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丹,畢傳林
(九江職業技術學院,江西 九江 332007)
教育部制定的《職教改革實施路徑》等文件要求職業院校、高校等全面遵循“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改革方向。 這是職業教育的一項重要改革目標,目前參與“1+X”試點的中高職業院校已達到4 000 多所。 該試點是以標準化建設為切入點,創建了一套規范、完善的國家職業技能準則,必然能夠逐步提高新階段職業教育水平和學生的就業水平。 隨著5G 時代的發展,Web 前端開發工作崗位越來越細分化,相關的知識點呈現結構化和模塊化等特點。 崗位需求呈現階梯式上升,近幾年招聘數據顯示,Web 前端開發相關崗位招聘需求量高達17 萬人。 因此,提高Web 前端開發專業教學質量是互聯網應用行業持續發展的客觀需要。
Web 前端開發專業的課程本身技術性和實用性很強,并且與行業融合要求高,通過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手段,不一定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近年來,筆者在教授Web 前端開發課程的過程中,發現一系列的問題需要解決[1]。
教材內容與社會需求脫節。 Web 前端開發專業的課程屬于編程應用學科,編程行業是更新迭代快速的行業,很多以往相對陳舊的框架方法、開發技術路徑在教材中經常出現,導致學生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中缺少實用的技能和能力,無法與社會、行業的新要求、新規范相匹配。
傳統課程體系實訓模塊的知識點比較單薄,實訓項目案例陳舊,各課程之間的實訓項目銜接性不強,缺少實用性,學生完成實訓項目后,遠遠無法滿足企業對 Web 前端開發崗位的需求[2]。
不少教師仍然按照傳統“填鴨式”開展教學,課堂還是以教師為中心,強調教師教多少,卻忽略學生能夠吸收多少,過于看重知識的傳遞與掌握,忽略知識的加工與問題的思索。 學生習慣于照搬照抄現有書本中的源代碼或者網絡上存的資源,積極探索意識及能力不足,無法運用已經掌握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師資隊伍是開展該試點的重要推動力量。 “1+X”證書制度的推出和實施對高職院校的師資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需要全面掌握專業技術相關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全面掌握與專業技能密切相關的評價機制,然后把技能評價機制與日常教學活動全面融合。 現今,參與一線教學任務的教師具備一定的基礎素質,非常了解具體的開發及與語言應用,不過在實踐應用方面缺乏經驗。 因為計算機技術的更新周期非常短,目前計算機專業教學師資團隊不能滿足“1+X” 證書制度順利實施的實際需要。
課證融合是開展“1+X”證書試點的一個關鍵保障要素,是提高學生專業水平與實踐技能的一個主導要素。 通過對Web 前端設計職業技能證書的具體探討,明確了基于“1+X”證書體系的相關融合課程建設的具體架構。 把“1+X”證書鑒定與相關專業課程建設相結合,明確具體的教學要點。 并且需要嚴格遵循Web 前端開發證書的具體建設需要,對之前的課標內容實施編撰,然后將Web 前端開發認證標準與專業課程教學機制全面融合。 同時還需要借鑒具體的考核要點,將其認定是Web 前端課程的教學目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遵循Web 前端開發證書的鑒定原則設計教案,最大化地增強課堂內容的完整性與有序性。
結合Web 前端確定職業技能等級的鑒定要求,對課程機制、教學標準、畢業規定、就業方向等實施全面改革與創新,然后打造一個基于“1+X”深入融合的課標建設機制。 對教學內容進行規范化完善與梳理,然后借助不同學科的教學要求與對應的教案內容等確保其與實踐活動完全融合,最大化地增強學生的職業素質,確保其形成最新的學習觀念,把職業教學標準和全部教學內容互相滲透[4-7]。
高職院校在加強“1+X”證書制度試點管理期間,必須創建一批復合型的師資團隊。 基于“1+X”證書制度的職教改革的切入點是逐步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 所以,若教師的專業綜合素質不高,則會導致學生在學習期間發生明顯的偏科,從而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因此,為了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高職院校和企業必須打造一體化、多元化的師資隊伍,并在進行職業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實現多學科的交叉教學以及不同職業知識的錯位教育。 利用這一教學策略能夠增強學生的職業素質,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jQuery 編程技術”課程是Web 前端開發專業的核心專業課,與實際崗位密切相關,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通過這一門課程教學內容的學習,逐步引導學生全面掌握jQuery 編程技巧,便于學生掌握網頁界面交互效果開發等相關的操作技能。
Web 前端開發專業的“1+X”職業技能證書的等級標準于2019 年3 月正式發布并作為首批5 大試點之一。 該標準定義了Web 前端開發工作技能等級水平對應的工作范圍、具體目標與職業能力等。 把職業技能證書的考核機制轉變成“jQuery 編程技術”課程設計的一個重要參考標準,結合“1+X”證書制度的建設要求確定具體的教學內容與考核機制等,將課程教學理念與職業技能標準進行全面融合,逐步增強“jQuery 編程技術”的教學水平。
大部分“jQuery 編程技術”課程配套教材都是以傳統的理論知識體系為線索,核心知識點和技能點不突出,崗位需求不清晰。 按照企業的業務發展需求,并且結合“1+X”職業等級標準的具體規定,需要與行業企業一起編撰新教材。
“jQuery 編程技術”內容涉及Web 前端開發“1+X”證書的初級、中級和高級3 個等級。 教師采取模塊化、活頁式、顆粒化的設計理念,根據職業等級證書所要求考核的職業技能,把課程分為jQuery 開發頁面交互(初級)、Ajax 動態網頁開發(中級)、jQuery Mobile 前端框架(高級)3 個篇章。
3.3.1 初級篇
能使用 jQuery 開發交互效果頁面,主要掌握jQuery 選擇器、 jQuery 的DOM 操作、jQuery 事件、jQuery 動畫、jQuery UI、文字處理和圖表插件等功能開發頁面交互效果。
3.3.2 中級篇
能使用Ajax 創建動態網頁,主要掌握jQuery 的Ajax 前后端數據交互技術,使用Ajax 技術,掌握異步刷新,異步獲取數據的使用方法。
3.3.3 高級篇
能使用jQuery Mobile 創建移動端動態網頁開發,主要掌握jQuery Mobile 創建移動Web 應用的方法,并掌握應用中出現問題的解決方法。 篇章內容對應考核點構建明細如表1 所示。

表1 篇章內容對應考核點構建明細
把“jQuery 編程技術”課程的初級、中級和高級篇構建成微課程、微技術,共享群內各專業。 每個篇章構建相應工作領域的項目案例,再把項目拆分為多個典型工作任務(見表1)。 課程遵循 “X”是 “1”的補充、強化、拓展的基本原則,梳理出課程的核心知識點和技能點,形成以聚焦關鍵工作領域、服務典型工作內容為準則的課程建設機制。
軟件技術專業前端類課程與Web 前端開發證書涉及相關課程重合較多,通過對“jQuery 編程技術”課程設計模塊化課程供定制的實踐,軟件專業群內學生可以選擇其中1~2 個模塊納入自身專業學習,實現課程共享,改善專業群內各專業課程內容單一、共享性差等問題。
全面遵循以生為本的教學機制,以北京大學、京東、華為網站為教學案例場景打造混合式教學體系。在實際教學期間,必須通過智慧網絡平臺,設計網絡在線教學活動,教師于課前安排各項教學任務,使學生掌握對應的基礎知識,確保其積極學習。 并且,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必須為學生指點迷津,引導學生多積極溝通,然后對其實施綜合技能鍛煉,增強其實踐應用能力。在智慧網絡平臺中可以完成 “教、學、做、測、評”全流程,提升教學效率,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
對目前的學分制建設而言,教師必須要按照整門課程的教學學時來確定相應的學分。 這種教學方法,對全新教學模式改革存在一定的阻力,無法最大化地增強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效果,甚至無法對教學期間的相關知識點補充發揮一定的推動作用,必須將學分管理按照“化整為零”等原則積極推進。 為滿足不同層級知識與技能進階學習的需要,將“jQuery 編程技術”課程按照職業標準要求構建初、中、高級篇分解后組成新的學分累積結構,進行微學分課程開發。
按照學分累積的教學模式積極推進,確保學生能夠實現零碎化的學習與培養,最大化地提升新技術學習效率。 另外,在傳統教學模式不斷推進的基礎上,面對更多的創新性需求,改變傳統的專業教學模式,能夠真正地打破固有學時的束縛,擴大學生的自主學習空間,確保實踐技能教育與專業理論知識學習高效融合,為國家資歷架構建設不斷地積累經驗,促使教學機制愈發完善與成熟。
文章針對Web 類專業課程教學現狀,提出Web 類課程在“1+X”證書制度下從課證融通、修訂課程標準和組建復合多元型教師團隊多個維度實施課程改革。并以“jQuery 編程技術”課程為例,從開發新教材、開展模塊化教學、組建微課程、新課堂以及創新學分制設計具體的課程改革實施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