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其狀況的優劣直接反映社會的發展境況及人們的生活水平。因此,正確把握新形勢下我國消費結構現狀、消費需求變化趨勢及消費升級的發展特征,對引導釋放居民消費潛力、擴大內需、穩定經濟增長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圍繞全面促進消費擴大內需這一重點任務,從消費的供給和需求兩側進行了深入分析,對消費特征、存在問題進行了梳理,并從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加大工業領域政策支持以及優化消費發展環境等方面提出了對策建議。
消費國際化是消費升級的必經階段,其發展水平體現了開放經濟背景下的消費市場發展水平。總結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后,消費國際化呈現的國際優質消費資源在國內加速集聚、免稅零售承接境外中高端消費回流、跨境電商零售助推線上消費國際化等新特征,順應消費國際化趨勢,提出增強本土品牌全球競爭力、推進免稅零售提質擴容、提升跨境電商零售服務水平等建議,以推動我國消費市場國際化發展水平提升。
供給與需求的關系是認識和理解經濟活動的基本方式,需求是經濟增長的拉動力量,供給是經濟增長的推動力量。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因素,供給側和需求側都有。立足山東社會經濟發展特點、自身優勢和未來潛力,闡明需求側管理的迫切要求,梳理加強需求側管理在交通物流、產業結構等領域存在的堵點,提出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加快鄉村消費挖潛、培育新興消費、優化營商環境等建議,以實現供給與需求的精準對接,推動山東經濟社會有序、穩定、健康發展。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積極應對全球形勢新變化新挑戰,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圍繞江蘇蘇州制造業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發展現狀進行多角度解讀,采用兼顧進口和出口因素的貿易競爭優勢指數分析蘇州制造業在國際分工中的競爭力水平,為蘇州制造業鞏固國際市場地位、融入國內市場競爭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