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工程實踐創新項目(EPIP)教學模式的邏輯演進與未來面向
——試論中國職業教育的國際話語“EPIP 教學模式”的創建創成

2022-08-31 06:55:50耿潔
職業教育研究 2022年8期
關鍵詞:教學模式教育教學

耿潔

(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天津 300191)

在世界職業教育領域,教學模式作為一種理論話語的表現形式和表達方式,影響和引導著職業教育教學的發展,如德國的“雙元制”、澳大利亞的TAFE 等。在中國天津,從近代工業的發端開始,實業教育、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探索未曾停止,與時俱進,持續創新,形成了以工程實踐創新項目(EPIP)教學模式為代表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教學模式話語體系。作為一定時代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方式的職業教育教學模式探索、與時代精神和文化傳統相呼應的表達范式,EPIP 教學模式話語體系具有引領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價值。本文從EPIP 教學模式話語構建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三個方面,對EPIP 教學模式產生背景的內涵邏輯及未來面向進行分析,客觀回答這種教學模式從哪里來、根基是什么、如何看等問題。

一、EPIP 教學模式話語構建的歷史邏輯

話語承載著不同文化,通過核心概念和概念群系統表達思想。構建話語必須基于問題,所謂中國話語,主要是指“圍繞中國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而展開的理論敘事、話語言說”。職業教育教學模式話語構建與社會發展直接關聯,以天津為代表的中國職業教育在不同歷史時期,構建了與時代相適應的模式話語。

(一)天津在近代工業文明的搖籃中創立了“工學并舉”

在近代中國,天津由于獨特的區位優勢,形成了以工業為主體,商業貿易、金融、交通通訊共同發展的格局,成為北方最早的通商口岸、向世界開放的前沿和窗口。天津,中國北方工業的發祥地、北方最大貿易口岸和重要商業中心、北方的金融中心、領先全國的交通與通訊,直接帶動近代實業學堂的產生,形成校企天然一體的行業辦學模式,探索創立了“工學并舉”教學模式。

1.天津近代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以北方國際港口、商貿中心、金融中心、交通通訊為支撐的大都市催生職業教育確立

天津在近代工業發端的初期,創辦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業,最典型的是1866 年設立的天津軍火機器局,能用最新式的機器制造出最新式的火藥,成為當時世界上著名的火藥廠之一;到1870 年,更名為天津機器局已擁有3000 多職工,其中技術技能工人占2000 人左右,東局制造火藥、槍炮、子彈和水雷,西局制造軍需器具、物資和開花子彈;東局附設水師、電報學堂;1895 年改稱“北洋機器制造局”。機器局邊生產邊培養技術技能人才,聘請英國人做技師,建立中國第一所培養水雷技術人才的軍事學校——天津電氣水雷學校。此外,1880 年建立北洋水師大沽船塢,設有熟鐵、熟銅、鑄鐵、鍋爐、槍炮檢查等廠以及檢修用的船塢6 座,承擔艦船維修、制造輪船和軍火,在600多人的職工中技術技能工人占一半。1878 年中國第一家機加工面粉廠、1884 年德泰機器廠、1886 年天津自來水公司、1903 年直隸工藝局等相繼開辦,到上世紀30 年代,天津共有工廠1200 多家,產業工人達20多萬,形成了紡織、化工、造紙、印刷、食品、機器制造等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工廠總數和工業投資總額僅低于上海,位居全國第二。

與此同時,天津商業、金融、交通、通訊相繼產生與發展。到20 世紀30 年代初,天津棉花的出口量占全國一半,畜產品的出口量占到全國60%,居全國第一位;進口面粉占全國總量的35%,位居第一;煤油、木材、燃料等貨物進口,僅次于上海,居第二位。1931年,天津共有商店和商號17 124 家,涉及120 多個行業,從業職工達10 萬余人,是北方最大的商業中心。從1897 年北洋機器局鑄造銀元開始,1898 年創辦第一家華商銀行中國通商銀行天津分行,到20 世紀30年代,在津的合資銀行共有7 家,華資銀行18 家,各類銀行分行62 家,居我國北方各城市銀行數量的首位;從1880 年匯豐銀行在天津設立分行到1936 年,在津外資銀行共21 家,資本總額占外國在華銀行資本總額的16%,僅次于上海,居全國第二位。與之相輔而行的保險、證券、信托等金融機構也具有相當規模。天津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金融中心和金融市場。

1888 年,中國第一條運營鐵路——“津唐鐵路”竣工通車,誕生了我國最早的“天津鐵路公司”,建立中國第一條復線鐵路“津唐鐵路”;1873 年,成立“輪船招商局”,1893 年擁有26 艘輪船,到1912 年進入天津港的中國輪船已占到總船數的15.2%。1905 年,天津建成了圍城環行的有軌電車,成為第一座擁有公共交通的城市。1878 年,創辦中國最早的近代郵政“天津海關書信館”,同年發行了中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開啟了中國郵政之先河;1879 年架設中國第一條天津至北塘的電報線,同年開通中國人架設的第一條電話線,最先在天津使用當時最先進的通訊設備—電報電話;1880 年開通中國最早的天津至上海營業性電報線;1904 年開通中國第一條自建的天津至北京長途電話線。還在天津誕生了中國的第一條鐵路郵路、第一次航空郵運、第一個自建的自動電話局。

2.以周學熙為代表的實業家創立“工學并舉”教學模式,以邊生產邊學習的方式培養出中國近代第一代產業技術技能人才

近代天津較完備的工業與金融貿易、交通體系的確立,直接催生了實業學堂的興辦與發展。在周學熙等實業家“大興工藝”的推動下,這些高技術含量企業創辦了直隸工藝總局以及考工廠、實習工場、勸業鐵工廠,以及一批實業學堂等,探索出亦工亦學的“工學并舉”教學模式,培養出中國近代第一批產業、商業、金融、交通、通訊技術技能人才。周學熙提出“工藝非學不興,學非工藝不顯”,發展工業必須與發展教育、培養人才相結合,必須走“工學并舉”“教學做合一”的道路。《實習工場試辦章程》中寫道“工廠之設與工藝學堂聯為一氣”“并以工場為工業學生試驗、制造之所,而學堂各科教習,即可為工場工徒講課之師,相輔而行,收效甚速”。在周學熙辦的實習工場中,“干什么學什么”,在外國工師匠目指導下,工人和學徒實地訓練,師、學、工一起制造產品。同時,從實習工場挑選能工巧匠在廠內設堂,由師、生、工合作試機器,實行“教學做合一”。

(二)天津在新中國成立初的工業建設中創立了“半工半讀”

新中國成立初,天津工業快速恢復發展,創立了諸多中國第一,如第一臺電視機、第一只國產機械手表、第一輛自行車、第一輛無軌電車、第一架折疊式120 型照相機、第一輛經濟型小轎車、第一臺6000 噸水壓機、第一部模擬電子計算機等。1949 年至1952年,天津工業部產值—工業產值大體上逐年增長,天津工業年均增長速度遠遠高于全國的年均增長速度,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天津鋼產量占全國鋼產量比重達到5.17%,冶金工業職工人數由1949 年的2416人增長到1952 年的6341 人。1953 年天津工業企業數量達8459 家,工業總產值26.21 億元。“二五”時期,天津規劃建設了16 個工業區和工業地段。

20 世紀50 年代中期,為實現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在全國開展了勤工儉學運動。1958 年5 月,劉少奇在天津視察時指示試辦半工半讀學校;5 月27日全國第一所廠辦半工半讀學校在天津國棉一廠開學,學生也是工廠工人,實行“六二”制半工半讀,3 年半學完中學課程。《人民日報》就此發表了社論“舉辦半工半讀的工人學校”。此后,以天津為試點的“半工半讀”在全國展開,建立了“兩種勞動制度,兩種教育制度”,即一種是全日制的學校制度和全日制的工廠機關勞動制度;一種是半工半讀的學校教育制度與半工半讀的教育制度和工廠勞動制度。到1965 年9 月,天津在原有40 所半工半讀中專的基礎上,又將9 所中專、9 所技工學校、27 所職業學校改辦成半工半讀中專,連同新建的35 所半工半讀中專,共有120 所半工半讀中專,在校生達2 萬多人。同時還有6 所半工半讀大專(含半工半讀工科師范學院),學生有900 多人。

半工半讀職業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為劉少奇。這一時期的“半工半讀”教學模式做到學校辦工廠,工廠辦學校,改變了學校教育脫離實踐,尤其是脫離生產實踐的傾向,讓學生學到的知識更全面、更可靠,使書本知識與實際知識得到更好的結合,學到真正的、完整的知識。

(三)天津在改革開放后至新世紀第一個十年的工業東移戰略中確立了“工學結合”

改革開放以來,為加快國際化港口大都市和北方重要經濟中心建設,促進天津市城市布局調整和產業結構調整,推進天津工業的產品結構、產業結構以及組織結構的調整,從1985 年開始,經過大力發展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確立濱海新區“一心三點”建設,到2010 年基本完成工業戰略東移目標,由上世紀90 年代鋼鐵、石化、輕紡、電子、醫藥、汽車“六大產業”到本世紀初形成十大優勢產業,累計354 家中心城區工業企業完成東移,建成了鋼鐵工業基地、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汽車及零部件基地、現代中藥和生物制造基地、編織服裝基地等一批標志性產業聚集區,形成了“龍頭項目——關聯項目——產業集群——制造業基地”的“鏈”式發展模式,構建了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高新技術產業為引領、優勢支柱產業為支撐的現代化工業體系,最終確立了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車及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八大主導產業。

工業東移戰略不僅對天津產業布局、結構調整進行了重新規劃,更重要的是通過實施現代企業制度、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企業改制、調整重組后的生產、經營、管理發生了重大改變,產業集群化發展態勢形成。

天津職業教育伴工業發展而生,隨產業發展而變。在此輪的企業重大改革中,天津職業教育堅持“兩不變,一不減”原則,即職業學校依托行業企業管理的體制不變,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渠道不變,經費額度不減,加強教育部門對職業學校的統籌規劃和宏觀管理,形成了以行業辦學為主的職業教育辦學特色。市教委深入研究,在傳統的工學并舉和半工半讀基礎上,確立了在工學結合中“以就業為導向,加強專業建設;以能力為本位,加強課程體系建設;以技能為中心,加強實訓基地和師資隊伍建設;以職業道德為核心,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辦學理念;形成了專業理論和實際能力相結合,課堂教學和工作實際相結合,瞄準培養目標高質量,增強培養過程靈活性的“工學結合”職業教育模式。2005 年,教育部在天津召開“職業教育工學結合座談會”,明確工學結合、半工半讀是實現我國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突破;同年,天津市人民政府與教育部簽訂了《關于共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的意見》,進行2005 年至2010 年為期五年的實踐探索。

“工學結合”是天津繼承近現代百年來職教歷史經驗,把握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基本規律,適應區域職業教育發展需求而探索出來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制度。職業院校學生的教育培訓任務由職業院校和行業共同承擔,通過學習與工作相互交替、融合的途徑,將課堂的理論學習與社會的實際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的方式培養高素質技術型人才。在學習期間,既要在學校接受與職業相關的理論教育,又要在實訓基地進行相應的職業技能訓練,還要在行業所屬企業中完成一定的生產性作業,且學生在畢業時可同時獲得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

(四)天津在新世紀第二個十年的現代工業體系建設中創立了“五業聯動”

黨的十八大以來,天津圍繞“一基地三區”定位,加快產業調結構、換動能、促轉型,以智能科技產業為引領的“1+3+4”現代工業產業體系基本建立。目前,天津擁有全部41 個工業大類;207 個中類里,占191 個;666 個小類里,占606 個,是全國工業產業體系最完備的城市。截止2021 年底,形成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優勢領域,信創產業全國領先,飛騰+麒麟的“PK”體系成為主流技術路線,軟件產業規模突破2000 億元,比“十二五”末翻了一番;以生物藥、化學藥等為一體的生物醫藥產業鏈已形成;新能源和新材料方面具備了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產業化的全鏈條研發生產能力,建設現代中藥、車聯網、先進操作系統等9 家市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建成中科院工生所、藥研院等一批產業創新平臺;航空航天方面,則形成了以大飛機、無人機、新一代運載火箭、衛星為一體的產業格局;裝備制造方面,擁有海工裝備、高檔數控機床等產業集群,建成海爾5G 工廠、丹佛斯等102 個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5G+工業互聯網深入推進,打造200 個應用場景,上云企業超過6000 家;石油化工打造出原油加工、乙烯生產、精細化工等綜合產業體系,累計建成11 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汽車工業形成設計研發、整車制造、零部件配套等完善產業體系。

承襲工學并舉、半工半讀、工學結合之跡,天津職業教育創新的主基調從未改變。為破解新時期職業教育原有的辦學結構不能適應和滿足經濟發展需求問題,天津職業教育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之后,持續深化改革創新,接連探索2011 年—2015 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范區”和2016 年—2020年“國家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范區”,推進形成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形態“五業聯動”,創立工程實踐創新項目(EPIP)教學模式。“五業聯動”強調職業院校與“五業”共同確立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聯合開發教學內容和模式,合作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科學發展途徑。在“五業聯動”推動下,各職業院校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能力為本位,在專業建設方面與產業、行業、企業、職業等要素密切聯系,通過整合資源、相互對接、協同聯動,將專業建設的各項內容落實到教學與實訓的各個環節,從而實現辦學結構和效能優化的一種辦學模式。在適應現代產業轉型中,天津探索出的EPIP 教學模式以實際工程項目為載體,以實踐應用為導向,以創新能力培養為目標,以項目實踐為統領,遵循工程規律,用工程方法培養學生;同時,以“魯班工坊”為課程教學平臺,通過三層次遞進的工程實踐創新項目課程體系,構建從“學徒工人”到“技術員”再到“現場工程師”的“專業化”成長路徑。

二、EPIP 教學模式話語構建的理論邏輯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我們的哲學社會科學有沒有中國特色,歸根到底要看有沒有主體性、原創性。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不僅難以形成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而且解決不了我國的實際問題”。中國職業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從古代墨子、魯班到近代陶行知、黃炎培,再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詮釋各時代“教什么、怎樣教”“學什么、怎樣學”。呂景泉教授EPIP 教學模式正是汲取了墨子哲學、魯班實踐發明、黃炎培職業教育理論、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精華,把“行為本”“親知”“建教合作”“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知行合一”等付諸于當代職業教育實踐之中形成的。

(一)EPIP 教學模式傳承中國古代教育思想

墨子作為一位思想巨匠,也是精通手工技藝的能工巧匠,他用行動和實踐創立了墨家學說。EPIP 教學模式吸納墨子著名的“素絲說”“兼士”“扣則鳴,不扣必鳴”“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等教育思想,確立環境育人、實踐育人等模式內涵。一是探索建立EPIP 視域下的產教融合、專業建設路徑,回答了職業學校如何真實地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如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圍繞天津經濟社會發展,對接濱海新區建設需求,探索專業組群服務現代產業的建設機制;以國際合作為依托,引進國外高端智力資源配備每個專業組群,引進國際跨國企業標準,開發國際化優質教學資源,融入專業建設;以校企合作為支撐,分析行業企業發展趨勢,分析崗位技術技能要求,面向真實工程,優化專業和產業發展、企業需求的匹配度,用項目服務集聚資源,用資源累積孵化專業,用產業升級推動專業改造,構建了“服務—累積—孕育—優化”的專業組群產教互動的建設機制,形成5 個對接濱海新區“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產業體系的專業組群,提升了專業組群服務現代產業的能力。二是探索建立EPIP 視域下的教學團隊、賽教互動路徑,回答了教師如何在真實完整地環境中成長、如何做到以賽促教。呂景泉教授和他的教學團隊在實踐中凝練出“五個最真實結合”的思想,即“動腦和動手最真實的結合”“理論和實踐最真實的結合”“學校和企業最真實的結合”“職業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最真實的結合”“職業教育和人的全面發展最真實的結合”。該團隊探索了“服務產業升級與社會需求,面向教學改革實際,聚焦綜合實訓教學,融入行業企業標準,采納國際通用技術,著眼大賽教學資源轉化”的賽項設計與開發模式。同時,探索出“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建、教賽結合”的機制和途徑,推動職業技能賽項成果轉化,推進我國職業院校技能賽項國際化,擴大了我國職業教育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二)EPIP 教學模式堅守中國近代教育思想

EPIP 教學模式吸納黃炎培“大職業教育主義”觀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精髓,把“建教合作”“實施全面的職業教育”“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等思想,發展為宇觀的辦學思想、宏觀的教育論和教學論、中觀的專業建設、微觀的課程改革和納觀的知技素思想。五觀論回答了職業學校從課程、專業到辦學的“依據是什么”的問題,即讓職業院校教師真教真做,職業院校學生真學真練,讓整個職業院校因為“真實”和“完整”煥發新的活力。創新性地提出專業“核心技術一體化”概念,把專業的固有屬性從真實的生產技術實踐中提取出來,通過“核心技術技能”,明確專業的技術和技能,明確每門課程的知技素,形成基于工程實踐導向的教學情境(項目),再形成核心技術與課程設置一體化、核心技術與教學環境一體化、核心技術與頂崗實習一體化、核心技術與職業資格一體化四個一體化。“四個一體化”有效保證了產業、行業、企業、職業要素全程全面融入專業建設,實現了專業建設的開放性、針對性和職業性,為校企共同開發專業、實施教學、培養學生、共贏發展提供了可持續發展平臺。創新性地提出“四層兩段一貫穿”課程結構體系,即以專業核心技術技能為人才培養主線,職業學校整體教學過程可以分為基礎教學、專業教學、專長教學、畢業頂崗四個層面,平臺學習和主體學習兩個階段(平臺學習階段包括基礎教學,主體學習階段包括專業教學、專長教學、畢業頂崗),實踐能力培養始終不斷線,貫穿教育教學始終。

(三)EPIP 教學模式堅定中國當代教育思想

“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系,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呂景泉教授帶領教學團隊20 余年教學實踐和理論研究創立的工程實踐創新項目(EPIP)教學模式,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概括為“12345”,即一宗“知行合一”,二核“真實和完整”,三諦“實諦、名諦、合諦”,四元“工程化、實踐性、創新型、項目式”,五觀“宇觀的辦學思想、宏觀的教育論和教學論、中觀的專業建設、微觀的課程改革和納觀的知技素思想”。構建了基于“真實/完整”的職業教育教學理論,用實際工程、工程實踐、工程項目、能力培養解決了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依據、方法、內容的問題。就是說EPIP 是以實際工程為背景,以工程實踐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目標,以工程項目為統領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

“真實”和“完整”是EPIP 理論的邏輯主線,貫穿于EPIP 理論的各個部分。每一個知識點、技能點、素養點的講授和訓練,都可以基于“真實工程”“真實世界”“真實生活”,去實踐,去創新,強調一個“真”,而且,要“真”的有辦法;每一個知識點、技能點、素養點的講授和訓練,都可以基于“完整”“過程”“項目”,體現一個“全”,從頭到尾真實地做一個全過程的“完整”項目,就是“真實”和“完整”。職業院校的每個部門、每個崗位、每項工作,都應服務于高素質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也都要做工程實踐創新“項目”,要體現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過程育人、全員育人的“真實”和“完整”。職業教育的課程實施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學生學習課程之后要達到什么目標?這是世界職業教育界共同思考與探索的問題。呂景泉教授提出“學而知其用,用而知其所,所而知其在,在而知其代,代而知其原,原而知其衍”,即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學、學習什么、學習了用在哪里、學習過程中能有什么創新”,把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有機地融合到教學實踐之中。在EPIP 的課堂,學生不僅學會了學習,而且懂得了創新;學生不僅學會了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學會了思維和方法;學生不僅熱愛了學習,更重要的是熱愛了生活;教師懂得了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

三、EPIP 教學模式話語構建的實踐邏輯

話語作為理論的外在表達,一旦離開了產生的實踐基礎,將變成空洞的概念。EPIP 教學模式話語的形成是基于近代以來中國職業教育探索和創新的一種理論自覺,它匯集了中國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多樣性實踐,是在教學中進行的探索與創新,回答了“如何進行校企深度合作”“如何開展工作與學習的深度結合”等關鍵問題。

(一)EPIP 源于工礦企業實踐和教學實踐

EPIP 源于真實生活,源自工礦企業實踐和教學實踐,是建立在企業技術服務之上的教學實踐探索和研究的成果。呂景泉教授用17 年時間形成基于工廠/企業技術改造的教學實踐研究成果,在1990 年至2006 年間,幫助工廠/企業(國內外企業)進行技術改造、開展基于生產技術問題的企業培訓,進而探索產學合作專業建設、開發自動化類專業領域實訓基地、實訓項目與設備配置,推進天津市職業教育區域綜合性實訓基地建設;用13 年時間構建EPIP 職業教育教學模式并取得重大成效,2007 年先后開發專業教學標準、核心課程建設標準、機電專業類師資知技素框架標準并付諸推廣;2008 年開發首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自動線安裝與調試賽項”和教學資源,目前已完成10 余個全國性技能賽項、國際化賽項、企業賽項,成功開展一系列教學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獲得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一等獎等多項殊榮。

(二)作為魯班工坊核心的EPIP 融入世界

2016 年,基于EPIP 教學模式的魯班工坊走向世界。魯班工坊以中國原創首創的“工程實踐創新項目(EPIP)”為教學模式、以中國教育部主導開發的國際化專業教育標準為基本依據、以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國賽)優秀賽項裝備為主要載體、以師資培訓先行及教材教學資源開發為必要保障,依靠合作國本土化院校和合作國本土化教師,走進了合作國國民教育體系和合作國教學標準認定,有效地服務了合作國經濟社會和合作國青年就業創業。

截止2022 年3 月,海外魯班工坊已建成20 個,覆蓋亞洲、非洲和歐洲三大洲,47 個中外合作建設的專業,很好地回答了中國職業教育如何整體走出去、走進去。EPIP 教學模式是魯班工坊建設的重要內涵,先后在中國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泰國大城技術學院、葡萄牙塞圖巴爾理工學院建立“工程實踐創新項目(EPIP)體驗中心”“EPIP 研究中心”等中外EPIP 教學研究的樞紐。

四、EPIP 教學模式的未來面向

(一)“教”與“學”新生態的建立

EPIP 教學模式把真實工程、真實世界、現實生活、實際問題搬到職業學校,融入專業,延伸到課程,解決了教學做一體化的工程化精度、實踐性深度、創新型寬度、項目式整度問題,解決了產教真融合、校企真合作的內生內審標度問題,將構建一個“真實”“完整”的教育教學新生態。

在近十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以《工程實踐創新項目教程》為代表的一批教材及其他教學資源,激活了職業院校現有的教學理念、教學團隊、教學設施、教學方案、教學管理、教學環境、教學考評等各種教育教學環節和要素。尤其是激活了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辦學、教學和管理,也激活了職業學校教師的教學創新意識。如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姜穎老師、劉勇老師,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的李云梅及她的教學創新團隊,葡萄牙塞圖巴爾理工學院魯班工坊負責人約瑟馬伽勒斯·盧卡斯等。形成了一批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光伏工程技術、智能制造裝備技術等專業和智能電梯、風光互補發電系統安裝與調試、數控加工技術等課程應用EPIP 教學案例。

(二)教師職業成長與發展的融入路徑

2022 年5 月,《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職業教育教師隊伍能力提升行動的通知》再一次對職業教育教師成長與發展提出新要求。新入職的職業院校教師應該經過入崗訓練、適崗鍛煉、勝崗歷練三個階段成長為“雙師型”素質教師。用EPIP 理念和思想設計新教師的職業規劃,讓教師在真實中掌握基于實際工程導向的課程設計,成為具備實施專業情境式工程實踐課程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教師,這是時代的需求。

推廣工程實踐創新項目(EPIP)教學模式應用,已經納入教育部與天津市政府共建“新時代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標桿”協議,已經寫入天津市教育現代化“十四五”規劃,已經成為中國職業教育同世界分享的國際話語。

猜你喜歡
教學模式教育教學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微課讓高中數學教學更高效
甘肅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東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學習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男人天堂|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你懂的在线网址|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小说| 蝌蚪国产精品视频第一页| 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第一在线播放|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黄网视频| 中文字幕色在线|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 аv天堂最新中文在线|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8|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在线|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视频| 无码中字出轨中文人妻中文中| 国产精品尤物铁牛tv| 久久先锋资源| 欧美a在线看| 国产欧美高清| 欧美69视频在线| 伊人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69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一本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屁孩| 全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久久99国产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高清色本在线www|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激情视频综合网|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激情网址在线观看| 曰AV在线无码|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嫩草研究院| 亚洲第一色网站|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视频免费| 97国产在线观看| 99精品在线看|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91香蕉国产亚洲一二三区 |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青青草综合网|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一区女同| 亚洲资源在线视频| 无码专区第一页| 中字无码av在线电影| 97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蜜芽|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久久黄色小视频|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草草影院国产第一页| 国产无码在线调教| 日本久久免费|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国产美女91视频| 国产性爱网站| 全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剧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国产在线| 午夜啪啪福利|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91尤物国产尤物福利在线| 亚洲黄色片免费看| 日本精品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