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常州市新北區人大常委會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重點、講求實效,把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這個總要求落實到人大監督工作的具體實踐,牢固樹立人大監督“一盤棋”思想,讓監督“長出牙齒并咬合有力”。
堅持夯實內功,下好先手棋。優化隊伍結構。配備常委會組成人員時,在考慮結構比例、代表性等基礎上,結合行使職權的工作需要,形成合理的梯次年齡結構和具有互補性的知識結構。選好監督議題。自覺把人大工作放到全區大局中去定位、謀劃、推進,緊扣“創智新高地、城市新中心、濱江宜居城”發展定位,聚力推進“重大項目攻堅突破、高鐵新城建設和長江大保護”三大工程,找準人大監督的切入點、著力點、突破點。做好借力文章。完善代表“點單式”視察、調研、審議安排制度,結合監督計劃,征求代表意見,安排行業代表參與監督活動。同時,常委會委員及各專工委委員,根據自身專業背景和工作經驗,每年至少圍繞常委會2項議題作審議發言,提高人大監督的質量和水平。
堅持問題導向,下好本手棋。圍繞區委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加強監督。立足區委中心任務有效落實,特別是聚焦長三角一體化、高鐵新城、創新集聚區等實施情況作出監督工作部署。突出鄉村振興、區域協同創新、城鄉一體化發展、社會治理創新、“六穩”“六保”等28個專項開展監督。圍繞預決算審查深化監督,實行全面審查和重點審查,對口審查和專題審查相結合的方式,推動預算審查由程序性向實質性轉變。認真貫徹新預算法,制定預算聯網監督系統管理辦法,推進預算聯網監督規范化建設,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上線運行。連續3年分別從探索網格化社會治理模式、加速構建現代化社會治理體系、加強多元共治推進社會治理創新等角度開展專題審議。
堅持效果導向,下好妙手棋。寓支持于監督之中,上下聯動形成強大監督合力。近年來,分別就生態環境、長江大保護等重大議題進行統一部署,上下聯動開展調研監督,審查批準《新北區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組織開展長江大保護專題視察,力推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轉型發展。強化跟蹤監督推進審議意見落實。改進審議意見交辦、督辦機制,注重對整改措施落實的跟蹤監督,增強審議意見監督剛性。
連續5年開展政府職能部門工作評議,助推政府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全過程跟蹤推動代表建議辦理高質量,優化代表準備議案建議的流程,把代表會前調研視察與優化議案建議選題結合起來,引導代表提出高質量議案建議。完善代表議案建議辦理工作機制,實現辦理結果與辦理過程并重,與解決實際問題、形成政策措施、完善社會治理相結合。開展重點督辦件“代表面對面”、議案建議辦理“回頭看”,從建議的分辦、交辦、辦理到答復、評價、反饋,實現全流程網上運行,與代表全過程網上互動。2020年,《關于加強對水稻種植扶持力度的建議》促成全區每年用于水稻種植補償資金達3000萬元,用5年時間,每年使水稻面積增加5000畝,2021年至2022年全區實際新增水稻面積12000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