工技術是一種新型施工手段,可以在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穩(wěn)定性的同時,確保施工質量。因此,探究房屋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某房屋建筑工程為地上20 層+地下1 層的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建筑高度為79 m,建筑面積為41 253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為31 251 m2,地下建筑面積為10 002 m2。工程基礎為靜壓預應力管樁,地下一層為停車庫,地上為商務辦公區(qū),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I 級,抗震等級為三級,抗震設防烈度為6。
因建筑樓層較高,且施工質量要求高、工期緊張,擬采用高支模施工技術。根據《建設工程高大模板支撐系統(tǒng)施工安全監(jiān)督管理導則》可知,高支模架跨整體高度應超過19 m,獨立支撐構件高度應超過7 m,水平體系部分混凝土模板高度應超過9 m。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高支模位于地下一層,層底標高-6.55 m,高支模層頂標高4.76 m,最大板跨為4.72 m×4 m,最大板厚2 m,普通梁跨8 m,最大梁跨9.5 m,最大柱截面尺寸1.4 m×1.15 m,最大梁斷面尺寸0.3 m×0.6 m,柱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0,梁板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應用流程如圖1 所示。
由圖1 可知,高支模施工技術應用流程主要包括支撐架/腳手架搭設、柱模板安裝、板梁模板安裝、混凝土澆筑及高支模拆除5 個環(huán)節(jié)[1]。首先,結合事先計算的樓地面水平標高標注軸線,將腳手架安裝到標注位置并加固鎖緊,獲得整齊有序的支架體系。其次,檢查現(xiàn)場支托、鋼管、扣件等零部件,確認無誤后,根據結構安裝圖紙正確連接立桿、雙向水平桿與剪刀撐,獲得穩(wěn)定框架支撐體系。再次,在干燥環(huán)境內分層、分段安裝,確保下層樓板承載力超過上層樓板承載力,形成安全穩(wěn)定的結構。最后經管道泵從兩端向中間對稱澆筑混凝土,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拆除高支模。
圖1 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應用流程
依據《碳素結構鋼》(GB/T 700—2006)、《 直 縫 電 焊 鋼 管》(GB/T 13793—2008)中關于Q235 普通鋼管的規(guī)定,準備鋼材與鋼管,所準備的鋼管應無銹蝕、壓扁、裂紋、彎曲、結疤、分層、毛刺以及錯位現(xiàn)象,每根鋼管的最大質量不能超過25 kg,其直徑尺寸為48.3 mm,長度大于3.5 m,并且外徑與壁厚偏差均小于0.5 mm,兩端切斜偏差小于1.7 mm,外部銹蝕深度小于0.5 mm。
同時,依據《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件》(GB/T 11352—2009)、《鋼管腳手架扣件》(GB 15831—2006)的相關規(guī)定,準備鋼鑄件、鋼管扣件[2]。
在材料準備完畢后,綜合考慮建筑面積、占地面積與建筑高度,計算模板支架高度,進而開展測量放線作業(yè)。根據測量放線結果確定立柱位置,隨后利用與《鋼管腳手架扣件》(GB 15831—2006)、《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裝技術規(guī)范》要求相符的支撐排架立桿、縱向水平桿、扣件、離立桿U 托及剪刀撐等零部件,在相應位置搭設支撐架。在正式搭設模板支撐架時,根據支撐架位置設置5 cm墊板。
其次,在立柱墊板上、立柱底距離地面20 cm高的位置,分排、分層開展縱下、橫上掃地桿的安裝,控制縱向掃地桿與地面、橫向掃地桿與地面之間的高度差均小于20 cm,且確保腳手架立桿垂直度偏差小于5 cm,獲得穩(wěn)定且安全的立桿支撐架。在安裝掃地桿后,利用豎直立桿與對接扣件安裝柱框架支撐,確保柱框架內立桿、水平桿件雙向縱橫貫通,且相鄰部件呈支撐狀貫通。一般水平桿需要搭設在立桿上,長度在30 cm 左右,相鄰水平桿間隔為120 cm。在立桿、水平桿件雙向縱橫貫通后,經木枋固定陰角、陽角位置,形成平順線條,并對載桿零部件進行多次檢查,規(guī)避脹模、基座位移、失穩(wěn)問題。
再次,在全部水平拉桿頂端均與周邊構件緊固連接時,沿著豎直方向在水平拉桿端部、中部設置φ48.3 mm×3 mm剪刀撐,穩(wěn)定連接全部跨徑桿件。沿著四周交圈設置豎直剪刀撐,促使豎直剪刀撐底部與地面支撐摩擦處于抱死狀態(tài)。在豎直剪刀撐上段、下段交叉點設置水平剪刀撐[3]。
在設置高支架周邊立桿支撐位置的連續(xù)性剪刀撐時,確保剪刀撐與水平桿扣接長度達到或超過100 cm,在距離桿端超出100 cm的位置固定3個旋轉扣件,控制連續(xù)性剪刀撐偏差相對值小于立桿高的1/600,且同跨、同步內無相鄰2 根水平桿接頭。
最后,安裝井梁蓋,促使井梁蓋縱向橫桿延伸到柱子兩側,同時準確銜接腳手架、底部柱梁,由底部主梁支撐全部部件。若支架立柱高度大于500 cm,則在立柱周邊外側、中間結構柱設置位置,依據水平方向相距600 ~900 cm、豎直方向相距200 ~300 cm 的標準,設置固結點。利用已澆筑構筑物連接柱模板,確保最外層立桿高超出樓面板、腳手架150 cm,構造負載穩(wěn)定的高大支模。
首先,在模板安裝前,依據《木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05—2003)的規(guī)定,準備無霉變、折裂、腐朽、蟲蛀、枯節(jié)的木材,優(yōu)選直紋、細密、耐腐蝕的針葉材或其他硬質闊葉材,含水率小于15%?;蛘吒鶕痘炷聊0逵媚z合板》(ZBB 70006—88)的相關標準,選擇耐磨、防水、易推模的膠合模板,確保膠合模板各層原材之間的含水率差別小于5%。同時,檢查全部模板的表面光潔度,確保模板表面無混凝土漿殘留,并均勻噴刷一層無色清機油或薄膜劑。
其次,進行柱模板、板模板與柱模板預拼裝,邊就位邊校正。在校正完畢后,安裝連接件與臨時支撐,獲得穩(wěn)定體系。在柱模板安裝時,應沿著模板邊線粘貼密封條,粘貼完畢后,確立柱子片模并安裝柱箍。進而校正柱子垂直、水平線,確認無誤后固定群體。根據測得的水平方位,擺正主梁,調整樓板模標高、起拱。調整后鋪設模板,并清理模板表面雜質,同時均勻涂刷一層脫模油。涂刷脫模油完畢后,再次核查板模板標高、支撐牢固性、平整度。
在梁模板安裝時,需要復核前期彈出的梁軸線,根據梁軸線調整托梁、擺正主梁。進而在擺正主梁位置安放梁底模,固定底模后進行梁底起拱。起拱高度為全跨高度的1/1 000以上、3/1 000以內[4]。在起拱的梁底綁扎鋼筋,然后安放側模,沿著側模方向張拉支撐,并設置對拉螺栓。對拉螺栓設置完畢后,再次核查梁模標高、尺寸、位置,確認無誤后將梁模與相鄰模板固定連接。
最后,根據預拼裝方案(見表1),經吊機吊裝模板,在模板到達設計位置并牢固連接后脫去吊鉤。
表1 模板預拼裝方案
高支模結構混凝土澆筑方式為泵送,澆筑混凝土坍落度應在140 mm 以上、160 mm 以內。為確保高支模區(qū)域混凝土澆筑質量,需要先澆筑墻板再澆筑梁板,總體從非高支模區(qū)域向高支模區(qū)域澆筑。若梁截面尺寸超出100 cm,則應由兩端出發(fā),向梁中間同步澆筑,規(guī)避梁底架體承受荷載不均問題;若高支模區(qū)域墻柱跨層,則需要隨樓層作業(yè)逐層澆筑,確保混凝土無離析現(xiàn)象。
首先,在支模梁下襯墊橡膠輪胎,穩(wěn)定基礎,并利用連墻桿(或鋼管抱箍)與以往澆筑的豎向結構件(墻、柱)拉緊頂牢,避免支模梁振動。同時依據先小沖擊荷載后大沖擊荷載的順序,進行管道泵安裝。在管道泵安裝后,通入硅酸鹽水泥、粉煤灰、人工砂石骨料或其他摻合料按比例調配而成的混凝土。
其次,澆筑前24 h,用清水充分濕潤已構筑模板。澆筑前1 h,在墻柱內澆筑與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砂漿,澆筑厚度為50 mm,確保施工縫施工質量。依據作業(yè)順序,先進行高大框架柱澆筑作業(yè)再進行非高大框架柱澆筑作業(yè),最后進行高大框架柱的再次澆筑,澆筑層厚為35 cm,形成分布均勻、表面平滑無凹陷、凸起的結構。完成框架柱澆筑后綁扎梁板鋼筋,確保整體支撐架與柱穩(wěn)定連接。
再次,根據樓面梁板尺寸,從兩端出發(fā),沿著相連的梁勻速移動管道泵,朝著中間對稱位置進行梁板混凝土澆筑,控制混凝土鋪設的厚度尺寸在設計標高±15 mm 范圍內。
最后,根據澆筑進度,將振搗工具插入混凝土澆筑層,插入深度為5 cm,均勻振搗。振搗后保溫養(yǎng)護至設計標準。混凝土澆筑標準如表2 所示。
表2 混凝土澆筑標準
需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澆筑全程,需要監(jiān)測模板與支撐偏轉角度或平移距離,一旦發(fā)現(xiàn)模板與支撐偏轉或平移現(xiàn)象,立即停止混凝土澆筑,在前期澆筑混凝土凝結時間內及時調整模板位置,在模板復位后繼續(xù)澆筑[5]。
首先,測量混凝土強度。在待拆除構件為柱底模且其長度小于等于2 m時,前期混凝土強度應大于等于設計強度的50%;待拆除構件為低模梁且長度小于等于8 m、或待拆除柱底模長度大于2 m小于8 m 時,前期澆筑混凝土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的75%;在待拆除構件為低模梁(或柱底模)且其長度大于8 m,或者待拆除構件為懸臂梁時,前期澆筑混凝土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的100%。
其次,觀察房屋建筑構件表面完整性、棱角完好性,確定房屋建筑構件表面完整且棱角完好后,將安全警告牌設置在現(xiàn)場適宜位置,進行側模拉桿拆除。
再次,除去柱箍,促使混凝土、柱模板分離。同時,除去穿墻螺栓、水平撐、斜撐,促使混凝土、墻體分離[6]。進而卸除水平拉桿與模板支柱(保留1 根或2 根支柱),拆除樓板底模、側板模,統(tǒng)一堆放,堆放高度在2 m 以內。
最后,拆除廢料后,分類整理、清除,并多次檢查,降低現(xiàn)場安全風險。
高支模是一種大型高空結構支撐體系,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應用高支模施工技術,可以為高空作業(yè)提供安全保障。因此,建筑施工人員應根據高支模施工技術規(guī)范,有序開展支撐架/腳手架搭設、柱模板安裝、板梁模板安裝、混凝土澆筑、高支模拆除活動,并根據各環(huán)節(jié)質量要求處理細節(jié)問題,確保充分發(fā)揮高支模施工技術的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