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孫媛媛

浪潮已至 白酒變革浪潮已至,中國酒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國內外疫情多變、經濟走勢錯綜復雜、消費趨勢變革三勢疊加的背景下,中國酒業正面臨著多重挑戰,產業戰略轉型和升級成為必然”。攝影/寧穎
2022年6月1日,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管理委員會修訂發布的《白酒工業術語》及《飲料酒術語和分類》國家標準正式實施。白酒新國標,不僅引起了行業的高度重視,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業內人士認為,新國標的實施,使得中國白酒產業將進入一個具有更嚴格行業標準的規范管理階段,因此將會成為中國白酒市場格局大調整的分水嶺,特別是在光瓶酒市場將引起大變化;中國白酒市場也將進一步凈化,純糧酒將成為市場上當仁不讓的主角,消費者可以明明白白地選酒、飲酒。
那么,新國標的落地,會對白酒市場產生哪些具體影響呢?白酒品牌如何破局?未來市場走向將如何變動?
6月1日正式實施修訂版的《白酒工業術語》及《飲料酒術語和分類》(下文簡稱:新國標)國家標準之后,白酒產業可謂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一掃過去產品品類標準模糊混淆、相互矛盾的亂象。中國酒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中國酒業協會還要出臺白酒產品質量等級標準,對新版的《白酒工業術語》及《飲料酒術語和分類》國家標準提供一個更完善的補充。未來在一系列新標準實施的影響下,白酒產品的市場價格體系和機制將會更規范、更科學、更合理。我們也要以更大的力度,強化白酒標準對全社會的宣貫科普,讓消費者真正了解產品標準,真正掌握對產品等級的判斷能力。”
同時,該負責人還表示,中國酒業協會還將繼續推動酒類產品相關的立法進程,通過法律的途徑,加大制售假冒的違法成本,從根本上解決困擾白酒產業多年的違法假冒問題。
從消費者選酒角度來看,生產日期在2022年6月1日以后的酒水,如果標注為“配制酒”或“調香白酒”,那么可以直接認定為不是純糧酒,只需看一眼酒水的外包裝,便可知曉。記者在消費者調研中發現,很多人聽說過新國標的規定,并明確表示,“一直想喝到純糧酒,畢竟純糧釀造更令人放心,但苦于不知如何選擇。新國標出臺后,辨別與選擇都變得更加簡單。”在終端市場調研中,也有很多商家向記者反映,消費者的健康飲酒意識明顯增強,部分非純糧酒的產品銷量出現下降。
關于新國標將給消費者帶來哪些方面的影響?中國酒業協會對此回復稱:可以概括為“消除三大誤區”,即:認知誤區、標準誤區、消費誤區。
首先,有助于消費者消除認知誤區。新國標之前,雖然多數酒企對產品成分進行了嚴格標注,但消費者仍不能完全區分調制酒與傳統白酒。隨著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品質消費,健康、品質、安全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剛性需求。同時,消費意識覺醒時代已然開啟,消費者對明白、明晰消費的要求空前強烈,這次新國標的明確定義,有利于消費者對酒類產品分類認知的提升。
其次,有助于消費者消除標準誤區。實施的新國標中,對于白酒、配制酒、調香白酒定義進行了明確,這有利于大力推動中國酒業標準化水平的全面提升,發揮標準化對釀酒產業的引領和促進作用,為新時期中國釀酒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賦能助力。在頒布新國標的同時,與之配套的一系列檢驗檢測方法標準也同步出臺,旨在保障新國標對酒類行業的進一步規范落到實處。在更為科學嚴謹的檢測方式方法面前,白酒與調香白酒兩種品類將被清晰區分,消費信息更為對稱,此前行業內存在的不實宣傳、模糊與混淆概念、以次充好的亂象將被進一步凈化。
另外,有助于消費者消除消費誤區。新國標對白酒、調香白酒等做出準確定義,對品類特點進行清晰化表達,這對消費者而言無疑是重大利好,能讓消費者簡單地讀得懂、看明白,更加放心地選酒,在選擇的時候更加清晰明了。
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提出,“十四五”期間,清香型白酒的市場規模將突破200萬千升、1300億元,行業占比由15%上升至20%以上。因此,“1+2+N”的基礎格局將在“十四五”末形成,即1個大產區、2個百億級品牌、N個區域性特色品牌。
新國標實施后,白酒品牌如何迎戰年輕人市場是個重要命題。對此,中國酒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年輕人不是從根本上不喜歡白酒,而是白酒缺乏適應年輕人的消費場景和消費習慣。青年人更喜歡開放、奔放、個性化的生活,更喜歡暢飲,例如酒吧、夜店、KTV等場景,更多是一種娛樂性消費。而這些消費形式往往需要的是適合長時間飲用的酒精飲料,像啤酒、葡萄酒、雞尾酒等低酒精度的飲品自然更適合。”
該負責人強調,年輕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必然會有更多的商務交流、餐飲聚會的機會,加之年齡的增長和精力的減退,也會逐漸減少娛樂性消費,自然而然地會更多地轉向白酒消費。
該負責人認為,白酒產業在不斷深化文化創新,向滿足個性化需求轉變,努力適應新時代年輕人的多元化需求,這些新的消費文化的建立非一日之功,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在消費覺醒時代,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將是未來的主導趨勢。中國的酒類消費群體非常龐大,酒類產品作為風味食品,本身就是個多元化市場。因此完全不必要設置一個白酒年輕化的預期。”
政策的調整必然引發市場的變動。而對于此次新國標的發布與實施,白酒品牌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出重圍呢?對此,中國酒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強調,修訂版的《白酒工業術語》及《飲料酒術語和分類》國家標準,是術語定義和品類分類標準,而不是衡量產品質量的標準。“消費者需要的是真實的產品和信息,需要的是明明白白消費。中國蒸餾酒的食品安全標準是全世界最嚴格的食品安全標準,所以無論是白酒或是調香白酒,品質安全都是可以保障的。只要擁有優秀的產品品質,就是受消費者歡迎的產品,而不應以品類的不同去人為設定貴賤之分甚至品類歧視,進而形成產品品類之間的不對等競爭和錯誤的消費導向。”
白酒是中華悠久的民族傳統產品,具有民族傳統文化的特征,因此有著無限的生命力。白酒變革浪潮已至,中國酒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國內外疫情多變、經濟走勢錯綜復雜、消費趨勢變革三勢疊加的背景下,中國酒業正面臨著多重挑戰,產業戰略轉型和升級成為必然,產業必須深刻思考,找準癥結,適應變化,主動調整,化解矛盾,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他強調,釀酒要敬畏天地、敬畏五谷、敬畏先賢、敬畏時間、敬畏消費者;要以市場穩發展、以人才穩發展、以品質穩發展,建立系統的酒文化體系,弘揚釀造文化,弘揚科創文化,弘揚品飲文化,聯合打造世界酒文化IP。
“要遵循產業發展規律,倡導競合發展理念,慢下來,不急不躁釀好酒;靜下來,精益求精釀品質;沉下來,歲月釀造時間價值。”該負責人呼吁白酒行業要始終堅持底線思維,始終堅守傳承,始終堅持價值追求,始終堅守品質的戰略定力,秉承“存敬畏、穩發展、揚文化”的發展理念,居安思危,守正固本,篤行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