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倉,呂曉涵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撫順 113001)
道德教育價值是指通過踐行道德義務、 培育理想人格、提升內在道德品質,達到調節社會行為、形成良好社會輿論和社會風氣的作用。弘揚雷鋒精神有利于提升公民道德水平,引領社會文明新風,促進城市文明建設發展。雷鋒精神的道德教育價值體現在對公民人格教化的影響。①雷鋒精神的道德教育價值具有“深度”。雷鋒精神用短暫的一生深刻詮釋了“怎樣活著才具人生意義”,彰顯出人類社會最為崇高的境界。雷鋒的閱歷有限,事跡可數,然而他有限的生命中凝聚了無限的價值,有限與無限的矛盾碰撞經常能引發人們深層思考,激發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關鍵的內化步驟。②雷鋒精神的道德教育價值具有“厚度”。雷鋒精神扎根于中華大地,自然而然地散發出民族的感召力,更容易使人民群眾對這種民族精神萌生出高度認同感。雷鋒的高尚品行被世人熟知,生前使用過的物品和寫下的文字都極具德育價值。雷鋒精神沉淀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偉大民族精神的底蘊,變得越發厚重。雷鋒精神的精神強度與厚度足以為城市文明建設提供德育教育的堅實支撐,要把雷鋒精神融入公民生活的各個方面,發揮雷鋒精神的道德教育價值,提高城市整體精神文明素養。
價值引領功能是指特定的階級或組織,通過一定的話語和議題設置引導整個社會的思想觀念、道德規范和價值取向。弘揚雷鋒精神,有利于引導公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城市文明建設。雷鋒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為生動的具體闡釋。①引領公民樹立愛國觀念。雷鋒熱愛國家,雷鋒精神能夠引導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立場。②引領公民樹立愛崗敬業觀念。雷鋒以身作則展現了“干一行,愛一行”的工作熱情,用不懈奮斗為生命賦予價值。雷鋒在崗位中的銳意進取能夠引領公民樹立愛崗敬業的價值觀念。③引領公民樹立誠信友善的觀念。雷鋒用有限的一生詮釋了“為人民服務”的要義,展現了公民應當具備的個人操守。雷鋒無私奉獻的精神能夠引領公民誠信友善。新時期弘揚雷鋒精神有助于公民定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頂層價值坐標,引導公民加深愛國底色,樹立愛崗敬業、崇德向善的價值觀念。
雷鋒精神是推進城市文明發展的內驅動力,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雷鋒精神歷久彌新,能夠突破時空的限制,為參與城市文明建設的公民提供精神力量。①雷鋒精神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城市文明建設不是“突擊戰”,而是戰線長、常攻堅的“持久戰”,常態化的建設進程中存在未知的困難與挑戰。雷鋒精神在長期建設實踐中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這種精神動力可以驅動人們攻堅克難,參與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及城市文明建設中去。②雷鋒精神內涵與時俱進。雷鋒精神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為人們補足精神養料。不同時期對雷鋒精神的理解各有側重,但崇高本質與初心與時俱進。雷鋒精神能夠給城市文明建設提供新思路,解決新問題,弘揚雷鋒精神在實踐中有利于推進城市文明建設。
當前城市文明建設場域空乏精神內核、建設主體參與缺位、城市文明觀念與實踐知行脫離、城市文明建設機制不完善等問題限制了城市文明建設進程。
意識的能動作用被人們忽視,對精神文化的力量缺少正確理解導致城市文明建設場域空乏精神內核。①忽視精神文明建設。部分地區過于重視物質文明發展,忽視了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城市的向心力源自蘊含的精神內核,其中凝結了城市文化底蘊和人文特色。進入新時代,無論是物質文明,還是精神文明都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鼓吹物質性財富、忽視人文精神是城市文明建設的桎梏。過于看重物質文明會導致公民道德水平失衡,陷入對物質的盲從,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不協調的問題阻礙了文明城市建設。②存在文明建設方式囿于形式的問題。文明建設過程中套用空洞模板,缺乏精神內核的傾注。文明宣傳創建活動停留在傳統單一的文化載體,采取老舊的建設形式,公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無法有效滿足,影響文明城市建設進程。
目前城市文明建設主要由政府主導、相關部門配合完成,公民是城市的主體。當前,城市文明建設主體參與缺位問題限制了城市文明發展。城市文明建設主體參與缺位主要是由于公民主體意識缺失,公民參與動力缺失導致的。①公民主體意識缺失。受傳統綱常倫理思想的影響,現代公民意識較弱,大多數公民尚未意識到城市文明建設的主體并非政府與相關部門,城市整體的文明風貌、素質水平是以公民的道德素養為標準的。城市文明建設過程不僅是城市本身的建設過程,也是對公民文明自行教化的過程。②公民參與動力缺失。公民既是城市的“主人”,也是城市文明建設中最大的受益者。有部分公民對自身位置以及建設目的認知不足,降低了公民參與城市文明建設的積極性。同時,相關部門作為引導者,舉辦的城市文明建設活動形式與內容上缺乏創新、吸引力不足,也會導致公民參與度降低。
公民的文明觀念與實踐“知行合一”是推進城市文明建設進程的關鍵一步。恩格斯曾說過,“文明是實踐的事情,是一種社會品質”。城市文明建設水平不僅體現在公民的價值、道德、文化等觀念上,還需要通過公民實踐行為展現。隨著城市文明建設進程的推進,公民對文明觀念普遍了解。然而在社會道德實踐中,文明行為受主客觀因素限制難以穩定履踐。①客觀環境因素影響。堅持問題導向是思想教育的根本守持。在現實道德活動中,在某些有壓力的情境中,道德主體的外在行為可能會與其內在的德行相矛盾。受物質利益驅使,公民不能將內心德行付諸實踐,就會壓抑公民文明意識萌發,影響文明建設進程。②公民文明觀念根基薄弱。行為主體傾向于符合自身利益的選擇,在無人監管的環境下難以自發投入城市文明實踐。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認為,實踐具有改造客觀世界及其主觀世界的雙重性。缺少了實踐行動無法固化良好的道德品行,內在德行無法外化為道德實踐,影響了城市文明建設。
規范化機制對城市文明建設具有保障作用,但是目前城市文明建設制度尚不完善,缺乏規范化機制,長此以往易導致城市出現“慢性病”。①缺乏常態化機制。現存的城市文明建設制度多是在限定時間內采取突擊方式進行階段性建設, 缺乏常態化長效治理機制。并且對城市文明建設的評定標準未能細化,評價標準僅以年終是否完成進行評判,平時的建設進展難以量化把握,影響城市文明建設的實效。②缺乏實踐養成機制。當前城市文明建設機制表象化,相關機制未能落實到實踐,無法有效引領公民投入文明踐行活動中去。③缺乏激勵制度。目前針對公民的不文明行為有相應的懲罰性質規章制度。然而對積極行為的關注與激勵仍顯不足,文明建設過程中獎懲比例失衡,影響公民作為文明建設主體的積極性,不利于為城市文明建設營造良好的氛圍。
推進城市文明建設需要打造雷鋒精神傳播載體、加強城市文明建設主體精神力量、引領公民轉變觀念投身實踐、健全多種機制。
促進城市文明建設需要打造雷鋒精神傳播載體。要結合時代發展及公民特點,打造多元化雷鋒精神傳播載體,為推進城市文明建設探索路徑。其一,探索新媒體宣傳方式。運用新媒體平臺進行宣傳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切入點,要結合人民生活方式、媒體發展趨勢,將雷鋒精神的宣傳與新媒體平臺有機融合,激發公民自發學習、創作雷鋒精神的相關文化作品的熱情。同時,傳統媒體仍要堅守包括雷鋒精神在內的紅色文化主陣地,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宣傳方式有機結合,弘揚雷鋒精神,推動城市文明建設。其二,創新載體形式。①積極搭建物質性載體。搭建雷鋒相關物質性載體不僅能豐富城市物質文明建設資源,還為城市精神建設提供德育場地。通過打造雷鋒精神物質性載體,使雷鋒精神更加貼近公民日常生活,比如雷鋒紀念館、育人館等場所,設立雷鋒雕像、宣傳走廊等城市文明景觀,使公民設身處地地領悟雷鋒崇高精神,拉近雷鋒與現代公民的時空距離,將“雷鋒”的概念轉變為“可敬可學”的具象,有助于城市文明建設推進。②精細化打造活動載體。創新學雷鋒活動形式,能夠提高公民參與精神文明創建,增強雷鋒精神傳播實效,搭建物質性載體,通過開展體驗式雷鋒活動,拓寬城市文明建設路徑。
公民是城市文明建設的主體,加強公民的精神力量就是為城市文明建設賦予內驅動力。雷鋒精神中飽含對社會主義建設的熱忱,展現了當代文明公民應有的責任擔當意識。積極運用雷鋒精神為公民補足“精神之鈣”可以化解公民意識缺失、精神動力不足的問題,能夠有效推進城市文明建設發展。①用雷鋒精神增強公民責任意識。雷鋒曾提到,有了偉大的熱情,才有偉大的行動。城市文明建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重要一環,公民作為城市文明建設的中流砥柱,責任意識不可或缺。使公民正視自己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中的時代使命,意識到在城市文明建設中的主體作用,樹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懈奮斗的高遠志向。②用雷鋒精神補足精神動力。先進的文化能引領先進的事業。注重運用雷鋒精神為居民補足精神養料,增強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心理認同。通過對雷鋒精神這種紅色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層領悟,充分汲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養分,抵制消極思潮的侵襲,培養公民攻堅克難的昂揚斗志,提升城市文明建設主體精神內驅力,突破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現存桎梏。
促進城市文明建設需要所有公民投身實踐之中,合力構建城市精神高地。①引導公民轉變心態。從“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無私奉獻的喜悅,積極引領向上向善的社會風尚。雷鋒精神可以為城市文明建設開啟一扇文明之窗,營造風清氣正的文明建設氛圍,積極的社會輿論環境有利于促進學雷鋒活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同時注重樹立學雷鋒先進模范,在模范的感染下激發公民精神力量,投入城市文明建設中去。②引導公民轉變身份。由“雷鋒故事”的閱讀者轉變為新時代“雷鋒故事”的續寫者,用自身行動為城市文明建設添磚加瓦。習近平總書記曾對青年寄語“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于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工夫,核心價值觀才能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要篤行雷鋒精神要求的道德行為,在實踐中領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共創城市精神高地。
城市文明建設需要政府、事業單位等多方配合協同完成,著力健全學雷鋒機制,保障城市文明建設。①健全學雷鋒實踐養成機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既要學習雷鋒的精神,也要學習雷鋒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轉化為具體行動,體現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質水平并且落實在生活實踐中,是新時代學習與弘揚雷鋒精神的最終落腳點。②健全學雷鋒常態化機制。效能與協調統一原則是防范和有效處置突發事件的關鍵。城市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培養公民具備良好的道德素養是建設文明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推進學雷鋒活動常態化,引領公民學雷鋒實踐持續化,提升公民文明修養,推進城市文明建設良性發展。③健全學雷鋒激勵機制。注重表彰先進的學雷鋒勞動模范,使模范公民成為城市文明的精神脊梁,形成推崇踐行雷鋒精神的文明環境。健全學雷鋒激勵機制能夠建設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集聚正能量,引領公民參與城市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