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洋
會展經濟是城市經濟發展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但相較于發達國家而言,我國會展行業的發展理念、規模以及品牌等還有較大的差距。對此,需加強會展專業人才的培養,提高其各方面素質與能力,并掌握科學的人才培養模式,以此推動會展行業的發展。
會展活動中,核心人才主要是負責會展組織策劃、項目開發以及會展具體運作的管理人員,該類人才在會展行業中具有極高的地位,并具備極強的專業性,由于核心人才的市場洞察力較為敏銳,且會展項目運作管理經驗豐富,因此可以對市場進行精準的預測。作為會展活動的中心支柱,核心人才的水平與素質直接決定了會展活動的效果,但核心人才在培養時需要的時間較長,且要求較高,不僅需要全面掌握會展策劃與管理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并能夠更深層次的了解會展行業,同時,還要求核心人員有相關工作經歷,因此,會展專業人才培養時,核心人才是重點培養對象。
會展輔助型人才主要負責會展活動準備與實施的現場工作人員,具體工作內容包括廣告發布、活動宣傳、現場布置等,是輔助核心人才工作的人才類型,也是保障會展活動有序進行的關鍵。相較于核心人才工作而言,會展輔助型人才的工作內容更為具體,且分工較為細致,因此需具備極高的專業化程度。通常情況下,該類人才的工作是相輔相成的,且能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若其中某一項內容或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對會展活動的進行產生影響。因此,為了保證會展活動的順利開展,輔助型人才就需掌握會展專業的相關知識,在培養該類人才時,主要以學校教育以及社會培訓為主,由此可見,輔助型人才是院校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培養的重點。
會展支持型人才又稱為會展服務型人才,在會展活動中,主要扮演提供各類產品與服務的工作人員,比如會場翻譯人員、旅游接待服務人員等,相較于核心人才與輔助型人才而言,其工作性質較為繁瑣,需具備極強的觀察能力以及分析能力,進而針對性地將服務提供給會展參與人員,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也是保證活動順利進行的前提。一般來說,會展活動舉辦期間,對于服務型人才的需求量較大,但服務周期短,因此在對該類人才進行培養時,主要采用社會職業培訓為主,高校教育為輔的人才培養模式。
近年來,部分院校的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依托于自身專業的特點,對當前會展專業職業面向進行重新規劃與定位,以此迎合更多會展行業人才的需求,并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適當地調整。此外,不同院校所應用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同,且主要培養對象以及針對的會展活動類型也有較大的差異,比如,一些院校會為會展設計人員制定培養方向,而部分院校則是以節慶策劃人才作為主要培養對象。隨著會展行業不斷創新與變革,院校在舉辦會展教育時,可以應用“互聯網+”思維,更新當前的教育理念,深入了解會展行業對于人才的實際需求,充分發揮新技術帶給會展專業教育的機遇,以此為基礎,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在此期間,可以邀請會展行業的專家,制定以“互聯網+”為背景的人才培養機制,加強多個院校彼此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學習,并借鑒其他院校會展專業的建設經驗與先進做法,加大對實訓室的建設力度,共同探討接下來的教學思路與培養模式,對會展專業人才培養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并將此作為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依據,以保證院校會展專業設立的科學性、專業性。同時,還需加強與已畢業學生之間的聯系,跟蹤調研,以此明確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以及崗位變動等,對所得資料加以分析,實現會展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進一步優化。
1.設計專業梯度實訓,進一步增強人才各方面的能力。分析當前會展行業以及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了解相關工作對于人才能力的要求,為會展專業不同年級合理安排實訓內容,促使學生多方面素質與能力的提高。同時,還需對學生所需具備的能力進行分類即專業識別能力、專業實用能力以及專業拓展能力,并從基礎的材質識別到業務能力拓展開展實訓活動。
2.在院校內創辦實踐中心,加大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合理使用專業資金以及與學校相配套的資金,建設或完善會展材質識別室、會展策劃室等實訓室,并為其配置各類設備如標準展臺、特裝展臺等,同時還需在計算機中裝配會展常用到的軟件如Photoshop、AutoCAD等,分析行業對于人才的實際需求,不斷完善并創新實訓室。
3.聯合其他院校與企業建設會展專業辦學基地。我國會展行業發展較好的城市有福州、廈門、上海等,且各區域內的企業也在會展領域中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因此,可以與其開展合作,并成立專業辦學基地。在對基地進行選擇時,需保證其覆蓋會展主要業務,且內部設施齊全,以滿足并達到實訓教學的目的。
4.科學應用互聯網技術,設計會展實訓內容,為專業學生打造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實訓環境,優化實訓教學內容,制定健全的實訓管理規章制度,實訓教學內容主要分為三類:一是以互聯網為背景,開辦學生虛擬展會,規定展會主題,在學生自主申請下成為會展的承辦方、主辦方、贊助商等,嚴格按照所設定的會展流程進行,利用現代化技術記錄每名學生的操作過程,為后期總結與評價提供支持。二是開辦O2O展會,充分利用院校的各類實訓室以及線上會展平臺,以此為基礎,模擬會展活動,并由學生扮演會展中的各類角色,在此過程中,使學生切身體驗線上、線下以及二者相結合會展模式存在的差異性。三是開辦永久性學生成果展,借助線上教育平臺,將院校會展專業作為成果展的承辦方,而學生則為參展商,在平臺中,展出學生在大學中的學習成果與經歷,并邀請企業作為會展的觀眾。對于新入學的學生而言,需為每一名學生創建獨立展位空間,鼓勵學生將每一階段的實訓成果、實踐成果等存入到線上平臺中,待完成學業后,可以將其作為簡歷,以便于企業了解。
1.為會展專業人才提供師資隊伍保障,鼓勵院校專業內青年教師去往知名院校進行交流學習,以此提高院校師資隊伍整體水平。加大專項投資力度,針對教師專業技能與知識組織培訓,以加強教師對會展行業發展趨勢的了解,并將所學內容融入課堂教學或會展活動中,達到會展專業人才培養的目的。
2.完善教學設施,在院校內部成立實訓基地,建設會展專業線上教學資源庫,構建線上會展實訓平臺。同時,在校外也需設立實習基地,并保證該基地內部具備會展行業的特色,院校可以將當前會展行業的建設與發展進行整合,以此為基礎,創建案例庫,充分發揮會展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作用,進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3.豐富教學資源,會展專業需制定科學的教材選用制度,加強與會展企業之間的合作,并在共同商議與不斷試驗下,優化專業課本中的內容。合理應用會展數字資源,將資源滲入到電子教材、微課以及教學視頻中,同時,還需進一步完善院校線上學習系統、測試系統等,針對會展專業學生制定注冊會展經理考試大綱,既達到了健全人才培養保障體系的目的,又實現對會展專業人才的培養。
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不同于其他專業,在開展實訓時,需進入到真實的會展中,并在企業項目負責人的帶領下,完成頂崗實訓的任務。
1.承辦商實訓,提高會展專業學生產品開發的技能。在大一與大二期末設立實訓周,鼓勵學生參加喜歡或想接觸的會展行業活動,促使學生能夠在參與會展的過程中,積累承辦方的資源,深入挖掘會展中存在的商機,采取科學的方式輔助承辦方完善產業鏈。
2.參展商實訓,培養學生挖掘展品商機技能,在大二下學期的實訓周鼓勵學生參加經貿及交易會,收集參展商的資源,并從展品中挖掘其自身存在的商機,采取商業方法幫助參展商將展品出售或轉讓給他人。
3.院校舉辦會展實訓,提高大學生項目商機技能,在實訓周讓學生按照人數要求自行組隊開辦小型校園商業文化會展,并將該會展看做成自負盈虧的商業項目,針對項目內容加以策劃。會展開辦的各環節如策劃、招商、管理等都由學生執行,以此達到鍛煉學生商業實踐的目的。
4.會展專業的實訓,對學生所掌握的創業技能進行檢驗,同時培養學生吸收企業資源的技能。在專業的企業中擔任品牌形象推廣、市場與活動部門的工作人員,并積極參與由承辦方企業舉辦的招商、策劃以及現場管理等實訓活動,促使學生可以在企業實訓中不斷積累企業資源。
5.開展頂崗實訓,鍛煉學生的創業技能。在每學期專業實訓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繼續留在專業實訓企業工作,學習會展策劃與管理技能,在會展活動中,積累會展行業的資源,為自主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還能促進學生素質與能力的提升,并獨立完成會展商業活動的策劃、管理等工作。
隨著主題活動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會展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變革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為了實現模式創新,就需加強專業人才的實踐培訓,建設科學的人才培養保障體系,為人才提供先進的教育資源,以此提高其創新能力與綜合素質,并投身于會展行業的發展中,進一步完善會展產業的發展與會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