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冰楠
(甘肅省景泰縣第一中學,甘肅景泰 730499)
在最新的《普通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中確定了“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旨在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閱讀是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組成。學生在有效的閱讀過程中可鞏固所學的基礎知識,促進思維、語言、知識應用能力的發展。同時,學生在有效的閱讀中也開闊了閱讀視野,豐富了知識儲備,促進了“語言、思維、文化、學習能力”等素養的有效落實。基于此,高中英語教師不僅要在思想上給予足夠的重視,還應立足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緊緊圍繞英語學科素養的內容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旨在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生是閱讀學習的主體。受到傳統閱讀教學理念和模式的制約,高中生的閱讀現狀不甚理想,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第一,缺乏閱讀興趣。由于高中生長期束縛在應試教學理念和模式下,在日常學習中基本上都是抱著教科書進行研究,將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集中在教材內容、課后練習上,致使其沒有時間閱讀,或者閱讀范圍僅限于教材中。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興趣也隨之降低。
第二,沒有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茖W的閱讀方法是保證閱讀效果的關鍵點,學生唯有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才能達到預期的閱讀教學目標。但在調查中發現,當前高中生沒有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常常是一遇到文章就從頭讀到尾,在閱讀的過程中常常不加思考。同時,高中生在日常閱讀中還存在指讀、唇讀、回讀等問題,嚴重制約了高中生閱讀效果的提升。
第三,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高中生在日常閱讀中常常是逐字逐句地進行閱讀,唯恐錯過任何一個單詞。同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一旦遇到生詞就直接查字典,并未結合上下文進行推測。如此一來,從表面上來說學生看懂了文章,但并未真正讀懂文章的內涵。
作為閱讀活動的主要實施者,教師秉承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直接決定了閱讀教學效果。尤其是在英語核心素養下,為高中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調查中發現,當前高中英語教師在組織和開展閱讀教學時,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第一,閱讀教學理念滯后。當前,高中英語教師依然束縛在滯后的教學觀念中,忽視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常常以考試為導向,過分關注學生的閱讀結果,忽視了學生在閱讀中的思維、學習能力、文化品格等。教師在設計閱讀教學活動之前,并未關注學生的真實閱讀水平,致使閱讀能力弱的學生無法跟上教師的步伐,制約了學生英語閱讀水平、閱讀能力的提升。
第二,忽視閱讀資源的拓展。英語核心素養下,教師要想真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引導他們閱讀大量的、不同類型的閱讀材料,了解不同類型、不同題材的文章。在當前高中英語閱讀中,教師常常忽視閱讀資源的拓展和延伸,基本上都是將教材作為唯一的閱讀材料,致使學生的閱讀資源匱乏,導致學生的詞匯積累、思維能力、語言水平的發展受到限制,嚴重阻礙了英語學科素養的落實。
第三,英語閱讀教學形式單一。當前,高中英語教師在實施閱讀教學時,受到應試教學理念的束縛,常常將重點集中在對語法、詞匯的講解中,無法著眼整體語篇。在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下,常常將語言知識講解作為重點,很少涉及其背后蘊含的文化知識。另外,在當前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地講解,很少關注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在這種單一的閱讀教學模式下,高中生的閱讀能力低下,嚴重阻礙了英語核心素養的落實。
面對高中英語核心素養下的要求,教師必須摒棄應試教學理念,重新設定閱讀教學目標。具體來說,教師應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立足于高中生的閱讀能力、閱讀學習態度等,科學設計閱讀教學方案。同時,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師還應在課堂上給學生預留足夠的思考、討論時間,以便于學生在思考和討論中,學會分析、學會閱讀,真正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此外,在英語核心素養下,教師還應樹立正確的教學設計觀,應用教材但不依賴教材,結合學生的閱讀需求進行調整和優化;還應緊緊圍繞英語核心素養的內容,重新設計閱讀教學目標、選擇閱讀教學方式等,真正提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的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能僅局限于語言知識、技能上,還應緊緊圍繞“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將閱讀目標設定為:(1)語言目標:掌握語篇中的新詞匯,明確傳統節日的相關文化知識;能夠精準描述在節日期間的情緒,包括興奮、高興、失望等;能夠運動所學的語言知識,寫一篇有關節日經歷的記敘文。(2)思維能力:在閱讀的過程中,結合節日類型梳理不同的節日文化信息,包括名稱、起源、欽點活動、特色飲食;在閱讀中將對節日文化體現的生活追求、心理期望概括出來;在閱讀中思考和分析社會發展變化對傳統節日的影響。(3)文化意識:在學習中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產生的民族節日、風俗習慣和內涵等;了解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在中西傳統文化節日對比中樹立文化自信心,為實現中華傳統文化復興做好準備。(4)學習能力:在閱讀學習中能夠正確識別文章主題句、抓住段落大意;在自主、探究閱讀中,逐漸掌握閱讀的方法,形成一定的閱讀能力。
語言素養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首要目標,主要包括英語詞匯、語法知識、語言技能等?;谡Z言素養的要求,高中英語教師應關注學生的語言知識掌握情況,充分發揮閱讀材料的作用,旨在促進學生掌握更多的語言知識?,F行的高中英語教材中每一個單元中都包括了不同的模塊,英語詞匯、英語短語、英語語法知識都貫穿于閱讀文本中?;诖耍咧杏⒄Z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應立足于教材上的閱讀材料,對閱讀材料進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將英語語言知識和閱讀教學融合起來,促使學生在文本閱讀的過程中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例如,在的閱讀教學中,為了發展學生的語言素養,教師就提取了閱讀文本中的語言知識,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圍繞詞匯、功能句式、重點句子進行總結、歸納,最終促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強化語言知識,真正提升了學生的語言素養。
同時,面對英語語言素養的要求,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還應立足于閱讀和寫作的內在聯系,積極開展讀寫結合,引導學生在讀寫訓練中循序漸進地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在的教學中,教師就可借助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指導學生在閱讀完成之后緊緊圍繞“野生動物保護”的主題,利用所學的語言知識開展寫作訓練。如此,學生在讀寫訓練的過程中不僅養成了正確的讀寫習慣,也逐漸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了語言素養的有效落實。
英語核心素養視域下,教師在實施閱讀教學時,還應關注學生的思維品質,借助有效的教學手段,促使學生在閱讀中經過思考和討論,逐漸形成正確的思維品質。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可從以下兩個方面組織閱讀教學:
一方面,設置閱讀問題。在閱讀學習中,學生的思考過程就是思維能力的形成過程。高中英語教師在實施閱讀教學時不能直接將閱讀文本的內容、結構、邏輯等灌輸給學生,而要立足于學生已經具備的語言基礎、思維能力,圍繞教學內容設計一些具有啟發性、探究價值的問題,指導學生圍繞問題進行思考、推理等,使其完成文本的深度閱讀。同時,學生在思考、討論問題的過程中,也促進了思維的發展,強化了自身的思維品質。例如,在的閱讀教學中,為了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教師可結合閱讀文本內容的主旨,給學生設計問題:“What is the passage about?”并隨之設置對應的選項,引導學生在閱讀思考中從整體上把握閱讀文本的主要內容。另外,要結合閱讀文本的細節內容,引導學生在思考、推測中完成文本內容的深度閱讀。
另一方面,科學融入思維導圖。面對英語思維品質的要求,高中英語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還應科學融入思維導圖,引導學生結合思維導圖的引導,圍繞閱讀主題分析文章內容,了解文章的結構、作者的觀點等,真正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同時,在思維導圖的輔助下,學生還能清晰地感知文章中體現出來的西方思維,使得學生在閱讀中增進對西方思維的了解。例如,在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就可引導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構建思維導圖,在對思維導圖的清晰感知下,了解西方飲食觀念的起源、發展、構成,以及西方國家對健康飲食的看法等。如此,不僅提升了學生的閱讀效果,也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落實了英語核心素養下的閱讀教學目標。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不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傳播文化的重要媒介。以往,高中英語教師在實施閱讀教學時更加傾向于語法講解、單詞教學,常常忽視其背后蘊含的文化知識,致使學生在閱讀學習中難以對文化形成正確的認知。基于此,面對英語核心素養下的要求,高中英語教師在優化閱讀教學時,必須要關注學生的文化素養。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緊緊圍繞閱讀材料,努力挖掘其背后蘊含的文化知識,將其呈現在學生面前。同時,在跨文化意識下,教師還應補充與其相契合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促使學生在中西方文化的對比中形成強烈的文化意識,并逐漸形成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例如,在的教學中,為了強化學生的文化意識,教師就可結合其背后蘊含的音樂文化,給學生播放美國著名民謠歌手鮑勃·迪倫的紀錄片,使得學生在觀看中對美國民謠音樂的興起、發展、輝煌、落寞形成了深刻的認識,了解到民謠的形成和風格等。
高中英語教師在強化學生文化素養時,還應立足于教材上的內容,對其進行拓展和延伸,使得學生在豐富的閱讀中,充分感知其背后蘊含的文化。例如,在的閱讀中學生僅僅憑借教材上內容很難真正了解其背后蘊含的西方校園文化?;诖耍咧杏⒄Z教師在優化閱讀教學時,就可結合西方校園文化內涵進行拓展和延伸,使得學生在廣泛的閱讀中對其形成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
高中英語核心素養下,教師在實施閱讀教學時,還應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得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掌握閱讀技巧和方法,循序漸進地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基于此,高中英語教師必須要摒棄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積極開展自主閱讀、合作閱讀、英語課外閱讀活動等,促使學生在多樣化的閱讀學習中循序漸進地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
一方面,教師應堅持生本教育理念,結合閱讀內容科學設計自主閱讀、合作閱讀任務。之后,將全班學生劃分為幾個學習小組,引導學生在小組共同閱讀、交流和討論中,經過深度思考獲取關鍵信息,精準把握閱讀文本的內容、主旨。如此,有效轉變了“教師講、學生聽”的閱讀模式,也促使學生在自主、合作閱讀中循序漸進地提升了自身的閱讀能力。
另一方面,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能力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教師在強化學生學習能力時,還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開展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包括:組織學生開展閱讀方法討論會,在溝通中分享閱讀心得;結合教材中的內容,對其進行改編,引導學生在角色扮演中完成文章內容的深度理解;指導學生積極開展課外閱讀等。
綜上所述,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出,明確了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方向,也為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诖?,高中英語教師必須立足于學生英語閱讀能力低下的現狀,緊緊圍繞英語核心素養,做好充足的教學準備,優化閱讀教學過程,促使學生在多樣化的閱讀學習中提升英語核心素養,真正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