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劉 貞
(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重慶 400715)
2021 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指出,要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分類有序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推進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改善廁所衛生環境,科學利用廁所糞污,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方面,也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大短板。
傳統農村旱廁搭建簡易,缺乏必要的糞污利用措施,不僅影響村容村貌,而且容易傳播疾病,污染水源、土地,有損生活環境和居民健康,惡劣的廁所環境對未成年人健康的影響尤為嚴重。對糞污進行資源化利用,不僅能夠改善農村衛生狀況,推進鄉村生態建設,還能增加肥料和能源供給,減少碳排放。糞便中含有豐富的氮、磷、鉀等元素及有機物。一個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年產生的糞污用作肥料時,可產出糧食大約250 kg,相當于一個人一年所需的食物。2020 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當前我國仍有5.1 億人口居住在農村地區。人口眾多的農村地區生產糞污數量巨大,這些糞污無論是用作肥料還是生產能源產品,都顯示出巨大的資源化利用潛力。
目前,中國農村“廁所革命”的主要模式是政府主導開展、地方支持推進、農戶有效參與。而要將農民有效組織起來推進經濟建設,響應鄉村振興政策,建設良好人居環境,就需要依靠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力量。中國農村地區面廣且分散,為順利開展農村廁所革命,需要動員當地農村集體。
在中央政策的推動下,地方政府可作為投資主體,對農村集體進行廁所糞污資源化利用給予項目資金支持,鼓勵農村集體組織農民開展廁所糞污利用,農民就近、就農資源化利用,即以“委托—代理”的方式實現糞污資源化利用。
然而,很少有學者討論農村廁所糞污資源化利用中參與者利益相關問題。演化博弈是基于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對稱的理論,解決參與者之間利益沖突的重要工具。因此,該理論可以有效解決糞污資源化利用的參與者之間的利益沖突。
綜合分析農村集體的糞污資源化利用和地方政府的監管行為,對雙方的演化博弈模型進行構建,分析演化博弈穩定均衡策略,提出博弈系統向社會期望的均衡策略演化的必需條件。
農村集體在拿到地方政府的糞污資源化項目投資的資金支持后,策略選擇有:進行利用;不進行利用。地方政府在農村集體對糞污資源化利用后,策略選擇有:進行監管;不進行監管。
假定1:農村集體選擇糞污資源化利用的概率為(0≤≤1),不利用的概率為1-。地方政府選擇監管的概率為(0≤≤1),不監管的概率為1-。
假定2:農村集體拿到地方政府項目資金后,對糞污資源化選擇利用策略時,其獲得的經濟效益為,生態效益為,糞污資源化利用的成本為1。此時,地方政府是否進行監管對農村集體的凈收益并不產生影響,農村集體的凈收益都是++-1。其中,是地方政府對農村集體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投資的資金支持。
假定3:農村集體不進行選擇糞污資源化利用時,其不會獲得糞污利用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也不需要支付利用成本。如果地方政府對農村集體進行了監管,則農村集體會被處以的罰金,此時農村集體的凈收益為-。如果地方政府不進行監管,農村集體無需支付罰金,其凈收益就為。
假定4:地方政府投入項目資金后,對農村集體進行監管時,其監管成本為2。如果農村集體采取糞污資源化利用的策略,地方政府會獲得的生態效益,其中為上級政府對地方政府進行績效考核時地方生態效益指標的權重,此時地方政府的凈收益為--2。如果農村集體不采取利用策略,地方政府無法獲得生態效益,但會對農村集體進行處罰,此時地方政府的凈收益為--2。
假定5:地方政府不進行監管時,其無需支付監管成本。如果農村集體進行糞污資源化利用,地方政府的凈收益為-。如果農村集體不利用,地方政府無法獲得生態效益,因為地方政府沒有監管,不會對農村集體處罰,此時地方政府的凈收益為-。
基于上述假定,構建農村集體與地方政府的支付矩陣,如表1 所示。

表1 農村集體與地方政府的支付矩陣
根據表1 可得到,農村集體選擇利用策略和不利用策略的期望收益如下。

農村集體的復制動態方程如下。

同樣,可得到地方政府的復制動態方程如下。


社會所期望的策略是農村集體進行糞污資源化利用,而地方政府期望的策略是農村集體在不進行監管下仍進行糞污資源化利用,因為這樣可以無需支付監管成本,可以減輕其財政壓力。為了探究演化結果是否是社會或地方政府所期望的結果,有必要對農村集體和地方政府的演化策略穩定性進行分析。



圖1 農村集體與地方政府的復制動態相位圖





從以上分析不難看出,只要當農村集體糞污資源化利用的成本小于其給農村集體帶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之和(1<+),不管地方政府監管與否,農村集體都會自主進行糞污資源化利用。而當農村集體糞污資源化利用的成本大于其給農村集體帶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之和(1>+),只有進行嚴格的監管和必要的罰款,農村集體才會采取糞污資源化利用。
在信息不對稱和有限理性的條件下,構建了農村集體廁所糞污資源化利用與地方政府監管的演化博弈模型,對博弈雙方的演化穩定均衡策略分析如下。
1)當糞污資源化利用成本較小時,小于其給農村集體帶來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農村集體會選擇利用,這是因為其帶來的收益要高于不利用時的最大收益,即項目資金支持帶來的收益。而地方政府會選擇不監管,因為無論地方政府策略選擇如何,農村集體都會選擇利用,為節省監管成本,地方政府會采取不監管的策略。這既有利于當地的生態環境保護,又減輕了當地政府的財政壓力。
2)當糞污資源化利用成本較大時,大于其給農村集體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農村集體不會自發選擇利用策略。此時,為保證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的順利進行,需要地方政府充當理性人的角色,進行嚴格的監管和必要的罰款,對不利用的農村集體的罰金至少要大于糞污資源化利用的成本與其帶給農村集體的經濟和生態效益的差值。
1)實行差異化監管和補貼措施。由于每個農村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和經濟技術條件不同,每個農村糞污利用的效果也會有差別。地方政府可以派遣專員到所屬的農村進行實地調查,考察不同農村集體進行糞污資源化利用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并進行成本分析,對糞污資源化利用成本較高的農村集體進行嚴格監管,同時給予一定的經濟補貼,降低成本;而對糞污資源化利用成本較低的農村集體,可以適當放松監管力度。
2)持續推進糞污資源化利用的技術改良和引導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糞污資源化利用成本較高,或利用的經濟和生態效益低下時,農村集體的利用意愿并不高。政府可通過政企合作,提供項目資金支持,推進糞污資源化利用的技術進步,積極探索新的糞污利用模式,降低利用成本,提升糞污資源化利用價值。同時,大力推廣應用新型高效糞污利用技術,引導農村集體采取先進實用技術。
3)大力宣傳農村廁所革命的重要意義,提升農民糞污利用意愿。農民作為農村集體中的主體,其意愿會影響到廁所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的實施。只有多數農民有糞污利用的意愿,農村集體才會團結起來進行廁所革命。政府可通過網絡宣傳、下鄉指導等方式,積極宣傳廁所糞污的危害以及其在當地的利用價值,提升農民進行廁所革命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