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單王程 浙江大學明州醫院
一提起腦出血,我們總認為這是老年病。其實不然,在浙江大學明州醫院康復科的病房里就有好幾個80后年輕人。
39歲的王先生(化名)就是其中之一,因為抽煙、喝酒、熬夜等不良的生活作息,再加上患有高血壓,導致他在沒有外傷的情況下突發腦出血。
幸運的是,經過浙江大學明州醫院康復團隊的精心治療,如今王先生已經重新回歸正常生活。
據了解,來到浙江大學明州醫院的3個月前,王先生因突發腦出血在寧波某三甲醫院做了“左側腦室外引流+右側OMMAYA囊置入”手術。OMMAYA囊置入是直接精準、高濃度、可持續高效的神經因子輸送到病灶部位,促使神經因子長期高效地自我修復和喚醒腦神經細胞,從而達到臨床治療的目的。
但術后一個月王先生一直呈昏迷狀態,并出現了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問題。
眼看著家里的“頂梁柱”昏迷不醒,家屬心急如焚。
為尋求進一步治療,在該院醫生的建議下,他們轉院至浙江大學明州醫院。
“腦出血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康復治療的時間越晚,預后效果就越差,像他這樣的情況,如果繼續拖延,可能會造成終生昏迷不醒的后果。”主治醫生賈園超回憶說。
高壓氧治療、針灸理療、康復訓練、營養支持、精心護理……在明州醫院康復科、營養科等科室的共同努力下,王先生的病況有了起色,意識開始逐漸清醒。
同時,為了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醫院還全程提供心理幫助,安慰和勉勵他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康復。
“腦出血患者在術后大多都會出現肢體功能障礙的問題,很多病人一時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容易產生抑郁情緒,因此早期的心理介入很重要。”醫生說。
功夫不負苦心人,在醫護的共同努力下,王先生的病情持續好轉。如今,不僅意識清醒,還能正常交流、行走、吃飯,不日即可出院。
“出院回家后不要抽煙、熬夜了,酒也要少喝,降壓藥要按時吃,你雖然還年輕,但是也經不住你這么折騰。”查房時,醫生再三叮囑。
腦出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也叫出血性腦卒中或腦中風。
按發病原因,腦出血可分為原發性腦出血以及繼發性腦出血。最常見的原因是高血壓性腦出血,占腦出血總量的70%~80%。
高血壓性腦出血好發于50~70歲人群,但目前隨著高血壓發病年齡的提前,高血壓性腦出血也呈年輕化的趨勢。
王俊麗主任說,在她的行醫生涯里,曾遇到最年輕的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年紀僅20多歲。
“這類患者發病時常常出現頭痛、肢體麻木無力、言語模糊等癥狀,重癥者則會出現意識昏迷。”
由于腦出血致死致殘率很高,因此一旦出現這些情況,要及時到醫院診治,治療時間的早晚直接影響康復效果的好壞。
對此,醫生提醒廣大讀者,預防腦出血可以從以下5個生活習慣做起。
●控制高血壓。
●戒煙,減少尼古丁對全身血管的損傷。
●控制體重,調節血脂,拒絕肥胖。
●控制血糖。
●均衡飲食,少熬夜,適當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