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寶祥,王獻英
(1. 深圳市龍崗區同心實驗學校,廣東 深圳 518000;2. 深圳市龍崗區教師發展中心,廣東 深圳 518000)
2021年,教育部辦公廳等15個部門頒布的《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行動工作方案(2021—2025年)》明確要求:全面實施寒暑假學生體育家庭作業制度,引導家長營造良好的家庭體育運動氛圍。已經近視的孩子應進一步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延緩近視發展。鼓勵支持孩子參加各種形式的體育活動,使其掌握1~2項體育運動技能,引導孩子養成終身鍛煉習慣。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全國各中小學積極響應“停課不停學”,初中生在家中進行體育鍛煉,并通過釘釘、QQ打卡等方式上傳視頻或照片,體育教師進行評價反饋,體育家庭作業在此期間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也出現了諸多問題,影響了實施體育家庭作業的效果。
家校聯合是實施體育家庭作業的首要前提,此環節中體育教師是主導因素, 班主任和家長是助力因素,學生是主體因素。相關研究指出,在新冠疫情時期,家校聯合在體育教育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激發了學生的鍛煉熱情,也提高了家長對學生體質健康問題的重視度,有利于家長了解體育教育、參與體育教育,進一步提高體育教育的質量和實效,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有調查發現,有47.2%的學生普遍認為常規的體育家庭作業缺乏創新性,內容形式陳舊,調動不了積極性,體育作業成為一種“擺設”,嚴重抑制了校外體育鍛煉活動的發展。校外體育鍛煉是初中生在校外進行的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的延伸,是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家庭為單位的體育活動、體育夏令營活動、體育家庭作業等都是其重要組織形式。但諸多體育教師在初中體育家庭作業內容的布置上仍以俯臥撐、仰臥起坐、跳繩等單一練習項目為主,在實施過程中形成了“初中生愿意去運動,但不愿做作業”的現狀,不能滿足初中生的校外體育鍛煉需求。
有調查顯示,有37.8%的學生認為完成體育家庭作業需要一個供其參考模仿的訓練視頻或方法,利于其鞏固規范動作,提高完成體育家庭作業的質量。目前,體育教師在學校體育課堂講解技術動作時主要以示范法為主,但在課后初中生缺少鍛煉方法和視頻作為指導,一般僅能憑借在課堂上的模糊記憶進行練習,不利于動作的熟練掌握運用,不利于實現體育家庭作業的效果。
作業評價是為了促進初中生運動習慣的養成,并達到提高體質健康和鞏固運動技能的目的。在評價過程需要家長的參與,從而形成多元化的評價方式。然后有調查顯示,多數體育教師僅憑初中生的作業視頻或一張運動照片來判斷初中生完成體育家庭作業的質量,這種作業評價方式降低了初中生完成體育家庭作業的積極主動性,也無法達到初中體育家庭作業的目標。
高質量的親子鍛煉能夠增強初中生的體質健康和人際交往能力。以往初中體育家庭作業多以枯燥無味單一的身體動作練習為主,隨著時間的推移,初中生沒有興趣和動力,反而成為一種負擔,產生抗拒心理。而通過親子游戲練習,初中生能夠通過與父母之間的游戲滿足刺激和需要。例如,可以將初中體育家庭作業的內容按照單人練習、親子練習進行分類,單人練習以體能練習為主;親子練習以父母參與為主,從而有效地增加親子互動,營造家庭體育鍛煉氛圍。(表1)

表1 體育家庭作業手冊實踐篇
運動素質是指機體在活動時所表現出來的各種基本運動能力,包括柔韌、靈敏、力量、速度、耐力等。良好的運動素質有利于提高初中生各器官系統技能,是體育課堂運動項目學習、中考體育保持穩定、良好心理狀態的基礎。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項目要求,對初中生運動素質的培養至關重要。為使其各個部位得到均衡化的發展,結合運動素質的類別設計初中體育家庭作業,具體表現在:將力量素質訓練分為上肢力量訓練、下肢力量訓練、核心力量訓練;柔韌素質訓練分為主動拉伸訓練、被動拉伸訓練;速度素質訓練分為反應速度訓練、位移速度訓練、動作速度訓練;靈敏素質分為改變體位訓練、轉換動作訓練、隨機應變訓練;耐力素質訓練分為有氧耐力訓練、無氧耐力訓練等,以凸顯初中體育家庭作業的科學性。
體育理論知識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生在練習之前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知識,助力實踐練習。(表2)

表2 初中體育家庭作業的理論篇
少部分初中體育家庭作業內容的技術動作結構具有復雜性,初中生在實際練習時缺乏指導與幫助。體育教師應按照練習目的、練習方法、練習建議,細化每一個練習動作。

表3 體育家庭作業實施結構
體育家庭作業布置包括練習時間、練習密度、練習強度。相關研究證明,大密度適強度的體育鍛煉量更能有效地促進初中生的體質健康發展。例如,運動時間不能低于40min,練習密度(即進行體育家庭作業的有效練習時間)應不低于50%左右,練習強度(自身最大強度×60%)應控制在120~130次/min。在練習的環節設計上,參考體育課模式可以分為熱身、學練、放松3個部分。熱身和放松部分需要貫穿每天的作業,其他各項素質,初中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自主選擇,但須保證一周內進行一次循環。初中生在每天需要完成必選作業15min、任選作業15min、熱身放松10min,共40min的體育家庭作業時間。
作業評價目的在于讓初中生更好地鞏固課堂所學運動技術,培養運動習慣養成。首先,以家長評價作為過程性的評價,初中生的練習過程由家長進行監督和評分,初中體育家庭作業才能有效落實。其次,線下體育技能大比拼將運動技能和體質健康的提升作為評價方式之一,體育教師可以用國家體質健康測試項目和比賽檢驗初中體育家庭作業效果。最后,上傳運動視頻進行班級線上展示活動,并舉辦線上體育作業嘉年華,以賽促練,由初中生和家長投票選出最具表現力的初中生。
體育家庭作業是學校體育的延伸,是校外體育鍛煉的組織形式之一。家長的監督和反饋、體育教師的布置與檢查、班主任的組織與引導應合為一體、環環相扣、協同并進。 只有家校聯合下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地關心初中生的健康成長,才能打造循環流通的課內外體育生態系統,保證初中體育家庭作業的有效實施,提升校外體育鍛煉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