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旭紅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把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列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教育部 2020)。其中語言能力指在社會情境中,以聽、說、讀、寫、看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能力,以及在學習和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形成的語言意識和語感。語言能力構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要素,而閱讀課是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從目前傳統英語閱讀課實施效果來看,學生通過一系列skimming、scanning等閱讀活動,雖然閱讀策略和技巧使用嫻熟,但往往難以達成熟練使用文本中的語言知識進行交流和表達的目標,長期下來,語感差、學習英語的熱情和信心逐漸降低,語言能力自然難以得到提升。
傳統閱讀課模式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上仍然以“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為主,而忽視學生“閱讀素養”的整體提升。王薔、敖娜仁圖雅(2015)將閱讀素養概括為“閱讀能力”和“閱讀品格”兩大部分。其中,閱讀能力分別由解碼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構成,其中解碼能力包括文本概念、音素意識、拼讀能力、閱讀流暢度四個要素;閱讀理解能力包含閱讀技巧與策略、語言知識和國家社會文化背景知識三個要素。閱讀素養中的第二大部分即閱讀品格包含閱讀習慣和閱讀體驗兩個組成部分。閱讀習慣包括閱讀量、閱讀頻率和閱讀方法。閱讀體驗包括閱讀興趣、閱讀動機、閱讀態度和自我評估。閱讀能力和閱讀品格相輔相成,相互影響,共同構成閱讀素養。以培養閱讀素養為目的的教學不僅能真正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還有利于其學習的可持續發展。縱觀當前的閱讀課教學,不難發現其不足之處在于重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而輕解碼能力和閱讀品格的培養。在傳統閱讀課上,音素意識、拼讀能力、閱讀流暢度等旨在提高學生解碼能力的活動很少,甚至沒有,且由于閱讀活動基本以通過考試為目的,學生的閱讀態度被動,不利于形成良好的閱讀品格。
邱耀德(2017/2020)提出的PRAISE模式恰好能夠彌補傳統閱讀教學模式的不足。PRAISE模式倡導以學生為主體,在閱讀理解過程中進行大量聽、讀、說的練習,在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兼顧培養其解碼能力,從而提升其閱讀能力。另外,PRAISE模式能大幅度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信心,有利于其形成良好的閱讀品格。閱讀課對學生閱讀素養的全面提升效果非常顯著。經過大量的實踐發現,PRAISE模式對全面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提升其核心素養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PRAISE是以下英文單詞首字母的縮寫,即Previewing、Reading、Asking-and-answering、Interpreting、Summarizing、Exploring-and-evaluating(見圖 1)。PRAISE本身意為“表揚,贊揚和稱贊”(To express strong approval or admiration for someone or something,especially in public.)。

圖1:PRAISE教學模式示意圖
以下是PRAISE模式的總體思路:
Step 1:Previewing
課前預習,讓學生通過查詞典或問別人的方式弄懂生詞。教師要求學生用三種顏色分別標記課文內容。學生自己懂的內容用淡綠色筆標記,借助詞典或者他人幫助弄懂的內容用淡粉色筆標記,經過查詞典或請教他人仍然不懂的內容用淡黃色筆標記。教師課前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對認真預習的學生進行表揚,并根據他們的預習情況對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進行調整。
Step 2:Reading
學生要有足夠的時間練習語言,通過錄音跟讀、教師帶讀、全班齊讀、小組讀、自由讀等方式朗讀課文。在學生朗讀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生詞、難詞進行分音節拼讀指導,強化其音素意識,對長難句進行句子整體—切分的朗讀訓練,引導他們體會意群、學會正確停頓,從而促進其句子閱讀的自動化。等學生熟悉了課文后組織他們進行朗讀表演。
Step 3:Asking-and-answering
教師將事先準備好的涉及課文細節的問題發給學生,讓他們就課文內容兩人一組進行問答。
Step 4:Interpreting
學生瀏覽全文,通過討論弄懂句子的意思。在此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關注在預習標記中出現頻率最高的難點和長難句。
Step 5:Summarizing
教師引導學生就文章內容進行歸納總結,然后提供范本讓他們進行朗讀、記憶,最后讓其在小組內宣講。宣講時,學生可以脫離范文,按照自己的方式講。
Step 6:Exploring-and-evaluating
Exploring是根據文本的主題進行拓展、討論、對比和反思的過程。Evaluating指教師讓學生獨立完成與文本相關的書面作業,最后給出答案,由學生相互核對答案并進行糾正。這個步驟可以在課后完成。
下面以牛津廣州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Unit 8 Collecting stamps is educational為例,重點闡述如何在閱讀課中運用PRAISE模式幫助學生發展語言能力,提升核心素養。
教學內容是本單元的拓展閱讀文章,從小男孩丹尼爾(Daniel)的視角引出話題,描述他的郵票收藏經歷和體會,引導學生探討收藏的意義。
授課班級學生英語程度參差不齊,兩極分化嚴重。約1/4學生課堂專注度高,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強,語言能力強。雖然這部分學生的口語表達和書面表達在詞、句層面上沒有大的問題,但是在文段組織、文章結構布局上缺乏全局觀念。約1/2中間層學生在使用英語交流時,在詞、句和文段組織上都存在一定的問題。約1/4的學生英語基礎非常薄弱,朗讀課文吃力,幾乎不能使用完整的句子進行英語口語和書面表達。
通過課前調查發現,全班26名學生中只有4名學生有收藏的愛好。學生對“收藏”話題比較陌生,對相關詞匯 collect、collection、collector幾乎沒有接觸過。經過本單元前幾個課時的教學,約1/2的學生能正確朗讀、運用collect,理解collection和collector。
通過本堂課學習,學生能夠:
1.理解課文的意思,流利地朗讀課文;
2.簡單談論一個人的收藏經歷和體會;
3.口頭表達中正確使用 collect、stamp、culture、learn about、become more interested in、educational、stone bridge等詞匯及話題相關表達;
4.認識到“收藏”的意義,讓自己成為一名理智的收藏者。
Pre-reading
1.Previewing checking
教師進行預習檢查,表揚預習做得好的學生。英語課代表對學生預習情況進行統計并定期發放小獎品。
2.Watch a video
教師播放一段一位男士收集玩具的視頻,讓學生觀看后回答以下問題:
(1)What does he collect?
(2)What is his dream?
(3)What do you think of his collection?
3.Lead in text learning:a guessing game
教師展示世界上最貴郵票的圖片,讓學生猜測其收藏價值。
4.Guide students to learn new words
教師引出課文,并引導學生先猜測再通過上下文理解新詞匯的意思及用法。
說明:重點闡述PRAISE模式下課堂主體教學活動中的六個步驟。課堂主體教學活動必須以相關主題的順利導入為前提。該模式非常注重課堂導入部分,認為精彩的導入是課堂成功的基礎,能使學習變得更有意義。倡導自然且貼近學生生活的形式多樣的導入活動,如師生就某一話題進行自由交談、學生觀看視頻或進行讀前相關話題討論等。本堂課開始播放了一段玩具收藏家的視頻,迅速引起了學生的興趣,然后讓他們談談自己所了解的收藏者收藏什么,從而過渡到本堂課郵票收藏話題。接著,以一個小游戲再次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根據其預習情況,以課文語篇為載體講授新詞匯。
While-Reading
1.Play the recording of the text
學生跟讀課文錄音,注意語音、語調、停頓、連讀、重讀、弱讀、失去爆破等語音現象。
2.Guide students to read the text in their groups
學生小組內朗讀課文,英語基礎好的幫助基礎弱的,都不會時請教教師,一直到所有人都能順利讀完整篇文章為止。遇到較長、較難的單詞時,教師板書該單詞,劃分音節,讓全班一起拼讀單詞。對于長難句,教師通過劃分意群引導學生在朗讀時進行恰當停頓。
3.Check whether students can read the text fluently
學生大聲齊讀課文,教師檢查朗讀效果。
4.Guide students to get general information of the text
讓學生讀三遍課文,然后回答問題。
(1)What activity was held in Daniel’s school?
(2)When did the activity take place?
(3)Who took part in the activity?
5.Guide Students to do pairwork Ask and answer,offering some detailed questions to them
教師根據課文細節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一問一答的對話活動,最后給出答案(見下頁圖2)。

圖2
6.Ask students to Interpret the text
學生迅速通讀全篇并嘗試翻譯,檢查自己是否還有不懂的內容。如果有,可以請教同學和教師。教師抽查課文中的長難句,檢測學生是否真正理解。
說明:整個While-reading部分是PRAISE模式最中心的環節,主要包括Reading、Asking and answering和Interpreting三個步驟。教師組織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如聽錄音模仿朗讀、小組內朗讀、全班齊讀、就課文內容一對一問答和口譯活動等。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反復聽、讀、說訓練,從語音、詞匯、語言表達、語篇意義方面更全面地學習、理解文章。對比常規的閱讀課,在PRAISE模式中,學生在課堂上真正練習英語、使用英語的機會要多得多。在整個過程中,對于不會讀或者不懂的內容,學生可以隨時向同學或教師請教,確保真正理解、掌握課文,而不是簡單地完成閱讀理解練習。這是一個以語篇為載體全面提升學生語言能力及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Post-reading
1.Show more stamps to help students further understand the text
經過緊張的學習,此時開展一些輕松、有趣的讀后活動,能調整課堂節奏。學生在欣賞郵票的同時能夠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和歷史,深刻體會文本主題,為之后的讀后活動打下基礎。
2.Summarize the key structure of talking about one’s collection
歸納總結文章中最關鍵的信息,即丹尼爾在描述自己的收藏愛好時主要從哪幾個方面著手。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列出提綱和重要信息。
3.Present main structure and key words and ask students to talk about Daniel’s collection in their groups
學生根據上一步歸納總結的提綱和關鍵信息,在小組內口頭復述。然后,教師給出復述范文,讓學生集體朗讀。
4.Exploring lead students to talk abou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ollecting things
學生根據本堂課內容,結合實際生活,小組討論“收藏的好處和缺點”“作為中學生,應如何對待收藏這一愛好”,并形成口頭報告。教師列出學生討論后形成的觀點,給出范文,讓他們朗讀、背誦。Evaluating是Exploring的延續。課后,教師布置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書面練習讓學生進行鞏固和自我評價。學生完成練習后進行評價并訂正。
說明:在讀后環節中,PRAISE模式主要包含Summarizing和Exploring-and-Evaluating兩個步驟。在Summarizing步驟,通過提煉文本框架和重要信息,培養學生的信息歸納能力,同時對文本理解進一步內化。Exploring是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進行思考、討論,旨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Evaluating則注重書面練習,是對Summarizing和Exploring的補充,起復習和鞏固作用。總的來說,讀后環節注重對學生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的提升,注重合作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以及對說和寫能力的加強和鞏固。
本堂課是一堂常規的PRAISE模式的閱讀課。通過實踐發現,該模式能真正幫助學生走出只會做題而口語和書面表達不佳、語感差的困境。究其原因,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明:
第一,本堂課充分體現了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課上教師充當導演和學習活動組織者的角色,設計了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有足夠的機會參與活動,徹底改變了“滿堂灌”、學生安靜聽或者做練習的課堂狀況。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學生要么跟著錄音模仿朗讀、自由朗讀,要么與同學討論,交流觀點。學生真正練習英語和使用英語的機會較傳統課堂多得多。由此可見,PRAISE模式真正地將新課標對教師和學生角色定位的要求落到了實處。
第二,相較于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PRAISE模式在關注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兼顧對他們的解碼能力和閱讀品格的培養,如大量的朗讀訓練、恰到好處的拼讀指導,都有利于提升其音素意識、拼讀能力和閱讀流暢度等解碼能力,同時閱讀過程中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使其產生更積極的閱讀體驗,促進其養成終身閱讀的好習慣,對其閱讀素養的整體提升起到促進作用。
第三,在PRAISE模式閱讀課上,教師針對課文設計的學習活動非常豐富且形式多樣,學生參與程度高,練習充分,為輸出環節作好了鋪墊。在此過程中,學生敢于開口、樂于開口,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提升。在PRAISE模式課堂上,反復的朗讀、問答練習,課文重要內容的歸納總結、復述,以及文章的翻譯等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解決障礙。在輸出環節,學生能流暢地復述和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改變了只會做題而不敢開口、表達困難的英語學習現狀,提高了語言能力。
第四,PRAISE模式倡導學生利用詞典、網絡等渠道查詢資料進行預習,課上或課下通過主動請教同學和教師等方式弄懂問題,要求其進行自評、互評、口頭評和書面評等多元評價。同時,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和教學資源的選用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且非常注重教師和同伴對其肯定、鼓勵和激勵,有利于提高其學習興趣和信心,幫助其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要想將PRAISE模式的優勢最大化,在課堂實踐中,有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首先,教師要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靈活處理PRAISE模式的各個環節。其中,各個環節的教學時間要根據學情、教學內容決定。如果教學對象是水平一般的班級,那么在Reading、Asking-and-answering、Interpreting環節要舍得花時間;如果在英語水平較高的班級,教師就可縮短Reading、Asking-andanswering、Interpreting環節的時間,延長Exploringand-evaluating環節的時間。具體到每個環節,教師要結合學情合理組織和安排教學活動。例如,在Reading環節的朗讀中,讀幾遍、怎么讀,以學生能流利朗讀為標準。在Asking-and-answering環節的問答活動中,如果學生水平較高,教師一開始不必給出完整的問句,只提供關鍵詞,讓他們在進行文本解讀的同時練習提問,一舉多得。在Interpreting環節的口譯中,教師必須對學生的水平有充分的了解,避免逐詞逐句地檢查他們的理解情況。另外,Exploring-and-evaluating環節設計什么樣的活動進行評估和鞏固,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和教學內容的特點。總而言之,PRAISE模式只是一個框架,究竟如何充實內容,還要結合學情和教學內容認真思考,精心備課。
其次,實施PRAISE模式,課堂監控和管理很重要。因為涉及大量的聽、讀、說練習,一對一問答和小組活動,如果不能保證課堂紀律,使教師指令有效執行,就會導致課堂效果不如預期。因此,教師必須組織并管理好課堂,做到指令明確清晰,及時解決問題。如果出現學生朗讀時不按要求、討論時不積極參與等情況,教師一定要及時提醒。如果學生不愿意上臺展示,教師要多鼓勵和運用激勵機制。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就細節問題進行記錄、反思。
再者,PRAISE模式中的Exploring-and-evaluating環節是可以延續到課后的,在課堂上盡量創造機會讓學生進行大量的口頭表達練習,課后布置與課文相關的書面練習。待學生完成后再進行自評或者同伴互評,檢測學習效果,從而使他們的語言能力得到均衡發展。從實際教學效果來看,相比于課堂上大量的聽、讀、說練習,學生做起筆頭練習更加得心應手,正確率更高。
經過調查和訪談發現,學生對PRAISE模式給予了正面的反饋。學生明確表示:在友好、互助的學習氛圍下,開口變得更容易,而且通過課堂上大量口頭練習使自己對課文的學習更有信心;以前只會根據文章做題,現在對文章中每一句話、每一個詞的讀音、意義和用法都非常熟悉,口語表達能力和語感顯著增強;以前害怕上英語課,現在卻期盼上英語課,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都有了大幅度提升。這充分說明PRAISE模式對學生的語言能力提升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最后,PRAISE模式倡導教師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地道的英語素材,如視頻、圖片、文章等,使他們接觸更多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以幫助其塑造優秀文化品格。另外,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參與討論,學會組織、表達和交流觀點,從而提升其思維品質和合作學習能力。
由此可見,PRAISE模式是對傳統閱讀課型的有效創新,或者說是回歸語言學習的實踐性本質。這種模式充分利用閱讀素材,通過引導學生全英語體驗與學習,既提升了他們的閱讀素養,又對他們的聽說能力、思維發展、文化意識及學習能力進行了綜合培養,彌補了傳統閱讀教學模式的諸多不足,是值得不斷實踐與優化的教與學模式。另外,這種模式的各個環節的比重與具體活動可根據學生的語言能力與閱讀素養動態發展的程度進行調整,從而使整個教學更契合學生英語水平的發展與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