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燕 孫 曜 鄧岳南 凌 媛 廖四維
數字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經濟樣態,將知識與信息進行數字化處理并以此作為經濟發展資源,以較低的成本與較高的收益促進經濟發展與持續增長。在新時代我國的主要矛盾轉化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的背景下,如何實現數字經濟平衡且充分的發展,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指示,成為數字經濟需要探索的未來發展之路。
就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而言,包括了優化產業結構與格局、創新發展、協同發展、開放發展、內外共享發展、綠色可持續發展等許多方面,追求將經濟發展的重點從高速轉向高質量,追求成本最小化與收益最大化的經濟目標,但是在實際經濟發展過程中,數字經濟要想實現高質量發展仍然面臨相當多的阻礙與挑戰。本文以湖南省衡陽市為例,探究在衡陽市數字經濟發展的背景下,衡陽市數字經濟發展現狀如何以及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挑戰,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便于在實踐中實施。
目前,衡陽市數字經濟處于關鍵的發展期,在中央工作會議關于數字經濟的指示下,湖南省迅速響應,出臺《湖南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0—2025年)》,給衡陽市數字經濟提供了頂層設計上的指導,隨后衡陽市聯合主辦的“2020年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高峰論壇”更是為衡陽市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衡陽市涌入了數字經濟發展相關的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湘南湘西高新軟件園、工業富聯衡陽智造谷等先后建設啟動,一些相關配套措施也逐漸在衡陽市落地生根。為了進一步指導衡陽市數字經濟發展,衡陽市黨委召開專門會議,強調結合衡陽市實際推動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在營商環境、市場活力、政務服務、產業鏈協同等方面持續發力,帶動衡陽市數字經濟的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數字人才培養、數字經濟立法、數字經濟走廊建設等,為衡陽市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增添了活力和彈性。但是與此同時,衡陽市數字經濟發展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亟待解決,衡陽市數字經濟發展仍然存在著核心技術欠缺、龍頭企業少、管理配套不足、人才資金斷流等問題,這些都將成為衡陽市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挑戰。
在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下,衡陽市雖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著力引進了相關的資金人才等資源,但是由于衡陽市在數字經濟發展方面處于起步階段,尚未形成較為成熟的路徑與發展方向,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仍然會出現階段性、結構性的問題,也給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挑戰。
衡陽市在數字經濟發展方面更多的是對于數字經濟現有成果的直接應用,而不是對于數字經濟底層技術的創新發展,特別是對于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基礎性的、核心性的、引領性的重要領域缺乏資金人力上的投入,也沒有相關的重大成果產出。這一方面是由于創新能力的不足與衡陽市發展基礎的限制,另一方面則是由于衡陽市數字經濟發展的導向所決定的。衡陽市數字經濟尚未具備強大規模和成熟業態,偏向于應用型而非創新型數字經濟其實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但是這樣也會有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衡陽市在數字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缺乏對于核心技術創新的驅動力,也缺乏衡陽市地域獨特的數字經濟核心技術,在理論研究上也沒有突出的核心成果所在,難以為衡陽市數字經濟發展的實踐提供有益理論參考;核心技術的欠缺在短期內可能影響不是特別明顯,但是從長期來看,會損害衡陽市數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衡陽市數字經濟的核心技術和核心產業主要在于信息技術產業與通信技術產業,即ICT產業的發展,具體的表現形式為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虛擬現實等多個重大產業發展方向,與此同時還有在ICT產業的帶動下相關產業的發展,比如網絡購物、移動支付等新興產業。但是就衡陽市目前的實際情況而言,缺乏在數字經濟核心領域的布局,數字經濟處于較為初級的應用階段,衡陽市數字經濟尚未形成較大規模,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緩慢,新型產業與傳統產業交織發展的局面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仍會存在,傳統產業的發展動力不足,傳統產業為新興產業提供的資源也不足,新老產業在資源上可能相互積壓與爭奪,數字經濟實現成熟、穩定的發展格局仍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需要人力物力的投入才能實現,雖然衡陽市通過黨委領導、相關論壇的舉辦、產業規劃等吸引了許多人才和資金的引進,但是人才與資金的結構性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在資金方面,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領域由于資金投入大、成本高、收益周期長的原因,導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的資金投入較為欠缺,而相對成本低、收益較高的數字經濟相關產業則有大量的資金融入,形成了不平衡不充分的數字經濟發展格局;同時,在數字經濟發展中缺乏既懂數字技術、又懂工業規律的高級復合型人才,也缺乏既具備行業知識也懂數字技術的產業工人,而普通的數字經濟從業者并不少,這種人才上的結構性缺失也是衡陽市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挑戰之一。
數字經濟發展的最重要意義在于,將數據作為核心的生產要素進行價值轉化。但是在衡陽市的實際發展中,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發展的融合程度不足,數字經濟的核心產業如電子信息、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程度不足,無法為第三產業提供有效數據支持,導致數字經濟無法有效發揮其優勢和效力,從而在產業之間難以實現協同發展、配合發展與轉化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協調發展戰略的背離。
如今衡陽市數字經濟發展的相關立法并未完善,相關產業發展的法律保障不足,可能會導致部分從業者鉆空子獲取非法利益,威脅到產業的健康發展;此外,作為數字經濟發展核心生產要素的數據,數據安全問題至關重要,如果沒有法律保障數據安全問題,在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數據產權、數據價值分配、數據交易等方面的問題,就會帶來數字經濟產業的信任危機。
如今處于衡陽市數字經濟發展的初期,數字經濟需要的信息技術與通信技術基礎設施尚未完善。衡陽市在大數據平臺建設、工業與產業互聯網項目建設、現有技術設施的升級與數字化改造上都存在很多欠缺,這些數字經濟基礎配套措施的不足將會嚴重制約衡陽市數字經濟發展的潛力,導致數字經濟發展失去依托,配套不足也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衡陽市數字經濟要想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在基礎設施建設、核心技術突破、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數字經濟嵌入第三產業、資金與高級人才、政府統籌協調等多方面下功夫。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衡陽市要注重信息技術設施與通信基礎設施兩方面建設,將現有基礎設施逐步進行數字化改進,爭取為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創造良好的發展基礎環境,提升數字化發展基礎能力;在經濟多樣態融合方面,要推動數字經濟為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賦能,將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特別是實體經濟中的新型工業深度融合,提升衡陽市的先進制造業水平,也要推動數字經濟深度嵌入第三產業,充分發揮服務業吸納大量就業人才和信息數據的優勢,將數字經濟的效能通過第三產業進一步放大;在核心技術領域,要加強在5G、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基礎科學領域的投入研究,早日擺脫“卡脖子”局面,推動衡陽市數字經濟從應用型向創新型轉變;在人才與資金方面,衡陽市要通過產學研合作與校企聯合,多到高校吸引先進人才、復合型人才,注重多方吸引具有高超數字技術與行業技術的產業工人,同時重視對于基礎核心領域的資金投入,將目光放長遠,重視衡陽市數字經濟發展的前景與可持續性;在管理制度方面,政府需要加強頂層設計與協調,既要推動相關立法保障數據安全問題,也要推動數字經濟產業的核心研發部分和價值創造部分融合發展,兼顧發展能力與收益,利用數字經濟打造相關的政務服務與社會協同平臺,服務于數字經濟建設發展。
在衡陽市數字經濟發展面臨核心技術、資金人才、產業、立法、基礎設施等方面挑戰的背景下,要實現衡陽市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完善基礎設施、攻克核心技術、產業深度融合、立法與政策保障等多個方面的協同配合,以實現數字經濟背景下衡陽市經濟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