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冬梅 沈陽體育學院
在我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平臺已經成為高校培育高素質、高質量人才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國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推動力。現階段,高校對于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為了更好地適應新時期我國普通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需求,當前各大高校越來越重視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正在積極采取多元化措施引導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國家也在因地制宜的基礎上開發了許多創新創業項目供在校大學生實習。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等政策規定,構建高水平中國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總結大學生創新創業發展典型,在“雙創”背景下,面向高校體育專業大學生打造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平臺,將逐漸成為高校引領和激勵學生成長的重要手段,因此有必要引起各大高校的重視。
高校體育專業組織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平臺,除了可以推動我國體育事業發展外,還可以提高體育專業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幫助體育專業大學生拓寬就業途徑,有效解決體育專業大學生面臨的就業難問題。在體育專業學生整體實踐能力提升的情況下,還可以提高學校體育專業在行業領域的口碑,使得體育專業的生源質量大幅提升,這也將成為推動高校體育專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從體育產業內部結構來看,體育服務業發展勢頭迅猛,在體育產業中所占比重持續攀升,其中體育用品相關產品銷售、貿易代理、出租等規模持續擴大,近年來在我國體育產業內部持續保持高位增長的趨勢。尤其是在冰雪運動項目、高爾夫運動項目等在國內興起后,進一步打開了體育事業發展的新篇章,體育產業及其相關配套產業的蓬勃發展,使其對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側面說明了在體育產業內部有著較廣的創新創業空間。相較于歐美地區成熟的體育產業,我國體育產業的市場化程度仍然較低,迫切需要在產業內部灌注更多新鮮血液。高校體育專業加快建設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平臺,可以為我國體育產業發展提供更多具備較強專業技能與知識儲備的優秀人才,可以最大限度滿足我國體育產業快速、高質量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
大學生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大學生將體現出多元化的發展特征。高校打造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平臺,可以結合大學生旨在基于大學生興趣愛好、專業發展探索,立足于大學生的性格特點、知識儲備情況、專業技能結構等,有針對性開展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通過在專業課教學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在創新創業項目的驅動下讓學生在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平臺的帶動、示范作用下,為學生打造多元化的創新創業實踐育人環境,全面激發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的意識,讓學生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創造意識和創新精神。
高校打造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平臺,需要建立在校企合作、校政合作的基礎上,基于政產學研合作及時引進企業先進技術、成熟工作經驗以及政府的政策等資源的支持,這樣不僅可以減少高校在實踐教學中的成本投入,還可以對高校傳統的實踐教學環境進行優化,讓學生在真實的實踐場景中得到更好地成長。在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平臺的支持下,學生可以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靈活運用于實踐當中,這對提高學生就業適應能力、就業創業能力有很好的幫助。打造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平臺,還可以通過教師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方式,讓教師和學生得到更好地成長。
相較于其他專業的學生,許多學生未接受過系統性的計算機基礎培訓,在學校對學生的實踐培訓不足的情況下,導致體育專業學生的未來就業前景比較悲觀,許多學生都會面臨就業難問題。學生不能獲得及時的創業信息動態、較好的創業案例,信息交流平臺只是浮于表面。所謂創新創業,大多數學生存在校園內“閉門造車”的普遍現象,不了解社會動態、市場需求以及商業運營機制等情況,資源需求與供給失去平衡,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缺少提升空間。我國部分高校體育專業目前建成的實踐平臺,主要采用簡單的需求管理模式,通過與相關企業簽訂實習協議定期組織學生前往企業見習實習。該模式適用于專業規模、學生規模較小的時期,在我國高校體育專業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傳統需求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實踐實習的需求,同時在企業規模擴大的過程中也難以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在實踐育人的全過程中,從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實踐機會、資金支持以及實習就業后的創業指導應該是一個系統化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但許多學校還未形成職前與職后一體化的培養體系。部分學生欠缺較強的創新創業意識,在學校也不注重培養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情況下,會導致學校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流于形式,導致學生在畢業以后只能選擇少數幾種工作崗位,甚至面臨跨行就業的選擇。長期存在這種情況,必然會影響高校體育專業在社會上的口碑,導致專業生源質量下降,甚至面臨學生流失的風險。
現階段,部分高校體育專業的教師對社會當前的創新創業環境缺少足夠認識,因此在教育教學中難以對學生參與實踐進行有效指導,這些問題的出現都將阻礙體育專業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決定了體育專業建設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平臺的整體成效,在高校教育觀念滯后的情況下,可能缺少建設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平臺的意向,對平臺建設的資源投入不足。在這樣的情況下,可能有許多大學生掌握了大量理論知識,但是對體育行業的掌握不足。大部分學校的管理制度具有普遍性,缺乏針對性和特色,沒有充分考慮本校的實踐情況以及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在實踐(或實驗)設備、資金、師資等方面阻礙了學生的創新創業項目的開展。
體育行業發展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政府要加強對高校體育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政策引導與支持,通過落實政策的方式明確體育專業大學生未來發展方向,鼓勵高校引導學生做好未來職業發展規劃,保障我國體育產業、體育市場有序發展,逐步打造完善的體育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支持體系,讓高校體育專業建設的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平臺有用武之地。高校體育專業在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實踐的過程中,可以適當提供一些財政支持,通過政策落實主動為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營造一個良好的競爭環境。在各級政府的引導下,高校要盡快完善體育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評價體系,注重對政策執行效果以及政策執行可行性進行檢驗與分析,不斷完善政策,有效解決大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困境。
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下,政府需要加強在高校體育專業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介入程度,通過落實宏觀政策的方式,面向國家、省、市、縣等層面打造體育專業相關的創業信息網絡,為體育專業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實踐提供可靠的信息咨詢服務,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成功率。學校有必要結合社會與專業發展現狀,在明確學生職業發展需求的基礎上,為學生量身打造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平臺,讓更多學生在平臺上可以得到鍛煉,同時在學校、企業的協同指導下,幫助學生解決創新創業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在促進學生個人發展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學校體育專業在社會上的名氣與口碑。學校需要積極響應創新創業相關國家政策,院設省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成立“創新創業中心”管理部門,在政策上,自上而下形成一套管理機制。
一方面,高校可以邀請行業成功人士到校開展創業講座,向學生傳授成功的經驗,幫助學生解決創新創業過程中面臨的困惑,讓體育專業大學生在創新創業之前養成良好的心態。高校還需要針對體育專業大學生開設創業指導課程,不斷對創業指導課程內容進行完善,向體育專業大學生傳授更多創新創業相關的知識,不斷完善創業教育體系,不斷引進先進教學模式提高創新創業的成效。高校在建設體育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平臺的過程中,要注重發揮平臺的交流功能,鼓勵學生在平臺上自主創新,實現體育專業實踐教學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結合,在后臺給予體育專業大學生參與實踐的專業指導,鼓勵大學生參加行業內部的創新創業大賽及“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為學生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幫助,大幅提高體育專業大學生參與實踐的機會。
另一方面,要發揮教師在實踐中的指導性,通過產學研合作的方式,打造一批具備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隊伍。對此,有必要強化體育專業教師的創新創業教育知識,發揮教師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指導作用,逐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創新創業態度,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體育專業在打造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平臺的過程中,要進一步加大對教師的培養力度,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國家級和省級創新創業指導培訓活動,全面提高教師的知識儲備能力與創新創業實踐能力,以便在教育教學中給學生提供專業化指導,結合自身經驗為高校體育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平臺的建設提供有效的意見。
高校體育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育人平臺的建設,更多是需要發揮線上育人的作用,為高校實施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便捷的管理與服務,進一步對體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完善,同時在政府、學校、企業以及學生之間搭建一條溝通的橋梁,以此提高高校體育專業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質量。
在建設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平臺的過程中,一方面可以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開展線上項目,組織學生在線完成創新創業項目,將競賽、活動以及課堂教學等轉移至平臺,為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提供實踐、創意、項目、孵化四位一體綜合服務。在平臺的支持下,還可以幫助學校對創新創業項目進行挖掘和培育,通過數據統計分析的方式,還可以讓學生清楚掌握項目的開展情況,全面提高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整體成效,并在平臺的支持下實現對創新創業項目的高效管理。
另一方面,在建設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平臺的過程中,還需要實現對各類資源的高效整合與優化配置,利用平臺加強與政府、企業、科研機構以及其他院校之間的聯系,共同組建可供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的實訓基地。例如:沈陽體育學院參賽作品“星火縱橫——國內最優質的籃球生態教育供應商”,獲得“建行杯”第六屆遼寧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主賽道金獎和國家級銅獎。天津星火縱橫籃球俱樂部是由沈陽體育學院往屆畢業生共同創辦的一家體育教育產業公司,是天津地區首家標準化籃球教育機構,業務覆蓋天津市16個區。該公司與沈陽體育學院開展了訂單式培養,提高了新人培養效率,從而降低用工成本,完成教練員梯隊建設,成為沈陽體育學院創新創業實訓基地,亦是實踐育人平臺建設的典范。因此,面向體育專業大學生組織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需要在實踐育人平臺建設中自上而下形成一套管理機制,發揮體育人才的自身優勢,實現政產學研一體化合作,能夠為創新創業項目提供有力政策、環境和資金支持,最終提升創新創業教育的規范性和有效性,提高創新型人才培養質量,以滿足社會對體育專業人才的高質量需求。
綜上所述,在我國體育行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行業內部面臨著巨大人才缺口。在這個過程中,高校體育專業要主動承擔起為行業培養優秀人才、灌輸新鮮血液的重任,抓住創新創業教育在培養實踐型人才中的契機,打造完善的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平臺,支持各類創新創業相關項目開展,逐步形成理論與實踐、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育人模式,為社會輸送更多優秀人才,提高體育專業在社會上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