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冠心病合并血液惡性腫瘤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險因素研究

2022-09-26 07:40:40秦長瑜陳梅香阮征徐琳
中國全科醫學 2022年33期
關鍵詞:因素研究

秦長瑜 ,陳梅香 ,阮征 ,徐琳 *

心血管疾病與惡性腫瘤的全球疾病負擔逐年加重[1],隨著人口老齡化及腫瘤治療手段的不斷革新,共病患者越發常見,腫瘤心臟病學進入“臨床交匯”時代。心血管疾病與惡性腫瘤不僅具有共同的危險因素,還通過慢性炎癥、氧化應激、神經內分泌激活、免疫失調等機制互為因果[2]。腫瘤治療相關的心血管毒性也顯著影響患者預后[3]。

血液惡性腫瘤(HM)患者易出現貧血、發熱、出血、消耗性衰弱、感染等臨床表現,當合并冠心病(CAD)時,可因病理機制相互影響導致病情加重,且治療決策相互制約,使決定預后的因素更加復雜。現有CAD合并HM的相關研究多聚焦于腫瘤治療藥物(如蒽環類、烷化劑、嘧啶類等)引起的心肌缺血、冠狀動脈痙攣或冠狀動脈內血栓形成[4],針對需要接受心臟毒性藥物治療的腫瘤患者,歐洲心臟病學會及其心臟腫瘤學理事會建議在治療前根據患者的心血管基線風險進行分層,采取相應的監測手段和干預措施防止心血管毒性及其進展[5-6]。而對于兩病共患的患者,暫未有研究關注影響其預后的風險因素。本研究擬通過單中心、回顧性研究分析CAD合并HM患者的臨床特點和結局,探索患者全因死亡的影響因素。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檢索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部戰區總醫院病案數據,選取首頁診斷中包含“冠心病或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和“血液惡性腫瘤(白血病或淋巴瘤或多發性骨髓瘤)”為關鍵詞的患者。CAD診斷標準參考《穩定性冠心病診斷與治療指南》[7]和《急性冠脈綜合征急診快速診治指南(2019)》[8],需符合以下條件之一[9]:(1)冠狀動脈影像學評價(冠狀動脈造影或冠狀動脈計算機斷層掃描)至少1支心外膜冠狀動脈血管直徑狹窄大于50%;(2)冠狀動脈功能性評價(癥狀發作時心電圖、運動負荷心電圖、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心肌成像等)有心肌功能性缺血或缺血相關心律失常;(3)經心電圖和/或心肌標志物檢查確診急性心肌梗死;(4)既往已接受冠狀動脈血運重建治療,如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或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因HM病理分類復雜,參考《內科學》[10]明確為HM的類別,本研究納入白血病或淋巴瘤或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骨髓增生性疾病臨床轉歸異質性大,暫未納入研究。整合患者多次住院情況,排除腺淋巴瘤等非血液系統疾病及出入院診斷不符的患者,建立CAD合并HM患者數據庫。本研究經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總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NZLLKZ2022066),可免除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為單中心、回顧性病例對照研究。收集患者的一般情況:姓名、性別、年齡、身高、體質量、體質指數(BMI)、體表面積(BSA);既往合并癥:吸煙、心房顫動、高血壓、糖尿病、腎功能不全、腦卒中;CAD診治情況:CAD類型、用藥情況(抗血小板藥物、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他汀類藥物)、是否行再血管化治療(PCI/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HM診治情況:HM類型、治療方案;生命體征及輔助檢查:首次入院初測血壓、心率、心電圖診斷、心臟超聲(包括瓣膜病變情況、左心室射血分數、室間隔厚度、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心室后壁厚度)、實驗室檢查〔血紅蛋白、血小板計數、纖維蛋白原(FIB)、血清肌酐、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白蛋白、總膽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尿酸、肌鈣蛋白、腦鈉肽(BNP)和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于2021年7—8月查閱患者歷次住院病歷并進行電話隨訪,隨訪生存狀態、是否發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以及主要出血事件,記錄事件發生時間。將研究對象按生存狀態分為生存組和死亡組。

1.3 相關標準和定義 MACE定義為死亡、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腦卒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因復發心絞痛住院;主要出血事件為歐美出血學術研究會2,3,5定義的主要出血[11]〔2級:任何顯著的、不符合3、4(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相關出血)、5級(致命性出血)出血標準而需要處理的出血跡象。就診或致電醫療人員期間沒有進行任何治療或檢查不屬于2級出血。3級:有臨床、實驗室和/或影像學證據的出血。5級:致命性出血,即直接導致死亡且沒有其他可以解釋的原因的出血〕。瓣膜病變定義為任一瓣膜中度及以上狹窄或關閉不全;心電圖異常定義為心律失常、病理性Q波形成或特異性ST-T改變。左心房擴大定義為左心房前后徑×左右徑×上下徑>35 mm×44 mm×51 mm。將實驗室檢查中BNP、NT-proBNP、肌鈣蛋白與超敏肌鈣蛋白結果轉換為分類變量:BNP升高、心肌酶異常。BNP升高的定義:BNP>100 ng/L,NT-proBNP>300 ng/L。心肌酶異常定義為肌鈣蛋白或超敏肌鈣蛋白超過當時檢驗報告參考范圍上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M(P25,P75)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非參數秩和檢驗;計數資料以相對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使用Kaplan-Meier法繪制生存曲線,使用單因素Cox回歸篩選全因死亡相關的臨床指標,再進行多因素Cox回歸分析探討CAD合并HM患者全因死亡的影響因素。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研究對象及隨訪結果 檢索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部戰區總醫院病案數據,共收錄患者105例,排除資料不全、出入院診斷不符、腮腺腺淋巴瘤等非目標患者,最終納入符合標準的患者78例,其中男56例,女22例;年齡47~94歲,平均年齡(70.6±12.0)歲;HM中白血病25例,淋巴瘤34例,多發性骨髓瘤19例;CAD中急性冠脈綜合征9例,穩定性CAD 69例。10例失訪,共納入研究68例,中位隨訪時間67.3個月。15例未發生MACE,發生MACE的53例中1例因再發心絞痛住院,52例(76.5%)死亡,中位生存時間10.9個月。5例發生主要出血事件(3例出現消化道大出血,1例出現消化道及口腔黏膜、鼻、牙齦出血,1例出現四肢瘀斑、顱內出血)。

2.2 兩組患者人口學信息及既往合并癥比較 死亡組患者年齡大于生存組,BMI、BSA小于生存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性別及既往合并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生存組及死亡組一般情況及既往合并癥比較Table 1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comorbidities between survival group and death group

2.3 CAD診治情況及入院生命體征、心臟檢查、主要出血事件比較 死亡組患者CAD類型、CAD治療、主要出血事件比例、超聲及心電圖檢查、入院血壓與生存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死亡組患者入院時心率大于生存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CAD診治情況及入院生命體征、心臟檢查、主要出血事件比較Table 2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AD,admission vital signs,cardic examinations and major bleeding events between survival group and death group

2.4 兩組患者HM診治情況比較 生存組患者HM類型、放療比例、靶向/免疫治療比例、未針對腫瘤治療比例與死亡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生存組患者化療及干細胞移植比例高于死亡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HM診治情況比較〔n(%)〕Table 3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M between survival group and death group

2.5 兩組患者實驗室檢查結果比較 與生存組比較,死亡組患者血紅蛋白、白蛋白水平更低,胱抑素C水平、BNP升高比例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血小板計數、FIB、血清肌酐、尿素氮、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白蛋白、總膽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尿酸、乳酸脫氫酶、同型半胱氨酸、心肌酶異常比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實驗室檢查結果比較Table 4 Laboratory test results between survival group and death group

2.6 CAD合并HM患者全因死亡影響因素的Cox回歸分析 使用Kaplan-Meier法繪制生存曲線(圖1),中位生存時間為10.93個月。分析全因死亡的風險因素,首先使用單因素Cox回歸分析,以全因死亡結局(賦值:0=否,1=是)為因變量,以BMI(賦值:實測值)、HM類型〔賦值:白血病=(0,0)、淋巴瘤=(1,0)、骨髓瘤=(0,1)〕、化療(賦值:0=否,1=是)、放療(賦值:0=否,1=是)、平均動脈壓(賦值:實際值/10)、心率(賦值:實測值/10)、左心室射血分數(賦值:實測值)、血紅蛋白(賦值:實際值/10)、FIB(賦值:實測值)、白蛋白(賦值:實測值)、血小板計數<100×109/L(賦值:0=否,1=是)、BNP升高(賦值:0=否,1=是)為自變量,進行單因素Cox回歸分析結果顯示,BMI、HM類型、化療、放療、平均動脈壓、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數、血紅蛋白、FIB、白蛋白、血小板計數<100×109/L、BNP升高可能是CAD合并HM患者全因死亡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5。采用向前步進(似然比)法進行多因素Cox回歸分析,結果顯示,BMI升高〔HR=0.841,95%CI(0.761,0.930),P=0.001)〕、接受化療〔HR=0.340,95%CI(0.182,0.637),P=0.001〕、白蛋白升高〔HR=0.934,95%CI(0.889,0.982),P=0.008〕是CAD合并HM患者全因死亡的保護因素,FIB升高〔HR=1.635,95%CI(1.291,2.071),P<0.001〕、血小板計數<100×109/L〔HR=2.500,95%CI(1.336,4.678),P=0.004〕 是CAD合并HM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險因素,見表6。控制其他協變量,繪制不同血小板水平的生存函數曲線,血小板計數<100×109/L的患者累積生存率低于血小板計數≥100×109/L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圖2。

圖1 CAD合并HM患者的生存曲線Figure 1 Survival curve of CAD complicated with HM

圖2 不同血小板計數患者的生存曲線(控制其他協變量)Figure 2 Function graph of survival analysis of CAD complicated with HM for different platelet counts (other covariates under control)

表5 CAD合并HM患者全因死亡影響因素的單因素Cox回歸分析Table 5 Univariate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of all-cause mortality in CAD complicated with HM

表6 CAD合并HM患者全因死亡影響因素的多因素Cox回歸分析Table 6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of all-cause mortality in CAD complicated with HM

3 討論

HM發病率和病死率均位居惡性腫瘤前十位[12]。近年來,隨著放化療、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的進步,以及靶向治療、生物治療、細胞治療等新型治療方式的出現,部分HM患者5年生存率上升至 60%~90%[13]。一項包含208 520例癌癥患者的研究中,HM的CAD患病率達16%[14]。因此腫瘤心臟病學領域的臨床實踐中不乏HM合并CAD的情況。這類患者以老年居多,器官功能退行,易因凝血功能紊亂、慢性應激、組織氧供需失衡等誘發心肌缺血,同時難以接受最佳的CAD治療方案,包括規范的藥物治療和適當的血運重建[15]。囿于病情復雜及學科限制,針對這一人群的研究亦少有開展,影響患者預后的風險因素并不明確,目前交叉學科的指導意見亦無法覆蓋病患管理中的細節。因此本研究基于臨床需要進行探索,以期為臨床管理提供參考。

本研究中CAD合并HM患者中位生存時間10.93個月,約76%的病例死亡,總體來說預后不良。Cox回歸分析結果顯示,BMI升高、接受化療、白蛋白水平升高是CAD合并HM患者全因死亡的獨立保護因素,FIB升高、血小板計數<100×109/L是CAD合并HM患者全因死亡的獨立風險因素。

較高的BMI與超重/肥胖、代謝綜合征密切相關,可導致CAD急慢性心血管事件的發生[16-17],也與較高的乳腺癌、子宮內膜癌、食道癌、結直腸癌、肝膽胰腎癌癥以及多發性骨髓瘤的發病風險有關[18],是心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的共同風險因素。但對于惡性腫瘤消耗狀態的患者,較高的BMI在一定范圍內意味著更好的營養狀態、豐富的肌肉含量、較低的衰弱風險。不過本研究所納入病例BMI均小于30 kg/m2,無肥胖患者,因此結論中BMI升高的保護作用不能外推至肥胖人群。基于丹麥人群的橫斷面分析發現,骨髓增生性腫瘤患者的BMI和總癥狀負擔之間呈U型關系[19]。一項中國前瞻性隊列研究[20]納入了10個地區的慢病隊列,報告BMI與主要慢病死亡風險,全人群數據顯示,與 BMI為 20.5~22.4 kg/m2的人群相比,BMI<18.5 kg/m2〔HR=1.40,95%CI(1.31,1.50)〕、BMI為 18.5~20.4 kg/m2〔HR=1.11,95%CI(1.05,1.17)〕和 BMI≥ 35.0〔HR=2.05,95%CI(1.60,2.61)〕的人群全因死亡風險升高,缺血性心臟病和惡性腫瘤死亡風險相對較低人群的 BMI分別為 18.5~23.9 kg/m2,26.0~34.9 kg/m2。對于腫瘤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暫無最適范圍的數據。但無論是全人群的研究,還是分病種的研究,體質量過輕和超重均不利于預后。對于CAD合并HM患者,需綜合考慮其疾病病程、慢性營養狀態、肌肉含量、活動能力,糾正營養不良、消瘦、肥胖、代謝綜合征,加強康復訓練,從而提高抗病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和預后。在臨床研究中也需要針對特定人群開展長期隨訪的前瞻性隊列研究,才能全面了解BMI對共病患者健康的影響。

白蛋白可體現機體營養狀態、肝臟的合成功能,且具有維持血漿滲透壓、參與物質轉運、解毒等生理功能[21]。其在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中參與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調節纖溶和炎性反應等作用[22]。營養攝入不足、合成減少、分解代謝率高、血管外分布和外源性丟失均會造成白蛋白水平降低,全身炎癥也會影響白蛋白的合成,惡性腫瘤患者靜息能耗增加會導致白蛋白的分解代謝增強。流行病學研究報告,低血清白蛋白水平在一般人群、老年人、CAD、惡性腫瘤患者中均為不良預后的重要預測因子[23-25],本研究結果與之一致。在CAD合并HM患者的病情評估中,白蛋白是一個重要指標,但通過外源性補充白蛋白改善患者生存結局的證據不足,因此在臨床治療中,需根據患者的全身狀況、白蛋白減少程度、循環容量狀態、是否伴有組織滲出、血管外肺水腫程度等決定是否外源性輸注。

腫瘤治療相關心血管毒副作用一直是腫瘤心臟病學領域研究的熱點,其中放療、化療、靶向藥物治療,包括近年來興起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均會不同程度地引起心血管系統損害,包括冠狀動脈疾病、心臟瓣膜病、心肌功能異常和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性疾病、心包及血管病變等;其中蒽環類藥物的心血管毒性最為常見[4]。在本研究中,HM患者化療方案中包含了蒽環類藥物、抗代謝藥物、蛋白酶體抑制劑等,而多因素Cox回歸分析顯示接受化療是全因死亡的保護因素,可能因本研究未根據HM類型和活動狀態分層分析治療方案與不良心血管結局之間的關系,整體來看,未接受化療的患者多屬于病情危重不適宜化療或拒絕治療的情況,化療的保護性作用為針對腫瘤治療有效的體現。臨床治療中,化療相關心功能不全的預防和治療仍需引起血液科、腫瘤科醫生的重視。一項薈萃分析表明,β-受體阻滯劑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在蒽環類藥物引起的心功能不全中有保護作用[26],這兩類藥物也是CAD患者的二級預防藥物,應根據適應證規范甚至積極使用,而本研究中這兩類藥物的應用率均未達40%,是臨床實踐中可以改進的環節。

癌癥患者存在高凝狀態、凝血功能紊亂[27],HM患者10年血栓栓塞或出血并發癥的絕對風險為19%,與普通人群相比患急性心肌梗死、深靜脈血栓、出血的風險增加1.36、3.37和2.39倍[27-28]。HM易栓因素包括白細胞計數增加、組織因子的表達和激活增多、治療藥物毒副作用、血管內置管、遺傳傾向、感染、制動、獲得性活化蛋白C抵抗等[29-30]。而增加出血風險的因素包括血小板減少、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及白血病細胞中Annexin Ⅱ表達增加導致的纖溶亢進[29]。

HM最常見的凝血障礙是血小板減少癥[31],后者不僅在本研究中是患者不良預后的風險因素,多項研究報道血小板計數<50×109/L的CAD合并癌癥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增加[32]。

血小板參與原發性止血、血管生成、組織修復、炎癥、轉移,保護炎癥血管完整性[31]。血小板減少會增加出血風險,但兩者間并不呈線性關系。兩項針對HM患者的大型研究發現,當血小板計數<80×109/L時,出血風險增加,但風險不隨血小板計數增加而降低[33-34]。嚴重的血小板減少本身也不等于出血,因為在血小板計數<1×109/L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只有31%出現大出血,總體而言,出血風險取決于基礎疾病[31]、血小板數量、血小板的成熟活化、血液流變學與血小板間的相互作用[30]。本研究中兩組患者間主要出血事件無明顯差異,血小板計數<100×109/L與不良預后相關,可能是骨髓造血功能、組織修復功能、抗炎特性降低及異常免疫狀態的結果[31]。盡管血小板減少與出血風險間無明顯線性關系,卻使抗凝、抗栓的治療決策更加復雜化。

HM患者即使血小板減少,深靜脈血栓、動脈血栓形成的比例仍很高[35-37]。對于血小板減少同時有抗栓指征的患者,開始或停止藥物治療時機是臨床關注的焦點。在一項法國調查中,醫生評估不同血小板閾值下抗血小板治療獲益(50×109/L時為42%;30×109/L時為24%;20×109/L時為12%)[38]。一項臨床情境研究共145名醫生處理了434例虛擬病例,其中血小板計數20×109/L(相對于40×109/L)、近期發生重大消化道出血(相對于未發生)、非學術社區醫院(相對于大學附屬醫院)促使醫生停止抗血小板治療的臨床決策,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對于不穩定型心絞痛)、有管理機構的指導建議促使醫生繼續抗血小板治療[37]。

在CAD的規范治療中,抗血小板治療的地位舉足輕重,而本研究中患者接受抗血小板治療的概率低于50%。雖然結論中抗血小板治療與臨床預后無統計學關系,但有研究支持在急性心肌梗死、血小板減少(<50×109/L)的HM患者中,阿司匹林的使用與延長存活時間和降低心血管死亡率有關,而不會增加大出血風險[39]。

對于血小板減少的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中國專家建議[40]:(1)血小板計數 60×109/L~100×109/L,需謹慎評估雙聯抗血小板的安全性,低出血風險患者可首選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高出血風險患者可考慮使用單藥(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治療,避免使用替格瑞洛;(2)血小板計數30×109/L~60×109/L,建議使用單藥(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維持治療,避免使用替格瑞洛;(3)如血小板計數低于30×109/L建議停用所有抗血小板藥物,并避免行PCI;(4)血小板計數短期降幅超過30×109/L,不建議繼續抗血小板,應積極糾正原發疾病后再評估抗血小板治療的安全性。針對穩定性CAD的患者,暫無明確閾值推薦,需要根據缺血/出血評分綜合決定,中重度基線血小板減少(血小板計數<100×109/L)是學術研究聯合會高出血風險工作組定義的高出血風險主要標準之一[41]。

管理CAD合并HM患者,出凝血風險的權衡需要臨床工作者摸索經驗。目前的研究可以明確,血小板減少不是抗血小板治療的絕對禁忌證。經過謹慎評估的慢性血小板減少患者,無論是CAD合并HM,抑或是CAD合并癌癥群體,均應該根據指南推薦得到審慎的個體化治療方案。而確定更加精確的治療閾值,還需要通過嚴謹的前瞻性臨床研究提供可信的證據。

在出凝血評估中,FIB作為凝血因子參與冠狀動脈內血栓形成過程,是凝血瀑布效應中的重要一環[42]。作為一種急性時相蛋白,在炎癥過程中呈特征性升高,可誘導血管內皮細胞和血管平滑肌細胞內其他炎性因子的合成和釋放,募集單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在病變部位聚集,從而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病變的進展[43]。FIB水平可反映冠狀動脈病變的嚴重程度[44],無論是急性冠脈綜合征或穩定性CAD,高FIB水平均與較高的遠期死亡風險相關[45-47]。

高FIB血癥與一些實體瘤的總生存期和無進展生存期惡化有關。可能的機制有:腫瘤細胞通過激活凝血級聯反應促進凝血酶的生成,導致FIB向纖維蛋白的轉化,刺激新血管生成,可促進腫瘤擴散[48];腫瘤細胞釋放趨化因子、細胞因子和前列腺素,促進炎癥蛋白(包括FIB)的募集、腫瘤細胞增殖和轉移[49];FIB與血小板構建包裹腫瘤細胞的網絡,逃避宿主的免疫監視[50]。一項髓系急性白血病的研究中,較低FIB水平組的總體存活率和無進展存活率明顯較好,研究者推測FIB是白血病引發的炎性反應的體現,因為在誘導化療期間使用的抗炎藥物(包括皮質類固醇)可影響結果[51]。另一項HM患者止血激活、纖溶、炎癥與病死率關系的研究卻沒有發現FIB對預后的預測意義[24]。在一些研究中低FIB水平(<1.0 g/L)也體現出篩選高危HM患者的作用[52]。綜上,高FIB一方面是血栓形成的高風險因素,一方面是急性炎癥的表現,但極低的FIB水平常預示凝血因子的消耗、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和大出血風險。CAD合并HM患者在不同的病程階段、不同的生理狀態下,會通過復雜的病理途徑表現出不同的臨床問題,需個體化分析,但綜合本研究和文獻中的結論,血小板計數和FIB水平可以作為預后的參考。

本研究局限性:(1)本研究為回顧性分析,時間跨度長,難以避免資料脫失及患者失訪,電話隨訪的準確性受患者及家屬的記憶、文化水平及情感因素影響,無法獲得死亡患者的具體死亡原因;(2)此類患者病情復雜,影響結局的因素較多,單中心研究存在人群偏倚,且病例數量少,也無法做到分層評估、嚴格控制混雜因素,可能導致結果不穩定;(3)跨專業收集數據具有一定難度,可能存在細節遺漏;(4)CAD合并HM患者的腫瘤死亡與心血管死亡結局會相互競爭,如需明確這類患者死亡的具體原因和影響因素,需擴充數據、完善隨訪細節,進行競爭風險分析。

綜上所述,本研究對CAD合并HM患者全因死亡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發現BMI升高、接受化療、白蛋白升高是死亡的獨立保護因素,FIB升高、血小板計數<100×109/L是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這些指標有助于臨床工作中對病情的判斷。對于共病患者,專科醫生對非專科病情的判斷較為片面,難以綜合權衡,制訂治療方案時偏保守、固化,非責任醫師給予治療意見后少有動態評估、逐步滴定;在共病均較為棘手、治療存在矛盾、預計遠期預后不佳時,患者可能無法獲得最優治療方案,也難以樹立抗病的信心。腫瘤心臟病學的發展需要多學科配合、滲透,無論是腫瘤專科還是心臟專科,均應該擴大知識面,打破學科壁壘,主動做病情的管理者而不是退至“安全地帶”,才能最大化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作者貢獻:秦長瑜提出研究思路,設計研究方案,收集、整理研究數據和統計學分析,撰寫論文以及負責最終版本的修訂;陳梅香協助文獻調研及收集研究數據;阮征協助文獻調研及患者隨訪;徐琳論文審閱及指導性支持,對論文整體負責。

本文無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因素研究
腹部脹氣的飲食因素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 02:36:04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四大因素致牛肉價小幅回落
今日農業(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食品安全的影響因素與保障措施探討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群眾路線是百年大黨成功之內核性制度因素的外在表達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46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嫩草国产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一区女同| 欧美另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国产亚洲精品yxsp|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A|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91青青视频| 69免费在线视频| 97青草最新免费精品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狠狠色狠狠综合久久| 国产91精品久久|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免费日韩在线视频| 国产91成人|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网| 青青操国产|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欧美日本中文|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99精品福利视频|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成人免费|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国产精品性|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精品 | 色婷婷综合激情视频免费看|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久视频免费|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亚洲看片网| 无码久看视频| 67194亚洲无码| 色爽网免费视频| 日本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91成人免费观看|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97在线公开视频| www.国产福利| 国产剧情伊人| 国产导航在线|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AⅤ| 欧美在线精品怡红院| 色悠久久综合| 欧美α片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资源| 国产真实乱人视频| 国产第二十一页| 亚洲91在线精品| 在线观看无码av免费不卡网站| 国产成人喷潮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超碰91免费人妻| 久草视频中文| 婷婷六月在线| 国产女人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国产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亚洲日韩a| 天堂在线视频精品| 一级一毛片a级毛片|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伊人色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久尹人网香蕉 | 丁香六月综合网|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视频| 精品福利视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