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張學萍,陸青松,王 娜
課程思政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高等職業院校純電動汽車技術專業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和實踐性,對于工科專業教師來說是一項全新的挑戰。將課程思政融入到純電動汽車構造與檢修課程,能夠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能夠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高尚的職業情操與職業素養,培養愛國主義情懷,讓學生成為高質量、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1)從學生角度分析。隨著現代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及普及,學生對身邊的事及國家事都漠不關心,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沒有規劃,對未來職業生涯規劃處于茫然狀態;且隨著現代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學生基本上不具備吃苦耐勞等傳統的中華民族精神,缺乏責任心,人生觀和價值觀出現了問題,不利于職業技能行業的發展。
(2)從教師角度分析。一些專業教師的觀點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是輔導員或者思政課教師的事情,自己作為專業課教師,只需要負責專業知識的教學。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學生對專業課程學習中沒有課程思政的概念,對行業中所需要的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工匠精神沒有清晰的認識,達不到愛崗敬業和遵守職業道德的高尚情懷,勢必會影響就業的穩定性。
純電動汽車構造與檢修課程思政應以課堂教學為切入點,以教師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活躍要素,完善教學設計,把思想政治元素貫穿于每個項目任務,加大深化課程思政建設力度,探索專業思政建設,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
通過專業課的課程思政建設,可以在師生中把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實現高度統一,加速形成“三全育人”格局,教師黨支部站到了立德樹人的第一線,提升了課堂建設的質量,學生也可成為具有良好職業素養和過硬專業素質的從業人員,使學生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接班人。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了教師、教材和教法(以下簡稱“三教”)的改革,“三教”改革對培養高素質、高質量的職業技能型人才至關重要。教師是教學改革的主體,是“三教”改革的關鍵,目標是立德樹人,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能夠把課程思政潛移默化地植入課堂。需加強專業教師對思政案例及思政理論內容的培訓,深入學習政治理論相關的課程,在課堂中達到育人的效果。其次,教師團隊需加強基層組織管理,針對純電動汽車構造與檢修課程進行集體備課,確定項目任務的思政元素,確定可行的教學設計。
再者,教材也需改革,可以將專業能力、職業素養及工匠精神植入教材,且以任務工單的形式展示,強化優質育人的教學資源,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最后是教法的改革,課程教學采用實驗實訓環節、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實現政行企校協同育人,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培養學生愛崗敬業態度,弘揚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的工匠精神,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大學生。
通過本課程專業知識的學習,學生需要掌握純電動汽車電池系統、電機驅動系統及控制系統的檢修,并會對純電動汽車進行整車故障診斷與排除。同時引入課程思政,讓學生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愛國主義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具有專業所必備的文化基礎,有良好的人文修養和審美能力,有創新意識;具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有務實的工作作風;掌握從事新能源汽車技術與服務工作所必需的專業知識,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工作能力。
純電動汽車構造與檢修是純電動汽車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總計108學時,根據學生的學情分析以及崗位要求制定的課程思政元素的切入點。具體課程思政設計及教學效果見表1所列。

表1 純電動汽車構造與檢修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及成效
本課程加入了過程化考核方式,把學生過程化考核作為其平時成績的重要指標。過程化考核包括考勤、增值性評價、學生實操過程的正確性以及實操工作態度,再次通過調查問卷、互動討論等方式進行評價,對比傳統教育,把專業能力的提升、職業素養及工匠精神的具體情況作為考核標準,總結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