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體出現后,以其極強的參與性和便捷性的特點占據了市場優勢,吸引了大量受眾群體,得到了廣泛關注。人們選擇使用新媒體瀏覽新聞信息,對傳統媒體造成了巨大沖擊。電視新聞媒體要想提高自身市場競爭力,就要積極進行創新發展,實現新的突破。文章在論述傳統電視新聞行業發展形勢和傳統電視新聞編輯創新發展必要性的基礎上,對傳統電視新聞在新時代存在的不足進行探討分析,并提出傳統電視新聞編輯在新媒體時代的創新發展策略,如增強編輯的創新意識、優化編輯模式等,旨在為電視新聞媒體的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傳統電視新聞編輯;新媒體;創新發展;新聞傳播
中圖分類號:G21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2)14-0156-03
電視新聞以受眾被動觀看固定的節目內容為主,傳播形式具有單一化的特點。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新媒體平臺的出現,受眾對電視新聞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單一的形式,變得更加多元化,這對傳統的電視新聞傳播形式造成了嚴重沖擊。而在電視新聞發展的過程中,電視新聞編輯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媒體環境時代,其需積極創新,以實現新的發展和突破。
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傳媒方式不斷創新,對新聞傳播方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方式具有較強的優勢,對傳統新聞傳播的地位產生了威脅。在生活方式的影響下,人們觀看電視節目的時間不斷減少,很多人選擇通過網絡媒體獲取信息,傳統電視新聞的優勢不復存在。
而在新的形勢下,電視新聞要想不被時代拋棄,就要積極進行創新,取得新的發展。根據電視新聞領域發展的實際情況,要想提升自身的影響力,就要積極創新思維模式。傳統電視新聞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思維模式,這不利于其創新發展,所以必須開創新的思維模式,以找到新的發展方向。同時,受傳統模式的影響,電視新聞內容缺乏創新,不能滿足群眾的新聞需求,也對其在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形成了桎梏[1]。在新媒體時代,要想電視新聞實現發展,還需不斷提高編輯的創新實踐能力。
因此,電視新聞編輯在新聞實踐工作中,要有效落實創造性思維,從而提高電視新聞的質量,增強電視新聞的影響力。
新媒體時代創新了新聞傳播途徑,為電視新聞編輯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各種信息技術的普及,人們對視聽享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電視新聞編輯要積極進行創新,其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觀眾審美發生了轉變
在當前的社會中,存在各種多樣的高科技產品,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電視新聞節目對各種信息進行有效整合,所以觀眾的要求也會不斷變化。在這種情況下,一旦電視新聞編輯的內容和形式缺乏創新,將難以吸引人們的注意,失去觀眾的關注,從而降低新聞收視率。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觀眾對新聞的文字和聲音等都提出了更多樣的要求,電視新聞編輯需要及時創新編輯形式。只有這樣,才能不被時代所拋棄。
(二)要滿足觀眾的需求
新聞要將相關內容傳遞給觀眾,滿足其個性化需求,否則,觀眾很容易對新聞節目失去興趣[2]。因此,電視新聞編輯要不斷創新,提高創作新聞節目的質量,為觀眾帶來滿意的服務,這樣才能得到有效的反饋,從而促進電視新聞不斷發展。
(一)體現在時效性方面
在新聞領域,時效性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高速處理各種信息,將其以簡短的形式準確表達出來。在新媒體時代,傳統電視新聞時效性上的不足逐漸顯露出來。隨著微信和微博等相關新媒體平臺的廣泛應用,人們可以在短時間完成信息的處理,信息傳播的形式更加多元化,效率也更高。在當前的新聞表達中,新媒體新聞占據了更主要的地位,傳統電視新聞難以滿足時代需求。對同樣一件新聞事件,傳統新聞需要花費更多的事件進行制作和發布,不能第一時間進行信息的傳遞,在時效性上存在一定不足。
(二)體現在主題表達方面
傳統電視新聞由于各方面限制因素的影響,如策劃和播出時間的局限性,導致觀眾不能充分明確新聞主題。每一條新聞表達的內容缺少銜接性,不能幫助受眾直觀了解新聞事件的整體情況。而人們可以利用新媒體隨時搜索相關的新聞內容,及時明確整個新聞事件的發展流程[3]。
(三)體現在標題方面
傳統電視新聞只是簡單地形成表達,缺少創新性和趣味性,不能有效吸引新聞受眾。另外,一些標題僅僅為了吸引讀者,而采用夸張的呈現模式,使得新聞標題喪失了應有的意義。新媒體新聞往往具有新穎獨特的標題,能夠有效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因此,傳統電視新聞需要對標題進行優化,使其能夠準確表達出核心思想,取得理想的傳播效果。
(一)及時進行點評
在新聞播報的過程中,除了要傳遞信息之外,還需進行合理的點評。因為很多人在觀看新聞的過程中,會產生深入的思考,要想吸引更多的受眾,就要確保新聞內容具有深刻的內涵思想。例如,在各種自然災害事件發生后,很多明星都會選擇進行捐款,而一些網友通過微博評論等方式,指名讓某些明星多捐一些,存在道德綁架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媒體也結合輿論進行報道,很容易造成不良影響。
因此,電視新聞應對事件進行深入分析,合理引導受眾,深入挖掘事件的內涵,確保觀眾在瀏覽新聞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提高電視新聞的傳播效率,使其創造更大的價值。
(二)增強創新意識
傳統電視新聞編輯必須明確新媒體時代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時進行調整,提高信息表達能力,提高信息選擇處理能力,采用多元化的信息表達模式。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其根據當前人們的實際閱讀需求,制定相應的編輯方法,具備相應的創新意識,進一步推動新聞編輯的發展。電視新聞編輯需要不斷創新自身的編排思路,有效把控整體節目內容,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在確保新聞真實有效的基礎上,從不同的角度對素材進行剪輯處理,精簡新聞內容,確保其有效性,體現出核心內容[4]。同時,還需加強對新媒體傳播形式的分析,確保選擇傳播形式的合理性,從而在保障新聞質量的基礎上,高效完成各項編輯任務。
(三)優化編輯模式
時段不同,電視新聞節目播出節目的內容和風格也不同,所以應根據不同時段的特點,結合實際輿論引導需求,科學進行新聞內容的編輯處理。要采取有效的互動方式,對熱點內容進行深入挖掘,確保新聞傳播的有效性,對社會產生正向的輿論引導。電視新聞編輯應注重強化與觀眾的互動,利用現場連線功能,實現與觀眾的有效交流溝通。
同時,要通過對新聞節目內容的創新,增強對觀眾的吸引力,提高新聞傳播效率。要有針對性地調整新聞編輯模式,制定相應的編輯策略,在不改變新聞節目特性的基礎上,對模式進行改進,確保新聞內容的準確性和科學性。例如,在處理娛樂新聞內容時,可以對其進行幽默化處理,增強節目的吸引力,擴大新聞內容的覆蓋面[5]。
(四)轉變編輯視角
在新聞傳播的過程中,內容始終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新媒體時代,各種傳播媒介的服務和傳播形態逐漸趨同化。因此,電視新聞編輯應積極進行創新,充分發揮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進行差異化的電視新聞編輯。電視媒體需要根據當前實際情況,在保障編輯工作核心地位的基礎上,對新聞采編工作流程進行優化,提高新聞策劃和制作等工作的效率,為受眾帶來更具內涵的新聞內容。
由于每個用戶都可以生產和傳播信息,電視新聞編輯要想在市場上占據一定地位,就要積極轉變編輯視角。電視新聞編輯要對新聞事件進行深入挖掘,找出其本質,確保受眾能夠全面了解事件發生的流程[6]。另外,需要根據當前不同類型傳播終端的要求,對各種信息傳播渠道進行整合,制作出相應的新聞產品,合理確定其發布順序。在此基礎上,及時了解受眾對新聞內容的反饋,有針對性地優化新聞編輯工作,滿足新聞受眾群體的不同需求。
(五)打造節目品牌效應
電視新聞編輯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加強與受眾的互動交流,改變以往的單向輸出方式,實現雙向互動,及時獲取受眾的反饋,對編輯工作進行合理調整,確保報道規劃內容的深入。通過打造節目品牌效應,提高節目影響力,保障節目口碑,為觀眾提供高質量的新聞內容。在對核心內容進行宣傳的過程中,要采用立體化的方式,對相關信息進行優化處理,確保符合受眾的實際需求,形成具有良好群眾基礎的品牌模式,縮短節目與受眾之間的距離,從而進一步促進電視新聞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六)加強對新型技術的運用
在對新聞進行編排的過程中,電視新聞編輯應利用各種新型技術,確保畫面風格的統一性,確保整體編排質量,防止出現畫面延遲等問題,從而有序開展各項工作。要通過對各種技術的有效利用,為新聞節目的創新提供保障,促進節目制作水平的提升。
新聞編輯應積極創新工作理念,加強對各項處理技術的應用,創新傳統編輯模式,不斷豐富新聞內容,提高其呈現形式的多樣性,增強對受眾的吸引力,為節目創造良好的口碑。
(七)增強編輯合作
在新媒體發展的過程中,信息來源的渠道更加多樣化,并且每天的新聞信息數量非常多。電視新聞編輯需要從大量的信息中篩選出有價值的內容,并對其進行合理的加工處理,再呈現給觀眾。
要想實現這一目標,電視新聞編輯需要高效配合,確保相關工作有序開展。如在出現突發性新聞的情況下,不僅需要安排人員收集新聞信息,還需要相應人員進行采訪,其他人還需整合處理新聞信息,從而制作出高質量的新聞內容。只有這些人員有序配合,才能提高整體新聞編輯工作的效率[7]。另外,還需安排專門的人員負責整體工作的統籌,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新聞編輯工作思路,有效指導各環節工作的開展,確保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八)大力推行消息類新聞
在諸多新聞類型中,消息類新聞一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幫助受眾了解新聞事件,所以有著極強的真實性和時效性要求。在播報這類新聞時,電視新聞往往采用嚴肅的新聞風格,難以吸引年輕的受眾,節目收視率較低。因此,電視新聞編輯應積極創新播報方式,根據具體的新聞內容,采取相應的播報方式。
例如,在播報民生經濟類新聞時,可以在陳述的同時,結合圖表數據的方式,對內容進行詳細講解,明確其中的關聯點。同時,可以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評論,對事件發生的原因進行深入剖析,幫助受眾及時抓住新聞內容的重點,引發受眾思考,進而促進新聞節目傳播性的提升。
(九)整合利用新聞資源
為了給電視新聞行業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務,電視新聞編輯應加強對新媒體平臺的利用,對一些社會熱點事件,采用深度報道的方式進行延伸性編輯,在分享新聞資源的基礎上,有效保障新聞傳播的時效性。例如,通過利用微信公眾號,為用戶推送實時新聞,分享一些與群眾緊密聯系的內容,這樣不僅能夠增強受眾與節目之間的黏性,也能擴大公眾號的影響范圍,擴大新聞的傳播流量,增加節目的固定受眾。電視新聞編輯在開展編輯工作的過程中,始終要圍繞人民,為受眾提供優質的新聞資源。因此,電視新聞編輯可以將當日熱點話題作為頭條,利用各類新媒體平臺,進一步推動新聞內容的傳播。在這一過程中,新聞編輯必須加強對新聞資源的核實,確保其真實性和可靠性,確保能夠為受眾群體負責。為了有效發揮出新媒體平臺的作用,加強對其推送特點的分析,要根據受眾設計情況,合理設置新聞的播出時間,提高其點擊率。為了實現與受眾的有效互動,應優化交互界面設置,讓受眾能夠在閱讀新聞內容的同時,及時發表自身意見和想法,合理完善節目內容,形成良好的循環協調機制。
新媒體時代對新聞傳播方式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傳統的電視新聞編輯模式已落后于時代的發展,不能滿足受眾對新聞內容的個性化需求,所以電視新聞編輯必須進行創新。要改變以往單一的編輯形式,采用復合型編輯模式,根據社會實際需求,結合整體輿論導向,合理編輯新聞內容,擴大受眾范圍,充分發揮電視新聞媒體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玉小倩.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與新聞整合的技巧[J].西部廣播電視,2021(22):207-209.
[2] 雷羽.電視新聞編輯工作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發展探討[J].新聞文化建設,2022(6):98-100.
[3] 王長峰.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的多樣化分析[J].采寫編,2021(9):83-84.
[4] 沈琪,朱嘉麗.新媒體下的電視新聞編輯創新策略探微[J].新聞文化建設,2020(15):124-125.
[5] 孫霞.芻議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的多樣發展[J].國際公關,2020(7):26-27.
[6] 張飛.關于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多樣化的幾點思考[J].電視指南,2018(9):124.
[7] 李慶.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初探[J].今傳媒,2019(1):114-116.
作者簡介 王愛紅,本科,編輯,研究方向:廣播電視新聞采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