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寶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長安鎮中心學校,甘肅張掖 734000)
“留白”是中國畫常用的術語,是指在作畫的過程中通過留出相應的空白,從而增強畫作的意境和空間,縱觀歷代國畫大師幾乎無一不是“留白”的高手。而教育教學中的留白藝術與作畫原理非常相似,即要打破教師“滿堂灌”和“一言堂”的教學現象,通過設計一些空白為學生留出思考和想象的時間與空間。顯然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留白藝術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方面,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教師無法替代,只有給學生留出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間,促使學生自我感知、體驗知識,才能夠為學生構建主體知識提供保證。而運用留白藝術能夠為學生提供懷疑、尋找、探索的空間,可以激發學生創造、想象的能力,讓學生自己填滿空白,這對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無疑大有助益。
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師自身的發展。運用留白藝術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若想更好地運用留白藝術,就必須具備挖掘文本空白的能力,并且可以有效掌控教學節奏,讓學生實現在“聽”與“想”的過程中自由轉換,這無疑是教師高超教學能力的體現,有利于教師形成個性化的教學風格。
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把握好課堂導入環節可以為構建高效的課堂提供保證。以往小學語文教師大多采用開門見山的方式設計課堂導入,如果教師能夠在新課導入環節設置“空白”,可以實現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首先,利用話題導入設置空白。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留白藝術,教師可以在課堂伊始先為學生拋出一個與課程內容有關的話題,然后讓學生圍繞這個話題進行簡單的討論,這樣留有空白的課堂導入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在課堂上,從而為接下來的課程學習提供保證。
其次,利用圖片視頻設置空白。在課堂導入環節應用留白藝術,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伊始為學生呈現一些與課程內容有關的圖片或者視頻,通過這樣的留白將學生引入文章情節,促使學生迫不及待地投入文本學習,這樣就可以實現“課未始,趣先行”的教學效果,從而為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最后,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導入環節帶領學生揭示新課探究主題時還可以將新課程的重點內容轉化為新穎、有趣的謎語,然后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與同學合作討論謎語的答案,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適度提示和啟發學生,引導學生結合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順利猜出謎底,這樣不僅可以促使語文教學導入環節滿溢趣味元素,也能無形中活化學生的思維、巧妙揭示語文課程探究的主題,從而借助科學、創新的留白藝術優化和更新語文教學導入手段。
提問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常見的一種教學形式,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非常重視提問,甚至將提問貫穿課堂教學始終,但是卻并未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為了能夠在提問中留出空白而沒有合理地運用提問,極大地限制了課堂教學提問發揮作用,對此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發問時要留出空白。教師提問一定要把握恰當的時機,要將提問的空白設置在課程的重難點、疑問和矛盾之處,而不是整節課自始至終一直提問學生。這樣提問學生才不會感到厭倦,可以實現一擊即中的效果,促使學生更積極地回答問題,為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提供保證。而要想實現這一點,教師就需要具有敏銳的判斷和調控能力,通過學生的動態生成準確把握有價值的問題,為學生設置留白。
其次,候答時要留出空白。這主要是指教師在提出一個問題之后不要急于讓學生回答,而是要有意識地為學生留出一定的思考空間,讓學生通過認真思考理清思路,有邏輯地回答問題,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深化認識問題知識,從而激發、碰撞出學生智慧的火花。
最后,教師在依托提問實施留白藝術時還應該基于培養學生質疑精神及自主發現問題能力的目標,善于為學生設置思維跳板和發問線索,給學生留出一定的自主提問的空間,促使學生能夠主動提出更多新穎且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如此也能妥善地給學生的思維留白,激揚學生的個性品質和創新精神。比如,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想讓學生歸納、總結文章的主旨思想,就可以給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通過研讀教材語篇,你能從文章重點段落里作者對主人公語言、動作、神態描寫中發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嗎?說說你個人的看法。”接下來,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以合作的形式熱烈討論問題,引導學生標注出語篇重點段落中相關的描寫,分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并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人物具有哪些內在品質等問題,讓學生深度解析和探究問題,最終順利歸納、總結出語篇的思想旨意。如此不僅能在語文提問教學過程中有效運用留白藝術,也能全方位地鍛煉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合作釋疑、閱讀分析、歸納概括等能力,彰顯留白藝術對發展學生質疑精神和自主學習意識的效用。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留白藝術,教師就要改變以往“滿堂灌”的教學習慣,通過師生之間有效的互動為學生制造空白,讓學生在有節奏的課堂中實現高效學習。
首先,中斷語言制造空白。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中斷自己的語言讓學生進行補充,通過設置這樣的空白規避教師“一言堂”的問題,促使學生有機會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與教師之間實現有效的交流、互動,這樣就能無形中為學生提供更多消化思考的時間,實現勞逸結合,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悟知識內容。
其次,民主平等制造空白。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留白藝術,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寬松、自由的氛圍環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想象,這樣才能促使學生產生靈動的語言,他們才能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為教師制造空白提供空間,促使師生之間實現更好的交流、互動。比如教師可以采用“小先生制”的方式,讓學生當“小老師”,以此實現設置課堂交流空白,實現教學相長的效果。
最后,教師在依托師生互動制作空白時還應該側重在生生互動的過程中實施留白藝術,這樣可以更好地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課堂主人翁的意識。比如,在語文閱讀課上教學一些故事性比較強的語篇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率先為故事創編一個有趣的后續情節,初步活化學生的思維狀態和創造興趣,為更廣闊的故事創想空間留出空白。接下來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按照5-6 個人為一組的小組形式展開續編和創想閱讀故事的活動,各小組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的故事啟發自由、自主地進行創意性編撰,將續編出來的故事整理成文字形式或者由小組成員合作排演續編故事劇,在課堂最后的展示環節進行呈現,這樣不但可以有效潤養學生的個性品質、互動能力、創意思維,也能落實在語文教學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環節巧妙運用留白藝術,從而借助留白藝術促使語文課堂教學煥發無限的生機和光彩。
板書是凝聚教法和學法的核心,同時也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優秀的板書能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教師設計優秀的板書需要具備較高的欣賞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的板書可以反映教師把握文本和課堂的能力,因此設計板書的能力是教師素質的重要體現。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設計板書大多由教師自己完成,學生并未參與其中,這種板書設計方式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體現的完全是教師對于文章的理解和歸納,其實也是教師對學生的一種灌輸,不利于學生全面把握板書的思路。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留白藝術,教師要在設計板書時留出空白讓學生自己補充、思考,這樣往往可以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比如,教師在設計板書時可以先列出一個大體框架,之后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行思考、填寫具體的分部標題,最后再通過小組之間的互動交流確定最佳的板書體系。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不再被動接受板書,而是能主動參與完成板書的設計,學生的參與感更強,課堂上有了更多自主權利,教學效果自然會變得更加理想。
課堂評價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以往教學的過程中,大多是教師對學生單向進行評價,教師評價取代學生的自我反思,這種評價方式顯然并不科學,并未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極大地影響發揮課堂評價的功能。對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留白藝術,教師可以在評價環節講求智慧、生成空白,以此更好地助力學生實現語文學習的進步。
首先,留出空白讓學生自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有自我評價的權利,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留白藝術,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自我反思。鼓勵學生自主思考自己回答的問題是否正確、是否有需要完善補充的地方。這樣留出評價空白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發現自身的不足,推動學生實現更好的自我成長。
其次,留出空白讓學生互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留白藝術,教師還可以通過生生互評的方式把評價的權利留給學生,讓學生在相互糾正、相互指錯、相互幫助的過程中更好地參與課堂互動,促使學生對自我、對他人產生對比的認識,以此實現助力共同成長的目的。
最后,無論是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每個小環節,還是在最終的總結評價環節,教師都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展開自我評價。在具體的實施策略上,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針對學習的收獲展開交流反饋,引導學生將同學優質的學習經驗納為己用,并以此反思自身語文知識儲備、理解能力和思維品質等方面的不足,這樣學生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就可以有針對性地規避和完善這些缺陷,并養成積極反思、自我評價以及吸取他人優勢、長處的良好的能力和習慣,從而提高在語文課堂評價環節運用留白藝術的有效性。
隨著教學改革不斷推進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生單純依靠課上的知識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向課外學習延伸,通過在課外學習過程中實施空白藝術讓學生有更加寬廣的學習平臺,從而為發展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提供保證,對此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方面,文本拓展布置空白。小學語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走進文本,還要讓學生走出文本、超越文本,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學習其他文本素材。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留白藝術,教師可以立足課內文本素材的空白引領學生延伸課外閱讀,以此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化對文本的認識,促使學生更加深刻地感知文本人物的形象。比如,現今小學語文教材里的文章大多是名著中的部分選段,單純依靠閱讀這個片段,學生通常不能了解書中人物最終的命運,也很難對書中人物建立完整的形象,因此教師就可以利用這種空白引導學生在課后閱讀課文文章其他的章節,促使學生對文章情節、文章人物建立完整的認知。
另一方面,課外拓展留出空白。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留白藝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綜合練習活動,為學生拓寬語文學習的空間,如可以組織開展故事會、朗誦比賽、繪制圖書板報等活動,通過這樣的課外拓展留白活動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提升學生應用語文的能力,讓學生更好地愛上語文、想要學好語文。
綜上所述,語文是小學階段一門重要的學科,而在新時期背景下,在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改變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通過為學生適當留出空白豐富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更好地發揮自主意識,如此可以實現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為學生學習語文增添助力,因此教師有必要對課堂留白藝術展開更加深入的探索,促使自身提高留白藝術的教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