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鑫月
(廣州美術學院)
鶴文化在傳統文化的悠悠長河中獨樹一幟,有著深遠的影響,是重要的文化遺產。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過對鶴紋從古至今的探索,進一步分析傳統圖案在紡織品面料設計中的所體現的創意點和應用點。本文以歷史為橫向,地域為縱向,從傳統和現代出發,以現代的審美來品味傳統的圖案。
1.鶴紋的產生
出于對飛翔、天空的向往,早在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就根據以往的生產、生活經驗,給予了鶴等鳥類更多的內涵。《淮南八公相鶴靜》中寫道:“鶴,陽鳥也,而游于陰。”鶴紋的產生和中華民族的歷史密不可分,我國自古以來就喜愛鶴這種瑞鳥,《詩經》中的《小雅·鶴鳴》中寫道:“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鶴紋的演變與時代的脈搏緊緊相扣,最早的鶴紋具有高度概括性,這與當時社會的發展有著直接關系,直白的線條性表達體現了當時人們對自然的崇敬。漢代開始,封建帝制在中國穩步發展,社會經濟與以往相比有了極大提升,為鶴紋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逐步設計出了立鶴、翔鶴等圖案。唐代是中國古代經濟、政治高度發展時期,此時的鶴紋內容豐富多樣,布局巧妙合理,華麗繁縟的環復纏繞式圖案成為唐代美術發展的特點之一。到了宋代,鶴紋又有了較大的發展,造型變得簡潔優美,顏色也清新含蓄,與隋唐五代時期大不相同。到了明清時期,鶴紋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高度發達的藝術工藝為鶴紋提供了發展平臺,使之成為實用與裝飾作用兼備的裝飾紋樣。
2.傳統吉祥觀念影響下的鶴紋
趨吉避兇這種傳統觀念從古至今一直深深影響著中國人,很多帶有象征寓意的圖案應運而生,其中之一便是鶴紋。仙鶴在古代有“一品鳥”之稱,被尊為羽族之長。在統治者眼中,鶴是安邦定國、鞏固民心的瑞鳥,鶴紋蘊含了中華民族祈求安康、祈福納祥的美好訴求。漢代畫像石上出現的鶴紋正是人們在生活中的某種精神寄托,映射著“以鶴為居”的思想。隨著社會經濟的逐漸發展,唐代金銀器中的鶴紋造型生動自然,反映了人們對健康長壽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1.鶴紋在民間的象征意義
鶴鳥因體態優美、天性淡雅的特點受到古代文人墨客的喜愛,“鶴鳴之士”象征賢德人才,用來比喻高潔之人,贊其不與流俗為伍的品行。“閑云野鶴”這一成語常用來象征遠離喧鬧、隱逸自由的君子雅士。鶴還常常與松、竹、梅、蘭進行類比,與四君子一起被視作清高、超凡脫俗的代表。
在傳統文化中,鶴常用來隱喻長壽,“鶴發”常用來形容老人的白頭,“鶴齡”成為祝福老人長命百歲的代名詞。如果文人雅士看中的是鶴的高潔閑云,那么對于民間百姓來說,長壽的寓意更為貼近他們的生活,成為受歡迎的基礎。“松鶴長春”“松鶴延年”“龜鶴延年”“鶴獻蟠桃”等都是鶴紋的代表圖案。
雙鶴圖案經常隱喻美好的愛情,通常來說一對鶴不出意外的話配偶關系往往會維持終生,因此,一夫一妻制的鶴也是中國古代對愛情的寄托和向往。
2.鶴紋在古代官場的內涵
在中國古代,鶴紋的階級屬性也因身份地位的原因產生不一樣的理解。帝王君主認為,鶴紋是追求國運通達榮昌的象征性圖案,有太平之象,也常把鶴喻為“方直之臣”。在貴族心中,鶴紋象征著權力,尤其是明清時期,封建專制的集中加強使鶴紋逐漸成為王權貴胄的專屬圖案,具有一定的威嚴性和神圣性。從明代開始,官服的前后會綴上方形圖案,稱為補子,用來標志文武官的類別以及官員的等級,明清時期一品文官的官服補子為鶴紋。
1.鶴紋在東亞地區的傳承
鶴紋是中、日、韓三國共同崇尚的吉祥紋樣,幾國的文化在歷史上有著深刻的交流和切不斷的淵源。鶴紋源于中國,后傳到日本、韓國,在兩國不同的社會背景下分別又發展出了各自的特色。
在日本的紋樣中,鶴紋擁有著它自己的一席之地。日本與中國不同,并非幅員遼闊的國家,而是一個狹長的島國,鶴是日本目前棲息的鳥類中體型最大的。它的身姿優美,體態秀麗端莊,是日本傳統紋樣中出現最多的一種鳥類。鶴紋在日本也是長壽的象征。在日本傳統文化中,鶴還具有區別于中國的寓意——報恩。日本流傳的《仙鶴妻》賦予了仙鶴善良、美麗、勤勞的形象,日本人將這些品質融入鶴紋中,用鶴紋來指代溫柔賢淑的女性。
韓語中,鶴被為“嘟嚕米”(turumi),它是古代韓國人崇拜的一種鳥類。韓國老人的60歲壽誕被稱為“換甲”,子女為老人祝壽時常會獻上繡有鶴紋的衣服,用來祝愿老人長命百歲。李朝時期,鶴是皇室推崇的吉祥物,鶴紋出現在朝服、禮服、祭服中,統治者出游的車輛被稱為“鶴駕”,文官朝見皇上的列隊被稱為“鶴班”,鶴紋胸背是區別文武官的標識。
2.鶴紋在西方國家的發展
鶴紋形象在西方國家并不常見,這與鶴的棲息地有關。在歐洲的保加利亞地區,鶴經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報春,第一只鶴出現在地平線上,也就意味著春天到來。在保加利亞的傳說中,鶴是春天的使臣,帶來希望,承載著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愿望。在維多利亞時代,嘴里銜著襁褓的鶴的形象成為流行的文化,由于新生兒的眼皮、上唇和脖頸后面常有粉紅色的斑,有時還會被稱為“鶴咬”。1480年,德國畫家Hans Memling將鶴作為繪畫主題,這是西方為數不多關于鶴紋的案例。
1.鶴紋與中國傳統吉祥紋樣
在中國古代,鶴超凡脫塵的外表經常被世人與道教仙人聯系在一起,因此,鶴紋在古代也成為重要的象征元素,當其他吉祥紋樣與鶴紋搭配在一起時,其表達的含義往往會更富有層次。
鶴紋常與其他表示吉祥的動物圖案結合在一起,共同象征著吉祥寓意,如鹿、龜等。鹿諧音“祿”“六”,在古人眼里是俸祿和福氣的象征。
除了動物,植物也是自然界中最為常見的生命體,為表達美好的意愿訴求,中國人經常把植物紋樣作為主要或次要形象攀附在鶴紋圖案中。壽桃與鶴紋的組合圖案常用來表示長壽,梅、竹等作為植物中的翩翩君子,素雅堅韌的特點也常常用來與鶴紋相伴,松因寒冬不凋、傲雪凌霜而被世人所贊譽,“松鶴延年”象征著高潔與長壽,圖案常是蒼勁古松傲然挺立,悠閑的野鶴或是松上鳴叫或是松下休憩,觀之讓人心神愉悅放松。
2.鶴紋與其他國家傳統紋樣
日本對于鶴的崇尚深入人心,平安后期,“松喰鶴”紋非常引人注目,很多領域沿用甚廣,到江戶時代依然能在織物上看到它。鶴紋也經常與水紋結合在一起,浮世繪中常描繪破濤洶涌的海浪,仙鶴任意遨游其中,氣質縹緲動人。日本人崇拜太陽,這在日本國旗中也可窺見,在日本傳統圖案中鶴紋也會與太陽構成畫面,雙鶴圍繞一輪紅日盤旋打轉、一飛沖天的形象已成為日本人心中的經典。
韓國人常將松、菊、牡丹等吉祥紋樣與鶴紋組合起來,紋樣題材多源于自然情景中,象征高尚純潔、長生長壽。
對于圖案化的鶴紋來說,日本的家紋又稱“紋章”,江戶時期,圓形的家紋十分流行,鶴紋在其中別具一格,或是呈對稱狀的雙鶴,或是盤旋成團的三羽鶴,這是鶴紋較早的圖案化表現。還有一些紋樣,吸收了鶴的形象特征,與其他圖案結合組成變形鶴紋,如柏樹葉構成鶴形的“柏鶴”;銀杏葉漸化為鶴形的“銀杏鶴”;梅花瓣勾勒出鶴形的“梅鶴”等。此外,還有“牡丹鶴”“丁字團鶴”等圖案,各個都別具特色,是圖案設計史上的一大創新。
1.傳統服飾中的鶴紋
由于鶴紋象征清正、高雅,所以在古代服飾中的應用數不勝數,早在商朝時期,鶴紋圖案就出現在服飾上,起著裝飾作用,唐宋元明清時期鶴紋與服飾的結合日漸緊密。鶴紋在傳統服飾中的布局大體分為3種:第一種是邊緣的裝飾,通常在局部上,如袖口、領口、門襟等部位,或是腰帶等條帶狀配飾上;第二種是布滿衣物的平鋪式構圖,整件服裝的大部分紋樣以鶴紋的連續為主;第三種則是明清時期官服正襟處的方形補子,常以鶴紋標示等級和作為裝飾。鶴紋的獨特象征意蘊受到古代統治者的高度青睞,皇帝的衣服上偶爾會見到鶴紋的影子,皇后的衣物上鶴紋常和鳳紋等紋樣結合起來組成百鳥朝鳳的圖案,象征吉祥。清代的旗袍上也常繡有鶴紋,近代后旗袍經過改良,逐漸成為令人矚目的代表性中國傳統女裝,其清新雅致的裁剪、含蓄秀美的樣式將中國女人的含蓄嬌矜襯托得淋漓盡致,清正、高雅的鶴紋經常被紋繡在旗袍上,用來綴襯高尚純潔的女性之美。
2.現代服飾中的鶴紋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際奢侈品牌青睞東方古韻特色,飄逸靈動的造型使鶴紋受到很多品牌設計師的喜愛,秀場上經常能看到充滿東方色彩的仙鶴紋樣。2016年Gucci一款背后繡有仙鶴紋樣的Bomber Jacket火遍全年,2018年,西班牙王后身著的經典雅致淡粉色“仙鶴”裙吸引了中國媒體的關注,精致的刺繡和優雅的色調凸顯中國風的低調大氣和雍容華貴。充滿韻味的鶴紋在現代重新煥發魅力,將傳統與現代完美融合在一起,在當下眾多裝飾紋樣中展示出獨有的魅力,可塑性極高,古典與時尚在現代碰撞出新的火花。
1.日式軟裝風格中的鶴紋
傳統的日式軟裝風格不崇尚奢靡豪華,以清淡雅致、禪意深重為蘊意,與鶴紋所象征的超凡脫俗相吻合,追求的是一種清淡雅致的生活空間。日式軟裝通常空間造型簡約,幾何感強烈,具有濃厚的日本民族特色,色彩常選擇原木色等天然材料的顏色。推拉門是日式軟裝重要的一部分,上面常常裱有半透明樟子紙,紙面通常用竹子和鶴紋作畫,再搭配暖色調的燈光,拉上門后室內會呈現出淡雅、朦朧之美,鶴紋往往只在其中起到點綴作用。
日式軟裝的居室布置講究清爽簡潔,強調自然感,通常選用純色壁紙,即使帶花紋也是簡約樸素,但墻上會裝飾有掛畫,掛畫內容通常以清淡顏色的浮世繪圖案為主,其中往往綴有鶴紋。此外,屏風、燈罩、地毯、抱枕、桌布等軟裝小件上常出現鶴紋圖案,這與日本人崇尚鶴紋有著極大的關聯性。日式軟裝中應用的鶴紋通常采用平鋪的方式,或用團鶴或用翔鶴,與松紋、水紋、菊紋等紋樣結合在一起,采用淡雅的顏色凸顯日式軟裝的恬淡與寧靜。
2.新中式軟裝風格中的鶴紋
新中式軟裝是近幾年大眾逐漸開始青睞的一種裝修風格,通常以中國古典審美以及傳統生活方式為切入點,營造寧靜優雅的氛圍,在裝飾細節中倡導自然性與舒適性的統一。色彩通常以黑、白、灰為主要基調,其他鮮亮色彩穿插其中起到點綴作用。
針對現代年輕人喜愛國風以及崇尚復古的審美需求,鶴紋超凡脫俗的吉祥寓意以及飄逸灑脫的造型特征顯然可以符合這一追求。某新中式家裝空間中的面料圖案設計來源于傳統服飾上的鶴紋刺繡,以及日本浮世繪中的鶴紋形象,還有中式傳統的團扇和對中國山水畫的簡潔描摹。以鶴紋作為主體,扇子輪廓和山水畫的結合暗暗勒出鶴紋周身的祥云紋樣,窗格元素穿插在其中,營造出傳統中式圖案與現代美感兼具的輕盈和莊重。簡潔的中式窗格和扇子輪廓作為底紋形成直曲對比的構圖,通過疊壓的形式體現畫面的層次感。山水畫填充其間,為作品增添一份中式風格元素,體現了新中式紡織品面料圖案的設計訴求。
新中式風格不是將傳統元素一味地進行堆砌,而是將現代元素與傳統元素雜糅在一起,以現代人的審美貫徹地理解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帶入現代設計中,讓傳統在現代社會的生活中展現魅力。隨著中國文化的日益發展壯大,新中式的軟裝風格在未來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本文以鶴紋的文化歷史背景為切入點,通過查閱文獻以及分析案例,對鶴紋在紡織品面料設計中的創意應用進行研究,對比國內外鶴紋的不同象征寓意和內涵后,分析在不同風格中鶴紋的應用方式。鶴紋是印記著中華民族文明的符號,本文認為它富有美感和具有強大感染力的造型不僅是對傳統的繼承,更多的是對未來的展望。鶴紋在現代設計中的創意應用可以是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是具有獨特性的。只有對傳統的鶴紋圖案分析透徹,才能更加靈活地將它應用在現代設計中,才能以現代人的審美去重新勾畫這一傳統經典紋樣,讓它繼續在現代社會中發散著獨有的魅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