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南星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四醫院
結婚三年多,和丈夫十分相愛,從青蔥校園的情侶成為現實中的模范夫妻,但卻一直不敢要孩子。到底要不要懷孕?能不能懷孕?孩子會不會受到藥物影響?自己的病會不會遺傳給下一代?這些疑慮都是壓在小張(化名)心頭的一塊塊巨石。
原來,小張是一名癲癇患者,有癲癇病史十多年。癲癇一般偶發于感冒、發熱之后或者是太過疲勞的時候。很多人一聽到癲癇會覺得很可怕,腦海里立即浮現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的畫面。其實,臨床中這樣的癲癇患者只占三四成。
有些癲癇患者發作時,會暈倒、失去意識。有的發作時,旁人并不會注意到,比如心慌、夢境感,聽到特別的聲音,或者視物變形等,小張正是如此。
為了更好地科學備孕,小張和丈夫找到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四醫院神經內科癲癇專家方嘉佳。
“方醫生,我擔心癲癇會遺傳給下一代,也擔心長期吃藥會影響孩子健康。”
“別擔心,癲癇患者是可以生寶寶的,只不過要比健康人群多注意。按照我們制訂的計劃一步步來。”
對于癲癇患者,建議在醫生指導下計劃懷孕。
方嘉佳副主任醫師強調,不建議癲癇患者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之下意外懷孕,癲癇女性備孕前,醫生要綜合評估三大風險因素:
●癲癇發作期,孕婦會處于缺氧的狀態,這時宮內也是缺氧的狀態,所以在孕期很容易引起流產,或者早產。
●很多患者三四種藥物一起在用,這些藥物是有致畸風險的,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理的用藥方案。
●雖然95%的癲癇不是遺傳引起的,但是具體情況需要專科醫生評估。如果有遺傳相關性的,需要增加遺傳咨詢。
因此,在為小張制訂備孕計劃時,方醫生首先評估認為小張不是遺傳性癲癇,沒有癲癇家族史,自身發育情況正常。
第二步,由于小張原本服用的癲癇藥屬于風險藥物,醫生對藥物進行了調整,添加新藥,慢慢地替換掉先前服用的藥物。
第三步,觀察發作頻率,一般來說要求至少保持半年到一年不發作,這才是懷孕的安全時機。如果最近幾個月還是有發作的情況,那是不適合懷孕的。
小張換上新藥之后,沒有出現藥物副作用,發作控制得也非常好,達到了完全無發作狀態。服藥后一年都沒有癲癇發作,小張跟丈夫開始備孕,很快就非常順利地懷上了寶寶。
懷上只是成功的第一步,接下來的孕期管理也很重要。
方嘉佳醫生建議,癲癇女性可以在計劃懷孕的時候開始補鈣、補充葉酸。癲癇群體,相對來說葉酸的補充會更大量一些,主要是為了預防畸形的情況。
懷孕期間有幾個關鍵的節點:
第一個是孕初期,因為頭三個月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需要特別關注小寶寶胚胎發育的情況,癲癇聯合產科、藥劑科的醫生一起來加強孕期的監測。
第二個是孕中期,隨著媽媽的體重增加,孕期激素水平變化,控制癲癇的藥物也要進行調整,需要在專業的醫生監測下進行。
有些人覺得,我懷孕了,藥物要進行減量。而實際上,恰恰相反。癲癇女性在懷孕過程中也應堅持用藥。私自停藥可能誘發癲癇,導致胎兒畸形或早產、難產、流產,因此切勿私自停藥。
“從我們醫生的角度來說,這個階段反而是要增加藥量的,因為要保證藥物的濃度維持穩定。等生產結束了,再把藥量調整回來。”
現在,小張的寶寶已經30周+了,寶寶的發育情況也非常好。夫妻倆之前一直懸著的一顆心,終于可以放下了。
接下來,他們就是安心地迎接新生命的到來了。所以,癲癇患者不要害怕,只要在專業醫生的護航之下,是可以安全懷孕生產的。
在癲癇媽媽中有一個常見的誤區,大家普遍認為自己不能母乳喂養。
“關于這個問題,我們做過不少研究,也測過乳汁當中的藥物濃度。我們發現媽媽在吃這些藥物的時候,乳汁當中的藥物濃度是很低的,基本上檢測不到的。母乳本身有保護屏障的,有很多好處,國際共識是建議癲癇產婦進行母乳喂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