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學致力于構建科學化、校本化的生涯教育體系,積極推進生涯團體輔導的研究和實踐,形成了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縱向和橫向挖掘需求。學校縱向以年級特點和生涯發展為關鍵點,如大學適應、轉專業申請、社團選擇、輔修專業規劃、考研選擇、就業準備、入職適應等;橫向調研不同群體,如低專業認同度學生、計劃轉專業學生、考研迷茫學生、自我認同不足學生、學業困難學生、就業困難學生、學生干部、貧困學生、少數民族學生等,分析大學生的生涯準備狀態和生涯發展困惑,并有針對性地設計團體輔導主題。
普通和專項雙線偕行。學校面向普通學生開展生涯團體輔導,通過社團、班會等方式宣傳,學生可自主選擇感興趣的主題團體。結合不同學生群體的需求,學校與團委、資助管理中心、民族辦等部門打造專項定制團體,如面向學生骨干的“生命意義生涯發展團體”、面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春雨計劃自我力量生涯發展團體”、面向少數民族學生的“石榴籽計劃學業規劃團體”等。
線下和線上靈活組織。學校打造線下面對面互動和體驗的團體輔導平臺,探索觸及心靈的生涯話題。如新冠肺炎疫情時期,學校充分利用QQ群、騰訊會議等平臺打造線上生涯交流和游戲的團體輔導,讓學生獲得生涯支持、激發生涯成長力量。
單次和多次自成系列。學校結合生涯團隊教師專業能力水平和不同生涯主題引導的難易程度,開發一次和多次單元團體輔導。對初次開展團體輔導的教師,結合學生生涯認知引導的需求,開設一次單元團輔,集中精力打造精華方案;對經驗豐富的教師,結合學生生涯情緒和動力,開設中長程系列化團輔,引導學生在觀察、體驗、反思、分享中增長知識、提升能力、內化情感、付諸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