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蕙靜
地域文化指在我國特殊地域形成的,擁有悠久歷史且一直傳承至今的文化。建筑類型、生產過程、社會習俗、民族宗教等是體現地域文化的載體和形式[1]。展示空間設計作為信息傳遞的重要媒介,也是傳承、發揚和展示優秀地域文化的重要方式。
根據地域文化發展的特點,只有在展示空間設計上不斷融入地域文化元素,使其更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蘊,才能不斷推動展示空間設計的人性化和特色化發展。
空間是一種兼具橫向性和縱向性的抽象概念,是天地萬物存在的一種形式,是物質存在的延展性和廣泛性表現。展示空間設計是一種有目的、有準備的社會實踐活動,擔負著傳播信息的重要職責。它以空間作為個人行為發生的場地,通過開展形象化、效果化的視覺設計等,完成某類主題或者某種風格的信息傳遞和傳送。在一定的時段和空間場地上,根據對應的空間整體規劃、原材料挑選、色彩對比等視覺效果,將信息以具體化的方式傳遞給觀眾,進而達到傳播信息、惠及觀眾的目的??臻g在展示設計活動的直接影響下保持著活躍的運動狀態,觀眾們通過參與展示設計活動,與其建立關聯性,實現互相交流和互動的效果,進而完成空間展示設計[2]。
空間具有相對性和絕對性,其大小和形狀不僅取決于自身的功能與作用,還取決于它周圍的環境和圈地,有形的圈地讓無形的空間越來越有形。沒有圈地,空間就變成了概念上的空間,就無法被人們認知。看不到的空間賦予看得清的空間以現實的意義,沒有空間的存在,圈地也就失去使用價值[3]。
時間是變化的,不考慮時間來談空間的概念沒有任何價值,也沒有任何意義??臻g的及時性是展示空間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因素。靈活發揮時間的重要作用,是動態空間構成的基本要素,也是造就流動之美的必然選擇[4]。
在展現空間設計中,空間具有流動性,由展現空間的功能和特點決定。展現空間設計是在特殊的空間中聚焦于某一個主題,向人們傳遞某一種特定的藝術形式,讓人們置身其中,感受其中的知識、樂趣或者文化,對人們的思想意識和行動產生一定的影響與引導作用。
要深入了解一個地區,就要從文化、社會發展、經濟發展、造型藝術及工程建筑等領域下手,特別要以理論研究和實地走訪相結合的形式挖掘地域特色和文化特點,以確保掌握情況的真實性和全面性[5]。
對地域中的關鍵要素進行挑選、轉換、整合、匯總后,可以用現代化的方式和技巧表達地域文化[6]。對于地域文化的發展,要堅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不斷運用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等豐富展示空間設計的表現形式,不斷把優秀的地域文化展示出來并發揚光大。
地域文化在展示空間設計中的應用,可以發揮內部和外部引導兩個功能。對于內部而言,可以通過展品、環境等為觀眾營造細膩、真實的感受;對于外部而言,應充分發揮展示空間設計主題在社會層面的積極引導作用,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7]。
場景搭建是展示信息內容最直接的形式之一,可以充分向觀眾展示設計中蘊含的文化和底蘊[8]。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場景重現也受到重視。通過構建與眾不同的地域場景,可以讓觀眾們積極融入場景,與場景達到一種天然的結合。
色彩、燈光、材料、造型是展示空間設計的基本元素,色彩和燈光是觀眾對展品與環境的第一視覺效果,通過材料和造型設計的進一步烘托,觀眾能夠進一步感受到設計理念。這些元素組合到一起,營造出展示場地的文化氛圍。
相對緊湊的展示空間無法全面覆蓋和展示地域文化特征,缺乏向觀眾詳細介紹展覽內容和傳遞信息的豐富形式[9]。展示手法相對單一,大多數千篇一律,沒有個性化的設計。某些空間缺乏人性化服務,沒有對應的娛樂休閑空間。設計師對地域文化的了解和設計還存在偏頗的觀念,造成展示空間設計趨于雷同,缺少必要的文化底蘊,對觀眾缺乏足夠的吸引力。
一些建筑規劃設計的造型設計手法單一,展示空間缺乏整體性和邏輯性。在展示過程中,過度重視展示內容的重要性,對地域性文化的展示和表達沒有給予高度重視。展示的目的側重利益,營造文化氛圍的觀念較弱,未充分展示傳統的優秀地域文化。建筑裝飾、顏色、燈光效果、空間造型設計等也缺乏新技術和新材料的應用。
設計師普遍存在對地域文化認知不夠深刻的問題,在展示空間設計中無論是對細節的處理還是對整體風格的把握,都缺乏條理性和統一性,在展示主題和展示風格方面也尚未形成完整的體系,存在形式生硬、缺乏新意等問題[10]。
廣西獨特的地域文化是千百年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揚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載體。廣西擁有充足的園林景觀資源、少數民族文化資源以及各種各樣非物質文化生產制造資源等,為展示設計提供了充足的文化藝術資源。目前,廣西的展示空間設計行業普遍存在設計主題風格不明確、缺乏個性化設計等問題。設計大多選用簡易堆積的原材料,能真正反映當地民族特點的展示案例很少。現多選用現代簡約的設計風格,觀眾無法全面了解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在展示設計中的呈現形式和呈現內容,也就無法發揮優秀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作用。
廣西展示空間設計中較為直接的表達方法是以目前的傳統式民族風格、花紋圖案、壯族文字作為展現的具體內容,這類設計理念逐漸被很多國外觀眾認同,也更直接。展示空間設計師要用相關的符號來加強地域特色,即在展示設計中添加具有廣西地域特色的紋錦、蛙型、鳳紋等符號作為裝飾設計,在展臺構造中添加桂林山水、劉三姐等傳統文化元素,讓觀眾能夠更直接地了解地域特點與地域文化。例如,從外觀上看,廣西民族博物館(圖1)的外觀與壯族的銅鼓類似,主體部分由銅鼓構成,另外還有兩個銅鼓緊緊守護在兩旁。采用這種方法進行設計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讓包括廣西人民在內的觀眾們了解壯族擁有國內最多、品種最豐富的銅鼓;二是壯族的銅鼓代表財富,表達著廣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圖1 廣西民族博物館
從高空俯瞰,廣西民族博物館的整體形狀像是一只展翅高飛的鯤鵬,這是廣西人們堅強勇敢、不懈奮斗的精神象征。從廣西民族博物館的整體建筑風格來看,它具有濃厚的廣西地域文化特色,是地域文化與展示空間設計完美結合的案例[11]。
在展示設計的歷程中,海外觀眾青睞的設計理念,當地觀眾可能無法接受。因此,展示空間設計團隊要尋找一眼就看得懂的廣西地域符號,并對這種傳統符號進行改造,不僅讓當地觀眾感受到與眾不同,還需要讓異地觀眾相對容易地掌握地域文化特色。對傳統地域文化的發掘和再造是當代展示空間設計的發展趨勢。要做出獨具特色、凸顯地域文化的展示空間設計,務必在地域符號運用的基礎上運用新理念進行構思和設計。一些傳統的符號和元素盡管還存在,但主要用途早已發生變化,因此廣西要想打造出既時尚又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新設計風格,就需要將地域文化的精神實質與現代主義設計緊密結合。上海世博會廣西館的設計堪稱廣西地域文化與展示空間設計的完美結合,其主題是“綠色家園,藍色夢想”,充分展現了廣西獨特的地理風貌和文化特色。不僅集中展示了廣西桂林山水、紅樹林等美麗的風景,也呈現了廣西繡球、壯錦等獨有的特色藝術,使觀眾沉醉其中、流連忘返,深刻感受到廣西壯族文化的無窮魅力。在展示空間內,還設置了山歌、壯族舞蹈等具有特色的歌舞表演,歌舞演員充分與觀眾互動,有效增強了地域文化的展示效果。
在展示空間設計中,要深入分析和表達文化的含義,確保設計方案簡約,突顯文化氣氛。
近年來,在廣西的展示設計中,已采用數字媒體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方式展示民俗風情和地域文化。例如,廣西革命紀念館是廣西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廣西的又一地標性建筑。但由于建設年代久遠,展品老化現象嚴重,因此廣西投資上千萬元對革命紀念館進行修整完善,并融入現代化科學技術,添加了革命烈士蠟像、戰爭年代場景重現等展示形式,立體化展示革命先烈的偉大事跡,切實增強了觀眾的體驗感。
地域文化是一個熱點話題,設計行業會涉及地域文化的呈現和傳承。沒有歷史文化底蘊的設計沒有靈魂,也不能真正走進觀眾的內心,不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在展示空間設計中,要深刻了解和把握本地文化的意義與內涵,內化于心,在設計中將地域文化有機融入展品、環境中,賦予設計作品更多的文化底蘊,為傳承本地優秀的傳統文化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