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加麗
按照新的《政府會計制度》的規定,高校目前會計核算應當具備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雙重功能,預算會計的主要功能是全面清晰反映高校預算執行信息。決算工作是高校每個會計年度終了,按照財政部門和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基于預算會計核算結果編制的,內容力求全面清晰體現高校預算執行信息。按照《財政部關于2019年度部門決算工作的通知》要求:“為推動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全面施行,實現部門決算編制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以預算會計核算生成的數據為準,繼續做好按經濟分類編制項目支出決算工作”。目前高校決算數據主要來源于預算會計,內容包括決算主表、決算附表和說明、財務分析及其他附件。面對新制度的變革,開發更新計算機財務軟件,結合決算編制的要求,充分運用計算機財務軟件輔助核算功能,是提高高校決算工作效率、保證決算工作質量的重要途徑。
《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政府會計制度》的陸續出臺及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的不斷變化,決算編制的要求也越來越精細化。高校作為規模較大的事業單位,具有資金規模量大、種類繁多、業務復雜、項目建設周期長等特點。新《政府會計制度》的頒布和實施對高校的核算方式、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及人員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政府會計制度》及財政部門的要求,高校需要按照資金性質的不同編制基本支出、項目支出、經營支出決算明細表,按照資金來源不同編制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明細表和收入支出決算總表等,表內縱向按照政府收支功能分類分別填列,橫向按照部門預算支出經濟分類科目詳細填列。決算報表錯綜復雜,數據量大,給決算編制人員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如何快速準確從賬簿取數是編制決算報表的關鍵。
高校決算編制在每年的1月份進行,短短1個月的時間要錄入所有會計憑證,完成單位內部對賬、與財政部門對賬、年終結賬,嚴格按要求編制決算報表、撰寫填表說明并進行財務分析等,如若有附屬單位還要編制合并報表。隨著我國高校自身的不斷發展,為了更好地反映高校在經濟活動中的資金使用情況,以便高校管理者和上級主管部門更好地了解學校的財務狀況,從而更好地做出事業決策,并對下年的預算工作提供借鑒,部門決算編制要求越來越規范,大量繁重的工作、編制實踐的緊迫性,高校決算編制工作人員往往會為了快速完成工作而影響決算數據的準確性。
高校資金主要來源于財政劃撥、財政專戶返還等事業收入、上級補助收入、經營收入、附屬單位繳款收入和其他收入。隨著高校的不斷發展,學生規模不斷擴大、國家對高校的生均撥款不斷提高及高校科研項目的不斷增加,高校收入越來越大,種類越來越多,決算編制要求嚴格、精細,簡單粗略的會計核算根本無法滿足決算編制的要求,充分利用財務軟件輔助核算功能對資金從收到支進行詳細的核算才能提高決算編制的質量和效率。
根據財政部門對決算編制的要求設計年初基礎設置。首先,決算編制需要根據資金來源的不同劃分財政資金和其他資金,按照決算支出項目類別劃分為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其次在每張決算明細表中都需要按照不同的功能分類分別填列,項目支出決算明細表更是需要明細到每一筆資金的指標文號。因此在年初建賬時就按照以上分類做好輔助核算項目的設置,以便年終決算數據的取數。年初建立新賬時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好“資金來源”“資金性質”“支出類別”“指標文號”“功能分類”“經濟分類”等項目,各個項目內根據需要增加種類,例如可以將資金來源分為“財政撥款基本支出”“財政撥款項目支出”“非財政專項資金”“其它資金”“財政撥款基本支出結轉”“財政撥款項目支出結轉”“非財政專項資金結轉”等。
決算數據主要來源于預算會計日常核算及其賬簿資料,高校日常會計核算主要體現在憑證錄入和記賬工作上,為了保證決算數據的真實完整和可靠,在日常核算中應當嚴格遵守相關財經法規,按照政府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雙功能”“雙分錄”核算。在日常憑證錄入的過程中結合年初輔助項目設置按資金類別、支出類型、指標文號等分別入賬。例如:財政撥入某筆指標文號為“財教*號”的基本支出(公用支出)資金,功能分類為教育支出(高等教育),則高校預算科工作人員在將該筆文號為的財政撥款資金錄入預算系統時,按照輔助核算項目依次選擇“資金來源—財政撥款基本支出”“資金性質—財政撥款支出”“支出類別—基本支出”“指標文號—財教*號”“功能分類—教育支出(高等教育)”等。當使用該筆資金時(假設需要支付某學院一筆印刷費),報銷人員填制報銷單時首先選擇該筆項目資金,經濟分類選擇商品和服務支出(印刷費)。走完報銷審批流程后,制單人員審核無誤后點擊“生成憑證”自動生成預算會計憑證和財務會計憑證。這一系列操作涉及的信息量較大,報銷人員難免會錄入錯誤,因此高校應當設置專門的制單和審核崗位,保證每一筆收入和支出都錄入準確。
定期進行對賬工作,首先是貨幣資金的賬賬核對、賬實核對工作。出納人員及時按照不同賬戶逐筆登記日記賬,并在月末及時與銀行進行核對。其次是資金項目、往來款項以及與上級部門財政撥款、非稅收入及財政專戶資金的核對,保證資金項目專款專用,往來款項定期清理,應繳的非稅收入已繳入財政,應收的財政專戶返還資金已收到。
目前多數高校的財務軟件和財政廳要求統一使用的報表軟件還尚未“打通”,因此無法從財務系統中直接生成決算報表數據,但目前多數財務軟件都具有“自定義交叉統計表”功能,年終做好對賬、結賬等基礎工作后,根據不同的報表進行輔助核算項目的自由“組配”。基本可以實現報表的自動取數。例如“財政撥款項目支出決算明細表”,可以在“自定義交叉統計表”報表設置界面,縱向字段選擇功能分類和指標文號,橫向字段里選擇經濟分類科目,過濾條件選擇“資金性質=財政撥款支出”并且“支出類別=項目支出”。
生成報表時,系統自動按照過濾條件只匯總“財政撥款—項目支出”的數據,左邊縱向按照功能分類和指標文號進行分類,橫向按照經濟分類科目分別匯總到對應各指標文號中,并逐級匯總到功能分類。填制“財政撥款項目支出決算明細表”時,基本可以將該交叉統計表的數據直接粘貼到報表中。
運用財務軟件進行取數,大大提高了高校決算工作效率,但高校的決算工作不僅僅是填列報表,更重要的是數據的分析工作,目前各高校都未運用財務軟件對決算數據進行自動分析。另外由于各高校財務人員素質水平參差不齊,從原始憑證的審核、錄入,到日常核對檢查,最后進行決算,每一個步驟都需要財務人員細心負責,才能保證決算數據的真實、完整、可靠和規范。再者,目前各高校使用的財務軟件絕大多數是核算型的軟件,數據結構的擴張性、數據的共享功能以及報表的自定義功能都還不夠強大,財務軟件的數據接口開放性較差,不能與其他業務系統連接,無法實現數據的共享。
高校對決算數據的財務分析是以決算報表數據等材料為基礎,通過計算相關指標,進行不同年度對比、預決算數據對比、重點經濟項目對比、收支結構分析等,分析和評價高校財務管理水平、資金使用效率等,以防范高校財務風險,不斷提高高校財務管理水平,并為學校事業發展提供決策依據。目前高校對決算數據的分析主要包括“當年事業績效分析”“收支預算執行情況分析”和“財務管理情況”。對于“收支預算執行情況的分析”又包括“收入支出年初預算情況對比分析”“收入支出決算對比分析”“收入支出預算執行率分析”和“收入支出結構分析”。高校的決算工作離不開信息系統的建設,會計信息系統是決算數據準確性、及時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高校應立足于自身財務管理實際,對會計信息系統的建設給予足夠的支持,不斷完善財務分析的智能化,自動生成相關分析指標,減輕財務人員的工作量,讓財務人員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分析”上,不斷提高高校的財務管理水平。
《政府會計制度》的頒布實施給財會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會計由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構成,按照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分別核算,改變了原制度要求的以收付實現制為主、權責發生制為輔的核算模式。在《政府會計制度》下,由于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核算的原則不同,收入、費用(支出)確認和計量的時間、金額也不盡相同。例如財務會計需要根據權責發生制的原則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對往來款項計提壞賬準備、期末要計提利息等。預算會計按照收付實現制的原則,在收到資金或支付資金時確認預算收入和預算支出。按照《政府會計制度》的要求,要將制度融匯在預算系統、會計核算系統、收費系統、資產管理系統中,這給高校財務人員帶來了新的挑戰。
高校應當重視對財務人員的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的服務管理水平。通過崗位的合理優化配置,進行崗位培訓和財會人員職業道德、職業素養的學習培訓,在資金和時間上給予保障,為財務人員的素質教育提供寬松的環境。培訓的方式除了會計從業資格年檢規定的繼續教育外,還應支持財務人員外出考察,學習其他高校的先進工作經驗;鼓勵財務人員提升學歷、參加資格考試等。
隨著《政府會計制度》的正式實施,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的分離,高校財務管理面臨著更高的要求,決算數據作為反映高校預算執行情況、資金使用效率、高校財務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據,決算工作的質量和效率越發重要。本文以決算數據編制方法為主要切入點,充分運用計算機財務軟件的智能化來解決決算工作中的困難,為年終決算數據的準確性、可靠性和完整性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決算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