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輝
(安徽省廣德中學 242200)
在幾何圖形中,三角形是一種較為特殊的圖形,有著比較多的性質,不僅僅在數學領域使用,在其他學科有著相應的應用.物理是三角形知識應用比較多的學科,借助三角形知識,思考和解答物理題,有時能化繁為簡,提高解題速度和準確性.
位移是物理中的基礎知識,位移是從起點指向終點的有向線段,線段長短代表著位移大小,箭頭方向則表示位移方向.在有關物理位移問題解答中,如果采取常規方式思考解答,解題過程則非常復雜,很容易出現錯誤.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三角形知識,對題目進行思考分析,完成題目解答.例題:在學校操場中心A處,學生從此處出發向北行走40米,走到C點位置后向東行走30米,畫出此學生兩次的位移以及兩次行走的合位移,計算合位移的大小.在題目解答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根據題目內容畫出AC和CB兩個有向線段,并且利用三角形知識求解出AB有向線段的長度,即得合位移大小是50米.對于剛剛進入高中的學生來說,位移是學生接觸的最早的矢量相加計算,與初中學習的路程的求解方法(代數相加)不同,需要遵循相應的矢量相加法則.
高中物理解題中,動態平衡問題是常見的一種問題類型,主要是問題中部分為變力,是動態力,其力的方向和大小會出現緩慢變化.對于高一學生來說,動態平衡問題較為困難,解題過程中需要將“動”轉化成“靜”,大多數的題目可以借助三角形定則解答.
例題1如圖1中所示,兩根長度相同的繩子AB和BC,吊起重物處于靜止狀態,兩根繩子和水平方向的夾角都是60°,保持繩子AB和水平方向夾角不變,將BC緩慢向水平方向變化,在整個過程中,繩子BC的拉力怎樣變化?

圖1 圖2
此題在解答時,需要對結點B進行受力分析,根據其受力情況,組成矢量三角形(圖2).結合題目已知條件,可以得知繩對B點的拉力FB的大小、方向都是沒有變化,繩AB的拉力FAB的方向沒有發生變化,繩BC的拉力FBC與豎直方向夾角在不斷增加,結合受力分析圖,可以分析得出BC繩子的拉力先減小,之后增大.
例題2如圖3中所示,在岸邊使用滑輪牽引小船,假設小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不變,在小船勻速靠岸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3
A.繩子的拉力逐漸增加
B.繩子的拉力不變
C.船受到的浮力逐漸減小
D.船受到的合力逐漸減小
在解題時,需要對小船受力情況做出分析,可以得知小船受到四個力的作用,想要畫出矢量三角形并不容易,通過觀察分析得知,水流對船的阻力不變,重力和浮力的合力方向是不變的,可以畫出重力和浮力的合力,將四個力等效成三個力,組成相應的矢量三角形.結合畫出的受力分析圖,可以得出,繩子的拉力在逐漸增加,重力沒有發生變化,浮力在逐漸減小.因此,答案是A、C.
在此題中,雖然小船受到的是四個力的作用,但是將其中兩個方向共線的力等效成一個力,其力的變化就和三力動態平衡相似,同樣可以利用三角形定則解題.
在平拋運動中,相同時間速度變化大小和方向問題較為困難,在解題中有著一定的難度,利用三角形定則可以快速準確解題.
例題3一個物體做平拋運動,在連續相同的時間內,其速度變化為Δv,關于Δv的說法中,其中正確的是( ).
A.Δv隨著時間推移而不斷增加
B.隨著時間推移,Δv逐漸減小
C.Δv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Δv的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如圖4所示,做平拋運動的物體,其加速度恒定,就是重力加速度g,則任意相同時間Δt內,其速度變化量Δv=gΔt,故Δv的方向就是g的方向.

圖4
在此類曲線運動問題中,需要進行速度矢量變化的計算,特別是速度變化量Δv的方向,學生在理解時有著一定的難度,利用三角形定則可以使問題直觀簡化,有助于學生更快捷的完成題目解答.在曲線運動中,此種類型的問題比較多,如勻速圓周運動中,同樣可以利用三角形定則推導得出Δv的方向,從而確定加速度的方向.
靜力學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知識內容,主要是在外力作用下,物體處于準靜態平衡下,受到不同力的作用,對物體運動趨勢進行分析.此種類型問題是常見的題目,在解題中,如果利用平衡條件進行分析,其過程非常復雜,解題比較繁瑣,很容易出現計算失誤,影響最終的計算結果.此時,如果借助矢量三角形定則進行分析討論,則可以準確、直觀判斷其運動趨勢,保證解題準確性.
例題4如圖5所示,豎直桿AB在細繩AC的拉力下處于平衡狀態,若AC逐漸加長,使得C點向左移動,AB保持其平衡狀態,細繩AC上拉力T和AB受到細繩壓力N與原來相比較,下述正確的是( ).

圖5
A.T增加,N減少 B.T減少,N增加
C.T與N均減少 D.T與N均增加
解析在AC增長的情況下,懸掛的重物質量沒有變化,水平方向的拉力沒有變化,對結點A進行受力分析,繩子AC拉力T水平方向分力大小和重物重力相同,在豎直方向的分力和AB受到的壓力相同,如果AC增加,C點向左移動,AB的平衡狀態不變,所以T和N都減小,因此,選項C正確.
高中物理解題中,物理極值求解是重要的題型之一,在此種類型題目解題中,其方式方法很多,利用三角形解題是比較常用的方式,更好地解答此類問題.在實際的應用中,借助矢量三角形直觀性的特點,減少大量的計算環節,保證解題準確度.
例題5一質量m的物體放置在桌面上,它與水平桌面間動摩擦因數為μ,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體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求拉力F的最小值.


圖6 圖7
物理是高中階段一門重要的學科,掌握豐富的物理知識和科學的思維方法,有利于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高中物理知識較為繁瑣、復雜,特別是解題時,對學生的審題、分析、思維、運算等能力的要求較高,使得學生望而生畏.因此,在解題的過程中,若能引導學生巧妙合理利用三角形定則,借助矢量三角形快速準確解決問題,不但能提高學生的物理解題能力,掌握更多的解題方式和技巧,更能降低學習難度,激發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