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 藝
(鄭州城市職業學院,河南新密 452300)
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學好這一門課程,對今后的職業能力、就業能力有很大的影響。在其教學實踐的過程中,要根據學校自身的辦學特色,課堂的現狀和幼兒園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要求,來及時進行改革和實踐探索,順應社會的發展需求,讓學生在未來的教學生涯中發揮自身的優勢。
幼兒歌曲彈唱,是彈唱二者的相融合。在與時俱進的今天,幼兒啟蒙教育時期的藝術素養逐漸成為該時期的重點,因此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工作者而言,彈唱能力是其職業技能的一項核心部分,應加以重視培養這一技能。幼兒園時期的孩子們天真無邪、活潑可愛,音樂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陪伴他們成長的好伙伴,同時也可以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審美能力等。在教學工作當中,幼師如果能充分熟練地掌握彈唱技能,可以更進一步拉近和幼兒的距離,增強幼兒上課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幼兒的各種情感。由此可見,教師的彈唱的能力可直接影響幼兒今后的成長發展,不可小覷彈唱的重要性。幼兒歌曲彈唱是指幼兒教師在學前教育專業學習中需要掌握的一項專業技能,也是作為學前教育工作中核心音樂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啟蒙教學對幼兒歌曲彈唱的高標準高要求,我們高職院校的幼師人才培養也應依托現代化信息技術勇于創新教育模式和手段。
從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崗位要求、專業能力、職業能力的基礎出發,應依托教育信息化發展帶來的諸多便利,實際運用到彈唱教學課程中。這樣才能加速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的改革,使彈唱更加具趣味性、靈活性。綜上所述,本文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如何借助智慧教育大環境中諸多信息化的手段,來促進學前教育專業彈唱課程的發展,這將對幼師人才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拓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教育信息化在教學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于高校教師來說合理的教學安排也少不了它的輔助。雖然這樣的方式已經習以為常,信息化技術也給教學質量帶來了升華。但是在實際教學生活中一些師范類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兒童彈唱學科仍存在值得重視的問題。
首先,課件內容應從規范幼兒實際操作能力出發,不單一給學生剖析基理論知識。檢驗學生音樂學習的綜合水準,實操就顯得尤為關鍵。一些課件對于彈唱能力學習不夠重視或者沒有此項內容,這直接影響了學生對于專業水準的理解,以至于傾向理論分析大于實際操作能力的現狀。
其次,提升學生成績的信息化教學內容層出不窮,這也讓一部分學生盲從其他途徑。商業化的兒歌彈唱教學內容會導致學生追隨其過度宣傳的效果,畸形的消費觀念使基礎較差的學生誤以為以此可以彌補自己的不足。此類課程內容實則需要多層級的消費才能獲得,這也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態度。教師的初心是合理運用課件,呈現給學生的是通俗易懂的分析過程,以便于學生理解樂理基礎知識。學生遵從教學安排,鞏固樂理基礎和提高應用能力,方能有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精神面貌。
隨著信息化技術越來越成熟,著實給教師帶來了普惠效果,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搜索很全面的關于學前教育彈唱的教學資源,優化課堂內容,吸引學生上課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對幼兒歌曲彈唱的興趣。具體來說,通過其高效的應用方式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課堂內容滯后的這一現象,一起融入信息化教育模式中親身體驗。教師可以通過搜集的最新熱點資源加以分析和制作,呈現給學生的是更具時代特色現代化課堂環境。
信息技術的發展在教育領域也得到了有效應用,使教學模式更加多樣化。傳統的課堂說教模式,加入多媒體的應用,可以讓枯燥的課堂更加生動。其介入也可以直觀的展現出多資源整合后的對比效果,極大解決了教師備課時間長工作量大的問題。教師可通過云課堂和公眾號等媒介給了學生更多自主計劃學習歌曲彈唱的機會,多資源的整合供學生查閱也最大程度節約了學生的有效學習時間。同時信息化的教學模式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適應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思維發生改變,更多的教師會選擇在學前教育彈唱教學中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潛能。例如教師把課堂交給學生,并鼓勵學生大膽發言,積極分組討論,上臺展示彈唱成果。根據教師所講的內容,嘗試用信息化技術制作課件與教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自主能力得到提高,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給予了認可,增強了自信心。教師也能充分觀察到創新教學模式中給學生帶來的不同之處,鼓勵學生嘗試和應用教育信息化帶來的便利,為自己的課堂展示增添色彩。
近年來信息化技術不斷創新也日漸成熟,現代化的教學方式也是日新月異。這也在疫情影響下,突顯了新型教育方式的優勢。智慧教育領域的發展更是給帶自媒體平臺帶來一波時代紅利,耳熟能詳的“兩微一端”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微信公眾號的便捷操作與編輯是其可以快速勝任微課堂的重要因素。多元化的素材選擇與“H5”的制作可以充分銜接課堂內容,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吸收與理解知識點。其記錄長期有效的特點也供學生及時查漏補缺,回顧當期的教學內容。公眾號的創建讓教學方式多樣化也更接地氣,多元素的內容使學習充滿樂趣,在移動學習平臺中體會真正學習自由,同時也提高了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成果。
傳統的教學模式,課堂上教師把知識點用板書的方式呈現出來,而彈唱技巧需要教師親自示范。但學生人數太多,可能會導致學生存在看不清楚指法,彈錯音符,唱跑調等問題。就算是教師示范的很到位,也要根據學生提出的不同問題一遍又一遍的進行示范,可能有些學生還是不能夠很好地掌握。無形中浪費了教師的教學時間,學生在教師反復的示范中易形成枯燥的心理,導致課堂教學成果也不夠突出。把“微課堂”融入集體教學模式中,這套組合拳可以很好地解決問題。教師通過對比易錯的問題類型,加以標準規范的演示。用視頻課件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能更好地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看到和理解指法、手型、彈唱技巧。
在學前教育彈唱教學中,教師通過“微課堂”構建“翻轉課堂”有選擇的制作當期教學內容,將重難點拆析從而使不易理解的內容,易于被學生隨堂吸收,需要掌握的彈唱知識點,也可在常規時間內完成。學生根據“微課堂”內容,預習當期課程的彈唱知識點,仍存疑的可選擇線上線下與教師互動,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與掌握課程內容。課余時間學生可以打開公眾號查看講義內容對知識點鞏固與練習。這樣一來,就要求教師在一定時間內掌握每期課程的重難點和適度內容。保證每位學員充分理解知識點,真正掌握彈唱技能,從而更好地運用到以后教學實踐中去。
職業院校學前教育的學生在兒歌彈唱學習中經常會遇到彈和唱不能有效的結合。有很多學生可以單獨的演唱或演奏,但是彈和唱結合起來的時候卻容易出現心、手、口不協調??紤]到課程的獨特性,需要學生課下大量的練習,才能及時發現錯誤,解決問題并改正。有些學生因為課下沒有人可以及時指導,就懶散導致學習效率低下。而學校課時容量設置和教學資源有限制,不能很好地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學習保障。因此要借助互聯網創新下的“微課堂”來輔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彈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彈唱能力?!拔⒄n堂”具有時間短,針對性強,便捷的特征,它相當于傳統教學課堂一節課的重點內容。隨著“微課堂”關注人數的增多,怎樣讓學生們不容易忘記“微課堂”上的每一節課呢?公眾號平臺會有專欄把每期“微課堂”和常用曲目積累起來,方便學生查看和使用。進而充分發揮其本身價值,讓專業領域學生也有屬于自己的資源站,更有效地促進學生彈唱能力的提高。
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被分到不同的幼兒園,不能被集中管理。導致學生彈唱學習內容停滯不前。學校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建全集中管理制度來應用于學生的實習生活中。教師可以建立線上實習群并實行簽到制度,掌握學生在崗情況,確保學生在工作生活中保持良好精神面貌。公眾號專欄定期推送轉載相關彈唱學習內容與文件,幫助學生有效的學習更多彈唱理論知識與了解熱點。教師也可以通過線上群發布最新視頻學習彈唱內容,讓學生在工作之余也可以直觀的學習,找出自身存在的問題。實習群與專欄的建立,也會成為學生和老師暢所欲言交流工作的港灣。此舉更是全面發揮公眾號平臺的作用,全方位地詮釋了“微課堂”給學生學習和工作生活帶來的便利。
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為高職院校的教學方案對比做出了貢獻,也順應了全面現代化社會發展的潮流。本文是信息技術背景下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彈唱的創新探究,在相對的學前教育培養模式中,也是對傳統彈唱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創新改革,使其更具實用性、現實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