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孫慧良 喬楚鴻
校園文創產品的提出由來已久,最初由日本藝術家村上隆定義,其核心承載是校園文化。這一理念與產品在西方等發達國家已經經過長期的探索并逐步成熟。在我國,這一概念的引入與實踐起步較晚,各高校對此的重視程度、產品設計風格與質量水平良莠不齊。簡言之,文創產品作為知識載體,承載了高校的文化、智慧與強烈的風格特色,彰顯了強大的凝聚力與校園特質,豐富校園宣傳手段,吸引更多求學者。
校園文化創意品背后承載著豐富的校園文化背景,集中體現了高校全體的智慧與底蘊。文化與創意品的深度融合,一方面彰顯本身的藝術與文化承載,另一方面是對中華優秀文化特質的印證與詮釋,給予使用者藝術享受與文化傳承。例如古代的文物為何價值連城,其一它們是它們十分稀有,其二是文物的背后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意蘊,代表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校園文創產品和傳統文化結合,不但能夠體現出校園建筑、自然環境等內容,還能傳承我國優良的傳統文化。與此同時,其背后代表的社會意義同樣值得深挖。文創產品本身的紀念意義與收藏屬性可以作為高校對外宣傳工作的窗口,生動詮釋高校文化內涵與先進教育教學成就,以此來獲取學子好感,吸引教學人才。
該類產品的主要目標客戶群體是與校園文化生活有一定關聯的校內外人群,主要包括校內師生與來訪人員。其中,學生對于該類產品表現出濃厚的關注度與購買意愿。在進行文創設計制造時,進行了基于目標客戶群的前期調查。數據顯示,學生群體展示出極高的購買興趣,同時受限于購買實力因而對價格敏感(圖1)。此外,不同于團隊從眾的預測,學生用戶更加注重其文化特質與使用價值(圖2)。

圖1 購買文創產品的心理價格

圖2 購買文創產品的心理
當前,創意品種類主要涵蓋文具、生活用具與紀念品,基本覆蓋了學生各方面的需要。各大高校在進行創意設計與產品制造時,核心理念是深入結合校園歷史背景與文化特色,生動詮釋高校主題風格與氣質。然而在實際中,鋪設產品卻千篇一律,我國高校的文創之路仍然艱難而漫長。由于我國文創產業起步較晚,社會認可程度存在嚴重不足,消費者與市場仍有很大局限。如何在打響高校名片的同時,滿足兼具文化宣傳、經濟價值與社會效應的開發,是產品設計與推廣者必須解決的問題。
高校有著不同的歷史底蘊、地域特色和人文風情,因而展現出不同的藝術文化氣息。高校的校徽、校訓作為最原始的文化價值符號,是對學校氣質、建校目標與教育初心的高度凝練表達,更是多年來師生共同的解讀與追求。因此,完全可以創造性的實現其與實體產品的有機結合,展示校園專屬風格。
隨著近年來對傳統文化的追溯,校園文創產品也隨之變化,涌現出許多校園文創產品中融入了各種傳統元素,如同濟大學的文創徽章融入了書法篆刻配以陰刻及陽刻風格,東華大學的校訓印章傳承活字印的傳統文化。這些傳統元素都是我們民族的瑰寶,對我國的文化自信具有強大的支撐力。
在建筑特色的采納手法上,可以將建筑外形甚至構筑走向等特質進行描摹、抽象提取,借助工筆等概念進行詮釋、加工和提煉,甚至可以運用在金屬徽章等新型創意品的嘗試之中,甚至是衣物紐扣、服飾元素的探索上,探究大眾的接受程度和興趣所在。不僅如此,在進行配飾設計,如領結領帶、絲巾、帽子或者長襪的設計制造時,可以融入校徽、校訓等文化元素,對校園核心價值觀進行宣傳與發揚的同時,兼顧時尚與藝術氣氛,讓校園內在文化更好的融入校園生活,外化為師生的言與行,對外傳遞學校的辦學理念、師生氣質與文化氛圍。
以北京林業大學為例,北林以校園主樓為主要設計元素,緊抓代表校園文化的符號,提煉出建筑中極具特色的部分利用抽象的手段進行二維線條的處理,制作出獨一無二的校園戒指,不僅被廣大學子所喜愛,也為學校中的情侶提供了獨特的專屬記憶。
1.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傳統文化是文明衍化過程中能夠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文化,是各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現。它是一個國家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的靈魂。我國有非常多傳統文化,大到思想精神,小到手工藝品,這些都意義非凡,能夠體現出我國民眾豐富的社會生活,也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意蘊。在文化的組成部分中,校園文化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它又是不可脫離中華優秀文化而獨立存在的。將傳統文化中的一些重要元素提取出來和東北林業大學特有的校園元素進行結合,必定會綻放出不同的光彩。
榫卯結構是建筑和家具中常用的結構方式,它是古代能工巧將智慧的結晶并且世代相傳。榫和卯的結合,是木件之間多與少、高與低、長與短之間的巧妙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個方向的扭動。因此,可以說它是傳統文化極具代表性的一個典例。將其運用到高校文創產品設計中,既展現了高校獨具特色的校園氛圍,又對傳統元素進行了傳承與創新。
(2)校園文化特質
高校所創造的文創產品是能夠合理體現高校價值底蘊的一種特色,能夠展現高校的獨特性并樹立良好的形象。也是高校在進行對外宣傳過程中的重要符號,更能夠體現出畢業學生對母校的一種情感寄托,所以校園文創產品的未來發展也代表了高校的未來發展。以東北林業大學為例,東北林業大學坐落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被稱為“辦在森林里的大學”。所以該產品整體采用木材為主要材料,經過烘干、防腐等處理,保留木材的原有紋樣,與校訓中“德和自然”相呼應,體現人與自然的一種和諧。東北林業大學的校徽設計的十分精巧,由兩個圓環與一個傾斜的“F”構成,中間傾斜的“F”是林業的英文“Forestry”,可以把這個傾斜的“F”看作是一棵樹,表示了東林人期望國家“無樹不綠,有水皆清”的美好愿望,如圖3所示。

圖3 卡套圖案設計
將現代的工藝結合傳統的榫卯結構就是一種創新,運用榫卯結構創新校園文創產品,制作完成校園卡套設計,如圖4所示。將卡套的設計與中國傳統的榫卯結構相結合,運用平板明榫,可以清楚的看到一面露榫的結構,使產品有保護功能的同時,可以讓使用者更加了解傳統的榫卯結構如圖4所示。

圖4 卡套結構設計草圖
特色校園卡套設計,分為六個可拆分的部分,由四塊擋板與上下面板組合而成。四周的擋板采用平板明榫接合方式,在外側可以清晰的看到榫頭,結實環保,不需要粘合劑粘合,且具有自然天成的質樸氣息。左右兩側擋板內側設有凹槽,可供底部板材進行抽拉開合。上方透明材質面板在四角安裝了磁吸裝置,與下方擋板牢牢吸附,在閉合狀態下嚴密無縫,可做到防潮防污等保護作用,如圖5所示。

圖5 卡套結構設計
本產品采用實木榫卯結構,配以亞克力面板,在簡約中透露著滿足年輕人的時尚氣息,在背面刻有東北林業大學校徽,展現高校的文化自信。讓學生使用時,牢記學校的精神傳承,謹遵學校的校規校訓,如圖6所示。

圖6 卡套設計效果圖
與此同時,可以設計一套代表高校的明信片與卡套設計相結合。
在設計高校專屬明信片時,進行三維加工,加入校園經典元素,使產品不僅實現消費者對于文創產品的文化消費需求,還兼顧收藏與使用意義。同時創造性地融入幾何元素符號,使明信片具有美學意義,極大體現了高校的特色與文創價值。如圖7所示,讓消費者感知到校園的“美”的同時,還兼具收藏與回憶價值,此外,還可以在明信片上印制校園歷史與文化沿革或獨有的文化符號,如代表性人物與事件。

圖7 明信片設計
在售賣時,可將卡套與明信片捆綁出售,亦或者單獨售賣,使明信片與卡套的尺寸相匹配,這樣卡套不僅僅具有單一功能,還可當作相框使用,保證了校園文化與創意產品的深度融合,彰顯出藝術本身的文化承載,也對校園文化特質有所詮釋。不僅如此,高校還可以從拓展渠道上入手,借助線上平臺進行宣傳、推廣與銷售,憑借互聯網的獨有優勢增強校園精神文明宣傳,凸顯不同高校的獨特藝術氣息,還能良好的傳承我國的文化與藝術,起到一定的連鎖反應并出現社會效應,還能體現出一定的經濟價值。
榫卯卡套與市面上各類的“貼標設計”的校園文創產品不同,本產品立足于結構上的創新,將傳統的榫卯結構與現代產品相碰撞,在產品設計時調動多感官的沉浸式體驗,在觸覺和視覺上給人以極大的享受,豐富了產品的購買意義,實現了商業價值的二次賦予。
創意產品的發展在未來是具有十分顯著的趨勢的,高校的文創產品也不例外,走品牌化之路是產品得以產業化的一種競爭方式。但是和普通的產品不同的是高校的文創產品不但具有商品的實用屬性還具有非常強的文化特性。能夠將高校的文化得以傳承,讓高校的歷史沿革、治學理念和精神文化都凸顯出來。在創作和設計的過程中,更加需要使消費者產生共鳴,創造更好的消費動機。
總體而言,當前消費社會的背景下,豐富的精神文明承載和美學價值的傳達成為產品廣為流傳、深受推崇的前提,最終成就了多方群體,實現了產品本身、文化與經濟社會的多重繁榮。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人民從基礎的物質需求轉化為精神文化的需求。在高校,學生也非常重視精神文化的追求。校園文創產品的創作和發展也是大學生校園文化的建設目標之一。充分凝練學校的歷史文化,將文化建立品牌形象,科學化、系統化、個性化的與產品與創意緊密結合,緊跟時尚前沿,社會需求、與時俱進,有效推廣校園文化創意產品與研發,打造符合中國特色的校園文化,提升高校的社會美譽度。與此同時,校園文創產品的設計與開發也能夠體現出高校的創新意識、學科水平、科研水平,還能體現出高校的綜合實力,校園文創產品也能為高校的發展提供創新思維,并能為高校的發展創作出更加的豐富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