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興國,翁璞
(貴州民族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院,貴州貴陽 550025)
伴隨著微課和慕課在學校校園的日漸興起,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考慮在傳統教學中融入在線教學的模式。然而另一個問題又凸顯了出來,當下的微課和慕課大部分都依托于在線網頁的形式開展,學生無法在固定場所以外的區域利用零散時間討論微課和慕課的教學資源并進行相應的鞏固學習。基于此,速課網進行了移動教學輔助平臺的設計和開發[1]。現在,國內大多數高校的教學模式采用的是多媒體教室和機房教學的混合教學模式。許多高校根據實際情況,在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開發設計了自主學習平臺,用來進一步輔助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此種模式的教學還存在一些弊端:一是必須依托電腦操作,二是功能不夠完善。通過手機客戶端,同學們可以在零散的時間利用論壇進行討論,最大限度地解決課堂學習中遺留的問題;通過查閱作業評價,完成章節測試并將錯題添加到錯題本,進一步鞏固知識結構;通過點播教師制作的微課視頻,學生可隨時與教師互動,交流學習信息,解決自己的學習困惑。教師則可以通過在作業系統查看學生作業,在測試系統查閱學生分數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根據論壇反饋制作一些學生們急需的教學視頻,達到教學相長。通過在實際教學中引入移動教學輔助平臺,確實可以增加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進而刺激學生獲取更多知識的求知欲;對教師而言,在與學生頻繁互動的基礎上,也可以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經驗,進而在課堂上有的放矢地講課,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2]。
關于移動課堂,北京大學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教育實驗室提出移動學習是指依托目前比較成熟的無線移動網絡、國際互聯網和多媒體技術,學生和教師通過使用移動設備來更為方便靈活地實現交互式教學活動[3]。通過分析可以看出,移動學習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①學習者是基于移動、便攜的設備開展隨時隨地的學習。②移動學習不是孤立的,而是混合在其他學習方式中。③移動學習不僅關注向小型移動設備推送內容的呈現方式,還要關注對高效學習流程執行的驅動。
為方便理解這里所說的移動課堂的實現方法,我們以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包括課前預習、課堂授課和課后測驗三個環節)來展開說明,也即分別用草料二維碼來預習、用雨課堂進行正常課堂學習、用APP封裝技術的微課進行課后測驗。
草料二維碼的主要應用方法如下:
在網址欄輸入https://cli.im后回車,即可打開草料二維碼生成器的界面。點擊[文本]按鈕,在文本框里輸入文字內容,如“我愛您貴陽”,然后,單擊正文的[生成二維碼]按鈕,可以看到右側欄生成的二維碼,如圖1所示。
點擊正文的[上傳LOGO]按鈕,選擇本地磁盤里的一幅圖片上傳,之后就會看到二維碼的正中央出現了剛上傳來的LOGO圖片,圖片格式通常選用的是PNG或者是JPEG的格式圖片。生成二維碼之后,我們點擊[下載]或者點擊[下載]旁邊隱藏的[更多格式下載]按鈕,選擇[普通格式]選項欄的[中等尺寸500*500像素]的即可。使用手機微信[掃一掃]功能掃描剛保存的二維碼,就會看到已掃描到的以下內容“我愛您貴陽”的文字。
活碼就是可以動態統計結果,并可以任意調整的二維碼。
先在網站[注冊]一個賬號,然后[登陸]。登錄后可以在[管理后臺]一目了然地查看到當前的[活碼管理系統]的情況。切換到[草料二維碼]的編輯界面,單擊[圖片]選項按鈕后,接著點擊[上傳本地圖片]按鈕,直接上傳圖片上來[4]。例如,上課的前一天晚上制作好幾張幻燈片,然后用[美化大師]生成豎排一列的多頁拼圖的圖片。
然后,在文本框里輸入“同學們,這是明天上課的內容,請預習”,最后,點擊[生成活碼],即可在右側欄里生成了一個二維碼,如圖1所示。

圖1 活碼生成界面
在電腦上訪問http://yuketang.cn/web,在打開頁面有一二維碼圖,用微信掃一掃,關注雨課堂,進入我的課程頁面,如圖2所示。

圖2 關注雨課堂
下載并安裝“RainClassroom_2.1.0.335”雨課堂軟件(或者更新版本),安裝成功后,打開Power Point,雨課堂在頂端工具欄中。點擊左上角微信掃一掃,進行微信登錄。首次登錄需要關注,關注雨課堂之后,進入我的課程頁面[5]。
利用雨課堂制作成套的試卷,在PPT中點開[新建試題]按鈕,新建試題文稿后輸入試卷標題,接著就可插入單選、多選等題型,編輯完畢后就能直接上傳至雨課堂。
運用雨課堂協助教師教學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首先打開PPT,找到雨課堂,點擊左上角微信掃一掃,并關聯自己的微信;
第二步:直接點擊[新建手機課件],正常制作幻燈片即可,得到的即為適配手機的豎版PPT;
第三步:利用雨課堂在制作預習材料時,可以隨時插入學堂在線所有的清華課程視頻,當然還可以插入優酷、土豆和騰訊的網絡視頻。
在瀏覽器的網址導航框里拷貝播放的網絡視頻文件的網址,返回PPT頁面,點擊[網絡視頻]圖標按鈕后,在“請輸入視頻播放地址”下的空白框里粘貼視頻網址進來[6],點[確定]即可;
第四步:為檢測學生是否掌握了知識點,可選擇插入單選、多選題以及主觀題進行檢查,還可以插入投票;
第五步:點擊[上傳試題/手機課件];
第六步:上傳成功后,打開微信,在[雨課堂]服務號中繼續編輯和發布;
如果邀請學生進入雨課堂學習,可以將相關的二維碼信息和邀請碼信息發給學生。
第七步:在[雨課堂]的工具欄中點擊[開啟雨課堂授課]圖標按鈕,彈出[選擇課程和班級]選項框后選擇課程和班級,填寫好標題并開啟授課,單擊[開啟雨課堂]按鈕就好;
第八步:同學們掃描大屏幕上的二維碼進入班級并接收推送,如圖3所示;

圖3 課堂暗號
第九步:老師點擊手機上收到的推送將手機變為遙控器,點擊手機屏幕上的[開始上課]按鈕,并進入正常的授課環節;
第十步:學生進入班級后,點擊手機上收到的推送即可進入接收器;如果同學們在授課當中有不懂的部分,可以在手機上點擊[不懂]按鈕,老師在遙控器中縮略圖能夠看到每頁點擊[不懂]的人數,并隨時調整授課內容。
第一步,安裝AppCanIDEV3.2.0(也可在網上找到更新級別的版本):雙擊“AppCan_IDE_V3.2封裝平臺.exe”→路徑默認,點下一步→直到單擊“安裝”按鈕后就可以等待AppCanIDEV3.2.0的自動安裝了。第二步,注冊:在網站搜索欄里輸入www.appcan.cn回車確定,進入AppCan移動云平臺后,單擊左上角的“馬上注冊”按鈕注冊一個。第三步,注冊后點擊左上角的“馬上登錄”按鈕,登錄AppCan移動平臺:點擊右上角的“文檔”后,可下載IDE最新版(AppCan_IDE_Personal_Setup_V4.0.2_2017032111652.exe)。
第一步,安裝iSpring Suite8.0(選擇是32位系統還是64位系統):安裝完畢并漢化完成后,雙擊iSpring Suite8.0桌面圖標,可看到快速啟動的iSpring Suite8.0程序界面一共有五個選項:課程、測驗、互動、模擬和截屏視頻。第二步,創建一個新的分級測驗:在打開界面點擊“分級測驗”即可創建一個新的分級測驗。進入iSpring QuizMaker程序界面后,注意不要更新版本,并要在“首選項”里把“自動檢查更新”前面的√去掉。在上方選項欄里點擊“測驗問題”圖標后,就會看到出現的下拉列表里一共有11種題型,分別是“是/否題、單選題、多選題、簡答題、匹配題、排序題、數字題、填空題、下拉列表題、拖放題和熱點題”。
先將自己“測試問題”設計好,并給出正確的答案,然后按照每一種題型格式要求將問題和答案填寫進去,完畢后要注意保存Quiz文檔(點擊“文件”菜單選擇“另存為”后,輸入文件標題名,點擊“保存”按鈕即可保存Quiz文檔)。
所有測驗題設計完畢后,最后點擊“發布”按鈕,在“發布問答”對話框里選擇“萬維網”發布方式,測驗標題為“XX課程測驗”,然后,選擇輸出到本地文件夾的位置,選擇輸出為“移動(HTML5)”,壓縮和高級設置選項為默認設置即可,之后確定“發布”。
建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程體系,教師由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導學者。傳統課堂教學中老師單純傳授知識的時間明顯減少,老師更多地在于思考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因此,教師的備課、授課等教學環節必須要高效。當前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教學平臺能夠利用互聯網的思維+計算機技術解決教師備課、授課的效率問題[7]。比如,被教師們所推崇的速課網,就是移動信息化與教學良好結合的產物。將教師備課進行云保存,在課堂互動投影教學時,直接調用課件授課,解決了傳統備課不易修改、課堂板書耗時費力、備課資源不豐富等問題。
高校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教學方式下的學習,也是學生作為學習共同體中的一員積極參加集體活動的結果。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轉變自己的角色,做好學生的啟發工作,幫助學生學習。同時,學生也需要充分配合老師,主動學習。改變傳統應試教育下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中被動接受者的角色。在課堂上采取有效的互動教學方式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及思維能力[8]。通過前面兩種移動課堂的具體實施方法的闡述,可以看到其實現方法非常簡單,且每種方式所生成的文件一般都比較少,所以實施起來也非常便捷有效。可以充分調動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效果自然也會有很大的提高。
當然,移動學習應用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點,比如說,可控性差,學生在課堂上操縱自己的手機,教師無法整體操控,容易造成課堂秩序混亂。因此,該種教學方式對教師隊伍也有極大的要求:
1.對移動教學設備的運用要熟悉,能夠做到靈活運用;
2.多加運用,不要徒有形式,必須能站在新的高度看待注重交互性的課堂教學,能設計出更具互動性的全新課堂組織形式,將各個移動課件的功能發揮出來;
3.能掌控課堂氛圍,防止課堂組織混亂以及學生注意力不集中;
4.對教師的講解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夠更為自如地針對多媒體的演示方式進行講解,無線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給移動學習的應用帶來了新的契機。
移動學習方式使個性化學習、對話性學習和協作式學習成為可能,并使學習者隨時隨地隨心地進行學習活動,提升和豐富了教學資源和教學機會,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可持續學習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展,移動學習必將在教育信息中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