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萬樂
支原體肺炎(MP)即常見的呼吸道疾病,由肺炎支原體感染引起,可引起咳嗽、發熱、畏寒、惡心嘔吐、頭痛、肌肉酸痛等癥狀,若未及時有效處理,會引起心肌缺血或損害、肝功能損害等嚴重并發癥,對患兒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1]。以往治療以紅霉素為首選藥物,但紅霉素耐酸性較差,易對血管壁產生較大刺激,且口服吸收率低,多數家長不易接受。因此,選擇科學高效的治療方案至關重要。阿奇霉素作為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藥物,具有抑制病原微生物蛋白合成之效,可充分發揮抗菌作用[2]。但由于存在個體差異,臨床發現患兒經治療后仍有部分患兒療效欠佳,機體炎癥反應和免疫功能未得到有效改善,單獨應用阿奇霉素療效有限[3]。因此,需在此基礎上聯用其他藥物強化治療效果。中醫藥在MP中的優勢取得了廣泛認可,將MP歸為“風溫肺熱病”的范疇,病機主要是風熱病邪侵犯肺部,熱壅肺氣,致使肺失清肅進而發病,治療需以清肺化痰、抗熱解毒為主[4]。清肺抗炎湯具有止咳平喘,清肺熱之功效,與MP治療原則相符[5]。故可將其用于MP的強化治療中謀求改善患兒炎癥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鑒于此,本研究就清肺抗炎湯聯合阿奇霉素治療MP的臨床療效進行初步探究。具示如下。
1.1 一般資料經靈寶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協會批準,選取2018年7月—2019年9月醫院接收的MP患兒86例,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各43例。對照組中女18例,男25例;病程2~6 d,平均病程(4.17±0.25)d;年齡3~9歲,平均(6.14±2.12)歲。觀察組中女21例,男22例;病程1~7 d,平均病程(4.36±0.47)d;年齡4~9歲,平均(6.48±2.29)歲。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對比性。
1.2 病例選擇標準診斷標準:西醫診斷:符合《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5]中診斷標準,且經體格檢查、肺部X線、病理學檢查確診;中醫辨證: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6]中風熱犯肺的標準,主癥:微惡風寒、咳嗽痰少、身熱無汗或少汗;次癥:頭痛、口微渴;舌脈:舌尖苔白、脈浮數。納入標準:符合中西醫診斷標準;血清支原體抗體MP-IgM檢查結果呈陽性;臨床癥狀表現為頭痛、發燒、濃痰、咳嗽、血痰等癥狀;情緒穩定,依從性良好,可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標準:近期接受過激素、抗生素等相關藥物治療者;合并中樞神經、免疫系統損傷者;無法耐受本研究藥物者。
1.3 方法對照組采用阿奇霉素注射液(出廠:悅康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4019,規格:0.25 g)與阿奇霉素分散片(出廠: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4191,規格:0.1 g)給予對癥治療,使用方法:靜脈注射阿奇霉素注射液:10 mg/(kg·d),持續使用7 d;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10 mg/(kg·d),1次/d,持續服藥3 d,停用5 d,再服用3 d。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清肺湯,藥物組成:黃芪15 g,杏仁10 g,魚腥草30 g,黃芩10 g,金銀花15 g,白術10 g,防風10 g,連翹15 g,桔梗10 g,麻黃6 g,柴胡10 g,甘草6 g,桑白皮10 g。若患兒出現納差、腹脹等不良癥狀,另需加用陳皮與厚樸各8 g;若患兒出現發燒癥狀,另需加用石膏10 g;若患兒出現咳嗽且痰多,另需加用前胡10 g,法半夏10 g;若患兒出現舌紅少苔癥狀,另需加用沙參10 g。加入500 ml清水煎煮,1劑/d,取400 ml藥汁,分別于早晚2次服用。2組均持續治療2周。
1.4 觀察指標①炎癥因子:取患兒靜脈血0.5 ml,3000 r/min離心(離心半徑15 cm)10 min,取血清,采用ELISA測定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SP-A)、γ-干擾素(IFN-γ)、腫瘤壞死因子(TNF-a)、白細胞介素(IL-10)炎癥因子水平,試劑盒購于南京建成生物科技公司,按照說明書檢測。②免疫功能: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免疫比濁法分析血清免疫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采用流式細胞儀測定T細胞亞群CD4+、CD8+細胞,檢測試劑盒選自美國貝克曼公司,操作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以上血清檢測時間均為治療前、治療2周后。

2.1 炎癥因子水平治療后,觀察組SP-A、TNF-α、IFN-γ、IL-10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支原體肺炎患兒炎癥因子水平對比
2.2 免疫功能指標治療后,觀察組IgA、IgG、CD4+、CD8+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支原體肺炎患兒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對比 (例,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MP病情發生發展不單單只與肺炎支原體直接入侵有關,免疫功能及炎癥反應在MPP發生發展也具有重要地位,正常的免疫功能是機體防御病原體入侵的重要機制,免疫反應過弱均可引起機體免疫功能紊亂,超出正常的波動范圍,會造成B細胞大量增殖,產生的抗體及記憶細胞會產生抗原抗體反應,造成機體正常組織器官發生相應病理損害,加重患兒病情,同時還可促使免疫復合物大量形成,引起靶器官病變,造成機體組織、器官受損,使MP患兒出現各種臨床癥狀;炎癥反應是身體對于感染、病原微生物、創傷,還有變態反應等組織細胞的反應,同時是機體的防御反應,炎癥反應過強可進一步活化、趨化特異性及非特異性免疫細胞,引起過度的免疫炎癥反應,嚴重時可造成機體多個組織器官的損害,引起噬血細胞綜合癥,可導致胸腔積液壓迫肺臟,顯現喘氣困難等。MP患兒癥狀反應明顯,表現為促炎因子與抗炎因子嚴重失衡,使自身宿主細胞發生質的變化,引起免疫復合物形成,激活免疫,降低患者免疫功能,使免疫調節功能發生紊亂。此疾病患兒CD4+水平低于常人,CD8+水平高于常人,細胞免疫功能嚴重被削弱。經相關研究證實,經支原體感染后,體液免疫功能亢進,機體細胞免疫功能抑制,故積極降低炎癥反應及增強免疫功能對患者預后具有較高臨床價值[7]。
阿奇霉素具有抗菌和非特異性抗炎效果,是常用控制炎癥藥物,適用于敏感細菌所引起的感染癥狀,但單獨應用對部分MP患兒效果欠佳,難以迅速控制病情進展,改善患兒免疫功能及機體炎癥水平。因此,需聯合其他治療藥物強化治療效果,控制二者水平。中醫學者認為,MP病癥部位在于肺,痰熱是主要病理基礎。清肺抗炎方中的防風、麻黃有宣肺平喘之功效;桔梗、杏仁有降氣利胸、止咳平喘、宣降肺氣之功效;魚腥草、黃芪有善清肺熱、清熱瀉火之功效;連翹、金銀花有清涼解毒、辛涼解表之功效;柴胡有調達樞機、升提陽氣之功效,上述藥物協同發揮,具有止咳化痰、清熱化痰及祛邪固表之功效,同時還可根據患兒病情的實際情況,對處方進行適宜的加減,針對性地改善支原體肺炎患兒臨床癥狀[8]。
本研究將上述二者用于MP患兒治療中,結果顯示,治療2周后,觀察組SP-A、TNF-α、IFN-γ、IL-10水平均低于對照組,IgA、IgG、CD4+、CD8+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說明清肺抗炎湯有助于調節患兒免疫功能,發揮協同作用,且可有效消滅病原體,抑制促炎因子分泌。分析其原因在于,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清肺抗炎湯方中的杏仁可有效抑制呼吸神經中樞[9];黃芪可抗菌、消炎、抗氧化,提高機體免疫功能[10];麻黃對支氣管痙攣具有較好緩解效果[11];魚腥草具有明顯抗菌效果[12]。阿奇霉素即內酯類抗生素,伴有吸收滲透性強,且半衰期時間久的特點,還具有較強的耐酸性,且見效快,對抑制炎癥因子的釋放具有明顯作用,相比其他抗生素占有一定的優勢。此藥物無需參與代謝,且無肝臟毒性,是目前治療炎性疾病的主要手段,為提高MP的臨床效果提供了重要臨床依據[13,14]。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6 d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炎癥因子水平較低,體液免疫指標及T淋巴細胞指標水平較高,說明清肺抗炎湯有助于調節患兒免疫功能,發揮協同作用,且可有效消滅病原體,抑制促炎因子分泌。
綜上所述,采用清肺抗炎湯聯合阿奇霉素治療MP療效確切,可有效減輕炎癥反應,增強免疫功能,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