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羽玲,黎瀟 (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崇左 532200)

書 名: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研究
作 者:周建松
出版單位: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12月
定 價:88.00元
ISBN:9787308206327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高等職業教育在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征程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為推動產業變革和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提供了良好基礎和人才支撐。隨著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如何為各行各業提供多層次、高素質、專業化的技術型人才隊伍,是高等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研究》一書,基于國內具有代表性的六所高職院校的高質量發展經典案例,對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前提、根本、基礎、關鍵、龍頭、神韻、重點、引擎、保障等進行了系統研究,為新時代推進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借鑒與啟示。
當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取得較好成績的同時,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制造業轉型升級和緩解就業壓力的形勢下,存在著一些短板。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研究》一書對高等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進行分析,即存在辦學規模較大,但辦學特色不突出;辦學主體單一化,管理體制尚待完善;人才培養供給與市場行業需求不相匹配;一些辦學資源尚處于閑置狀態,有待整合提升等問題。為了更好解決這些問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優化頂層設計,為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高等職業教育的頂層設計是從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評價等方面予以優化。具體來講,要改善人才培養方案,在開展教學之前,應對不同生源群體的素質基礎、學習行為、就業動機等展開調研,從而對生源群體進行分類管理,并結合社會需求和個人興趣進行針對性、差異化地培養和管理。在課程設置方面,應模糊課程界限,打造專業共生群。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家對復合型技術人才的需求愈加增多,因此,高職院校在設置課程時,應對相關知識進行充分整合,共建共享各種優質課程資源,推動各專業向專業群組建集中,從而滿足學生對多元專業方向和豐富課程模塊的需求,促進自身多方面發展。在教學評價方面,應將崗位勝任力作為評價的重點因素,崗位勝任力側重考察學生的應變適應能力,如能將其作為考核的重要依據,學生就業后,也可更好地適應崗位轉換,增強從業穩定性,提升職業遷移能力。
加大投入力度,為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研究》指出,相較于本科院校,高等職業教育的經費投入不足,因此,需要提高職業教育經費投入力度,拓寬經費籌措渠道。該書建議新增教育經費應向職業教育傾斜,各部門同向發力,同時發力,共同加大對高等職業教育的財政投入和專項投入。同時,還應增加對西部地區高職院校的財政投入比例,以此加快建設一批高水平的高職院校和高職專業,加強實驗室、儀器設備等硬件設施建設,擴充實習實訓場地,改善高職院校的辦學環境。此外,各部門還應擴大高職院校辦學自主權,積極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興辦高等職業院校,并予以政策支持,統籌盤活職業教育資源,深化產教融合。
打造特色品牌,為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增添活力。為落實新時代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戰略布局,國家實施了“雙高計劃”,強調打造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特色品牌,將高等職業教育推向新階段。《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研究》認為打造中國高職教育特色品牌不應將視野局限于國內,而是應將國內與國際有機協調,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立足本土,加強與國外高職院校的溝通合作,吸收借鑒其在專業建設、校企合作等領域的先進經驗,對標高等職業教育國際標準,從而完善自身的課程體系、資產認定、監督管理,開創中國特色高等職業教育模式,在國際交流中不斷提升競爭力,為世界職業教育發展貢獻力量。
該書重點分析高等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涵、特征、路徑,注重引用案例的代表性和權威性,提升了教材的知識性和可讀性,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該書的知識點,切實領會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時代地位和價值意義,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