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 杰
思路已經明確,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及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以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立足云南產業基礎和優勢,打造若干標志性產業鏈,構建具有云南特色的現代工業體系,闖出一條綠色能源與綠色制造融合發展的新路子。通過努力,到2025年,工業增加值力爭突破10000億元,GDP比重顯著提高。
強化頂層設計,以長遠眼光謀劃未來工業發展。一是在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云南省實際,爭取國家差別化扶持政策,推動云南自然地理優勢向經濟地理優勢轉變。二是探索組建制造業高水平專家咨詢委員會,組織一流知名院士、專家、學者及著名企業家為工業發展獻策。三是編制出臺《“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等系列規劃。
以創新變革來應對挑戰,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工業發展體制機制。一是謀劃推進先進制造業強省建設,建立高規格的先進制造業強省領導小組,形成高位推動產業發展的強大合力。二是重點打造綠色鋁、綠色硅、新能源電池、生物制品(疫苗)等重點產業鏈,出臺推動先進制造業強省的綜合性政策措施,開展新能源電池產業、生物制品產業等重大政策研究,拿出政策組合包。三是完善工業經濟指標調度、重點項目協調推動、產業鏈招商等制度,探索適合云南產業發展的經驗。
把大項目作為穩經濟基本面的重要抓手,集中精力抓重大項目投達產。一是成立由省級領導擔任組長的重大工業和信息化項目綜合協調推進領導小組,建立運行投資調度工作專班和制造業全產業鏈招商工作專班,聚力解決重大項目推進中的各類問題。二是發揮重大項目建設“動力引擎”作用,集中力量推進標志性項目。三是大力推進“項目工作法”,實行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具體化,建立省、州(市)、園區管委會、項目業主分級推進制度和要素保障部門分口推進制度,抓好重大項目動態管理和考核評價。
充分發揮絕對優勢和比較優勢,圍繞重點產業全力以赴招引頭部企業,做大工業總盤子。按“東部企業、技術”+“云南資源、能源”的思路來招商,圍繞重點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發揮制造業全產業鏈招商工作專班作用,制定好年度招商計劃,排出招商時間表、路線圖,實施“一把手”帶頭招商。
以推進園區標準化建設為導向,推動項目落地便利化,促進產業集群集聚。一是規劃引領掛圖作戰,開展規劃提升專項行動。二是深入實施標準化戰略,開展標準研制專項行動。扎實開展“五個一”標準化行動:建立一套園區建設標準化工作機制,探索構建一系列工業(產業)園區建設標準體系,研制一批工業(產業)園區建設重點領域標準,發展一批園區團體標準,培育一批企業標準“領跑者”。三是優化運營管理機制,開展機制創新專項行動。四是強化制度保障,促進政務服務便利化。五是推進園區籌資體制機制創新。深化政府投融資體制改革,堅持“企業主導、政府引導”,加快項目投融模式創新。
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著力破解工業發展中電力、能耗、環保、土地等要素制約。一是試點并加快推行區域評估和“標準地”出讓。建議2022年以昆明、紅河等有條件的省級以上開發區為試點,開展區域評估和標準地出讓,2025年全省工業標準地出讓爭取達60%以上,從基礎上解決項目落地難、耗時長、環節多、互為前置等問題。二是主動服務,解決項目環評過程中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三是供需兩端發力,多方合力“立體化”破解缺電困局。四是堅持問題導向,制定務實措施,扎實推進能耗“雙控”。加強與國家匯報,爭取水電作為可再生能源和煤電作區分。完善電價形成機制,對工業能耗行業進行分類,明確用權排序,使用電價杠桿,倒逼高能耗行業退出。

云錫錫業分公司錫精煉直線澆鑄系統 云錫錫業分公司供圖
運用好項目工作法、一線工作法、典型引路法,提升抓工業項目的工作實效。按照省委的要求,大力推行項目工作法、一線工作法、典型引路法,讓每項工作都能夠實起來、落下去。為解決以往項目推進中問題研究不透、責任劃分不精準等問題,組建工作專班,到重大項目一線深度調研,確定了與項目關聯度大的土地、林地、能評、環評等8個方面的調度標準,初期選擇了通威水電硅材高純晶硅綠色能源、先導(昆明)新材料科技產業園、德方納米科技納米磷酸鐵鋰建設項目等6個典型項目,對項目推進中的問題進行了專業化梳理,形成解決項目建設中困難問題的經驗和路徑,提高項目調度工作的科學性和精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