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紅松
新經濟的快速發展是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經濟新常態的到來,新經濟、新業態等第三產業得到快速發展。臨平新城圍繞數字經濟,主導產業為跨境電商、工業互聯網、服裝時尚等經濟形態。在發展的過程中,機遇與挑戰并存,通過積極探索招商引資工作的新思路新對策,以促進臨平新城建設全面發展,促進形成高品質都市新區。
城市的發展速度與人才的數量及質量是密不可分的,臨平新城作為新崛起的城市新區,對人才是求賢若渴。臨平新城的招商團隊就是一支人才團隊,具有專業的知識以及強大的綜合實力,團隊12位成員構成,均是來自國內外知名高校,其中有清北生3人(清華、北大碩士)、華中科大碩士1名、北師大碩士1名、西南財大碩士1名。通過招商團隊的不懈努力,臨平新城的招商引資和招財引智均成績斐然。招才引智方面,截至目前,引入了頂尖人才9人,市級高層次人才365人,區級高層次人才578人,海外高層次人才222人,同時也建設長三角(杭州)高層次人才創新城、國際人才港開港等人才平臺,舉辦豐富多彩的人才引進和培養活動,為臨平新城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不斷夯實城市行穩致遠的基石。
臨平新城在發展的過程中,對自身產業定位具有清晰的目標,產業聚焦跨境電商、工業互聯網、數字時尚作等主要方向。在時尚產業方面,臨平新城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截至目前,網上簽約設計師已經超過130萬,獲得金頂獎和全國優秀設計師的分別有5名和13名,2020年前3個季度的營業額高達85.6億元。在跨境電商方面,2020年1—10月,跨境電商的營收額已經超過5億元,成為電商創業發展的新平臺。同時,臨平新城大力推動樓宇經濟建設,一方面做文化創意產業,一方面做培育建筑數字化產業,帶來了大量的稅收,為城區的建設貢獻了重要的力量。另外,臨平新城重視相關產業的配套活動,大力舉辦“直播電商季”“國際電子商務博覽會”等活動,積極營造產業發展氛圍,也為城市發展起到了大力宣傳的作用。
臨平新城的產業定位清晰,具有鮮明的產業特色,并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成績,但要將臨平新城的經濟發展更上一層樓,一些方面還需進一步完善提升。首先企業數量仍然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通過前期招商引資工作,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聚集的現象,但是距遍地開花的經濟格局仍然具有一定距離;其次臨平新城的企業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隨著臨平新城的快速發展,企業的認證數量也在飛速發展,作為數字主導的經濟發展平臺,如果企業質量不能取得提升,日后在人才引進方面會存在一定的困難;最后要加強企業的經濟效益提升,這是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的最終保證,也是企業發展的根本目標,但是在臨平新城經濟區發展的過程中,產業之間發展差異較大,現階段數字經濟企業的經濟發展占比較小,稅收貢獻較為微弱,要對自身的經濟效益不斷加強。
經過多年發展,以及原有“大孵化器”戰略的實施,臨平新城產業載體達到一定量級。但對于快速發展的經濟,臨平新城的產業園區在建設方面還需加強。首先在長遠規劃上,缺乏對整個城區的總體規劃,導致整個城區的產業園相對分散,不夠集中。樓宇主要分布在北部,工業區大多分布在西部,產業載體多數分布在南部,分散的產業園分布,不能夠將產業之間的優勢進行緊密地結合,投資方在進行投資的階段會具有一定的顧慮;其次產業園在建設的過程中,其配套設施不夠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周圍的生活配套設施仍在處在建設之中,由于產業園區的分散,相關配套設施在建設的過程中,不僅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其位置的選擇也至關重要,這都會對招商引資工作帶來一定的阻礙;最后各產業園區之間整體的統籌性不足,以及園區之間的管理機制不夠完善,導致在招商過程中容易出現“各自為政”的現象,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考慮相關工作,單一產業的發展對投資方的吸引力有限,這也是目前產業園區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
在臨平新城的快速建設中,已經引入了大規模的人才,并為城區的發展貢獻出了較大的力量。首先過于側重頂尖人才的引培,站在臨平新城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需要大量的人才補給,特別是對頂尖人才的需求更為熱切。頂尖人才對于臨平新城的長遠發展具有引領作用,因此相關部門不斷加強政策紅利以及福利待遇,不遺余力地挖掘和吸引頂尖人才入駐臨平新城;其次,在人才引進方式上相對單一,內容和形式需要進行創新優化,不僅要將現有的人才引進方式進行深化,還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特別在現階段疫情反復無常,線下活動大多受到一定的限制,要充分重視線上人才活動,充分將線下線上途徑進行有效結合,創新人才吸引氛圍和途徑。
目前,臨平新城招商引資的方式仍然以項目接待、實地考察等方式進行。隨著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新媒體行業的快速崛起,網絡云招商、數據庫招商等方式應運而生,可以有效應用到招商引資工作中,因此需要對以往的工作方式進行創新,吸引更多投資者。
面對“雙循環”,迎接“碳達峰、碳中和”,我國經濟正處在創新發展的重要階段,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和創新。要做好招商引資工作,首先要對已有產業結構和產業特色進行深入的分析,將目前的產業優勢最大程度地發揮,并在此基礎上對產業進行升級。結合臨平新城長遠的發展戰略,明確招商引資的方向,如臨平新城目前的時尚產業、跨境電商產業、工業互聯網等數字產業已經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招商的過程中不僅要對支柱性產業重點關注,與其相關的產業鏈也要給予充分的重視,不斷促進臨平新城相關產業平衡、持續性的發展;其次要對行業領先企業的發展方向進行具體的分析,通過對其企業發展方向以及經營方式的研究,將招商選資的精準度進行進一步細化,結合市、區產業發展方向,制定針對性的招商目標,將招商重點進行確認,能夠提升招商的精準度,保證招商引資工作的質量。
產業園是臨平新城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因此完善園區建設,將其布局更加合理化與城市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首先,臨平新城的產業園區建設相對分散,其配套設施不夠完善,要根據各園區的產業結構特色和發展方向將附近的相關基礎設施進行完善,從而更好地輔助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結合市、區經濟的整體發展,根據臨平新城的整體發展規劃,對產業園區的定位以及發展方向進行宏觀指導。其次,在各產業園區之間建立有效的聯系,將南西北三方之間建立起可循環的產業機制,采用“短鏈型”產業發展方向,將產業進行聚集,從而充分地將三方產業園的優勢進行疊加,實現全方位共同發展,將資源利用最大化。
政府在城區的招商引資工作中發揮重要的引導作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政府工作更要重視各部門之間的聯動意識。首先要將招商信息系統進行聯動,招商信息的全面性、實時性對于招商工作具有直接影響,政府在招商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工商、稅務、司法等相關系統內部的信息,對投資企業的綜合實力進行全面額調查,以此保證產業的穩定發展。對各行業的優惠政策進行資源整合,形成臨平新城的競爭優勢,最大程度地吸引客商進行投資。其次,將臨平形成的各類資源進行整合再利用,政府在進行招商引資工作之前,要對城區內的各類資源具有充分的了解,不僅包含土地、廠房、樓宇等硬件設施,也要對城區內的人力資源、宣傳資源等軟件設施熟知,這樣在進行招商引資的過程中能夠將資源合理配置,明確招商方向和企業特點,在提升招商精準度的同時也能夠提升招商工作的效率。最后,構建公平公正良好的投資環境,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招商引資工作的重要保障,政府需要明確各類產業辦理投資所需要材料,以及辦理的流程圖,要做到一視同仁,不能夠以權謀私,創建良好的投資環境,是吸引客商投資的重要因素,同時要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以促進投資環境實現良性發展。
人才是臨平新城實現快速發展的核心力量,在招商引資工作中要重視對核心人才的培養。首先要將臨平新城的人才吸引政策進行大力宣傳,讓更多人知道人才引進的政策,拓寬宣傳渠道,充分利用互聯網渠道,讓更多的人了解政策,吸引人才;其次要做好項目評審,積極參與人才項目評審活動,主動出擊,對于優秀項目以及頂尖人才,三顧茅廬,以實現頂尖人才匯聚臨平新城的最終目標;最后要建立良好的人才培養體系和學習氛圍,相關部門要定期舉辦行業座談會,聘請行業領軍人物對企業負責人進行技術宣講,使其能夠了解行業內部最新信息技術,回到企業之后對公司員工進行普及宣傳,從而提升整個臨平新城人員的知識儲備以及行業知識。
臨平新城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扶持,目前臨平新城的產業項目以服務產業以及時尚產業和數字經濟為主,與國家的經濟發展方向在大體上是保持一致,因此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產業優勢,對客商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其產業結構大多屬于新興產業,需要政府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相關部門在制定相關優惠的政策時,一方面需要與國家政策方向保持一致,另一方面要著眼于臨平新城實際的發展規劃以及實際發展情況,制定符合臨平新城發展的個性政策,做到針對性地促進經濟發展,同時要積極爭取國家以及省級關于相關領域的扶持政策,為臨平新城的發展爭取政策扶持,不僅能夠推動相關企業的轉型升級,同時能夠增強相關配套實施的建設,在招生投資工作進行時能夠具有更多的選擇性,對促進臨平新城經濟的發展具有積極促進的意義。
臨平新城是近些年取得經濟快速發展的經濟平臺,產業結構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快速發展得益于對國家政策的精準把握、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融合發展、地方政府營商環境的的努力建設以及吸引的大量企業、各類人才。臨平新城即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進行下一階段的招商引資工作,在此基礎上,更需要進一步瞄準產業賽道、加強載體建設、注重平臺聯動、加強人才引培、優化政策扶持,不斷拓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新渠道,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