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永 張 帆 李媛春
增長極一般特指單個城市或多個城市組成的都市圈、城市群,能夠支撐的區域經濟規模也不同,如城市群是國家增長極、區域中心城市則是一省或鄰近幾省的增長極。增長點是對推動區域發展或經濟指標提升的單一要素的通俗表述,這種要素可以是經濟單元、產業門類、政策利好、社會現象等。增長帶首次出現在2017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此后在國家領導人講話或政策文件中出現,目前國內外學術界無成形說法,理論幾乎空白。
從產業角度講,增長點是某一產業或行業,增長極是一組產業或行業,增長帶是諸多產業行業組成的經濟綜合體。從地域角度講,增長點相對較小,有時也稱作區域增長極,具有局部、局域、點狀特點;而“帶”“圈”或“灣區”具空間整體、全域、完整的特征。在省域范圍內,如把城市作為增長極,城市區域分塊可稱作增長點,更多對應某一產業或一組產業,更強調自身發展;多個城市抱團聯動發展,就形成經濟帶、都市圈或灣區,更多對應產業集群或產業綜合體,更強調城鄉統籌、區域一體化發展。
近年來,國家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全方位多領域開放合作,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支持西部地區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壯大綠色生態產業體系。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將甘肅省蘭州市確定為國家布局的陸港型物流樞紐和商貿服務型物流樞紐載體城市,酒泉市確定為國家布局的陸港型物流樞紐載體城市。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甘肅省一些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發展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的發展需求。同時國際經濟格局、國內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面臨新一輪調整,為與新的區域發展布局相適應,甘肅急需尋求新的產業分工,促進經濟長期穩定增長,必須培育經濟發展增長點。
近年來,甘肅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深化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經貿合作,作為西北地區重要的交通物流樞紐,甘肅省承東啟西、南拓北展的大通道區位優勢明顯,特別是蘭渝鐵路、寶蘭客專等鐵路建成后,通道優勢進一步凸顯;明確提出要培育發展十大生態產業,設立了綠色生態產業發展母子基金,搭建起了一個“1+1+10+X”的政策框架體系,明確了構建生態產業體系;科技實力較強,居全國第18位,有2000多個研究機構,許多成果達到國內和行業領先水平,對培育新的增長點增長極具備重要的科技支撐作用;區域經濟已經在增長極之間通過產業緊密聯系而自發形成了呈條狀的跨市州經濟發展密集通道區域。
增長帶的形成與區域整體發展水平(地均GDP)和地級城市數量密切相關。甘肅省有14個地級行政區劃,現選擇中西部省區地級行政區劃多于或等于甘肅省的7個省區。
2021年甘肅省地均GDP241億元/萬平方公里,僅高于新疆,不足廣西、貴州、四川的23%,為寧夏的35.33%,云南的45%,培育“帶”的條件相對欠缺。10個省會城市中,甘肅省蘭州市占全省GDP比重(33.83%)第3,但絕對量(3231.3億元)倒數第2,只能說具備一定的輻射帶動能力。加之慶陽、酒泉和天水等市GDP規模較小,且地形狹長,除酒泉、嘉峪關相距20公里,以及白銀、定西距蘭州,金昌距武威,甘南距臨夏100公里以內之外,其余任意兩城市相距都在150公里以上。
1.榆中生態創新城。榆中生態創新城位于蘭州榆中盆地,距蘭州主城區35公里左右,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植被良好,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發展空間充裕,具備良好的基礎條件和開發優勢。榆中生態創新城是吸引人口和產業集聚的最現實選擇,也是抽疏蘭州市主城區人口、開辟新的發展空間的需要,可打造省會城市副中心,且可為下一步蘭州1小時都市圈向東擴張創造條件。

表 中西部部分省區地均GDP對比
2.大敦煌文化旅游經濟圈。敦煌是中國的代表性景區,也是甘肅省最能吸引國際游、國內游的大景區,通過發揮敦煌旅游龍頭作用,輻射帶動酒泉市發揮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逐步實現全市文化旅游一體化發展。
3.隴東能源基地建設。平慶地區是國家規劃建設的14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預測煤炭資源量1540億噸,占甘肅省96%,探明資源量359.8億噸,同時擁有石油資源量52.3億噸,石灰石、頁巖氣、天然氣等資源預測儲量也非常可觀。未來隴東能源基地煤炭優質產能將進一步釋放,煤炭產能將達到4888萬噸/年,可為打造隴東能源化工基地提供有力保障。
4.先進制造產業。甘肅省初步形成了以石化通用裝備、新能源裝備、電工電器裝備、高檔數控機床、農機裝備為重點的產業格局。在智能化發展方面,研發了重離子治療裝備、軌道交通裝備、風力發電裝備、太陽能光伏裝備、燃煤電廠煤干燥裝備、種子加工機械等一批特色優勢裝備,打造了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拳頭產品,甘肅的裝備制造業正向著智能高端方向穩步邁進。
5.軍民融合產業。甘肅省已形成了鈾濃縮、鈾純化轉化、后處理、乏燃料處理和廢料處置的完整核產業鏈條,是國家核技術研發、核燃料生產、核廢料處理和核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如酒泉中核甘肅核技術產業園項目是目前為止我國最大的軍民融合項目,建成后可產生千億級的國內生產總值,對促進和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6.數據信息產業。甘肅省電力豐富、氣候干燥涼爽,是國內適合發展大數據產業的一、二類地區,正著力建設甘肅省大數據局和國家大數據節點中心,實施了一批通信、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基礎設施項目,大數據信息產業與政府治理、社會管理、實體經濟、民生服務等正在深度融合。
7.清潔能源產業。按照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目標要求,非化石能源占比要從2020年的15%提升到2030年的25%左右,新增能源需求主要依靠清潔能源滿足。甘肅作為國家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全年全省新能源裝機5000萬千瓦,清潔能源發電量占全省電源總裝機比例接近65%,形成了從設備生產到運行維護的新能源全產業鏈。
1.蘭白都市圈核心增長極。蘭州市已具備西北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的雛形,在交通、物流、信息、科技等方面具有比較優勢。白銀市具有能源充裕、建設用地廣闊、農畜產品豐富等明顯優勢,城市轉型和產業結構升級任務迫在眉睫。從主要經濟指標看,蘭白都市圈大多數指標都占到全省的40%以上,起到了輻射帶動和引領作用。2021年,蘭白兩市的經濟總量為3802.3億元,占全省10243.3億元的37.12%;國家級開發區3個,占全省國家級開發區總數7個的43%。從未來發展趨勢看,蘭白都市圈建設始終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隨著一系列政策舉措的逐步落實,蘭白地區的發展水平和實力將不斷提升,將成為全省及西部地區最重要的核心增長極。
2.酒嘉增長極。嘉峪關與酒泉市中心城區相距20公里,承擔著打造甘肅向西開放橋頭堡、建設省域副中心的歷史使命。酒嘉兩市在通道物流、風光新能源、裝備制造、文化旅游、現代戈壁生態農業等產業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酒嘉作為蘭新經濟帶上介于蘭州、烏魯木齊之間的區域增長中心,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特別是隨著酒額鐵路、敦格鐵路的開通運營,酒嘉地區的區位交通優勢將進一步提升,有望形成我國最西端的綜合交通物流樞紐中心。2021年,酒泉市的經濟總量為762.7億元,居全省第三位,人均GDP比較高,分居全省前兩位;嘉峪關市和酒泉市城鎮化率分別高達93.65%,61.52%,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有較好的發展基礎和潛力,具備培育全省新的增長極的優勢和條件。
3.平慶增長極。2020年,平慶地區常住人口為406.6萬人,占16.3%,是除蘭白地區以外人口最為密集的地區。2021年,平慶兩市的經濟總量為1439.24億元,占全省的14%,高于酒嘉地區,其中慶陽市經濟總量為885.27億元,居全省第二位。平慶地區是國家綜合性能源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關中平原城市群重要部分和承接產業轉移的重點區域。
1.黃河上游經濟增長帶。甘肅省必須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機遇,加快構建綠色循環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已形成了以高效節水農業、旱作農業、生態休閑農業等主導的特色農業體系,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為主導的現代工業體系,及以現代服務業為主要方向的服務業體系,沿黃城鎮體系初步形成,成為全省最重要的經濟增長帶。
2.河西走廊經濟增長帶。河西走廊經濟增長帶是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咽喉要道和我國向西開放的戰略大通道,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的核心組成部分,是我國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也是順利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目標的重要保障。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擁有金昌、張掖、酒泉等數個資源工業基地,已形成較為完善的礦產品采、選、冶煉、加工和綜合利用體系,具備資源就地就近加工轉化的條件和優勢。
3.隴東南經濟增長帶。隴東南地區產業體系齊備、資源互補性強,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合作、抱團發展的基礎和優勢,是甘肅省參與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的主力軍,對接融入成渝經濟區,加入長江經濟帶具有獨特優勢。隨著蘭渝鐵路、十天高速等重點交通干線的建成運營,天水至隴南鐵路建成后,能源通道優勢將進一步提升,對促進平慶煤炭資源南下,有效填補川渝地區煤炭能源缺口,促進川隴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