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俊明 (長春中醫藥大學 吉林長春 130000)

書 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教學工作創新研究
作 者:魏曉迪,等
出版單位: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2月
定 價:80.00元
ISBN:9787511738134
高校與企業開展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是我國高等教育優化改革的必然趨勢和總體要求,是滿足新時期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發展對應用型復合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基于產教融合背景開展人才培養工作的創新探索,是完善高校思政教育體系的關鍵環節,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養具有針對性,強化新時代條件下立德樹人培養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產教融合是一種以創新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基于產教融合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實踐重點在于優化思政教育與產業需求的結構性矛盾,對產教協同育人鏈進行重構,通過集成化和共享化的校企協同育人框架,為思想政治專業教學拓寬人才培養空間,形成教育資源合理。
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教學工作創新研究》一書,主要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開展產教融合為主要研究對象,該書基于實事求是的態度,高屋建瓴,從多個層次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問題進行了全面探索,從理論層面上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主體、客體、介體以及環體創新需求進行了全面闡述,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開展產教融合建設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該書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學研究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三個部分,對其創新需求及各領域協同創新進行了詳盡分析,從創新本質上明確了產教融合的功能與作用,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產教融合模式發展建設提供了詳實的理論依據以及專業性的指導意見,通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教學工作創新研究》一書,基于產教融合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實踐,可以得出以下幾點認知。
第一,產教融合模式對優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產業與教學的緊密結合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實踐提供了創新型發展思路,基于產業需求下的人才培養模式更能夠明確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學目標,只有培養社會發展和產業建設認可的符合崗位需求的專業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實踐才能夠真正實現創新價值追求,得到社會和相關領域的廣泛認可。同時,在產教融合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還能夠為我國思政領域的創新發展和產業升級提供扎實的科研服務與支撐,能夠為我國思想政治領域發展培養更多的高水平專業人才,帶動思想政治領域的創新發展。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教學工作創新研究》一書理論扎實且邏輯思維清晰,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實踐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理論內涵,同時也讓讀者能夠清晰的認識到當前基于產教融合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實踐工作存在的具體問題。一方面,當前多數高校產教融合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課程結構理論多于實踐,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能力不強,教學實踐內容無法做到對思想政治學科內容的全覆蓋;另一方面,受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特殊性和理論性限制,高校在推進產教融合的過程中很難找到與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的行業與企業,校企合作的目標對象界定相對模糊,無法找到準確的產教融合落實點。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教學工作創新研究》一書的主要內容就是為高校基于產教融合背景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實踐提供創新建設思路。首先,高校需在產教融合引導下挖掘出思想政治教學的創新教育理念,將職業所需精神與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效關聯,通過找尋到諸如“工匠精神”等職業中存在的優秀品質內容,有針對性地開展實踐教育,滿足新時期思想政治專業開展產教融合的創新需求;其次,高校需完善基于產教融合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養機制,提升行業或企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基于思政利于發展需求,打造動態的協同育人機制,將思政行業需求與高校人才培養目標有機的結合在思想政治教育與教學體系方案設計當中。此外,產教融合作為一種全新的協同育人生態系統,在全面增強高校思想政治專業學生培養質量和改善育人成效的同時,還要優化人才供給體系,有效化解當前我國思想政治領域人才供需失衡矛盾,應通過這種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一體化協同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來實現思想政治專業教育與產業發展共贏的總體目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教學工作創新研究》一書系統化地闡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教學工作的理論基礎及創新原理,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觀念領域、教學領域以及工作領域提出創新型見解,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實現產教融合發展提供了扎實的理論依據,是一本專業性極強的思想政治學科指導性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