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永峰 年立輝 袁明慧
(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建筑管理學院 江蘇 徐州 221116)
隨著社會的發展,新時代高等教育也面臨新形勢與新要求,如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學生崗位競爭力,是深化課程建設改革的重要內容。課程建設需要改變傳統以講授知識和技能訓練為主的教學理念,創新課程教學改革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重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實踐應用能力。OBE理念為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提供了工作思路,用OBE理念引導課程建設與應用,打造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典型案例,對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與應用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OBE教學理念最早見于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基礎教育改革[1]。20 世紀80 年代,美國學者Spady率先提出了OBE教學理念[2]。我國在2013年引入OBE教學理念對教育進行改革,OBE教學理念重點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遵循成果為導向目標,反向設計教學思路。OBE教學理念體現了“反向設計、正向施工”的特點,實現了教學范式從“內容為本”向“學生為本”的根本轉變[3],體現了教育的實用性及成果的重要性[4]。
1.1在線開放課程數量快速增長
隨著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等相關文件的出臺,規范了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使用和運行,推動了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快速發展。同時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改變了傳統的教學與學習模式,近年在線開放課程數量快速增長。
1.2課程運行平臺多,功能參差不齊
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的學習需求及課程建設需要,促使了大量課程平臺的出現。形成了企業、高校多方參與的狀態,在國家層面有中國大學MOOC、智慧職教等平臺,在企業方面有超星、智慧樹、學堂在線等平臺。但各平臺功能不盡相同,良莠不齊,部分平臺功能不完善,尚不能適用當前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要求。
1.3在線開放課程需求大,但高質量課程數量不足
隨著國家政策的引導與支持,各高校大力推動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積極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適應后疫情時代的教學與學習需求。但在課程的數量增多的同時,高質量的課程數量仍然不足,各專業、高校之間重復建設,建設資源浪費和同質化嚴重。大部分在線開放課程,簡單的將課程資源累積到網絡平臺,缺乏有效的教學設計,信息化技術與教學的融合不足等。從而造成了高質量在線開放課程數量不足,阻礙了在線開放課程的改革與發展。
1.4教師信息化水平尚不滿足在線開放課程的快速發展需求
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需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工作量大,對信息化水平要求高。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眾多,使用方法存在差異,大部分高校存在多個在線課程平臺同時使用的情況,對教師的信息化水平要求高,部分教師信息技術水平滿足不了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要求,影響了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與使用。
隨著“互聯網+教育”的快速發展,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工作成效顯著,但目前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在線開放課程自身原因:如課程培養目標不明確、課程知識體系設計不合理、課程資源制作質量不高等;另一方面是在線開放課程外在因素:如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能力和水平不高、學校缺乏對在線開放課程制度設計、學分互換落實不到位等。使得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成果質量不高,推廣應用過程中存在學習者數量少、社會學習需求低、課程評價困難、學習效果差等問題[5]。
為了解決當前在線課程的建設質量不高,推廣應用難的問題,基于OBE理念,需要優化培養目標、完善知識結構體系、提升課程資源質量、鞏固學生的課程學習成果、提高課程學習質量、重視學習成果達成度的評價。
《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是高職建設工程管理類專業的專項能力課程,著重培養建設工程管理領域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職業道德、職業操守和個人綜合素養,以及工程招標投標、合同管理的綜合技能。本文以《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為例,闡述在線開放課程建設過程中,基于OBE理論對課程的培養目標、知識體系、資源質量、學習成果達成度等進行重新梳理和設計的課程建設過程。
2.1課程培養目標與內外需求的對應關系
遵循OBE理念反向設計的基本原則,課程的教學設計是從“需求”開始的。教育教學規律、學校辦學思想和定位、教學主體等內部需求是傳統課程教學設計的主要依據,而社會、行業、企業等外部需求往往被傳統教學所忽視。在線開放課程建設過程中需要深入剖析內外需求,個性化制定課程培養目標,使得課程培養目標與內外需求相適應,提高課程資源與內外需求的契合性,滿足學習者的崗位能力需求,提高在線開放課程使用率。
基于OBE理念,從課程目標中的知識指標、能力指標、素質指標的基本要求出發,以學生視角、教師視角、第三方視角,對學生、教師、行業、企業等進行調研,了解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形成課程調查報告。根據課程調查報告,確定《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在線開放課程的培養目標,以滿足內外需求。
2.2課程知識體系與畢業要求的對應關系
按照OBE理念,課程培養目標需符合畢業要求。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需要將專業畢業要求細化為更容易落實的能力指標與課程培養目標相對應,以提高學生對在線開放課程的需求性。按照OBE理念,畢業要求本質上是對學生在畢業時應具備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提出的具體要求,這些要求需要相對應的課程知識體系才能在教學中予以實現。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需要在充分調研行業、用人單位需求的基礎上,以OBE理念重構課程知識體系,滿足學生對知識與能力需求。
《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課程的知識體系是分析內外部需求的基礎上,依托專業畢業要求,結合崗位能力需求,遵循建筑市場的基本原則,以工程招標投標的工作流程為主線,將課程知識體系重構為:招標準備、資格審查、招標文件的編制與發售、工程投標、開標評標、定標與簽訂合同、合同管理、施工索賠等8個典型工作任務,如圖1所示。

圖1 課程知識體系與畢業要求的對應關系
以高職工程造價專業為例,根據悉尼協議的12項畢業要求,在工程造價專業畢業要求的問題分析、研究、工程師和社會、職業規范、溝通、項目管理與財務管理等6個部分分析的基礎上,構建《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的課程知識體系。在畢業要求的“問題分析”部分,需要能夠在工程造價專業領域,根據招標投標與合同管理相關知識,識別、分析廣義工程問題;“研究”部分,能夠從合同文件中定位、檢索和選取相關數據,設計和進行測算;“工程師和社會”部分,能夠理解實踐活動和解決方案應承擔的合同責任;“職業規范”部分,在工程實踐中能自覺遵守職業道德和規范,履行職業責任;“溝通”部分,能夠在團隊內部以及與業主,承包方,咨詢方等各參與方進行有效的溝通;“項目管理與財務管理”部分,將招投標與合同管理等相關法律法規應用與工程預算、結算、審計等相關造價工作中等,都對《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的知識體系提出了要求,綜合分析以上要求,將課程知識體系確定為招標準備、資格審查、招標文件的編制與發售、工程投標、開標評標、定標與簽訂合同、合同管理、施工索賠等8個部分,以滿足畢業要求的指標。
2.3課程資源質量與學習主動需求的對應關系
按照OBE理念,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目前,在線開放課程資源質量低是導致在線開放課程應用推廣困難的主要原因。課程資源質量,既包括資源完整性、資源創新性等課程內在質量,也包括視頻制作的質量等課程資源的外在質量。
基于OBE理念,《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融入“互聯網+”的教育理念,引入當前創新的信息技術制作課件、教學視頻、案例、題庫、動畫、立體化教材、在線模擬實訓系統等優質課程資源,提升課程資源的質量,豐富課程資源類型,創新在線課程學習模式,契合學生需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主動學習、積極學習、自主學習。
2.4課程學習成果與學分互認的對應關系
按照OBE理念,以學習成果為導向。為解決目前在線開放課程存在學分互認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影響學生課程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的問題。在線開放課程應積極推進課程教學改革,有效落實學分互認政策,增加學生課程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課程學習效果。
基于OBE理念,《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在線開放課程,制定了有利于課程推廣應用的學分互認實施辦法,并在課程建設周期內試行,將課程納入到學校視頻類公選課,學生自主申請,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鞏固學生的課程學習成果。
2.5課程學習成果達成度與學習評價的對應關系
按照OBE理念,學習成果要與培養目標相符合。但目前在線開放課程存在學習成果達成度低,對學習成果達成度評價不夠重視等問題,影響課程培養目標的實現。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需要從制定與培養目標匹配的課程體系出發,提出基于OBE理念的評價方法,持續改進課程教學質量。
《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遵循OBE理念,堅持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考核方式,區分其他高校及社會學習者與本校學生的不同學習對象,分別制定在線開放課程考核方式。面向其他高校學生及社會學習者,主要通過線上自主考核,包括單元測驗、單元作業、課程討論、考試等四個部分。面向本校學生,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考核方式,線上考核方式與其他高校學生及社會學習者的考核方式相同;線下考核方式包括課上考勤及學習主動性、單元作業成果、工程招投標模擬實訓成果等三個部分。
在線開放課程移動便攜、交互即時、資源共享,為學習者提供了便利,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學習者青睞,在對當前在線開放課程的現狀及問題分析的基礎上,結合OBE理論,基于《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的建設經驗,對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以期優化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思路,提升課程的應用效果。
3.1加強院校之間合作
緊跟國家政策,制定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計劃,將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納入到學校的發展規劃中,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同時,制定獎勵激勵辦法,提高教師參與課程建設的積極性。進一步加強各專業、院校之間的合作,共同開發高質量的在線開放課程,實現課程資源共享、專業優勢互補,促進在線開放課程合理、快速、高校發展。
3.2創新課程建設理念
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學校辦學思想和辦學定位、教學主體等內部需求,結合社會、行業、用人單位等外部需求選擇適合課程特征的網絡平臺。將“互聯網+”、OBE等理念融入到課程教學設計、資源開發、考核評價中,創新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理念,適應新時代學習者的需求。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從教師主導向學生主導方向轉變,創新線上教學、線下實踐的模式,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方便學生自主學習,進一步促進在線開放課程高質量發展。
3.3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水平
教師的專業素養和信息化水平影響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質量,搭建專業背景、學歷層次、年齡結構等合理的校企混編教師團隊,加強教師專業知識的培訓,提升教師專業技能與信息化水平,為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更有利于在線開放課程的應用推廣,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應遵循OBE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成果為導向,反向設計教學內容。以行業發展前沿為風向標,不斷豐富課程內容,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創新課程展現形式,以受眾的特點為中心,建設課程資源,使課程內容、形式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打造適應時代發展和工作崗位需要的課程。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應立足教學領域存在的現實問題,做好課堂教學改革的頂層設計和長期規劃,構建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體系,搭建教師成長平臺,建設智慧學習環境,加強“教師、教材、教法”研究,推進德育教育,優化教學評價與反饋改進機制,健全組織、經費、人才等保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