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霞
(酒泉職業技術學院 甘肅酒泉 735000)
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1];2019年2月,國務院發布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二十條),其中就重點提到了職業教育要全面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眼視光產教聯盟是我省產教融合的進一步完善與細化,可加快推進產教融合辦學的步伐,以更寬的思路、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推動全省職業教育的跨越式發展[2]。


由數據分析可得,我國中小學生近視人數過億,青少年近視率位列世界前三;此外,大量高科技電子設備普及帶來的視疲勞,人口老齡化致使的相關眼病患病率常年居高不下,上圖中數據表明我國各年齡段均面臨不同程度的視覺亞健康問題。由于我國眼部問題患病率高、視光行業規模小、自主創新能力弱、專業技術人員學歷低,急需規范眼鏡市場,培養大批具有專業技能的人員從事眼鏡的生產,銷售及驗配。
2019年,酒泉職業技術學院成功入選教育部、財政部公布的“雙高計劃”建設單位B檔,成為全國197所、全省3所建設單位之一。依托“雙高”建設任務,創新多元化辦學體制,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建設以學校為主導,當地有關單位積極參與,學校、產業、行業為共同辦學主體的產教聯盟。
截止到2021年,我國目前在冊20,000家眼鏡行(店、公司),從理論上來講,按照每個眼鏡店配置2名專業視光師來計算,應至少有4萬名視光師。就本校畢業生就業統計顯示,眼視光專業每年的畢業生占畢業生就業總數的1%,而且在這些畢業生中又有部分人員從事其他的行業。由于專業人員極度匱乏,眼鏡行業的發展受到了極大影響。因此,眼視光崗位專業人才的需求量遠大于供給量。

酒泉職業技術學院是全省中職、高職、本科教育院校中唯一一個開設眼視光技術專業的院校。2015年開辦眼視光技術專業以來,為全省乃至全國培養了數批優秀畢業生,為全省經濟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1)確立了產教融合的辦學格局
構建“331”校企融合機制,牽頭組建多個職教集團,建立了以大禹學院為以代表的7個產業學院,聯合產業學院開展了“蘭州科達”現代學徒制改革試點,為全面推廣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了路徑。
(2)形成了以國家高水平專業群為代表的特色、優勢專業集群
立足產業與市場結構特點,瞄準酒泉的天然地理優勢——風光資源為代表性的新能源產業,以“甘肅佛慈”為代表的醫療產業,實現本校專業與本省產業高位對接。
(3)構筑了以省級重點實驗室為代表的科技創新服務高地
擬定科研提升計劃,成立了酒泉新能源研究院。以太陽能光伏光電發電系統工程重點實驗室為代表,以省內高校重點實驗室等為支撐,形成了區域性科技創新服務高地。依托農林產教研發中心等科研平臺,設立多個技能大師工作室。
(4)建設了一批以國家職業教育新能源類專業教學資源庫為代表的優質教學資源
我校主持建設的以新能源類專業為代表的國家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庫通過教育部驗收,并列入國家級第二批資源庫升級改進支持項目名單。引入在線優質課程多達數十門,初步形成了云端“課程庫”。校外開辟以甘肅省人民醫院、蘭州大學附屬醫院、酒泉市人民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947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948醫院、玉門市人民醫院、敦煌市人民醫院等優質醫療機構為代表的規模以上實習就業基地100余個,培育高端工場18個。
(5)構建了以胡楊精神為引領的全方位育人體系
堅持“立德樹人”教育方針,以扎根大漠、服務西部為學校精神文化的向導,確立了特色鮮明、意蘊豐富的大學精神。堅持以新時代黨的文化為導向,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探索多方位協同育人機制,提高育人質量。
學校自開辦眼視光技術專業以來,不斷提升辦學能力,壯大師資力量。同時學校先后投資大量資金用于眼視光技術專業實訓建設,目前已經建成設備先進、功能齊備、集教學實訓-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于一體的眼視光技術實訓室。
學校現有本專業校內專任教師2人,兼職教師3人,雙師素質教師2人,其中中高級職稱3人,初級職稱2人,外聘專業帶頭人1人,培育校內專業群帶頭人1人。專業帶頭人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多年來一直從事眼視光核心課程教學研究工作,專業知識扎實,專業研究能力強,能夠很好地把握國內外視光行業及本專業發展動態,及時掌握國內外視光中心檢查、管理等先進的技術。
我校醫學專業始終堅持“院(醫院)校融通、工學結合、教學做一體”的“兩段雙軌四遞進”人才培養模式。為保障眼視光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政、醫、校聯合成立了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對標教育部《高等職業學校眼視光專業教學標準》,對眼視光專業的教學計劃進行反復調研、論證,組織專任教師多次到省外兄弟院校就眼視光專業培養定位、招生規模、人才培養標準、課程標準、實訓標準、實習標準、實驗室建設、就業面向等方面進行學習、參觀、交流,研究制定了科學、規范、完整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現在有比較成熟眼視光辦學經驗。
我校建有眼視光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筑面積約600m2,設備總值近500萬元。設備齊全,種類繁多,完全能夠滿足眼視光技術專業對技能實訓的需要。

眼視光專業校內實訓基地有綜合驗光技術實訓室、眼鏡定配實訓室、隱形眼鏡驗配實訓室、檢影驗光實訓室、醫學院配鏡中心。綜合驗光技術實訓室配備有雄博VT-8的主覺驗光儀20臺、雄博CS-600綜合驗光儀組合臺20臺、RMK-150的電腦驗光儀20臺、六六視覺YZ23B同視機8臺、索維SW-5000非接觸眼壓計5臺、雄博PD-6瞳距儀10臺等等儀器設備,用于驗光技術、眼鏡光學技術、視光學基礎、眼屈光檢查、眼視光常用儀器設備等課程的教學與實訓;隱形眼鏡驗配實訓室配備有六六視覺YZ38的角膜曲率計10臺、索維SW-6000的角膜地形圖5臺、六六視覺YZ5J的裂隙燈顯微鏡10臺等儀器設備,用接觸鏡驗配技術、眼鏡光學技術、眼屈光檢查、眼視光常用儀器設備等課程的教學與實訓;眼鏡定配實訓室配備有雄博AL-1600全自動磨邊機20臺、上海經聯SJM-2008的半自動磨邊機20臺、CP-24C鏡片打孔機30臺、XMS-11AT銑邊機30臺、好幫手CP-3開槽機30臺、好幫手CP-10A樣板打孔機30臺、GJD-1目式焦度計30臺、嫦娥COT-L900焦度計30臺、NCE-35WV手工磨邊機30臺、雄博PM-100模板機20臺等儀器設備,用于眼鏡定配技術、眼鏡維修與檢測、眼鏡光學技術、眼視光常用儀器設備等課程的教學與實訓;檢影驗光實訓室配備六六視覺YZ24檢影鏡20臺、六六視覺 YZ6H直接檢眼鏡20臺、丹陽興達 P-266驗光試片箱10臺、六六視覺YZ23B同視機10臺等全部儀器設備,用于視光學基礎、眼屈光檢查、眼鏡光學技術、眼視光常用儀器設備等課程的教學與實訓;醫學院配鏡中心模擬眼鏡店,配備眼鏡店所需所有設備,雄博VT-8主覺驗光儀1臺、雄博CS-600綜合驗光儀組合臺1臺、雄博ACP-6投影儀1臺、RMK-150電腦驗光儀1臺、CP-24C鏡片打孔機1臺、XMS-11AT銑邊機1臺、好幫手CP-3開槽機1臺、好幫手CP-10A樣板打孔機10臺、GJD-1目式焦度計1臺等儀器設備,用于眼鏡店管、眼鏡營銷、眼視光常用儀器設備等課程的教學與實訓;同時,各個實訓室配備黑(白)板、多媒體計算機、投影設備、音響設備,互聯網接入或Wi-Fi環境,并實施網絡安全防護措施;安裝應急照明裝置并保持良好狀態,符合緊急疏散要求,標志明顯,保持逃生通道暢通無阻。
學校應十分重視與企業的深度合作,努力建設一批具有高水平、高質量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學校充分發揮眼視光技術專業優勢,圍繞“眼視光產業學院”,通過學生實訓、驗光技術服務等途徑,與酒嘉地區醫院、視光中心、蘭州科達眼鏡光學有限責任公司、天水愛爾眼科醫院、新疆愛爾眼科醫院、西安樂活眼鏡、廣州寶島眼鏡、深圳視泰眼鏡、深圳視泰眼科醫院等企業深度合作,逐步拓展認知實訓、跟崗實習、集中實訓、頂崗實習四個層次崗位實踐教學基地10個,提供60名學生頂崗實習崗位,使學生在真實的崗位工作環境中提升職業素質,增強崗位技能。學校根據教育部等部門頒布的《頂崗實習標準》《實習管理規定》等,與各基地共同簽訂合作協議,完善基地組織機構和各項管理制度,明確雙方的責、權、利,建立高效的管理制度和監控手段及長效的運行機制。同時充分利用行業資源,在雙方資源共享的基礎上,培養高素質技能型眼視光人才,為眼視光產教聯盟的成立奠定基礎。
學校經過多年辦學,目前已經培養出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身心健康,掌握眼視光與配鏡專業必要的文化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從事眼鏡銷售、驗光、定配、隱形眼鏡驗配、質檢、視功能訓練、培訓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該專業學生理論基礎知識扎實,動手能力強,具有實際工作經驗,畢業生就業分布于蘭州、廣州、西安、深圳等全國各地城市,就業率達100%,深受用人單位和實習企業好評。由于畢業生供不應求、工作環境好、技術性強、待遇高,報考本專業考生逐年增加,是“出口暢、進口旺”的新興專業。為解決全國醫院、眼鏡店、視光中心對眼視光專業技術人員缺口大的問題,尤其是甘肅省眼視光人才匱乏的問題,成立甘肅眼視光產教聯盟勢在必行。
總之,根據甘肅省高職院校眼視光技術專業分布現狀及視光行業、產業發展需求,通過成立眼視光產教聯盟的方式進行校企合作。通過校企合作達到共育人才,把“教室與工作場景、教師與師傅、學生與學徒”三者合一的目標,也為學校、企業、社會培養德才兼備、無縫對接的高技能型人才;同時為學校師資隊伍建設、教科研隊伍建設培養精銳力量,達到雙贏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