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昊祺,許靜漪,胡麗蓉,張 帆,羅漢鵬,張海亮,師 睿,李 想,劉 林,劉巧香,郭 剛,王雅春
(1.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農業農村部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家畜)重點實驗室,畜禽育種國家工程實驗室,北京 100193;2.北京奶牛中心,北京 100192;3.北京生物種業創新聯合體,北京 101206;4.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北京 100029)
長期以來,育種者對奶牛的產奶性能進行了高強度的選育,其遺傳進展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改善[1]。然而,由于產奶性狀與繁殖性狀之間存在的不利遺傳相關,產奶性狀的高強度選擇造成了繁殖、健康、長壽等功能性狀的衰退,嚴重影響了奶牛養殖的效益[2]。由于繁殖性狀的遺傳力較低,常規選育進展速度較慢;針對繁殖性狀進行相關研究,篩選候選基因和分子標記,采用分子標記進行輔助選擇對繁殖性狀的遺傳改良具有重要意義。師睿等[3]前期對中國荷斯坦牛繁殖性狀進行了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獲得了包含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亞單位β(PIK3CB)在內的多個候選基因。隨后,采用蛋白互作網絡分析發現PIK3CB基因與多個候選基因存在互作關系,表明PIK3CB基因可能是影響中國荷斯坦牛繁殖性狀的重要基因(未發表)。PIK3CB基因可以編碼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號轉導通路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的p110催化亞單位PI3Kp110β[4],PI3K/Akt通路廣泛存在細胞中,對細胞周期、凋亡、糖代謝及其他重要生理過程產生調節作用[5]。
研究表明,PI3K/Akt通路可調節奶牛等哺乳動物顆粒細胞的凋亡進程,參與卵泡發育和排卵,以調控卵巢活動周期[6-7]。畜禽生殖器官的細胞凋亡與繁殖性能存在關系,在雌性動物卵巢中,卵母細胞、顆粒細胞和黃體細胞的凋亡會使卵泡閉鎖,從而影響卵巢發育[8-9]。排卵后殘留的顆粒細胞和膜細胞形成黃體,黃體的正常退化是啟動下一個發情周期和卵泡發育的重要條件,黃體的溶解也同樣與細胞凋亡有密切聯系[10]。輸卵管上皮細胞和子宮內膜細胞的周期性生長、分化、退化和再生與生殖周期有密切聯系;在不同繁殖力的母羊生殖器官中,細胞凋亡情況和細胞凋亡基因Bad的表達存在顯著差異,Bad基因編碼PI3K/Akt通路下游Bcl-2家族中的促進細胞凋亡蛋白,受上游PIK3CB基因表達的調控[11]。馬鴻程等[12]發現,在牦牛不同大小級別卵泡壁顆粒細胞及卵母細胞中均有PIK3CB基因表達,其參與了PI3K/Akt介導的卵泡發育調控。上述研究表明PIK3CB基因可能在動物繁殖生理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此外,PI3K/Akt通路通過調控葡萄糖攝取和脂質合成,參與奶牛乳腺上皮細胞的功能分化和乳汁合成的代謝途徑[13]。葡萄糖是泌乳奶牛合成乳糖的前體物質,與乳脂、乳蛋白的合成密切相關,對泌乳奶牛具有重要的營養生理功能[14]。同時,乳糖可以維持牛奶的滲透壓,其合成速率是產奶量的主要控制因素[15]。在敲除PIK3CB基因的小鼠肝臟中,p110β的缺失會影響胰島素敏感性和葡萄糖穩態[16]。PI3K/Akt通路上游PIK3CB基因參與表達的PI3K蛋白受胰島素受體激活后催化4,5-二磷酸脂酰肌醇(PIP2)生成第二信使PIP3,可以調控糖原合成、抑制糖異生,降低血糖[17],從而影響奶牛的產奶性能。
綜上,PIK3CB基因可能與中國荷斯坦牛繁殖和產奶性狀有關,但在荷斯坦牛中鮮見關于PIK3CB基因多態性與繁殖和產奶性狀的關聯分析。本研究擬通過篩查PIK3CB基因的單核苷酸多態位點(SNP),并與荷斯坦牛的5個繁殖性狀(初產日齡、初配日齡、產犢至首次配種間隔、青年牛首末次配種間隔、經產牛首末次配種間隔)和6個產奶性狀(產奶量、乳蛋白量、乳蛋白率、乳脂量、乳脂率、體細胞評分)進行關聯分析,以探究該基因與荷斯坦牛繁殖和產奶性狀的關系,獲得中國荷斯坦牛繁殖和產奶相關的遺傳標記,為中國奶牛的標記輔助選擇和基因組選擇提供有用信息。
選取70頭無親緣關系或親緣關系較遠的中國荷斯坦牛公牛構建DNA池,凍精樣品由北京奶牛中心提供。用高鹽法提取凍精樣品基因組DNA,使用NanoDrop 2000檢測濃度后將所有DNA稀釋到100 ng/μL,于-40 ℃保存備用。
挑選北京地區8個牛場(金銀島、半截河、南三、渠頭、長三、長四、金星和中以)1 160頭健康的泌乳荷斯坦牛,采集血液樣品,每頭牛采集尾根靜脈血約10 mL,使用血液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DP318,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從抗凝血樣提取基因組DNA,利用NanoDrop 2000測定樣品DNA濃度和純度,并通過2.0%瓊脂糖凝膠電泳鑒定DNA片段完整性,―40 ℃保存備用。
根據GenBank中牛PIK3CB基因的序列(登錄號:NC_037328.1),采用Primer-BLAST設計引物,引物信息見表1。引物均由北京擎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PCR反應體系25 μL:DNA(100 ng/μL)1 μL,1×CataAmpTaqPlus PCR Mix(北京開拓賽思生物技術有限公司)22 μL,上、下游引物(10 μmol/μL)各1 μL。PCR反應程序:98 ℃預變性2 min;98 ℃變性10 s,退火(溫度見表1)30 s,72 ℃延伸10 s,共35個循環;72 ℃延伸1 min。PCR產物經2.0%瓊脂糖凝膠檢測后,送至北京擎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測序,利用R語言對測序峰圖進行可視化,識別雙峰,并比對參考序列篩選SNP位點。

表1 引物信息

續表
針對篩選出的SNP,根據其峰值比例、距離、所處區域及突變類型等確定了7個SNPs用于在1 160頭泌乳荷斯坦牛中進行基因分型。采用競爭性等位基因特異性PCR(KASP)技術進行SNP分型,其檢測引物和通用引物見表2,KASP分型由中玉金標記(北京)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完成。

表2 多態位點競爭性等位基因特異性PCR(KASP)分型引物信息
本研究收集了北京地區荷斯坦牛群(與基因分型個體屬于相同群體)的初產日齡(AFC)、初配日齡(AFS)、產犢至首次配種間隔(ICF)、青年牛首末次配種間隔(IFL_H)、經產牛首末次配種間隔(IFL_C)5個繁殖性狀以及產奶量(MY)、乳蛋白量(PY)、乳蛋白率(PP)、乳脂量(FY)、乳脂率(FP)、體細胞評分(SCS)6個產奶性狀的估計育種值(EBV)作為表型,用于關聯分析。基于牛群的生產性能測定記錄和牧場管理記錄,進行上述性狀的常規遺傳評估工作,進而獲得上述性狀的估計育種值,繁殖和產奶性狀的遺傳評估模型參考Liu等[18]和任小麗等[19]的研究。
對7個SNPs進行分型后,統計具有多態位點的基因型頻率、基因頻率、多態信息含量(PIC)、群體雜合度(He)和有效等位基因數(Ne),并檢驗各SNP基因型分布是否符合哈代-溫伯格平衡定律。使用Haploview 4.2軟件對PIK3CB基因SNP進行連鎖不平衡分析,并構建單倍型塊。
采用SAS 9.2軟件的GLM過程對5個繁殖性狀(AFC、AFS、ICF、IFL_H和IFL_C)和6個產奶性狀(MY、PY、PP、FY、FP和SCS)與PIK3CB基因的7個SNPs進行基于單位點和單倍型組合的關聯分析,關聯分析模型為:
Y=μ+G+e
式中,Y,泌乳牛各繁殖或產奶性狀的EBV;μ,群體均值;G,基因型或單倍型固定效應;e,隨機殘差。采用Bonferroni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結果以最小二乘均值±標準誤表示。P<0.05表示差異顯著;P<0.01表示差異極顯著。
根據雙峰篩查與序列比對,確定了17個位于1號染色體上的候選SNPs位點(表3),均已被數據庫收錄,其中15個SNPs位于內含子區域,2個SNPs位于外顯子區域。最終確定7個SNPs用于在泌乳牛群體中分型,其測序峰圖如圖3所示。由圖3可知,g.130430832 A>-位點可見由缺失導致的片段錯位,其余SNP位點可見明顯套峰。

表3 PIK3CB基因候選SNPs信息

箭頭所示為SNPs位點
通過KASP分型技術,本研究在1 160頭泌乳荷斯坦牛中獲得了7個SNPs的基因型,部分結果如圖3所示。由圖3可以看到3種基因型聚類明顯,說明SNP分型結果可靠。

左上和右下區域點分別代表純合基因型;中間區域點代表雜合基因型;圓圈中點代表無明確分型的信號;左下區域點為空白對照
由表4可知,PIK3CB基因7個SNPs的MAF的范圍為0.12~0.44。位點g.130430832 A>-、g.130433743 A>G和g.130448069 G>A的PIC分別為0.21、0.23和0.22,為低度多態;其余SNP的PIC位于0.41~0.49之間,為中度多態。g.130448069 G>A位點處于哈代-溫伯格不平衡狀態(P<0.05),其余SNPs均處于哈代-溫伯格平衡狀態(P>0.05)。7個SNPs的遺傳雜合度(He)較低,說明其在測定群體中變異較小。g.130430832 A>-、g.130433743 A>G和g.130448069 G>A位點的有效等位基因數(Ne)較小,等位基因在測驗群體中分布較不均勻,其余SNPs均接近于2,說明等位基因在測驗群體中分布均勻。

表4 PIK3CB基因7個SNPs的遺傳多樣性
2.3.1PIK3CB基因SNP與繁殖性狀關聯分析 由表5可知,7個SNPs位點與AFC均無關聯(P>0.05),g.130387632 T>C位點3種基因型彼此間IFL_H差異極顯著(P<0.01),表現為CC

表5 PIK3CB基因與繁殖性狀關聯分析結果
2.3.2PIK3CB基因SNP與產奶性狀關聯分析 由表6可知,g.130387632 T>C位點TT基因型個體的PP極顯著高于CC基因型(P<0.01),CT基因型個體顯著高于CC基因型(P<0.05);g.130387717 G>A位點AA基因型個體MY極顯著高于另外2種基因型(P<0.01),PY顯著高于另外2種基因型(P<0.05),PP極顯著低于另外2種基因型(P<0.01),FY極顯著高于AG基因型(P<0.01);g.130430832 A>-位點AA基因型個體SCS極顯著高于A/-基因型,顯著高于-/-基因型(P<0.05),其MY、PY和FY均顯著低于A/-基因型(P<0.05);g.130433743 A>G位點AA基因型個體SCS極顯著高于另外2種基因型(P<0.01),MY、PY和FY顯著低于AG基因型(P<0.05);g.130433982 C>T位點CC基因型個體MY、PY和FY極顯著低于CT基因型(P<0.01),MY和PY顯著低于TT型(P<0.05),PP、FP和SCS顯著高于TT基因型(P<0.05);g.130446073 C>T位點TT基因型個體MY、PY和FY極顯著低于CT基因型(P<0.01),MY和PY顯著低于CC基因型(P<0.05),PP、FP和SCS顯著高于CC基因型(P<0.05);g.130448069 G>A位點GG基因型個體FY極顯著低于AG基因型(P<0.01),SCS極顯著高于AG基因型(P<0.01),顯著高于AA基因型(P<0.05),MY和PY顯著低于AG基因型(P<0.05)。

表6 PIK3CB基因SNPs與產奶性狀關聯分析結果

續表
2.4.1 單倍型構建 由圖3可知,PIK3CB基因中7個SNPs的連鎖不平衡分析顯示,g.130387717 G>A、g.130430832 A>-、g.130433743 A>G、g.130433982 C>T、g.130446073 C>T和g.130448069 G>A共6個SNPs緊密連鎖,可形成一個單倍型塊。該單倍型塊共有4種單倍型,各單倍型的基因型頻率均>10%;其中,H1為優勢單倍型,頻率為42.9%。為了準確估計各單倍型組合的總體平均值,本研究以個體百分比>5%為標準,篩選出了7種單倍型組合(即H1H1、H1H2、H1H3、H1H4、H2H2、H2H3和H2H4)與繁殖和產奶性狀進行關聯分析。

方塊顏色表示連鎖程度,顏色越深,連鎖程度越高;方塊中數值為位點間相關性值的百分數,無數值代表兩位點完全連鎖
2.4.2PIK3CB基因單倍型組合與繁殖性狀的關聯分析 由表7可知,H2H2組合個體IFL_H極顯著低于H1H1、H1H2、H1H3、H1H4和H2H4組合(P<0.01);H2H3組合個體IFL_H極顯著低于H1H1組合(P<0.01),顯著低于H1H3和H1H4組合(P<0.05);H2H4組合個體AFS顯著低于H1H1組合(P<0.05);各單倍型組合間ICF無顯著差異(P>0.05)。

表7 PIK3CB基因單倍型組合與繁殖性狀關聯分析結果
2.4.3PIK3CB基因單倍型組合與產奶性狀的關聯分析 由表8可知,H2H3組合個體MY極顯著高于H1H1和H1H2組合(P<0.01),PY和FY極顯著高于H1H2組合(P<0.01),PP極顯著低于H1H1組合(P<0.01);H1H4組合個體PY和FY極顯著高于H1H2組合(P<0.01),MY顯著高于H1H2組合(P<0.05),SCS顯著低于H1H2組合(P<0.05);H2H2組合個體PP極顯著低于H1H1組合(P<0.01);H2H4組合個體FY顯著高于H1H2組合(P<0.05)。

表8 PIK3CB基因單倍型組合與產奶性狀關聯分析結果
通過混池測序法,本研究鑒定到PIK3CB基因在中國荷斯坦牛中共有17個SNPs,其中15個SNPs位于內含子,2個SNPs位于外顯子,表明該基因內含子區存在豐富的遺傳變異。為有效進行KASP分型,篩選多態性較高的位點;同時考慮到對表型的影響,優先保留位于外顯子或有特殊變異,即缺失和可變剪接的位點;此外,考慮到連鎖不平衡現象,相鄰200 bp內只保留1個SNP,最后篩選得到7個SNPs進行基因分型,并與繁殖和產奶性狀進行關聯分析,發現7個SNPs與目標性狀具有顯著或極顯著的相關性。其中,g.130433743 A>G位點與ICF、IFL_C、MY、PY、FY和SCS具有顯著或極顯著的相關性,且AA基因型個體ICF、IFL_C、MY、PY和FY最低,而SCS最高。本研究所關注的5個繁殖性狀的EBV越小代表繁殖性能越好,配種時間越短,這將減少奶牛養殖場飼養管理成本[20]。對于產奶性狀,除SCS外,其余6個性狀的EBV越高,代表個體產奶性能較好。因此,g.130433743 A>G位點的AA基因型個體具有較好的繁殖性能,而產奶性能較差。該位點為外顯子區域的同義突變,同義突變可以影響共翻譯折疊的時間,從而改變基因的功能[21];或通過改變mRNA局部莖環結構,影響蛋白質的翻譯過程,使得不同基因型的表型存在差異[22]。因此,該位點可能通過改變mRNA的二級結構影響PIK3CB基因的表達,進而影響表型。g.130448069 G>A位點處于可變剪接區域,與IFL_H、IFL_C、MY、PY、FY和SCS性狀均呈顯著或極顯著相關,且GG基因型個體的IFL_C、MY、PY和FY性狀最低,SCS性狀最高,表明該基因型個體繁殖性能較好,而產奶性能較差。可變剪接能使單個基因產生多個mRNA異構體和蛋白質亞型[23-24],可能產生異常轉錄本和蛋白質[24]。推測g.130448069 G>A位點的不同基因型可能產生不同的轉錄本,從而對繁殖和產奶性狀產生影響。針對該位點對PIK3CB基因進行轉錄組分析,有望進一步揭示導致表型差異的分子機制。
除g.130387717 G>A位點外,其他位點不同基因型間繁殖和產奶性狀的變化趨勢表現出頡頏效應。但在g.130387717 G>A位點上,AA基因型個體AFS和IFL_H性狀最低,MY、PY和FY性狀最高,即AA基因型個體的繁殖和產奶性狀均表現良好,可作為中國荷斯坦牛繁殖和產奶性狀的候選位點重點關注,該位點位于內含子區域。通常認為內含子不參與蛋白質的翻譯過程而難以對表型產生影響,但內含子區域的變異也可以影響基因的表達,如PIK3CB基因內含子rs361072位點G等位基因能增加GATA結合位點從而促進轉錄[25],該位點與血清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水平和壽命有關[26]。在文惠等[27]對富亮氨酸重復序列G蛋白偶聯受體5(LGR5)基因的研究中,同樣有3個內含子SNPs與中國荷斯坦牛副乳頭的發生存在關系。本研究中,PIK3CB基因內含子SNP位點對繁殖和產奶性狀的影響可能與內含子區突變的調控修飾有關,可以通過分子生物學試驗進一步驗證。
動物基因對表型的影響可能受到多個突變位點的共同作用[28]。研究發現,一個單倍型上的多個突變會對性狀產生更大的協同影響[29]。PIK3CB基因的g.130387717 G>A、g.130430832 A>-、g.130433743 A>G、g.130433982 C>T、g.130446073 C>T和g.130448069 G>A共6個SNPs緊密連鎖形成一個單倍型塊。以產奶性狀為例,形成單倍型塊的6個SNPs位點均與MY、PY和FY性狀呈顯著或極顯著相關,且單倍型塊與MY、PY和FY性狀均呈極顯著相關。其中,H1H2組合個體的3個性狀最低,而H1H2正是g.130430832 A>-、g.130433743 A>G、g.130433982 C>T、g.130446073 C>T和g.130448069 G>A位點的最低基因型組合,且不包含g.130387717 G>A位點的最高基因型AA;H1H4、H2H3和H2H4組合個體均排在3個性狀的前3位,H1H4組合不包含各位點最低的基因型,H2H3和H2H4組合在包含g.130387717 G>A位點的最高基因型AA的同時,伴有多個位點的雜合基因型,使得組合EBV較高;此外,H2H3組合個體AFS和IFL_H性狀較低,H2H4組合個體AFS性狀最低,因此H2H3和H2H4組合的繁殖和產奶性狀均表現良好,與關于g.130387717 G>A位點AA基因型的結果一致。本研究的單位點關聯分析和單倍型組合關聯分析可以相互佐證,H2H3和H2H4組合作為繁殖和產奶性狀的優勢單倍型組合,可為奶牛的平衡育種提供理論依據。
本研究在PIK3CB基因上共檢測到17個SNPs,其中7個SNPs與繁殖和產奶性狀具有顯著或極顯著關聯,g.130433743 A>G位點的AA基因型和g.130448069 G>A位點的GG基因型個體具有較好的繁殖性能,而其產奶性能相對較差;g.130387717 G>A位點的AA基因型個體繁殖和產奶性狀均表現良好,上述3個位點可作為奶牛選育中繁殖和產奶性狀的潛在分子標記。PIK3CB基因單倍型組合中,H2H3和H2H4組合個體的繁殖和產奶性狀均表現較好,為優勢單倍型組合。本研究揭示了PIK3CB基因在中國荷斯坦牛群體中的多態性,并重點篩查了該基因中與繁殖和產奶性狀相關的多態位點,可為使用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改善中國荷斯坦牛的繁殖和產奶性狀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