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帥 倪燕梅
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新疆 庫爾勒 841000
當前,信息技術發展迅猛,技術革新周期越來越短,計算機應用技術行業需要大量技術型人才,許多新疆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還停留在淺表層面[1],培養的學生不能與崗位有效對接,不能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不符合當前人才規格的要求,結合新疆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產教融合的現狀,探索符合新疆計算機應用行業發展需求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對促進新疆產業升級和發展有著積極影響。
為了了解新疆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現狀,筆者以新疆巴州地區為調研集中區域,調研企業七家,主要包括中國移動、新疆中泰集團、新疆思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新疆樓蘭網景科技有限公司、巴州科達中小企業有限公司、金諾廣告公司、尋光攝影等,包含通信、服務業、計算機、產品制造、電子、IT等,企業來自各行各業,數據來源總體精準,統計分析準確。
1.行業需求分析
在問卷調查的數據中可以看出,計算機應用人員在企業運營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其中44%的企業會招聘5名以上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從業人員,22%的企業會招聘3~5人的計算機技術應用人員。
從崗位需求角度來看,企業對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的崗位需求,為高職院校確定專業發展方向提供了重要參考。根據調查資料顯示,相關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單位提供的計算機應用專業崗位主要是平面設計、辦公自動化文秘人員、電腦公司技術員、電腦裝機銷售、計算機售后服務以及計算機項目制作等。
2.學歷需求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從學歷的需求情況來看,中小企業對大專和本科人才的學歷需求成為企業招聘時的主要選擇。由于被調查的單位是各類企事業單位,從學歷需求比例來看,中專學歷在初級計算機應用技術崗位已不在考慮范圍。從回收的有效調查表來看,在七個被調查的單位中,學歷需求的比例構成如圖1所示:

圖1 學歷需求的比例構成圖
根據訪談得知,企業在招聘計算機應用技術人員時更為看重應聘者的工作經驗和實際操作能力。計算機應用工作包括實踐和理論兩個方面,企業需要的計算機應用工作人員大多是從事實踐工作,更側重于動手操作能力,企業更加傾向于招聘有實際工作經驗的應聘者,并且持有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通過調研發現,企業在招聘的時候,對一些技術要求不高的工作崗位才會考慮招收應屆畢業生,因為他們更看重應聘者的經驗和實際操作能力。
3.校企合作需求分析
根據數據統計得出,所有受訪企業都愿意和高職院校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學校根據企業需求,可積極與企業合作,讓企業參與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通過共同培養與繼續教育等任務去實施人才培養。通過這種方式,可更加便捷與精準地將高職院校畢業生輸送到合適的企業與崗位。
4.專業課程需求分析
邀請企業參與新疆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建設,不僅能使學校課程建設更能適應市場需求,而且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加精準的專業定位。由統計結果可知,企業認為學校的《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庫應用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CAD》《三維動畫-3dmax》《影視剪輯技術-premiere》為核心重點課程。如圖2所示:

圖2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課程
本次調研針對已畢業1~5年內的106名計算機類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包含了IT電子、科技、貿易、商務、銷售服務等企業單位,總體保證了畢業生來源的全面性與概括性。
1.畢業生綜合素質分析
在統計的106名畢業生中,81%的畢業生認為應在學習中加強實踐動手能力,尤其要打好基礎知識和學好專業知識;63%的畢業生認為學校應該加強學生團隊合作意識;52%的畢業生認為需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職業道德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75%的畢業生認為計算機技術應用人員需要愛崗敬業,通過以上數據分析要求新疆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時,要著力培養學生的環境適應能力。與此同時,大部分畢業生認為具有良好的禮儀社交和持續學習能力的計算機專業人員更受企業青睞。
2.畢業生對人才培養建議分析
畢業生對計算機應用專業培養方向及定位有一些了解的占48.3%,不了解的還有7.48%,而在培養方向及定位能否滿足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需求方面,認為完全滿足的占29.6%,基本滿足的占57.8%,不滿足的有12%。如果新疆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尚不明確,將會直接導致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不符合社會發展需要。[2]有36.1%的學生認為計算機專業教學實踐活動安排情況一般,在課程設計實踐教學分配的比例還是不足,有50%的學生認為通過學校的培養,學生對所學專業的基本理論和技能掌握情況一般,未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在教學方式上,學生更喜歡解釋型教學,老師邊講邊做,將知識融入項目中。在參加技能比賽方面,有51%的學生表示什么比賽都沒有參加過,參加過省級比賽的有9%,參加過國家級比賽的有6%,參加比賽的學生更多的是參加校內技能比賽。
本次選取新疆B學院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在校生一年級220名、二年級220名、三年級65名進行問卷調查,發放問卷505份,回收有效問卷500份(一年級216份、二年級220份、三年級64份),有效回收率99%,運用SPSS23.0進行統計分析,KMO值0.942,Alpha值0.933,信效度較好。
1.相關模塊分析
將在校生調查問卷中20道單項選擇題每題答案“非常同意”“同意”“不確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分別按照5、4、3、2、1賦分,滿分100分,60分及格。每一模塊共5道題,滿分25分,及格分為15分。其中學生培養模塊平均分20.29分、專業課程建設模塊平均分20.19分、理論和實踐教學模塊平均分19.62分、培養質量評價模塊平均分19.71分。其中,理論和實踐教學模塊得分最低,在五道題里面得分最低的是第15題:“會有在企業工作經驗豐富的師傅擔任實踐教學教師”,得分不高說明新疆B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產教融合工作做得不太好,企業師傅參與學校教學工作積極性不高,原因可能是企業對學校教學工作關注度不夠,特別是受到利益因素影響,校企合作進行教育教學熱情不高。
2.綜合能力分析
在統計的500名在校生中,希望在畢業后獲取專業能力上,計算機維護、辦公軟件使用、平面設計排名前三分別是54%、42.8%、36.7%。說明學生在學習知識方面更側重于技能提升。在學習活動方面,對學生影響較大的分別是理論知識學習、實驗學習和技能大賽,說明學生傾向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活動,同時希望能夠在技能大賽中提升能力。
調查中在問及學校教學工作中最需要哪些改進時,52.3%的學生認為教學水平需要改進,45.2%的學生認為就業培訓方面需要加強。
說明學生對教學水平不太滿意,在要求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同時,還比較關心畢業后就業情況,希望能夠加強就業知識培訓,在走訪過程中也發現,因為受到疫情影響,在校生無法走出校門到企業參觀學習,學生對企業到校宣講興趣很大,同時也表示如果有機會能夠多到企業參觀交流,提升自己就業能力。
在對64名三年級實習生的調研中發現,在企業實習未取得預期效果,主要原因是企業生產任務緊,未提供足夠充分的實習條件和企業安全生產規定限制,實習設備和場所受限。走訪企業得知,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和學生在校期間對企業工作了解不足有關,企業要求學生走向實習單位要在短時間內能夠上手工作,而大多數學生達不到企業要求,造成學生對實習單位工作評價不高。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主要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主,掌握知識技能,在企業層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相關企業單位應將自身技術創新、生產規模、結構調整和發展愿景等信息和高職院校進行雙向互動交流,積極參與到高職院校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和修訂中。在學校層面,應按照當前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對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需求標準,結合具體職業崗位對人才培養的不同需求,和企業一起研究制定針對性強的人才培養目標。[3]同時,要讓學生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明白學習為了什么,學完能夠干什么,讓學生能夠按照目標自我診斷是否符合人才培養目標要求。
通過校企合作,邀請企業參與新疆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共同建設《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庫應用技術》等核心重點課程,讓企業參與修訂和完善專業課程體系,形成協同參與制定和動態化調整管理機制的專業課程體系。[4]合理安排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活動,保證實踐教學活動充足有效開展,多開展項目教學,將知識融入項目中,提升教學效果。聘請企業師傅擔任課程建設負責人,每學期安排相應課程給學生授課,讓學生多學習企業知識和經驗。
積極鼓勵學生參加技能比賽,學校應在學生技能比賽方面多和企業合作,加強溝通交流,改革教學評價的標準和方法,對學生技能比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和企業合作,爭取開展一些符合企業實際要求的技能比賽,聘請企業師傅擔任技能比賽指導教師,提升學生專業技能。
在調查中發現,學生比較關心畢業后就業情況,希望能夠加強就業知識培訓,而企業也表示學生走向實習單位短時間內上手工作比較困難。所以,學生在校期間,學校應與校企合作單位加強產教融合,共同加大學生實習和崗前培訓,將企業需要的工作類型和能力要求提前培訓學生,增強學生實習就業意識,增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減少企業培訓時間,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新疆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為新疆信息化建設提供有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