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婧(甘肅:華池縣城關小學)
傳統作業布置中存在的問題很多。首先是各科作業各自為政。各科教師在作業布置中,只從自己科目出發,不考慮其他科目,各科之間也不溝通協調,導致作業總量和總時間嚴重超標。以小學四年級為例,據家長反映,在“雙減”前,四年級學生的家庭作業總時長在三小時以上,如果晚上8 點開始做作業,以最快速度完成,也要晚上11 點。這還是按照中等生程度估算的,如果是后進生,怎么可能按時完成?四年級學生的作業量尚且如此,由此可見五、六年級學生的作業量之大。
其次,沒有做到分層布置作業。為了省時省事,為了便于檢查,教師一般會給所有學生布置同一類型的作業,既不區分難度,也不區分層次、梯度和容量,更不考慮學生學習水平差異和能力大小。這樣布置作業的后果就是學優生能輕而易舉地完成作業,但后進生費時費力,無法完成。既然完不成,他們索性不做,而教師又要檢查或者安排班干部檢查,這樣,后進生就成了一直完不成作業而被處罰的對象了。久而久之,這部分學生就產生了強烈的厭學情緒,哪里還有心思認真完成作業?究其根源,問題不在學生,而在教師。
其三,過重的作業負擔嚴重影響學生身心健康。隨著年級升高,學生的作業負擔不斷加重。由于長期伏案作業,學生視力嚴重下降,度數不斷升高,眼鏡一族越來越多;部分坐姿不好的學生出現了脊柱變形、彎腰駝背的情況;由于作業負擔重,嚴重擠占了學生運動鍛煉和活動時間,學生身體免疫力差,容易生病,健康狀況令人擔憂。
多元化作業設計堅決貫徹“雙減”政策,符合分層施教的原則,使作業設計和布置更科學、規范、合理。多元化作業設計要注意控制作業總量,壓縮作業時長,區分作業層次梯度,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充分考慮學生學習能力的大小和知識水平的差異,以有效促進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多元化作業設計還要統籌兼顧學生的休息、鍛煉、活動和娛樂時間,以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圖1、2、4、5表明,當Fr>1/π時(層結穩定度弱),接近地形的流線與地形相關函數形狀大體相似,在地形的下風方水平方向無波動出現;受地形影響的大氣波動強度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弱。當1/π>Fr>1/(2π)時(層結穩定度有所加強),呈現波狀的氣流不僅出現在地形附近,還出現在地形的下風方,且波動向上仍有所減弱。當Fr<1/(2π)時(層結穩定度強),在地形下風方的大氣中層形成一支急流,再往下風方,該急流又分為兩支,一支位于大氣高層,一支位于大氣低層,并又會在大氣中層再度匯合;在該急流的一側或兩側,有轉子出現。該結論與古特曼所給出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對于學困生,教師首先思想和心理上要關心、關愛他們,不要歧視或者有意無意地使其他學生歧視他們。要站在提攜和幫扶的角度,善于做“老中醫”,把準他們的“脈象”,充分了解他們在知識學習中的“癥結”,然后“對癥下藥”,方能“藥到病除”“妙手回春”。給后進生布置作業,心理期望值不能過高,要布置一些基礎性、鞏固性的作業,不能布置懲罰性的作業,還要控制好作業總量。這樣后進生方能“吃得了”,不會因為作業難度大、量太多而抄襲,甚至放棄不做。
優秀的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能夠對教材的章節知識和內容進行有效調整,能精選和整合教學內容,優化教學設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作業布置質量和水平。
重點難點知識突破案的設計要注重發揮教師“精講”的作用。學生合作學習完成導學案相關任務后,教師通過巡視和檢查,如果發現仍然有部分共性知識或問題沒有解決,這就是重點或難點知識。這部分知識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困難,尤其是中等生和后進生。這就是教師精講的好時機。教師要發揮自己釋疑者的作用,給學生精講這部分的重點和難點知識,講清楚、講透徹、講明白、講到位。充分發揮合作學習中教師點撥和釋疑作用。練習鞏固導學案中習題的設計部分,要充分考慮調動全體學生的集體參與、競爭和比拼意識,可以通過設計“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小組成員黑板做題比賽、小組整組推進比賽等方式,培養和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訓練提高學生解題的速度和準確度。拓展提高案的設計,重在提倡讓部分學有余力、智力突出、能力較強的尖子生去探究,一般不做統一要求。
在作業設計中,教師要著眼整章、整冊乃至上、下冊相關內容,統籌兼顧,做好作業設計。例如,部編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安排了“時、分、秒”,下冊安排了“年、月、日”,這兩章都是有關時間知識的教學內容;部編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上、下兩冊都安排了“百分數”的教學內容。課本的知識編排決定了教師在作業設計中,要對教材內容精選、調整、取舍和整合,從而優化作業設計。
2.精心設計導學案,體現作業的多元化
(1)注重布置動手操作性作業
自主預先案,以重點掌握基礎知識為主。讓學生課前通過復習銜接章節知識點,自主學習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通過理解掌握概念、公式、定理,自學例題,完成例題后的練習題,進而完成導學案中的自主預習部分,熟練掌握本節課的基本知識點。導學案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可以提前下發,供學生作為家庭作業,預習新課用,也可以在課前10 分鐘下發,供學生上課時預習用。總之,要以實現預習效果、提高預習質量為目的。
檢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中國高考命題選擇優勢,其中蘊含著許多值得繼承和發展的傳統文化優秀品質。貫穿2015-2017年全國高考“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意識形態的演變”的高考命題重點。弘揚儒學對中國傳統文化和現實生活的深刻影響,發揮當前社會轉型和民族復興中的教育作用,特別是通過與社會熱點或現實社會生活的密切接觸或與西方的突出現象進行整合優化,形成了完整的中華傳統文化知識體系。深入回顧歷史、中外文化發展關系,準確把握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在科學發展歷史觀指導下深度挖掘傳統經典的命題測試重點,從而創新高考新課程標準國家考試的有效方法。
2.提高作業質量和訓練效果
黃河下游移動式不搶險潛壩可以作為永久性控導工程或用于修建臨時搶護工程,為河道整治工程建設提供了一種可供選擇的新壩型。該潛壩布置為順河道治導線的透水樁形式,為實現導流樁壩的簡便拼裝、拆卸和移動,達到不搶險運用,設計采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樁、預制鋼筋混凝土連接銷軸和連系帽梁有機組合的裝配式結構,管樁外徑0.5 m、內徑 0.25 m、凈間距 0.3 m,設計樁長15 m。
例如《詹天佑》一課中,可以讓學生選擇課文中的不同角度,從外國人、清政府、詹天佑等不同角色的角度出發,聯系課文內容進行自由發揮,按照不同的小組自由排練,最終以短劇的形式展示出來,這樣就能夠確保每位學生參與到小組展示中。
1.控制作業總量和時長
由表1可知,在超稀植模式下,對油菜進行覆膜栽培及普通不覆膜栽培,油菜莖粗有較明顯的差異,與覆膜對油菜植株高度的影響類似,覆膜稀植油菜較不覆膜種植油菜莖粗在直徑上大約2.6 mm。
在作業布置,尤其是家庭作業、課外作業布置中,各科教師要在班主任的協調下,溝通協商,統一布置作業,以防作業總量和作業時長超標。要堅決去除作業布置中的隨意性和惡意性,布置處罰性和懲罰性的作業。教師要按照“雙減”政策要求,小學低年級一般不布置家庭作業,中年級家庭作業在半小時左右完成,高年級一般在一小時左右完成。
從表1可以看出,樹木受害的情況和分布地點有一定的關系,火車站附近及國道兩邊過往車輛頻繁,為害蟲侵入提供了條件,單株林木有害蟲3—14個,平均11個,國道邊,單株林木有害蟲2—12個,平均為8個,農田林網單株林木有害蟲2—7個,平均為5個。由此看出,火車站附近黃斑星天牛危害嚴重,109國道邊中等,農田林網危害比較輕。
合作探究案,重在檢測學生的基本能力應用。這部分內容的設計一般安排在新授課中的“合作學習”時間。教師通過組織、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探究式學習,通過讓學生開展自主合作、交流討論、組內展示、組員幫扶等方式,使各小組成員基本全部完成本節課的基本能力應用部分的內容。這部分內容的設計要緊扣教材內容,不要和教材中的例題、習題等內容重復,避免知識的照抄和搬運,而要作為教材知識的輔助,起到充實完善的作用。
作業布置的目的是鞏固知識,實現熟練運用。因此,作業布置一定要有質量、有價值,以實現訓練和鞏固的目的,體現能力培養的要求。教師要精心設計和布置有素質教育要求和導向的作業,布置體現培養和發展學生能力、開發學生思維、提高數學綜合素養型的作業。那些機械、重復的作業,不但起不到鞏固知識的作用,而且無形中增加了學生負擔。
3.區分作業層次和梯度
4.嘗試布置個性化作業
1.整合課本知識,凸顯作業多元化設計
分層布置作業是作業布置的基本要求,它充分照顧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大小和個性差異實情,符合學生學情,體現了分層施教的原則。教師一定要精心設計,分層次、分梯度布置作業。一般運用“立足中間,照顧兩邊”的策略。對尖子生要放開手腳,讓他們跑在前邊,自主探究知識,攻克和完成那些拔高性、拓展性、體現思維培養的開放性作業。這些作業能充分調動和激發他們探究的激情和興趣。要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探究或和同伴的合作,攻克和解決那些有難度的題目,體驗成功的自豪和快樂,讓他們“能吃飽”。教師如果不注意這一點,布置和后進生一樣的作業,尖子生完成后就會無所事事,只能干與學習無關的事。
導學案是教師課前精心設計、制作打印好的供課堂預習、學習、練習鞏固的輔助性材料。導學案要分課時設計,突出少、精、優相結合的原則,要讓大多數學生能當堂完成。導學案應按照自主預先案、合作探究案、重點難點突破案、練習鞏固案和拓展提高案五部分設計。
動手操作能力是數學重要能力之一。在作業布置中,教師不妨動動腦筋,轉換作業布置的思路和角度,給學生布置一些動手操作和生活實踐運用的作業。
例如,在部編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的“時、分、秒”教學之前,筆者給學生布置了動手操作性的作業:仿照家里的鐘表盤面,自己動手制作一個可以撥動的鐘表,第二天帶到學校,上課備用。據家長反饋,學生對這個作業很感興趣,回家后積極搜集、準備材料和制作工具,找來硬紙板、彩色硬塑料條、小刀、剪刀、彩筆、畫圖工具等,動手制作起了鬧鐘。第二天上課時,一個個形狀不同、顏色各異、風格不同的小鐘表擺在了桌面上,讓人眼前一亮。
水利信息化標準建設對于國家水利信息管理進程有重要意義。水利信息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是國家經濟發展的推動力,也是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和進步的重要保障之一。通過對各種渠道的水利信息化標準建設,從地方到政府范圍內的標準的統一和完善,增強了水利信息化建設的權威力度。有效推動建設標準化的進程,實現了技術手段等的現實意義,推動了水利信息工程的穩定發展。
再如,在學習了部編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的“年、月、日”之后,有教師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個很有實際意義的作業:回家請教家長,弄清楚我國農歷的來歷及其與年、月、日之間的關系。三年級學生年紀小,不知道農歷是怎么回事,弄清楚農歷,既增長了知識,又有助于在日常生活中認識和運用農歷。
(2)注重布置趣味活動性作業
數學學習中的趣味性作業很多,例如,數字游戲,數字謎語、數字編碼、數學趣味活動等。以數學趣味活動為例,部編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的“數學廣角”中,就安排了中國古代數學著作《孫子算經》中的“雞兔同籠”問題及其解法探討。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組織安排學生開展數學趣味探討活動,幫助和指導學生探討“雞兔同籠”問題的解法,培養學生的興趣,增長數學知識。這些操作性和生活實踐性很強的作業,表面看似乎無足輕重,實則比書面作業更重要。它對于放松學生身心、激發和培養學生數學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促進智力和思維開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作用。
在長形式+網形式圖書中,讀者通過掃碼獲得的個性化服務,比如向名師提問、請名師批改作業等事實上使互聯網從開放走向相對封閉,受益者僅限付費者本人,提供服務的作者版權得以很好的保護。網絡本來是一個開放的空間,資源的獲取很便捷,版權保護難度較大,免費獲取甚至已經成了很多人在互聯網環境中的習慣。而長形式+網形式圖書打破了免費路徑。對讀者而言,首先需要購買紙質圖書,然后才能通過掃碼進入網絡平臺,才可以針對讀書中的難點在此平臺上向相關老師、專家付費提問,獲得增值服務,知識需求與供給之間實現無逢對接。
1.留出足夠的作業時間
學生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要有充足的時間保證。在課后延時服務中,要留出作業和輔導時間,輔導學生完成作業。課后延時服務主要以活動開展為主,但活動開展也不能過了頭,不能讓學生玩得忘乎所以,直到放學,家庭作業還只字未動。要留出一節課在校完成作業的時間,讓中年級學生在教師的輔導下,完成當天家庭作業,輔導高年級學生在校完成有難度的作業。
2.開辟多樣化作業檢查通道
作業檢查是保證作業質量的關鍵。如果教師只布置作業,不檢查和批閱作業,那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師在組織和檢查反饋作業中要做到:課前科代表和各小組長檢查預習或家庭作業;當堂完成練習作業,小組內檢查,訂正答案,幫助學困生;正式作業要在下午自習課完成,教師要當面批閱,針對共性問題進行指導和講解;家庭作業要在家長的監督下完成。
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僅要傳授給學生數學知識,培養基本能力,開發思維品質,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多元化作業設計的初衷就在于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設計和布置多元化的作業,縮短學生作業時間,提高作業質量,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