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秦川 鄭元林
1.西安理工大學教務處,陜西 西安 710048
2.西安理工大學印刷包裝與數字媒體學院,陜西 西安 710048
2018 年6 月,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學的基礎地位、新時代教育發展的前沿地位,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2018 年9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深化辦學體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發教育事業發展生機活力。兩個會議聚焦“培養人”這一根本使命,為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提供了堅實保障,為開創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新局面指明了方向。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肩負著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任。高校教學管理人員是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是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的實踐者,也是教育教學質量的把控者,教學管理隊伍的素質和水平直接關系到學校的改革與發展建設。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教學管理需要緊跟時代步伐,緊抓發展機遇,從新時代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特征出發,不斷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推動教育事業全面發展。因此,建設一支符合時代發展特征的教學管理隊伍勢在必行。
當今國際格局不斷變化,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大國競爭與博弈加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快速變革等,深刻改變著國際經濟格局,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人口、資源、環境壓力日益加大,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都凸顯了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尤其對優秀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烈。加快培養高水平的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使其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是高等教育承載的歷史使命。新時代人才培養工作,要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主線,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系統推進“三全育人”,全面提升辦學質量和育人水平,努力造就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高校教學管理人員是學校頂層設計的制定者。學校的頂層設計是否具有全局性、系統性和前瞻性,直接影響著學校的中長期發展戰略,決定著學校的人才培養水平。加強教學管理隊伍建設是推進教學深化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根本保障。
高校教學管理人員是各項政策制度的制定者。加強教學管理隊伍建設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凝心聚力培育新時代人才的重要保障。高校教學管理人員對新時代高等教育新思想、新理念和新要求的全面認識和準確把握,有助于制定科學合理、符合學校發展實際的政策制度,為高校師生營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與氛圍,為培養新時代人才創造有利條件。
高校教學管理人員也是政策制度的執行者。建設一支具備先進教育管理理念、對最新高等教育方針政策融會貫通的教學管理隊伍,能夠切實保障各項方針、政策、制度在推進過程中落實有力、落地見效。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能夠有效避免政策執行過程中落實不全面、不深入、不到位、不系統等問題。
目前,高校教學管理主要圍繞教學改革研究、教學管理運行、教學監督服務這一核心開展具體工作。管理人員對工作的認知往往受前輩的影響,停留在簡單的慣性操作層面,即這種工作以往就是這么干,現在必然還是這么干。他們很少有意識或有機會主動思考所在崗位的工作為什么這么干、怎樣才能干得更好或者更有成效。此外,狹隘的教學管理模式促使管理人員很少去考慮新時代需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怎樣才能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這些導致教學管理人員的認知理念不能緊跟時代發展,管理理念滯后,開展業務的形式陳舊;信息化觀念欠缺,對新時代高等教育的要求和改革動向敏感度較低,在政策文件的制定過程中缺乏科學性、系統性和導向性;理論水平相對欠缺,習慣按既定模式開展工作,主動創新的思維和能力不夠;崗位流動性較差,相近領域的交流學習機制缺乏,導致從事的業務涉及范圍比較單一,思維不開闊、全局把控力不足。
新時代高等教育正面臨著新的使命、新的任務、新的要求。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2035、全面落實“四個回歸”、深刻踐行新“高教40 條”、貫徹實施“六卓越一拔尖2.0”、系統推進“四新”建設與“雙一流”建設等,正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新趨勢和改革的新動能,這就對我們高校教學管理隊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教學管理人員要深入貫徹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要堅持對黨的最新政策的學習和領悟,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人才培養正確方向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并結合工作實際,有效推進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形成協同效應,助力學校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一體化育人格局的工作體系建設。在政策制定和執行的過程中要與國家形勢政策緊密結合,謀劃全局發展,切實把立德樹人和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教學管理各個方面,為學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共同發力保駕護航。
其次要提高理論素養。教學管理人員要貫徹學習全國教育大會、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始終堅持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和教育教學的基礎地位,在頂層設計和政策實施過程中以促進新時代教育教學深化改革為目的,統籌推進學校新時代教育教學工作全局發展。同時,要及時掌握高等教育發展新形勢,準確把握新時代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并結合學校實際全面推進教育教學模式改革、人才培養機制創新、專業建設和創新創業教育等統籌協調發展,助力學?!半p一流”建設。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是新時代高等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高校教學管理人員業務能力水平直接影響高校教學管理質量和教學改革程度。學校要構建提升高校教學管理人員業務能力常態化培訓機制,結合新時代人才培養特征、高教發展新動態,有針對性地定期開展專業化、系統化專題講座、培訓等活動,全面提升教學管理隊伍的知識水平和專業素質,提升管理人員對新思想、新理念和新要求認知的精準度和深度,助力系統開展工作,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同時,有針對性地設置教學管理研究專項經費,如設置教學管理人員教學改革研究專項,支持教學管理人員開展理論研究、實踐調研和專題學習等活動,有效提高管理隊伍的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
建立科學輪崗制,打破管理人員業務專職壁壘,拓寬教學管理人員眼界和視野,培養其綜合思維能力和全局把控能力,有助于學校全局工作的有效推進。自發地或有組織地開展對外交流活動,通過對不同人員和事情的接觸學習,對不同或相近業務領域的深入比較研究,能夠有效培養管理人員的交叉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升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注重教學管理人員的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高校教學帶來的影響,迫使在線教學成為新熱點。在線教學不僅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網絡技能,也要求教學管理人員能夠熟練掌握各種平臺、數據處理軟件等的使用,以確保其能及時地、準確地制定各引導性政策和準確把握學校在線教學的整體情況。因此,加強管理人員信息技術與管理業務的深度融合,能夠有效利用信息技術處理復雜的教學管理事務。在提升其教學管理的水平和效率的同時,要強化政策引導和制度保障,有效引導教師樹立信息化教學理念,提升教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各項教學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高校教學管理人員要具備創新思維能力,能準確把握新時代人才培養特征和培養要求,以推動業務創新為核心,主動優化頂層設計,強化過程管理與服務。要具備前瞻性思維能力,強化政策引領,在政策制度設計過程中聚焦產業升級發展需要及未來科技創新人才需求,凸顯繼承與創新、交叉與融合、協同與共享等時代新元素,并在學校人才培養方案修訂過程中充分體現。要培養敏銳的洞察力,時刻掌握教育部、省教育廳等上級部門的最新方針、戰略部署和政策規劃,超前統籌謀劃學校相應的改革發展的理念、思路、具體路徑、行動方案,推進學校本科教育整體水平。如目前高等教育改革中的熱門主題“課程思政”,雖然涉及課程改革,但如何統籌謀劃、布局推進課程改革是管理人員必須提前考慮的。只有管理人員自己清楚課程思政是什么、怎么破題,進一步做好政策引領和制度保障,才能推動任課教師主動地改課程、系統地做教育,真正意義上實現鹽溶于水、潤物無聲的課程思政改革。
一是要不斷強化業務管理水平,力當“專家型”管理人員。在學校教學改革、教學成果培育、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等建設改革中,既要能充當管理者,給予項目實施的政策支持和條件保障,又能充當內部專家,能夠在項目凝練和建設過程給予恰當的指導,協助提升項目的內涵和質量。二是要做“鍛造型”管理人員。能夠結合學校學科特色,有組織地推進教學改革。積極組織具有影響力的教授、挖掘有潛力的項目參與到教學改革實踐中,靶向培育,以此全面深入地推進學校教育教學改革。三是要做好“服務型”管理人員。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將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有效融入服務意識,在堅守底線的基礎上切實提高管理的質量和水平。
要建立自我評價機制,善于開展階段性工作總結,分析所開展的工作中尚存的弱項與不足,并有針對性地改進強化,著力補齊短板。要善于開展比較研究工作,對比今年完成的工作和去年完成的工作之間的差異,相同工作有哪些、創新工作有哪些,哪些工作需要進一步改進提升,通過歸納總結促使常規工作出效率、重點工作能創新,從而建立持續改進、持續強化的自我提升機制。要具備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在工作過程中要不斷學習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能,以適應時代新發展,提升自身綜合素養和能力。
首先要加強學校內部各部門之間的和諧統一,尤其是要妥善處理好教學與科研部門、學校行政部門與二級學院(系),以及各中心(室)、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等的關系,要充分考慮到整體和諧,形成“一盤棋”的全局思想,有效構建高校持續健康發展的合力。要強化學校、部門、學院、系(所)信息渠道建設,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機制,并安排專人負責各項方針、政策、制度文件等的傳達、解讀和督辦,助力部門之間信息的交流暢通,確保各項事宜能在聚焦核心理念的基礎上達到上通下達、貫徹落實的目的。同時要建立合理的管理人員梯隊,綜合考慮教學管理人員的性別結構、學緣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綜合能力等多項因素,優化隊伍體系建設,保證管理隊伍的內生力和持續性。要注重核心管理隊伍建設,形成強大的團隊凝聚力和戰斗力,推進教育教學系統改革。
要完善各類獎勵激勵機制建設,建立一支穩定的教學管理隊伍。加強教學管理人員考評機制建設,充分發揮人事考評和績效津貼政策在行政管理隊伍建設中的作用,實行分類評聘、管理和考核,保障管理人員安心從事教學改革研究和管理工作,積極推進本科教學改革。合理設置崗位,建立科學有效的崗位聘任和考核機制,將工作績效與職務晉升、職稱評審合理掛鉤,為教學管理人員創造可持續的發展平臺,增強教學管理人員的歸屬感和成就感,有效調動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高校教學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一支新時代高水平的教學管理隊伍,是開創新時代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和人才培養新局面的重要保障。高校教學管理隊伍的建設工作,不僅需要教學管理人員主動作為,緊密結合新時代教育發展新需求,提升個人綜合素養和能力水平,而且需要學校著眼大局、全盤統籌,注重教學管理隊伍體系化建設,建立健全的組織管理和保障體系,強化隊伍整體能力和水平的培養,為高校教育教學的整體發展提供持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