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建技術師范學院附屬小學 高 睿
在教學改革工作不斷深入的背景下,課程標準也隨之完善優化,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必須要有意識的強化學生語用能力,這也是新課標對英語教學提出的基礎要求。語言能力可分為兩種類型:一是聽—讀接受性技能,即信息輸入和言語理解的能力;二是說—寫產出性技能,即信息輸出和語言表達的能力。在大量的專項和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中,各項語言技能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實踐過程中,借助思維導圖,以文字和圖形相結合的形式,以詞匯、文章脈絡和話題整體閱讀為中心展開導圖,以中心點發散思維,可以引導學生發散分支,構建相對完整的思維框架,在抽象的思維層面閱讀,進行可視化的轉碼。這一過程能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提高學生語言學習的熱情,同時弱化英語的抽象復雜程度,讓學生能夠在一個輕松的環境中,掌握語言的應用方式和應用方法。總而言之,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閱讀教學實踐中應用,將抽象的思維閱讀轉變為可視化閱讀導圖,真正意義上打造出了一個優效的小學英語課堂。
思維導圖利用圖文將人類大腦思維過程具象化表現出來,將人類大腦思維放射性的特點,簡單、清晰地呈現出來。通過思維導圖可以直觀地觀察到不同主題之間的關系,因此也可以稱其為層級圖表。近幾年來,因本身的思維開發能力,思維導圖在教育教學體系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很多教師都選擇了在充分尊重學生學習、閱讀、記憶、思維規律的基礎上,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完成閱讀活動。小學生年齡段在7周歲到13周歲之間,這一時期他們的認知發展分為行為掌握、圖像掌握和符號掌握3個階段,通過學習他們會逐漸從圖像把握為主過渡到符號把握為主。這個階段的學生,對信息接受和反應時圖像編碼能力的邏輯性增強,符號編碼能力也逐步發展。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能夠幫助學生活躍思維,使學生能夠高效的掌握英語知識重難點,從而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
思維導圖本身會運用到不同的色彩、圖片,在教學活動中應用能夠起到刺激學生五感的作用,這種直觀的圖像展示,可以在第一時間吸引學生視線,學生也可以充分理解相應的知識點,增強知識學習的熱情。在小學英語閱讀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從思考中心詞開始,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逐步構建一個完善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構建的過程,也是學生完善知識架構的過程,隨著學生對閱讀技巧和閱讀方法的掌握,其閱讀能力也會提高。最為關鍵是,思維導圖的合理應用,可以最大程度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度,打破過往閱讀教學模式給學生思維造成的限制,當學生成為閱讀主體時,學生的注意力、理解力都會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除此之外,當前國家教育改革現狀、教學課表內容,都將思維導圖的應用提到了一個戰略高度,可以說,思維導圖已經成為了重要的教學工具之一,明確其具體的應用方法,是現階段的重點任務。
小學生接觸英語的時間較短,英語詞匯量積累較少,因此,小學生可能無法順利進行英語閱讀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抓住文章的中心詞匯、高頻出現的詞匯,繼而對文章的整體內容進行猜測、推斷,從而把握住文章的中心主旨。在掌握閱讀技巧的同時,也要注重詞匯積累,以此讓學生真正的理解文意。思維導圖在這個過程中能夠起到極大的輔助性作用,在確定中性詞后,讓學生圍繞著文章有效梳理,拓展主題詞,讓學生對主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思考,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此背景下,閱讀難度將大幅度降低,學生對閱讀的抵觸性也將減弱,閱讀積極性也會隨之提高。此外,教師還要在新課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回憶以往學習過的單詞,提升學生對詞匯的記憶力,并幫助學生將已學的舊知識與實際學習生活相融合,制作符合學生生活經驗、年齡特點的思維導圖。
例如:在學習閩教版六年級下冊Unit6《Dream job》時,會 學 到basketball player、scientist等新詞匯、新單詞。在教學這些新詞匯、新單詞之前,教師可以聯系以往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發現play basketball中的play和player、scientist和學科單詞science有聯系,并發現“A:What do you want to be ? B: I want to be a/an...”這組句子中關于夢想職業的詞匯有很多都是之前學習過的。因此,英語老師可以根據這些知識內容創編關于夢想職業的思維導圖,如圖1所示,以熟悉的內容帶動未知的內容進行學習。當學生對知識有一定的基礎后,再進行教學,便能夠加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提升學習效率。

圖1 Dream Job
首先,在預習或者初讀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以自己的思路繪制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對閱讀材料產生一定的了解,大大提高預習效率。其次,在精讀階段或者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借助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多方位、多層次的學習,加深學生對語篇內容的了解和認識。最后,在自讀階段,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對每個小組布置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討并動手繪制各段落的思維導圖,然后再進行分享和交流,達到全面把握文章脈絡的目的。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掌握文章脈絡,強化閱讀理解和閱讀分析能力。由上可知,思維導圖可以在任何一個教學階段中應用,甚至可以成為閱讀課堂中的線索、航標,幫助學生梳理整篇文本的脈絡,從而提高英語閱讀效果。
例如:在學習閩教版六年級上冊Unit1《The Olympic Games》Part B這一課時,需要圍繞“奧運會”這一主題展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借助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構建以“29th Olympic Games”為中心的框架,并設五個分支“session、slogan、time、song、sprots”,將對應的內容填寫進去,豐富思維導圖的內容。如教師講解在過程中,提到“The games began on August 8,2008”,此時,可將其填寫到“time”這一分支的相應位置。然后通過pair work活動,限時兩分鐘讓學生討論,交流各自通過學習得到的關于文本的信息,完善、充實slogan、song等分支內容,如圖2所示。然后,教師可以邀請學生依次根據魚骨思維導圖呈現的內容對課文進行復述,并讓其他學生認真聽,做好筆記,記錄與自己不一樣的表達或錯誤的地方,通過對比、討論等,達到讓學生扎實掌握本課語言知識點的目的。

圖2 The Olympic Games
教師要根據不同的閱讀文本內容運用不同形式的思維導圖,發揮學生的思維力和創造力,在小組中交流討論、展示、聽講、做筆記、反饋各自意見,不斷進行有效練習,建構屬于自己的英語知識框架,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為今后的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需要充分了解文章內容,掌握讀與寫部分的教學目標,然后再提煉閱讀文章中的中心內容,按照時間(when)、地點(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這五大元素(即五W)對文章進行解讀,并進行概括總結。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也可以以“5W+1H”的方式進行教學,即誰(who)在什么時候(when)什么地點(where)做了什么(what)及其原因(why),最終的問題該怎么樣去解決(how)。在構建思維導圖模式時,也可以根據“5w”的內容搭建語段體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新文章時,通過這樣的方式對文章內容進行分析,快速、有效地理解文章內容。
例如:在教閩教版五年級下冊Unit2《A visit to the zoo》Part B時,就可以以“where”和“what”為中心,引導學生對單元整體結構和語篇進行整合,再對整體單元文本進行閱讀分析,從而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如圖3所示。

圖3 A visit to the zoo
小學英語閱讀的主要教學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識和閱讀習慣,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給予學生充足的自我閱讀時間,讓學生能夠充分分析、解讀閱讀的文本內容。這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掌握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并且在自主閱讀時獨立完成思維導圖繪制。新時期,提倡引導式教學,發揮學生主體學習地位,讓學生學會根據文本內容創造性繪制思維導圖。
例如:在教授閩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5 Housework PartB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可以繪制不同形式的思維導圖,如圖4、圖5所示。學生可以運用彩鉛、彩色筆等,自己動手繪制思維導圖,將閱讀文本內容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出來,實現英語閱讀訓練的目的,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閱讀文本中的語言知識內容和相關的語法點。

圖4 Housework PartB

圖5 Housework PartB
同時,在進行英語閱讀的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希沃的思維導圖教學作用,將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通過希沃課件向學生直觀展示、教授,能使學生快速理解并掌握思維導圖繪制的方法,掌握更多的英語單詞和語言知識點,以最高效的手段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在課上、課后布置彈性任務、作業,讓學生主動反復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英語閱讀訓練,幫助學生在自己的腦海中建立最直觀的文本閱讀知識體系,從而提高英語閱讀效率。
例如:在教閩教版四年級下冊Unit7 Season PartA時,教師可以結合以前學習的關于clothes、activities等相關知識內容,借助思維導圖高效融合相關內容,如圖6所示。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把握學習方向,采取科學手段,提高學習效率,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幫助學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自主閱讀意識,為學生可持續性英語學習奠定基礎。

圖6 Season PartA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課堂中的價值性、必要性不言而喻,在實際教學課堂中,教師要以“形”為手段,以“趣”為突破口,以“情”為紐帶,不斷探索思維導圖多元化、多層次的教學方式,實時更新教學理念。不僅如此,教師還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從詞匯、文章脈絡、話題整體閱讀三個方面入手,幫助學生更好地消化、吸收英語知識,強化閱讀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