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龍 黃凱
(1.北京市西城區教育研修學院,100035 ;2.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100032 )
要落實“教會、勤練、常賽”,讓學生“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那么在體育教學中,“學、練、賽、評”缺一不可,“學”是基礎、“練”是核心、“賽”是關鍵、“評”是驅動。筆者以七年級羽毛球正手擊高遠球技術的教學為例,探討在教學實踐中如何落實“學、練、賽、評”。
以一節40分鐘的七年級羽毛球正手擊高遠球課為例,教學重點為轉身與揮拍的協調連貫及擊球點的把握;教學難點為鞭打動作與前臂內旋揮拍擊球,“學”的設計應圍繞本節課的重難點進行。如,學習正手擊高遠球技術動作→正手擊高遠球分解/完整揮拍練習→原地高遠球動作拋球練習→高遠球動作擊打固定球練習→1人拋球1人正手擊高遠球練習。圍繞不同學習活動,針對性設計教學時長、學習方法等內容(表1),圍繞教師教什么、怎么教,學生學什么進行設計。
表1 正手擊高遠球“學”的活動
“練”主要體現學生如何根據教師的要求,通過執行相應的“練”的活動,掌握對應的動作技術。如,在羽毛球正手擊高遠球技術的教學中,學生的練習活動展現了學生“動起來”的部分,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完成的練習內容、易犯錯誤與糾正方法、學生練習時的動作要求等(表2)。
表2 正手擊高遠球“練”的活動
“賽”的設計可結合具體學練內容進行,也可以專門設計相應的比賽活動。如,正手擊高遠球一課設計了2項比賽活動:1人拋球1人正手擊高遠球準度比賽、全場1VS1計正手對打高遠球回合數比賽。第一項比賽緊緊圍繞本節課的重點學練內容進行設計,增加練習的趣味性、競爭性;第二項比賽則注重本節課所學技術在比賽中的實際運用,通過專門的比賽設計促進學生對技術的掌握及實戰應用(見表3)。
表3 正手擊高遠球“賽”的活動
“評”的設計不僅要針對本節課的重點進行,還要做到“內容易評價、能評價”。評價方法可分為師生評價、學生互評、學生自評等方式。圍繞本節課的授課內容,設計了針對全場1VS1計正手對打高遠球回合數比賽評價學生對正手擊高遠球技術運用。教師在講解完評價方法后,學生進行互評。圍繞“對打回合數”“擊球時有無鞭打發力動作”“擊球點是否在持拍手肩膀正上方”“高遠球動作是否協調、連貫”等評價內容,將本節課的重難點設計融入評價活動。教師可提前制作互價表,學生根據學生表現給出相應星級,最佳為5星(表4)。這樣的評價方式既增加了學生對技術動作的理解,又增強了趣味性。
表4 學生互評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