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燁
(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廣西 來賓 546100)
長期以來,由農民自愿以資金、土地、技術、勞動力等形式入股參與的新型農村合作社為廣西農村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極大地推動了地方產業發展。由于廣西各地發展情況不均衡,農村合作社對于當地鄉村振興的作用存在差異。
本研究將廣西農村合作社對當地鄉村振興的效率作為研究重點,基于DEA-Malmquist 模型構建農村合作社鄉村振興效率評價模型,評價廣西14 個市的農村合作社鄉村振興效率,為其效率變化提供相關理論解釋,完善農村合作社對于鄉村振興作用的研究成果,為今后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參考。
DEA 全稱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我國學者將其翻譯為數據包絡分析。DEA 模型在評價多投入、多產出的有效性方面具有優勢,通過區分多個決策單元的技術效率,去除具有相同效率值的可能,分析多個投入指標、產出指標,評價決策單元相對效率的非參數方法。
農村合作社的整體投入涵蓋政策與經濟等多方面因素,對鄉村振興的作用體現在多個方面,目前尚未有指標能體現農村合作社與鄉村振興之間的直接聯系。傳統的CCR 和BCC 模型只能橫向比較決策單元在同一時間點的生產效率,DEA-Malmquist 指數模型可以測量決策單元在不同時期效率的動態變化。因此,文章擬采用DEA 方法評價廣西農村合作社對鄉村振興的效率。
Malmquist 指數利用距離函數()運算如下。



該生產率指數又可以分解為面向輸入的效率變化()和技術效率()。

技術效率又可以進一步分解為規模效率()和純技術效率()兩個部分。

目前,尚未有直接的數據指標可以證明農村合作社與鄉村振興之間的直接聯系,文章將各市農村合作社的數量作為輸入指標,將各市農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作為輸出指標。
為避免指標過于單薄,無法充分反映二者之間的聯系,文章另外選取了一組指標,將各市當年農林水利支出作為第二組輸入指標,將各市第一產業增加值作為第二組輸出指標,選取原因在于廣西44 513 家農村合作社從事農林牧漁行業,約占總數的89.8%。將4 個指標匯總整理后,如表1 所示。

表1 廣西各市農村合作社鄉村振興投入產出指標體系
文章主要研究廣西14 個市農村合作社對鄉村振興的效率作用,選取的數據范圍主要為2015—2020 年,均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
將2015—2016 年和2019—2020 年廣西14 個主要地市的投入產出指標置于DEAP2.1 軟件中,進行農村合作社鄉村振興效率分析,得到農村合作社的綜合效率值,如表2 所示。
由表2 可知,2015—2016 年廣西農村合作社的生產率指數小于1,表示從目前選取的投入指標情況分析,廣西農村合作社全要素生產率呈下降趨勢。首先農村合作社的生產效率較低,其次技術不夠先進,再次當時農村合作社規模較小,沒有達到理想狀態,若想繼續為鄉村振興作貢獻,農村合作社應盡快提升總體生產力。

表2 廣西農村合作社2015—2020 年全要素生產率及構成變化
2019—2020 年廣西各市農村合作社總體生產力顯著提升,生產率指數平均數值為1.006,比2015—2016 年上升了12.1%,該數值的提升主要是因為合作社效率顯著提升,農村合作社規模有所擴大,技術水平有所提高。
雖然整體技術的變化相較于5 年前有所下降,但用于合作社生產的純技術有了很大進步。總體而言,近年來廣西合作社在規模、生產效率、生產技術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通過Malmquist 指數動態測算2016—2020 年廣西14 個市農村合作社的投入產出數據,研究全要素生產率的動態變化以及差異,如表3 所示。
由表3 可知,2016—2020 年廣西各市總體生產指數仍低于1,即生產效率呈下降趨勢。就具體數值而言,各市農村合作社生產效率低于總體生產效率,主要原因是規模效率限制了整體生產效率。技術變化提升了2.4%,純技術效率提升0.9%,說明廣西農村合作社的技術進步是驅動整體生產效率的主要因素,且純技術效率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表3 2016—2020 年廣西14 個市農村合作社全要素生產率及構成變化
分析生產率指數綜合排名可知,防城港市位于第一名,為1.410,約為最后一名來賓市的兩倍。對比防城港市和來賓市的各數值可以發現,防城港市的農村合作社綜合指數主要依靠技術進步,來賓市農村合作社的技術指數排位雖然較為靠前,但由于當地農村合作社的技術效率變化過低及規模效率較小,導致該市農村合作社總體效率較為落后。
全要素指數排名第二的桂林市和第四的南寧市雖然在技術變化和純技術效率方面未達到全區平均水平,但兩市農村合作社的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較大,推動了整體的效率提升。
如圖1 所示,根據2016—2020 年廣西14 個市農村合作社數量變化及增長百分比可知,廣西農村合作社的總體效率與農村合作社數量沒有顯著關系。例如,相較于其他各市,排名第一的防城港市農村合作社增長幅度呈下降趨勢,2020 年防城港市農村合作社數量最少,但是由于集中精力提升技術水平,整體效率最高。

圖1 2016—2020 年廣西14 個市農村合作社數量及增長百分比
反觀總體生產率指數最低的來賓市,農村合作社數量由2016 年的1 912 個增加到2020 年的3 825 個,增幅為200.053%,位居全區第一。但其過度強調數量,大規模擴張,雖然技術效率取得了較大進步,仍會由于步伐太大而導致落腳不穩。
文章通過對2015—2020 年廣西14 個市農村合作社鄉村振興效率進行DEA-Malmquist 模型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近年來,廣西14 個市農村合作社的技術發展效率及規模效率遠高于前幾年,但是各年的發展水平仍不穩定;廣西各農村合作社多從技術層面提升合作社效率,但是受限于規模效率與技術效率,目前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廣西各市在發展農村合作社的過程中,不應一味強調增加數量而忽視效率提升,應結合具體情況,依據當地有利的因素采取提升合作社規模效率與技術效率相結合的措施,振興廣西鄉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