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海堂
(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第一中學,甘肅天祝 733299)
在高中基礎教育課程中,生物占據一席之地,其內容與人體細胞、遺傳進化、生態系統、自然環境息息相關。對生物知識展開學習,不僅可以幫助高中生正確地認識自我,還能促進其對自然社會的認識,有助于其形成健康生命觀念、良好科學探究精神以及社會責任意識、理性思維能力。但是就目前來說,部分教師只是單純地講解教材知識,教學手段較為刻板,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課程知識的學習。面對該情況,教師有必要尋找一些有助于學生學習的教學資源和方法,網絡資源便是其中之一。
將網絡資源運用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活動中能夠起到豐富內容、優化結構、促進學生學習和成長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課堂整體教學效率和質量。簡單來說就是利用互聯網中的其他優質教學材料補充課堂教學內容,這可以讓高中生在課堂上接觸到更加豐富的生物知識,促進其對課程內容更全面的學習和了解。此外,融入外部資源使得課堂結構發生了一些變化,這無形中增加了課堂活動的新鮮感,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探究積極性,最終將整體教學效率和質量提高到新的層次。
觀念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留下的概括的形象,影響著人的選擇和行為。高中生物教師形成的與生物課堂教學、運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等思想觀念往往直接關系著他們對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這意味著教師首先應對網絡資源形成正確的認識,轉變刻板的教育觀念、建立全新的教學思想。但是縱觀當前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大多數教師缺乏對網絡教學資源的正確認識,甚至認為在課堂中應用網絡資源是在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因此并沒有主動地在課堂上融入網絡資源,也不允許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自己在互聯網中搜集的、能夠解釋教材知識的信息。高中生對生物知識的創新學習受到限制,整個課堂環境較為沉悶、刻板,整體教學效果必然會受到消極影響。同時,要想更好地促進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高中生物教師必須積極轉變自身刻板的思想觀念,建立關于網絡教學資源的正確認識,在課堂上積極融入網絡教學資源,并以此為中心主動創新授課方法。
高中生物教師課堂授課水平取決于專業能力,也就是說教師能否在課堂上合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授課進而豐富和創新課堂教學會受其專業能力影響。因此,為促進網絡資源在高中生物課堂的有效運用,教師還應主動在研學中培養自身專業能力、提升課堂授課水平。此時,網絡教學資源價值開始顯現。教師借助網絡教學資源進行研學,對其他優秀教師上傳到網絡平臺中的微課教學材料、電子課件、思維導圖等展開學習,分析其課堂授課思維與網絡教學資源應用規律,取長補短,由此選擇、設計出更加符合班級學生學情與發展需要的課堂網絡資源教學材料,切實優化教學,助力學生課堂創新、高效學習。但是分析當前多數高中生物教師的研學行為,我們能夠看到他們更多的是在根據過往教學經驗進行研學,并且將更多重點放在了對教材知識點的分析上,缺乏對優質網絡教學資源設計思路、應用方式的全面分析,導致無法很好地掌握高中生物課堂網絡教學資源應用規律并以此優化課堂授課工作。基于此,教研組可適當介入管理,組織教師商定網絡教學資源課堂應用研學方案,使其在有針對性的研學中切實提高課堂應用網絡教學資源進行授課的能力,形成研學網絡教學資源并進行課堂應用的良好習慣。由此,學生能夠通過教師基于網絡教學資源的課堂有效指導實現對高中生物知識的創新、深入學習,顯著增強課堂知識探究成效,在網絡資源支持下豐富高中生物知識儲備。
網絡資源與高中生物課堂的結合,包括依托網絡資源創設生物學習情境。傳統模式下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之所以會出現教學效果不夠理想等問題,與缺乏良好教學情境、學生知識探究興趣不足有著不容割裂的聯系。因此為了將網絡教學資源有效應用在高中生物課堂上,教師可以嘗試借助網絡元素創設趣味教學情境,以此調動學生的探究興趣。一旦高中生的生物知識探究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他們在課堂上就會有更加積極的表現,主動對知識展開思考和討論,從而取得較好的學習成效。并且在該模式下,學生受應試思維影響而產生的“生物學習無趣”思想逐漸改變,能夠積極地參與其他課堂活動。然而在現階段大多數高中生物教師忽略了網絡資源在該方面的應用,并未及時利用互聯網中有趣的生物元素創設趣味情境,導致課堂依舊缺乏趣味性,學生知識探究興趣難以被充分激發。面對該情況,為了更好地發揮網絡資源的積極作用,高中生物教師應加強對趣味情境的設計,加強對調動學生知識探究興趣的關注,主動了解學生感興趣的生物知識及其呈現方式,如生物故事、生活中的生物現象等,尋找有趣的生物元素并將其積極地運用在情境的構建中。如此在趣味情境支持下,課堂學習氛圍越來越有趣,學生探究知識的積極性逐步增強,整體教學效果必然更加理想。
網絡資源在高中生物課堂上的運用可以圍繞話題引領互動與知識討論展開。在課堂上加強師生、生生互動一直以來都是基礎教育比較重視的。良性互動能夠有效促進師生、生生對知識的討論和分析,進而使高中生更迅速地對課程知識形成正確理解。因此,教師可以圍繞網絡資源設計互動話題并引導學生結合課堂所學生物知識展開辯論,進而有效調動學生的理性思維,使其在爭辯中對知識形成更深刻的認識。但是就目前來說,網絡資源在生物課堂中沒有得到充分應用,教師只是單一地圍繞教材知識設計問題,以傳統提問方式組織互動,而學生討論的知識也是比較單一的,其互動和分析收獲自然是單一的,無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對此,教師有必要繼續調整運用網絡資源的方式,靈活圍繞相關資源設計互動話題,并積極引導學生對該話題涉及的生物知識展開討論和分析。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能夠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能將互動意識、理性思維提升到新的層次。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尋找能夠降低學生抽象知識理解難度的方法,化抽象為形象。直觀展示知識便是降低學生學習難度的方法之一,能夠在網絡資源支持下得以實現。高中生物內容豐富,涉及大量抽象的知識內容,無形中增大了學生的學習和理解難度。將網絡資源通過多媒體展示在高中生物課堂上可以化抽象為形象,從而促進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理解。也就是說在利用網絡資源優化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轉化知識展示方式,將教材抽象內容以更直觀的手段展示在學生的面前。而事實上現階段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仍舊有一些教師并不重視網絡資源在該方面的運用,他們依然采取刻板手段講解抽象知識,導致學生遲遲難以對教材中抽象的生物內容形成正確了解,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他們的學習自信。為進一步規避該問題,教師必須重新設計抽象知識講解方案,創新直觀講解方式,利用網絡資源將教材抽象知識以更加直觀的手段呈現在學生面前,如先在互聯網中搜集能夠解釋教材理論的生物現象,再將其在多媒體中展示出來。如此學生能夠直觀地觀察生物現象,學習深度不再局限于抽象理論層面,對直接觀察到的內容展開更具體的思考,其學習體驗與結果都會更好。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不僅需要注重對教材知識與重難點的講解,更要著力培養學生良好自主學習能力與合作探究態度,以此增強其學科綜合素養,保證教學整體效用。因此在應用網絡教學資源時,教師可以借助其創造課堂合作空間,引導學生在合作狀態下圍繞網絡資源展開自主學習,使其在互助中探究并收獲知識。而從學生角度來說,他們的課堂參與感與學習成就感能夠得到充分體現,進而優化其生物課堂學習態度,增強其學習生物的積極性。但就實際情況而言,部分高中生物教師在應用網絡資源組織教學時通常會直接將資源內容與意義告訴給學生,將灌輸式教學方法應用在網絡資源教學中,課堂看似進行了創新,但學生依舊處于被動學習狀態,自主創新學習思維與合作能力無法得到鍛煉和提高,對其課堂高效學習大為不利。基于此,教師必須深刻認識網絡教學資源與合作互助在高中生物課堂融合的意義,并在課堂應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之前深化對學生合作的指導,以客觀、公平的方式建立學生合作學習小組,保證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在自主合作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思考其核心內容,通過對比教材知識點來分析網絡資源內涵,逐步提高合作能力以及合作學習效果。并且在小組合作下的網絡教學資源應用中,受小組榮譽影響,學生能夠更主動地探索知識,調動學習生物的積極性,這同樣有助于教學效果以及教學水平的提升。
高質量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和學習離不開科學合理的知識拓展,這也是高中生物課堂融入網絡資源的目的之一。也就是說高中生物教師在課堂上應用網絡資源時有必要適當拓展課外材料,讓學生在探究教材內容的同時能夠接觸到更加豐富的生物信息。然而在現階段的高中生物課堂活動中,大多數教師忽略了對拓展材料的搜集和運用,只是在課堂上應用能夠進一步解釋教材內容的網絡教學資源,并未秉持“拓展”原則搜集更多資源和靈活運用這些資源。在該狀態下學生的學習局限在教材當中,他們很難獲得超越教材的收獲,極易對生物內涵形成錯誤認識,形成“生物就是教材中的這些內容”等不正確想法。因此,為進一步發揮網絡教學資源積極意義、優化高中生對生物知識的探究和學習,教師還應該適當尋找一些有助于學生拓展學習的網絡教學資源,并將其積極應用在課堂活動中,引導學生對其涵蓋的拓展知識展開深入探究。
微課作為互聯網環境衍生出來的一種教學工具,能夠將核心知識濃縮在一個簡短的視頻中,有助于學生理解重難點知識。因此,教師可以嘗試將網絡中的微課資源融入進來,利用其他優秀教師講解重難點知識的網絡教學片段豐富自己在課堂上對相關內容的講解,讓學生在豐富素材的支持下更迅速地突破難點、掌握重點。但是新的問題也出現了,在現階段的高中生物課堂上,大多數教師并未嚴格按照班級學生的重難點學習需要尋找網絡教學微課資源,導致他們在課堂上使用的微課與學生的學習需求不符,不僅無法有效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還無形中造成了時間的浪費。這再次提醒高中生物教師應調整微課資源選擇方式,先重點分析學生的學習需求,再緊密圍繞他們的需求選擇網絡資源。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滿足,他們能夠在網絡微課資源支持下突破困境,整體教學質量必然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高中生物離不開實驗,高中生的生物學習也離不開實踐,因此在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優化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在網絡中搜集與高中生物實驗有關的視頻并展示實驗過程,以此促進學生的實驗學習和模仿實踐。這要求教師加強對網絡實驗資源的選擇,保證實驗視頻規范性和實用性。然而就目前來看,大多數高中生物教師選擇的網絡實驗資源都缺乏合理性,他們或是草草地選擇與教材實驗不相符的實驗視頻,或是選擇了操作步驟不夠規范的視頻,同時缺乏對視頻時長的有效控制,導致學生的模仿實踐不夠規范、合理,甚至出現了模仿實踐時間不夠用的問題。面對該問題,為更好地利用網絡教學資源提升學生課堂模仿實踐有效性,教師在選擇網絡生物實驗視頻時必須更加縝密。
總而言之,將網絡資源合理運用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活動中能夠有效豐富教學內容、優化課堂結構,促進高中生對生物知識的多元學習,使其在理解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對生物的認識,最終形成更良好的生物素養。高中生物教師應積極轉變刻板的教育理念,正視網絡教學資源在生物課堂上的應用價值,同時創新多種應用手段,以便更好地發揮網絡資源的積極作用,整體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