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杰 鄭州西亞斯學院商學院
隨著新業態時代的到來,對市場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造成影響,突出表現在人才的需求的不斷變化。針對新商科營銷市場的復合型人才需要,重要途徑之一是培養跨領域、高能力創新型人才的多方位思維。傳統商科教育的基礎是分工理論,目標是以行業需求為導向,培養知識等多方面復合型新型人才,傳統教育以培養職業能力單一人才為主。人才的培養應適應時代發展的變化,新商科是管理技術相互融合的綜合性學科,培養目標注重:跨學科、跨專業和交叉型的人才。同時,高校應強調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育產教融合的新商科要求人才,新商科對人才培養的目標提出了更進一步的要求,從單一的職業能力培養轉變為多方面的復合型和跨界能力的培育。為了保證高校能夠培養出更多滿足社會中不斷變化的人才要求的市場營銷類專業人才,需從多維度完善培養方案、開展校企合作、創新課程體系、培養內容和方式、提升教師水平等多方面,實現現有市場營銷人才培養體制的健康發展。
市場營銷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從營銷學科的背景開始,分析營銷理論要體現中國特色、技術進步推動了市場營銷學轉型升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在大學教育中落實、市場營銷學要發揮課程育人的作用。思政建設在當前高校市場營銷專業的教學中備受重視,但每門課程由于教授教師的不同,具體展現的思政元素方式和方法也不同,甚至同門課程所選取的思政內容不同,講解和理解的角度就會有差異,缺乏相同知識點下的“統一”思政的教學導向。
許多高校開設的市場營銷專業缺乏精準的定位指導,目標設定過程因對市場營銷專業的認知情況不同,實際教學中專業水平相差較大,致使在激烈的就業市場中缺乏有效競爭力。后來很多高校發現了這種教學方式的存在的眾多弊端,組織探索了市場營銷專業教學的深度創新性教學方法方式,通過增加專業方向,具有獨特的市場定位,以彌補缺乏特色的人才培養缺陷。
互聯網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經濟時代下,市場營銷模式發生了質的改變,市場營銷工作始終貫穿著數據的采集、分析與挖掘,市場營銷專業發展的潛力既顯而易見,又增強了營銷工作的效率和準確度?,F有人才培養模式在此情形下,困境是逐漸顯現出與社會實際需求的不對應。基于大數據背景下主要體現在,設置的市場營銷專業課程偏重理論課程且缺乏特色。
很多高校為適應教學發展進行了對應的教學改革,設置了適應社會發展的數據庫課程,比如“ python語言”“mySQL”等系列,但僅局限于單一的增加,沒有根據實際要求將大數據與專業學習進行有效的結合,運用這些計算機知識分析實際問題,實現市場營銷商科課程與大數據課程合理有效的融合,這方面的能力學生未達標,市場營銷培養的人才結構不合理,學生對大數據在實際領域的應用產生的作用缺少有效的認知,未能達到社會上所要求的“T”型人才,缺乏一專多能型人才的素質要求,滿足不了當下企業對市場營銷專業頂尖技術人才的要求。商科大數據課程所需硬件建設不健全,部分高校缺乏實驗室、數據庫以及大數據應用分析平臺等,甚至缺少基本商業模擬實驗室,由于產學研基地建設存在的不足,使得學生在實踐應用中難以真正掌握數據,缺乏獲取、清洗、整理與分析大數據的應用技能,學生陷入“紙上談兵”的困境,也無法應對企業真實數據的處理能力,致使學生無法獲得有效的數據分析和應用能力,專業實踐質量提升受限制。
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好市場營銷課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問題是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才,以及如何培養人才。在近年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如何有效合理地在市場營銷的專業課堂上融入思政教學元素,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思政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自覺性學習都非常重要,老師在講授市場營銷課程專業知識時有效融入相關的思政元素,是當代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的有效措施和必要方法,也體現出了“統一”的思政導向。
數字經濟時代,隨著網絡技術及新媒體的多領域應用,新模式、新職位不斷呈現,極大程度地改變了市場營銷專業的行業生態模式,為了適應營銷行業的新時代變化,高校需要根據時代要求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合理化的改變,重要有效的途徑就是培養復合型、創新型高端技術綜合型人才,跨界思維也是新商科人才培養的有利選擇。各種新理念、新技術融入市場營銷專業,課程學科進行多方位的組合,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順應培養跨界人才模式的發展趨勢,通過模塊化教育和跨界的相關學習,構建“跨界融合、協同育人”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大力發展新商科大背景下市場營銷專業,多樣化多舉措改革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式,培養新商科服務地方緊貼行業,適應新產業、新技術和新業態的發展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構建新商科背景下管理類和經濟類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體系,確定跨界特質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市場營銷專業遵循“目標導向”原則,根據人才培養的新目標、知識及能力的要求,堅持并行“理論”與“實踐”雙軌,融合推進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如圖1所示。

圖1 市場營銷專業課程培養體系
1.堅持“育人“導向,構建思政高度融合的教學體系
新商科視域下的市場營銷思政教學建設從下面方面開展,如圖2所示:

圖2 課程思政建設目標與手段
2.立足社會發展需要,重塑人才培養目標
大數據技術背景下,人才培養目標并非一成不變,是不斷地依據外界環境變化隨之產生相應變化。市場營銷專業應當培養多方面綜合性的人才,從傳統的“營銷通才”向具有“扎實的商科專業知識、大數據思維、大數據處理能力”做出轉型。在知識目標方面,以大數據技術為背景支撐,有效實現數據的思維與商科的思維高效交融,探尋問題的本質,總結現象的特點,解析商業現象。在能力目標方面有效掌握幾種大數據工具的使用方法,熟練認知全過程實踐思路與環節并掌握大數據平臺的基本操作,對相關功能能夠進行靈活的調整;以問題為導向,為企業提供科學且系統性的分析報告。
3.升級教學方式,提高教師的素質和教學水平
需要從這兩方面創新教學方式。一是要不斷提升教師隊伍的“輸血”能力,積極引進專業領域的新型高端人才,他們的“造血功能”。二是搭建良好的實踐教學平臺。
1.構建與思政元素高度融合的營銷課程體系
構建高度融合統一的思政元素營銷課程體系,具體內容包括:課程定位、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包括課程教學設計的具體思路、教學大綱和目標要求和思政融入和相關方面的思政融合實例。
2.構建以“雙創”能力為培養目標的實踐教學體系
實踐課程培養目標將“雙創”能力培養作為重要內容。在當下實踐課程中大范圍開展“雙創”教育,在此探索的基礎上,根據市場營銷素養制定調研方案,走訪實踐基地企業,重點研究企業對學生“雙創”方面能力的實際新要求。
3.構建多元要素協作的實踐課程教學模式
切實發揮實驗室與實習基地的作用并加強校企合作。對學校的孵化中心高效利用,提高教學軟件的深度利用作為實踐課程的整體。更好地發揮企業在課程設置、實踐環境、資源建設等方面的關鍵作用,實現校企雙方在協同育人形式、途徑、載體上的創新,并努力形成“產教結合、產教并舉、以教促產、以產養教”的良性循環,實現產業鏈、創新鏈、教育鏈、人才鏈的有效銜接。
4.大數據理念深度融合的市場營銷課程體系
在全球范圍內,隨著大數據技術在零售、金融、旅游、交通、醫療等行業的迅猛發展,應用不斷得到深化。在此背景下充分分析和論證基礎上,高校市場營銷專業改革的重要方向是積極應對社會環境和教育政策的變化,動態調整人才培養的方式方法,培養能夠熟練掌握分析并應用大數據技術、具有營銷能力的專業人才。本項目的目標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傳統市場營銷課程體系,通過構建符合時代要求的基于大數據思維的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體系,提高人才的競爭能力。
本研究圍繞提出以“一體多向”的市場營銷培養模式,“以復合型人才培養作為總體培養目標,多方向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總目標,以重塑和升級市場營銷的專業定位,重塑和升級市場營銷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重塑和升級市場營銷專業的課程培養體系,重塑和升級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為手段,實現重塑和升級為與社會發展相融合的新時代的市場營銷專業。研究結論包括如下內容: 總結了新時代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新要求;剖析了時代發展和傳統市場營銷專業的矛盾性;重構和升級傳統市場營銷專業教學體系。
新商科人才培養是利用跨界思維,培養復合型和創新型人才。本研究圍繞提出人才培養總目標:“一體多向”的市場營銷培養模式,“以復合型人才培養作為總體培養目標,多方向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以重塑和升級市場營銷的專業定位,重塑和升級市場營銷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重塑和升級市場營銷專業的課程培養體系,重塑和升級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為手段,實現重塑和升級為與社會發展相融合的新時代的市場營銷專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