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濤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永昌鎮和寨九年制學校,甘肅武威 733000)
在素質教育理念下,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已經成為小學英語教學所追求的至高境界,要想達成這個目標,實踐滲透式教學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滲透式教學法是基于多學科聯合教學以及綜合能力發展思想的教學方法,將其引入小學英語教學,不但可以充實教學內容,而且可以使學生的知識技能結構更加全面立體。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實行滲透式教學法,結合英語學科特性向學生滲透多維度的知識點和思維方法,從而促進小學生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和自主意識的和諧發展。下面我們就針對這一目標展開簡單策略探析。
小學生的英語素質、思維能力以及自主學習意識正處于啟蒙階段,教師在新時期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必須立足于構建學生多元化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框架,才能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創造無限的可能。應用滲透式教學法,無論是對于優化英語教學模式還是促進學生的思維覺醒來講,都發揮著顯著的積極影響。經過深入的分析研討,我們將滲透式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意義總結為以下兩點:第一,滲透式教學法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發展規律,可以降低學生的英語學習難度。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體現出諸多弊端,一是教學形式單一化,二是與小學生的實際學情適應性較差,致使學生對英語課程產生嚴重的抵觸情緒。滲透式教學法遵循的是循序漸進原則,不但符合小學生的英語基礎和思維發展規律,也更易被學生接受,從而降低學生的英語學習難度,為學生構建立體多元的知識和能力結構。第二,滲透式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英語學習方法,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構建和完善。滲透式教學法的內涵非常豐富,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目標不單單是促進學生對基礎性語言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發展多學科聯合教學,著重向學生進行思維方式的滲透,這樣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英語學習方法,也能將教學重心順利轉移到學生自主學習,從而打破固化的思想意識框架和傾向,激活學生的創新創意靈感,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與綜合能力。
在以往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缺乏滲透式教學理念,英語教學模式一直拘泥于陳舊的灌輸式路線,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的輸出,無法自主生成隨機性學習資源,在這種條件下,學生英語素質和綜合能力培育質量是很難確保的。滲透式教學法是一種高階教學手段,集中體現了人格教育的核心內容,同時又發揮著知識體系之間的遷移和輻射作用,促進學生知識結構和綜合能力的融合發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滲透式教學法的關鍵點在于明確知識結構和思維能力之間的內在聯系,改變單一化的課程教學格局,這樣才能引領學生構建智能化、多元化的素質體系。基于此,教師在將滲透式教學法引入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必須整合英語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需求,為學生建立更加完善的滲透教學網絡,這樣一方面可以體現學科教學之間的交叉性和滲透性,另一方面也能從根本上優化英語課程設計,從而提升英語教學的輻射性和導向性,為學生編織更加立體化的知識和能力網絡,這些對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以及綜合能力的發展具有非凡的現實意義。
第一,教師應該根據滲透式教學法的核心思想以及英語課程三維目標為學生編制導學案,將英語課程分解為自主預習、生詞解析、語法解析、合作閱讀以及交際拓展等流程,同時把導學案設置為圖文結合的微課形式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對英語課程探究方向產生大致了解,為后續滲透式教學法的順利運用做好鋪墊工作。
第二,教師在編制英語課程導學案的同時,還要明確每個教學流程的滲透內容和滲透目標,基于分層教學思想,針對性地向不同能力層次學生滲透英語知識技能。如對于英語學困生來講,教師的滲透重點應該落在生詞、短語和句型的講解上,意在夯實這類學生的語言基礎和學習能力;對于英語學優生來講,教師應該側重于向學生滲透科學的思維方法與交際技能,使這類學生的語言綜合性運用能力得到不斷突破,從而打造完善的英語滲透式教學網絡。
生活教育思想是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新型教育理念,同樣也是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踐滲透式教學法的有力依據指導。小學生對第二語言的接納理解能力以及綜合思維的形成和發展,都和日常生活存在著密切的聯系。首先,只有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學生才能透徹理解詞匯語法知識,得到英語應用能力的有效鍛煉。其次,只有加強英語課程和日常生活的關聯性,學生才能深刻感知思維發散的過程,進而使小學英語教學突破“死讀書”模式的桎梏,順利培養學生的生活意識和自主學習意識。基于此,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滲透式教學法時,應該夯實生活教育理念,加強滲透生活元素,這樣一方面可以消解學生學習英語知識時遭遇的思維障礙,拉進學生與英語知識的距離,另一方面也能借助生活將各個學科知識模塊以及能力緯度串聯起來,幫助學生積累更豐富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技能,從而發揮滲透式教學法的實踐效用,使學生的英語素養與綜合能力產生實質性提升。在具體的教學操作上,教師可以在英語課堂上還原課文的生活場景,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拋出一個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的生活話題,或者在多媒體屏幕上展示一段和閱讀語篇緊密聯系的音畫資料,然后鼓勵學生以分組形式對生活話題和音畫資料展開熱烈討論,促使學生自主感知到英語閱讀語篇中的生活元素,從而實現生活體驗在英語教學中的無形滲透,提高學生對語言知識的領悟效率。
雖然滲透式教學法追求的是多學科以及綜合能力的聯合教學,但是教師想要實現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科學應用,就必須讓教學重點回歸英語課程本身,結合英語教學以及學生的具體需求采取合理的滲透式教學手段,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體現滲透式教學法的實踐效用。語音和語法不僅是英語課程的重要構成部分,也是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需要著力滲透的內容,唯有加強滲透語音語法,學生的英語基礎才能得到鞏固,并在這一前提下得到高階的綜合思維訓練。基于此,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滲透式教學法時,應該重視并落實語音語法滲透,這樣一方面可以為學生打造扎實的英語基礎,構建立體化、系統化的知識技能體系;另一方面也能使滲透式教學緊扣英語課程三維目標,助力學生突破學習重難點,從而化解強大母語作用給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發展造成的不利影響,大幅度提升小學英語整體教學水平。如對英語課程中的語音語法知識開展精講細講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音頻資料幫助學生掌握標準的詞匯、短語和句型讀音,然后再組織學生開展情景對話游戲,引導學生運用語音語法進行交際對話訓練,使學生能夠做到對語音語法記憶扎實、活學活用,這些都是語音語法知識在英語教學中得到有效滲透的重要標志。
英語是一門國際化語言,其背后附帶的是多個英語國家的歷史人文知識,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思維習慣和語言表達方式與中國文化和漢語存在根本的區別,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必須幫助學生認識并理解文化差異,才能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領悟能力以及英語學習效率。除此之外,國際文化品格不僅是一項關鍵的英語核心素養,也是學生在小學階段就應該形成的思維品質,教師只有加強向學生滲透中西方文化差異,才能增強學生文化意識的培育質量。基于此,教師在將滲透式教學法引入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立足國際文化輸出視角,廣泛向學生滲透中西方文化差異,這樣一方面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國際文化品格和人文素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學生英語語感的形成,提升學生對國際文化的感性認識,讓學生的英語學習方式不再拘泥于死記硬背,從而實現滲透式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高效運用。如在主題是關于節日慶祝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多媒體屏幕上為學生展示中國和英語國家慶祝節日的方式和場面,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點,同時向學生滲透尊重不同地區、國家、民族風俗文化的思想,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效果,也能涵育小學生的人文情懷和國際文化品格。
滲透式教學法強調打造學生的綜合性知識能力結構,將這一思想代入小學英語教學不難發現,傳統小學英語教學板塊存在一些缺失,其中最明顯的缺陷就是美育內容占比不大,這既有悖于滲透式教學法的執行要求,也會阻礙學生綜合性知識能力結構的順利構建。有效的美育不但可以啟迪學生的智慧心靈,也能拓寬學生的精神視域,使學生善于感知美和探索美,進而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與信心。除此之外,隨著素質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美育也是英語教育體系改革的必經之路,教師要想從源頭上優化學生的素質體系,美育更是不可或缺的教學內容。基于此,教師在將滲透式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并加強美育教育滲透,這樣一方面可以打造更加精彩的英語課堂,帶學生領略英語的語言美、韻律美以及文化美;另一方面也能顯著提升學生的審美品位和審美情趣,從而為學生立體化知識能力體系的構建和完善添磚加瓦,發揮滲透式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有效性。教師在為學生創設英語閱讀情境時,應該盡量采用富有美感的情境創設素材,如一段旋律優美的音樂、一副色彩繽紛的圖畫或是一段情節生動的動漫視頻,都可以帶給學生美的享受,從而有效滲透美育元素,喚醒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英語閱讀期待。再或者,教師還可以在多媒體資源庫中為學生搜集一些富有語音韻律之美的英語詩歌,組織學生開展詩歌美讀活動,使學生體會英語詩歌的發音美和節律美,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積累更多語言素材,也能提升學生的英語語感和審美品位,從而達成美育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無縫滲透。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事業的持續推進,五育并舉已經成為小學英語教學的不變原則,其中德育更是排在首位。英語課程具有較強的人文性,其中蘊藏著優渥的隱性德育資源,教師在實踐滲透式教學法時科學地加以開發和利用,不但可以收獲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果,也能同步完善學生的德育素養和英語素質,從而落實我國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彰顯英語課程優越的育人功能。基于此,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滲透式教學法時,應該樹立堅定不移的德育導向,著力滲透德育教育,深度鉆探英語課程、教材以及課堂生成資源中的德育元素,引領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與品德情操,潛移默化地潤澤學生的心靈和精神,這樣一方面可以體現英語教學的交叉性和輻射性,另一方面也能顯著增強英語教學質量,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固本鑄魂、立德樹人,促進小學生英語素養與德育修養的同向同行。在具體的教學策略實施上,教師應該重點加強英語課程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滲透工作,如在結束一篇英語文本的閱讀學習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通過英語閱讀學習,你懂得了哪些道理?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你應該怎么做?然后組織學生互動探討,這樣不僅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凝練英語語篇的主旨思想,也能將優良的道德品質厚植于學生的腦海和心田,從而促進德育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有機滲透,引領小學生英語素質和價值追求的和諧發展。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踐滲透式教學法,不但可以滿足學生綜合素質發展需求,也能優化英語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英語課堂。基于此,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應用滲透式教學法,為學生構建多元化、系統化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框架,打破僵化的英語教學格局,從而擴充英語課堂容量、豐富教學形式,加快學生英語核心素養與綜合思維的成長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