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萍
(甘肅省夏河縣夏河中學,甘肅夏河 747199)
高中生雖然具備一定的語言學習經驗,但是伴隨英語課程的持續艱深,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和思維品質遭遇發展阻滯,很多學生對英語滋生不良的抵觸情緒。新課題導入既是英語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程序,也直接關系到學生整節課的思維注意力和生成狀態。在高中英語教改工作中,教師須把優化導入手段列為首要任務,實施創新、合理的導入藝術,重視優渥教學資源的旁征博引,以期在教學伊始就激活學生的自主探究動機,給英語知識講授打造良好開端。
相比于初中,高中學段的英語課程難度明顯提高,教師更應關注英語教學導入手法的優化,才能產生先聲奪人的教學功效。
高中生的語言功底和自主學習興趣存在根本差異性,有些學生語感好,對英語課程具有天然的探索期待,但是部分學生容易受到母語作用的影響,面對陌生的新課程存在畏難情緒,這種能力和興趣上的差異如果得不到平衡,高中英語教改水平難以取得實質突破。教師靈活運用課堂教學導入藝術最顯著的效用,就是可迅速點燃全體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無論是英語學優生還是后進生,內心的興趣期待都是一致的,教師積極將英語導入環節和多媒體、游戲化、生活化等前沿手段相整合,是凝聚學生課堂注意力、激越學生英語思維品質的最優舉措。
英語課堂教學對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性有著極高要求。積極互動是學生課堂主體意識的最好體驗,也能發展學生樂學、樂思、樂于交際的語言學習品質,這是學生學好英語、用好英語的前提條件。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合理引入導入藝術,最突出的優勢就是可營造和諧的互動氣氛,依托有趣的導入情境,學生會不由自主地產生表達、質疑和交流欲望,教師也可在問答和對話之間引導學生揭示新課主題,這樣學生踴躍參與互動,英語知識點的輸出效率勢必更高。
以往高中英語教學材料以教材課文和對應參考書為主,拓展性資源應用較少,學生也接觸不到更新鮮的學習方式,久而久之,學生的國際文化視野受限,英語課堂容量也會萎縮。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科學實施導入藝術最大的價值,就是可擴充英語學習資源和課堂容量,教師通過開發應用云課堂英語教學資源,或是聯系學生認知經驗和日常生活優化導入形式,都有助于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儲備,刷新學生的英語學習體驗,從而避免學生形成思維定式,讓學生對英語課程始終保持新鮮感和探究期待。
教師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實施新課導入藝術時,可延展溫故知新思維,基于學生已經掌握的英語知識點,創設舊知復習情境,待學生回顧解答之后,再巧妙地締結英語新課要素,這樣一來學生的英語新舊知識經驗可順暢地過渡和銜接,二來啟動新課學習狀態也是極為迅速的,在連續性的舊知復習和新知接觸中,學生的英語領悟能力和知識體系勢必更加扎實穩固。
1.根據舊英語知識布設復習問題。教師可從上一課的語篇內容和語法知識切入,對學生設計和提出英語復習問題。比如,教師可基于語篇設問:同學們,還記得上一課閱讀文本中的主人公帶我們了解哪些事物嗎?大家從中吸納哪些知識經驗?設問后,教師可指導學生翻閱先前的課文和閱讀筆記,迅速回顧舊語篇內容,通過短暫的合作思考和討論,解答教師提出的語篇復習問題。教師還可基于上一課重要的詞匯、語法及句型布設復習問題,如在白板投屏上出示幾組語法和句子,然后提問:同學們,大家能否依照上一課的知識經驗,為每個語法找到對應的句子“伙伴”?這個復習問題非常有趣,學生踴躍地參與語法、句子配對活動,從而有效復習和重溫上一節英語課的關鍵語言知識,初步達到英語課堂教學導入藝術應用的“溫故”目標。
2.根據舊英語知識架設新知輸出橋梁。學生通過解答英語舊課的復習問題,思維狀態順利活躍起來,已經做好接收新知識的準備。教師應探查和確定新舊英語知識之間的鏈接點,自然無縫地引出新課主題。比如,教師可根據語篇故事內容的鏈接點進行導學:同學們,上一課閱讀文本的主人公帶我們接觸許多新事物,本課主人公將繼續講述他和伙伴之間發生的有趣經歷,大家想不想一同探索呢?有了之前閱讀經驗的支撐,學生參與新文本解讀的興致很濃,紛紛急切地表示想要了解新課文內容,教師就可趁此時機帶學生開展新課語篇探究。
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高質量的導入藝術應用需要搭配優渥的信息化教學素材,信息工具以及多媒體材料,都是深受高中生喜愛的導學形式和資源,也能弱化英語知識內容的抽象性和生澀感,提高學生對陌生知識信息的具象化感知效率。為此,教師在將導入藝術引入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時,不妨加強實施多媒體素材導入,打造靈動的導入氛圍和英語智慧課堂,給學生的感官、思維、情緒做好充足的啟發和熱身,英語新知的輸送效率必然會事半功倍。
1.以英文原版動畫、影視劇作品作為導入素材。英文原版動畫、影視劇片段畫面感十足,而且富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能夠帶給學生良好的視聽體驗。教師在節選相關視頻資源時,應參照英語文本的敘述內容,搜集類似題材的英文動畫和影視劇作品,然后利用視頻剪輯工具,截取含有英語課程語法、句型的視頻片段,片段時長控制在5 分鐘之內,在英語導入階段,使用白板投屏播放原版動畫和影視劇片段,同時跟進導言:同學們,很多英文動畫和影視作品都以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為主題,觀看作品片段后,能談談你的感受嗎?學生隨即展開熱烈探討,教師在此期間可提示學生摘錄動畫影視片段中自己熟悉的語法和句型,或是對片段情節、人物進行評議,這樣學生對接下來的語篇內容就有了大致把握,正式參與新課閱讀探究更加游刃有余。
2.以英文歌曲、民謠作為導入素材。歌曲的旋律和節奏能夠直接激越學生的情感,同時英文歌曲和民謠,也蘊藏豐富的國際人文元素,是極佳的導入素材。教師在實際運用時,可根據英語課程內容甄選英文歌曲材料,如教材語篇和友情有關,教師可采用頌揚友誼的英文曲目,教材語篇講述英語國家的節日慶祝習俗,教師就可選擇一些英語國家的節慶民謠等等作為導入素材。教師在英語課堂導入階段播放英文歌曲和民謠時,還可同步出示一些文字介紹資料,或是插畫、照片等,學生傾聽歌曲、瀏覽資料完畢后,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大家能聽出歌曲主題是什么嗎?在文字資料和插畫、照片中,大家還獲取到哪些信息?學生合作探討后分享聽歌感受和資料研讀收獲,這樣一個高質量的英語課堂導入開端就打造完成。
高中生在英語課程探索中,最突出的劣勢就是共情能力不足,鑒于英語是一門非母語課程,所以多數學生對英文語篇中情感元素的體悟和理解,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礙和壁壘。生活最貼近學生的認知經驗,在激發學生情感共鳴方面作用顯著,可妥善消解語言負遷移帶來的不利影響。為此,教師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引入導入藝術時,理應著力實施生活化情景導入,在教學伊始迅速喚醒學生的英語共情能力,增強學生對語篇思想情感的探析和體悟質效。
所謂共情,重在開發學生共有的生活和情感經驗,教師在具體實施時,可根據教材語篇的主要內容和情感主旨,選擇一個學生都能廣泛參與的生活話題,或者全體學生都接觸過的生活事物、經歷過的事,來打造生活化導學情景。如教材語篇內容和旅行有關,那么教師在英語課堂導入階段就可創設一個生活化問題情景:同學們,大家有過旅行的經歷嗎?長途和短途都可,旅行中有哪些風趣見聞、你的心情是怎樣的?期待你和老師、同伴分享!旅行經歷對高中生來說并不陌生,這個生活化情景馬上調動起了學生的共情體驗。接著教師可讓學生幾人一組,互相分享在長短途旅行中的見聞逸事,學生沉浸到旅途回憶中,熱烈地和伙伴分享吃到的美食、賞過的美景等,還有很多學生表示旅行是一段珍貴的人生經歷,對旅途中的心理情感變化記憶猶新。學生交流分享活動告一段落后,教師可就勢揭示教材語篇課題,引導學生帶著自己在生活中的經歷和情感體驗,去了解語篇人物的旅途見聞和心情,從而實現英語課堂導入藝術的有效實施。
一般情況下,高中生在接觸陌生英語新課時,生成狀態都是比較被動的,調動學生探索積極性是教師研究和實施導入藝術的根本目的。對未知事物產生獵奇欲望,同樣是高中生的共有特質,教師在創新英語課程導入方式時,不妨借助一些具有懸念感的故事語篇,實施故事懸念導入,這樣一來能夠產生引人入勝的導學效用,二來也可激活學生的英語探索積極性,使英語課堂滿溢跳動的思維因子。
基于故事懸念的導入藝術實施方法如下:對于故事語篇的選擇,教師既可采用適宜的教材文本,也可在一些課外英語報刊讀本中搜集故事素材,只要語篇內容緊扣課程要點,情節富有懸念開發空間即可。教師可在白板投屏上,先為學生出示文本發生情節沖突的前半部分,鼓勵學生自主、合作略讀,關鍵位置的文本教師并沒有出示,學生讀到一半情節戛然而止,非常迫切想要獲得后半部分的情節。此時教師不要直接出示,而是設置一個故事懸念: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對后續情節很好奇,大家不妨先根據前半部分,猜測一下故事情節的后續走向?學生隨即參與猜測和討論,猜測內容也是眾說紛紜,導學環節的氣氛被推上一個小高潮。緊接著,教師再在白板投屏上呈現故事情節后半段,鼓勵學生閱讀語篇后續內容,驗證在之前懸念討論活動中哪些同學猜中了,這樣學生參與語篇精讀的探索積極性勢必顯著提升。
科學、高效的英語課堂導入藝術應用,互動性和趣味性都必不可少,教師唯有兼顧這兩項指標的達成,才能幫助學生在英語新課導入初始就掌握學習的自主權。游戲化導學活動既是學生期待的,也是學生在英語探究中的快樂之源,沒有什么比游戲更能吸引學生的英語參與熱情和感官注意力。為此,教師在將導入藝術實踐于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時,可采用游戲化活動導入,讓學生的趣味需求得到關注和滿足,引領學生自主參與英語課堂互動,還能讓學生體會到自己才是課堂的主人,導學和激趣效用勢必可同步發揮。
基于游戲化活動的英語導入藝術實踐方法如下:教師應根據英語課型為學生設計游戲化導入活動,比如英語新課中的疑難詞匯比較多,教師就可設計一個運氣球的單詞操練游戲,教師把新課單詞、音標卡紙貼在彩色氣球上,讓學生按座位輪流傳送氣球,氣球到達誰手上,誰就要拼讀出氣球上的單詞,比一比誰傳運氣球不掉落,單詞拼讀還標準流利,游戲結束后,學生有效攻克新課疑難單詞。再或者,如果英語新課句型是重點,教師可設計開展一個句子接龍導入游戲,先出示一個基本句型,然后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基本句型的后面再加一句,后一個學生復述前面的句子再加一句,以此類推,如果句子接龍在某個學生身上卡住了,其他組員可幫幫他,確保句子接龍繼續進行,這樣也能通過游戲化導入活動強化學生的語句表達和運用技能。
綜上所述,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導入藝術,不但可促進學生迅速啟動英語學習狀態,也能營造和諧的互動氛圍,還能擴充英語課堂學習資源和容量。為此,教師可通過實施溫故知新導入、多媒體素材導入、生活化情景導入、故事懸念導入以及游戲化活動導入等藝術手段,促進學生新舊英語知識銜接,打造靈動的英語智慧課堂,喚醒學生的英語共情能力,激活學生探索積極性,引領學生自主參與英語課堂互動,從而保障后續英語課程的流暢講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