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慣約實施管理中心 齊佳欣 莫磊 王傳珂 於海武
2019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對“兩張皮”問題進一步提出要求:“解決‘兩張皮’問題,關鍵是找準結合點,推動機關黨建和業務工作相互促進。各部門黨組(黨委)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務,堅持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使各項舉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在實施中相互促進。要改進完善機關黨建工作考核評價機制,發揮考核的指揮棒作用、選拔任用的導向作用。”
科研生產單位機關黨組織建設工作在不同維度上存在著與業務管理工作錯位的“兩張皮”弊端。所以,緊緊抓住契合點,是促進科研生產單位機關黨組織建設和業務發展工作相互配合、齊頭并進,化解“兩張皮”難題的要點。科研生產單位機關管理工作中,黨的建設要走在前、帶好頭,這是機關的主導地位和關鍵作用所決定的。科研生產單位機關離單位黨委、行政最近,對基層黨組織建設有顯著的引領促進作用。深入實施自我革新,深化全面從嚴治黨,須從黨政機關、黨組織建設做起。秉持黨組織建設和業務發展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的“四同時”工作,使諸項措施在戰略部署上緊密銜接、在推行中齊頭并進,實現黨建與業務“同頻共振、雙向助推”的戰略目標(如圖1所示),將黨組織建設工作由“兩張皮”向“一盤棋”轉化。
圖1 黨建與業務“同頻共振、雙向助推”
科研生產單位機關部門抓黨建工作不到位的底層邏輯是思想認識不到位,不能牢牢抓住黨組織建設工作這根繩,具體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思想認知不夠。對于自身主要的責、權意識不到位。主要精力放在了科研生產管理工作上,黨組織建設工作弱化,將黨組織建設工作放在了“講話時關鍵、干活時將就、繁忙時忽略”的錯誤位置,領導干部“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的思想不強。許多部門的黨組織乃至其負責人認知出現“偏差”,黨建和科研生產管理工作不能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甚至各成一線、各管一攤,站位“不準”,立足“不穩”、關系“失衡”。一些領導無法全面意識到黨組織建設工作在大局中的統領作用,單純認為黨組織建設工作即是黨費收納、黨日活動開展等,對黨組織建設工作的必要性領悟不高、關注欠缺,不能系統研究黨組織的各類主題作用。
(二)業務能力不足。黨組織建設與業務工作權責分化、整合缺乏。核心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黨務能力欠缺、技能缺乏。部分單位對黨組織建設工作不管不顧,黨支部委員對黨務不了解、不學習、不擔當。因為不具備大批既懂黨組織建設又懂核心業務的全職黨務工作人員,在做計劃時,對黨務發展工作認識較少、拿捏不準,導致黨組織建設工作各說各話。黨組織建設工作技能缺乏,部分黨務工作人員有“不懂、不會,進而不為”的問題。二是黨組織建設與科研生產管理工作職責分離、融合不夠。許多單位黨組織建設工作檔案留存完備但實質內容籠統且不切實際,不能將黨組織建設工作與單位平時的業務管理程序緊密結合,黨組織建設引領無法成為促進科研生產管理工作發展的核心方法論,由此在黨組織建設與科研生產管理工作結合發展上,沒能制定合理、堅實的方案。總而言之,部分單位黨組織建設工作“淺”在重理論、缺手段,“薄”在不實踐、少成效。
(三)規章制度不全。是“一崗雙責”的針對性制度不健全,導致一些領導干部重業務工作權利、輕黨建工作責任,黨建工作責任缺失。二是獎懲考評機制不到位,考核機制“缺法可依、有法不依”,黨建考評、業績考評與職業發展相脫鉤。三是黨建工作考核機制雖日趨完善,但是在考核發放、考核要求及業務融合方面缺乏制度支撐,考評結論最后無法反映在工作人員的整體性評分上。四是黨務工作崗位的遴選、鍛煉制度比較缺乏,黨務工作人員和業務工作人員的信息溝通不通暢。
(四)黨員意識不強。不少黨支部對黨員的學習教育不注重、思想情況不聚焦,黨員的“在黨為黨”認識淡化,民主評議流于形式、考核評優“搞平衡”。某些干部職工丟掉了自己最重要的黨員身份,未能發揚黨的優良傳統,未能以黨員的準則自我要求;某些黨員身份意識弱化、組織觀念淡薄、公仆意識淡化,只以科研生產管理工作的崗位身份開展工作,忽略了黨的理論引領、宣傳鼓舞、紀律約束等核心作用。
(五)融合認識不足。一是盡管全面實施領導干部“一崗雙責”,可實際上在黨組織建設工作層面的方法和業務技巧缺乏輪訓,以至于許多領導干部對基礎理論知識、黨建工作流程都不熟悉。二是部分單位的管理層對于黨建工作重視程度不夠,決策層沒有充分關注黨組織建設工作,從而導致片面重視科研生產管理,黨組織建設工作推進發展的契合點想不深,做得不新。
(六)方法載體不新。黨員干部在實際工作中手段方式單一,掌握的高效手段和載體不足,黨組織建設工作不能更進一步成為促進發展的核心能力,在黨組織建設工作與科研生產管理工作有機結合上未能產生主動擔當的觀念,諸多措施不能有效實施。一是黨組織建設工作核心方法、核心載體的學習創新嚴重缺乏,某些舊有的黨組織建設工作手段不能跟上新時期的要求,部分黨支部、黨小組缺乏新時期核心方法、核心載體的應用落地,局限于開會、研學及宣貫文件的老方法,只會背離中心組織工作做項目、搞活動,導致黨組織建設工作失去了朝氣,收效很小。二是黨組織建設工作原理和方法的研討歸納尚需加強推進,很多優秀的組織方式及手段未能得到主動的分析和歸納。三是在核心工作部署中,部分黨務工作人員即使積累了多年的經驗,但在核心方法、核心載體的應用上缺乏更新迭代的意識和行動。
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為單位發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時代對黨建工作與科研生產管理工作融合發展面臨著新的挑戰,應該摸索出新的手段和技巧去解決當下遇到的問題。
在黨的領導下,單位發展要以黨組織建設工作為核心基礎,從理念牽引、制度融合、行為塑造、文化導向4個方面為切入點,促使黨組織建設工作和科研生產管理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如圖2所示)。深入研究實踐“圍繞業務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務”,將黨建工作由“兩張皮”向“一盤棋”轉變。
圖2 破解“兩張皮”有效路徑分析
(一)思想融合,加強工作聚合力。新階段,要將核心理念作為動力,把單位的文化與思政工作在不同的維度上達到高度統一,逐步健全黨組織建設工作的聚合力,逐步強化思政工作的內涵、手段和成效。黨組織建設工作的核心基礎是思想政治工作,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推進發展,黨員一定要敢于和外界不同的觀念進行自我辯論,把牢基礎思想觀念。在平常的細微工作中,讓所有員工都主動融入文化建設中,強化員工的“主人翁”意識。持續幫助員工答疑解惑,關注員工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的疑難困惑,思員工所思,想員工所需。在樹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工作過程中,讓職工意識到個人的利益及發展是與單位的發展進步息息相關的。進一步加強“兩彈精神”學習運用,促使員工在思想觀念層面與單位發展理念高度一致,集體和事業觀念不斷增強,為單位適應新時期的蓬勃發展穩固根基。
(二)制度融合,提升工作的約束力。將單位各項規章制度與黨建工作相關要求相融合,并滲透到每個環節、每個流程、每個崗位,促進各項工作約束力的提升。一是以公平、公開、公正的競爭機制,加強單位用人的威信。持續用我黨先進的理想信念培養員工,打造重視人才、創新和知識的文化環境。二是以目標為導向,確定發展計劃,事業發展計劃應以目標為牽引,對既定目標開展多角度、全方位的拆解,并且依據自身對目標評價的定義,把全局目標細化成為工作業務和核心指標,使個人發展全面融合到單位發展中去。三是在人員管理機制上結合,疏通人員發展路徑。融合行業技術技能和機關行政管理等成長路徑,持續完備員工的提拔、競聘工作制度,構建完備的人力資源規章制度。持續完善推進專業技術人才的任用,讓大家都在合適的崗位上為單位發展貢獻自己的最大價值,打牢員工職業發展平臺的基礎。
(三)行為融合,強化工作的執行力。緊緊圍繞黨的紀律建設新規定,通過紀律作風整頓,促使員工面貌煥然一新。堅持與時俱進,把對黨組織建設工作的高效要求和單位人文氛圍的強烈需求充分融合,用發展的觀念和體系化的方法投身到黨組織建設工作中。始終堅持從嚴管理,強化考核問責,定期組織開展紀律作風專項檢查,有效解決工作“懶、拖、怕”等問題,促進工作作風的進一步扭轉。
黨組織必須統籌黨員培養,提升黨員隊伍的純潔度、忠誠度。激勵黨員融入群眾活動中去學習。把黨員鍛煉為思想政治優良、業務技能突出的優秀人才,從而保證黨員隊伍的持續先進。把黨的組織生活拓展到職工日常生活中,貫穿到黨組織活動實踐中,充分發揮宣傳教育的作用。持續舉辦優質的黨群活動,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促使黨員在工作上敢為人先、奮勇擔當,讓他們全身心投入單位的改革和發展中。
在新時期,一定要勤于思考推進黨組織建設工作,創新創造出更具活力的活動方式。不能僅局限于開會、授課,要將黨組織建設工作有機融合到大量優質的活動中。實施黨組織建設工作要立足于合理高效的載體,促使黨組織建設工作得到實實在在的效果。
(四)文化融合,提升工作的輻射力。不斷加深領導干部對于規章制度的研學,明確自身崗位責任,堅持不忘“權力即是責任”。加強黨風廉政教育,強化廉政文化建設,讓黨員自覺加強對腐敗的抵抗力。嚴格監管問責,加強監督監管制度的作用。分步構建基于程序管理的紀律、作風和廉潔風險防控系統,不斷完備工作述職、考評等機制,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建立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氛圍。
黨員應該樹立好帶頭作用,不斷以遵紀守法、業務優良、勇于擔當的優秀品質要求自我,使群眾從內心深處體會到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
黨組織要形成發展共識,持續創新活動形式和組織方法,深入舉辦相關主題節日慶典,以建黨、建國等紀念節日為契機,建立和諧自由、愛國敬業的文化氛圍,不斷強化黨員業務創新,推進各方面力量建設。
解決“兩張皮”問題,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務。推動機關黨建和科研生產管理工作相互促進,關鍵是找準結合點,同時謀劃、同時部署、同時落實、同時檢查的“四同時”工作制度,能夠使各項舉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在實施中相互促進(如圖3所示)。
圖3 “四同時”黨建與業務相互配合、促進
(一)同時高水平謀劃。在強調相互融合的同時,黨建工作要主動融入科研生產管理工作這一中心。黨建與科研生產管理工作要細化任務、量化目標,在前期謀劃中要將兩個清單做好,一個是黨建工作的重點清單,一個是科研生產管理工作的重點清單。根據單位發展實際,在單位決策機制中,對黨組織進行決策的要求、法則等要予以詳細、明確,實現黨建與業務同謀劃。
(二)同時高站位部署。黨建與科研生產管理工作要做到分解、分工、分流。首先,科研生產管理工作的謀劃目標應在黨建工作部署中予以強有力的體現,做到科研生產管理工作部署與黨建工作部署同頻共振。其次,黨小組建在業務處上更有利于各業務處之間的溝通聯系,在業務部署上通力配合。最后,通過同部署,科研生產管理工作與黨組織建設工作在人力資源調配、業務工作要求、目標結果導向等實現有機融合,黨組織建設工作與科研生產管理工作同時得到強化,共用一套資源,完善資源的優化配置。
(三)同時高質量落實。黨建與科研生產管理工作要做到落實目標、落實內容、落實指標、落實節點,以黨建為引領,將黨建業務工作目標融入具體業務中,發揮機關黨建引領作用,促進科研生產管理工作內容及工作指標扎根落實,在機關管理規范化、質量安全管理、職工隊伍建設等方面找好落實節點,落實黨政同責,推進業務管理工作的持續提高。把管黨治黨責任作為最根本的政治擔當,將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層層壓實,讓黨組織建設工作與科研生產管理工作有方法、有效果,為科研生產管理工作做好保障。
(四)同時高標準檢查。充分轉變“黨建只是黨建”的痛點,業務的痛點一定要成為黨組織建設工作的切入點。同時,群眾關心的問題要成為黨組織建設工作的結合點。將一崗雙責、黨政同責落到實處,加強內部考核的持續管理,不斷強化機關管理工作的覺悟,強化對“懶、拖、怕”行為的治理,改進完善機關黨建工作考核評價機制,發揮考核的指揮棒作用、選拔任用的導向作用。量身定制定量分析考核標準,分辨部門、崗位之間的差異,不斷革新方式方法,推行業務績效考核與黨組織建設工作職責考核同時推進。就單位部門來說,在考核質量、安全等總體目標的同時,要對領導班子及干部隊伍建設、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等黨建目標開展考核。“同檢查”工作既可以為黨員在日常業務中充分發揮先鋒作用創造平臺,也可以推動黨組織建設工作由淺入深;就黨員個體而言,要充分將工作核心業務、參加黨的組織生活狀況等納入考核。
國家科研生產單位,要實現黨建與業務“兩促進”的目標,必須以理念牽引、制度融合、行為塑造、文化導向為手段,深化黨組織建設工作和科研生產管理工作多角度、多維度的緊密結合,利用好黨組織建設和科研生產管理工作的深度互動,機關黨組織建設工作方可突出重點、有的放矢。黨建與業務通過同時高水平謀劃、高站位部署、高質量落實、高標準檢查,結合黨的組織生活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制定整改落實措施,切實形成有力推進專項建設、有力促進黨建與業務“同頻共振”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