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周口 關 濤
交通運輸經濟的發展是我國整體經濟發展的重要鏈條,作為傳統的運輸模式,公路運輸的未來發展面臨重大挑戰。在“互聯網+”時代的不斷發展下,交通運輸經濟勢必需要做出調整,充分借助互聯網信息和技術手段來豐富相應的業務和管理方式,這樣才能夠滿足未來發展的需求。文章立足于此,深入分析了“互聯網+”背景下交通運輸經濟發展的策略,對交通運輸企業的未來發展提供必要支持。
“互聯網+”并不僅僅是一種理念,也是多種技術的融合,在我國信息化發展的大背景下,“互聯網+”計算的應用,可以讓交通運輸經濟發展模式得到調整,進一步捏合人、財、物之間的關系,打造更為系統的經營模式,全方位提升運輸經濟資源挖掘和應用的效率。而道路運輸企業通過“互聯網+”技術的支撐,能夠調整內部管理的方式,以更為科學的信息和手段提升管理效率,節約成本。從目前來看,“互聯網+”技術引導下,道路運輸企業可以通過信息化技術對自身業務訂單進行錄入和分析,并實現線上的客運和貨物接收,對于車輛的調度更加精準,也具備了更為動態化的售后跟蹤服務體系,可以說實現了道路運輸全過程管控。在信息化技術支撐下,道路運輸企業可以全面提升訂單制作效率,提升了訂單管理的準確率。客運過程中通過信息化掃描管理,在網絡同步追蹤的保障下,加大了管理的深度和廣度,也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為優質的體驗感。而在運輸過程中,通過線上系統進行管控,能夠及時發現問題,提前預警,大大降低了風險出現的幾率。可以說,在“互聯網+”技術引導下,交通運輸經濟的發展可以從每個角度著力,滿足全過程的業務管理需求,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在交通運輸行業,尤其是公路運輸行業,深入應用互聯網+技術手段,借助信息技術來全方位提升運行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能夠起到非常好的作用。結合實際表現來看,這種融合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統籌資源,強化業務管理。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多種技術手段層出不窮,道路運輸企業在當前發展過程中迎來了重要的市場變革期。面對這種狀況,傳統的運輸模式難以為繼,企業需要更好地對接市場,優化內部管理方案。為此,道路運輸企業可以借助互聯網+的技術手段,通過信息化革新,更好地獲取市場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挖掘,從而全方位了解對手、市場乃至自身發展的客觀狀況,然后據此探討更為完備的業務開展方案,打破市場同質化的問題,降低業務資源重復及浪費的狀況。同時,在信息化技術手段支撐下,道路運輸企業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進一步拓展業務資源,以此來滿足市場發展的訴求,為自身發展提供保障。
2.識別風險,提升經營穩定性。
道路運輸企業在推進業務的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并需要在多個地點設置業務點,投入較大,且在運營過程中也需要投入較大的成本進行維護和運行,因此經營風險較大。如果在經營中無法有效對接市場,不了解市場的動向,就會讓自身業務出現資源浪費,或者資源分配不合理等情況。同時,由于運輸過程中面臨一定的風險,這種風險或是駕駛人員駕駛不當造成的,或者是外部的天氣等不良因素的影響,會增加企業運營的壓力。而通過互聯網+技術手段,對于道路運輸的全過程進行信息化管控,并通過智能化手段對自身業務進行優化和評估,從而更好地識別風險,防控風險,有助于提升經營的穩定性。
3.提高質量,加強企業市場競爭力。當前道路運輸經濟發展面臨一個瓶頸期,運輸經濟的發展亟需做出調整和優化。在這種背景下,一些競爭力不強的道路運輸企業被擠壓出市場,而一些實力較強的企業也面臨日益發達運輸性的影響。在這種背景下,道路運輸企業需要借助互聯網技術,全面提升業務經營的質量,在信息化手段支撐下全面了解運輸業務情況,滿足客戶更高的需求,并通過智能化管理實現動態化管控,并針對消費者的實際要求進行調整,以此全面提升運營質量,真正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
“互聯網+”背景下,交通運輸經濟發展勢必需要做出調整。對于道路運輸企業而言,在這種背景下,自然也需要充分結合自身以及市場發展的動向,合理調整管理方案和業務開展方式。具體來說,“互聯網+”背景下交通運輸經濟發展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思考。
1.打造交通運輸企業共聯共生機制。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交通運輸企業要找準發展定位,充分結合互聯網技術及平臺,打造共聯共生機制。企業要認清發展現實,深入合作,打造交通運輸鏈合作模式,在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全面推進交通運輸服務機制的轉型發展,打造更好的服務生態,讓交通運輸業務同區塊鏈等技術深度融合,形成完備的資源共享體系。例如不同區域的交通運輸企業進行業務對接,這樣能夠減少企業不得不多地布局業務網點的經營方式。同時,交通運輸企業還可以積極實現跨行業交流,如同交通通信中心進行深度合作,實現信息的共享,提升運輸效率。也可以同區塊鏈技術研發企業展開深度交流,共同打造交通運輸信息網絡,形成專業化信息系統,實現互聯網+交通運輸融合發展模式,全面推進交通運輸產業的技術創新。例如,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建設電子合同,對從業人員信息和數據進行線上查詢和管理,也可以設置“信用評價”系統,對運輸人員進行全面評估,這有助于解決當前司機和乘客互相不信任的問題。
2.全面推進線上交通服務機制建設。道路運輸企業要注意結合“互聯網+”技術手段,全方位推進線上交通服務機制建設,以此作為未來業務發展的重要保障。考慮到目前道路運輸靈活性需求的不斷提升,道路運輸企業要進一步推進“站運分離”模式的建設,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手段,更加緊密地對接消費者需求,不斷提升消費者的消費彈性,通過打造系統的線上運輸服務平臺,為消費者提供新的服務方案。例如,目前微信、支付寶等平臺都是人們常用的支付軟件和社交軟件,道路運輸企業可以借此打造網絡購票平臺,滿足消費者在線購票的需求,并定時更新相應的營銷活動和推廣傳播活動等,同消費者進行動態化溝通交流,實時更新運輸信息,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預約服務,并通過智能化平臺進行精準調度,為消費者提供具體的安排,然后到達指定地點接取乘客,送至目的地,做到透明、公開,不斷提升消費者的黏性,全面提升服務的個性化,滿足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3.精準對接消費者的需求。在互聯網+時代,道路運輸企業要積極對接消費者,利用互聯網平臺收集消費者的消費信息,了解消費者的乘車喜好和新的要求,然后相應地推進業務發展和轉型升級。例如一些消費者有旅游出行的需求,而旅行社的業務大多固定,無法滿足靈活化需求。此時,道路運輸企業可以針對性提供包車旅游服務,并積極同旅游地展開合作,推進運游結合模式發展,并建立相應的互聯網群組,不斷提升宣傳的有效性。又例如,一些消費者有乘車出差或者通勤的需求,此時道路運輸企業可以設置一些小型客車等,提供通勤和定制班線的服務。除此之外,由于高鐵、航空、私家車和共享車的沖擊,道路運輸企業的業務量出現下降,特別是客運環節,近幾年不增反降。面對這樣的不利局面,道路運輸企業要準確定位,挖掘自身的優勢,要積極拓展城鄉中短途運輸市場,發揮公路運輸的重要作用。
4.強化業務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道路運輸企業需要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進一步強化業務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通過多種技術手段來武裝自己,實現自身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道路運輸業務在開展過程中,客戶是至關重要的資源。因此,道路運輸企業需要針對性構建客戶信息服務管理體系,通過信息化平臺,讓客戶的真實需求加以反饋,引導企業做出業務上的調整,以此來提升客戶的忠誠度,并通過客戶使用系統來為客戶提供更為便捷的幫助,從而更好地把握市場動向。同時,為了更好地保障市場拓展的有效性,道路運輸企業要打破行業發展的壁壘,以更為開放的思想認知去拓展市場,針對性構建同外部緊密相連的外部網絡,通過更為全面關聯,實現對多方面信息的動態化掌握,全面了解行業內外部的競爭,然后針對性做出系統調整,為自身發展做好戰略儲備。另外,道路運輸企業想要得到發展,就需要持續性對自身運營以及市場作系統的評估。在發展過程中,道路運輸企業借助互聯網技術手段對交通運輸行業發展信息進行全面評估,不斷了解市場發展趨勢,對于自身運營狀況有充分的了解,全面評估自身的優勢和弱勢,分析市場的走向及自身未來業務調整的方向,通過全面應用互聯網技術及信息,全面掌握市場風險,從而不斷優化自身業務,滿足未來發展的訴求。
在互聯網+時代,各個行業間的界限日益淡化,企業的發展需要更為綜合化和個性化,滿足市場多樣化的需求。對于道路運輸企業而言,在當前發展背景下,需要改變過去粗放的經營方式,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全方位提升經營的效率,強化內部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靈活設置業務模式和著力點。只有這樣,道路運輸經濟才能夠得到更為長遠發展,相應的企業才能夠更有發展空間,找準自己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