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艷
(甘肅省武威第六中學,甘肅武威 733000)
美術是高中階段很重要的一門學科,承擔著提高學生美育素養、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重任。尤其是面對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必須立足于美術學科與實際生活之間的內在聯系,將生活化的教學理念融入美術課堂教學,真正提升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的效果。但是受到應試教學理念的束縛,當前高中美術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嚴重脫軌,導致美術課堂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嚴重阻礙了落實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堅持“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將生活化教學科學、合理地融入美術課堂,促使學生通過有效的美術學習循序漸進地提升自身的審美素養。
高中學校重視美術課堂教學的程度直接決定了美術課堂的教學效果,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學校在培養人才時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文化課知識,還要關注學生的美育、德育、體育、勞育,真正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美術作為高中階段很重要的一門學科,承擔著培養學生美育意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任。但是受到應試教學理念的束縛,學校通常都把教學的重點和主要精力集中在文化課教學上,而認為美術課程可有可無。高中學校的美術課程一般課時非常少,高一、高二年級可能會象征性地開設幾節,一旦學生進入高三階段,美術課程基本就淪為了復習課。另外,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束縛,高中美術教師也經常忽視美術教學,并未結合美術學科素養、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設計美術教學目標,而是隨意、盲目地開展美術教學。在這種情況下高中美術課程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導致美術課堂教學效果不佳。
美術教學內容是影響美術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性因素,尤其是面對美術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教學目標,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工作之前必須合理、科學地安排教學內容,如此才能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但是受到應試教學理念的束縛,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工作時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上的內容按部就班地給學生傳授知識。同時當前的美術教學內容經常集中在美術理論知識的層面上,卻忽視了美術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內在聯系,因此導致高中美術課堂教學內容過于專業化、理論化,脫離實際生活。
美術是一門藝術性學科,具有極強的藝術性、實踐性,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唯有結合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針對性的教學手段,才能真正提升美術課堂的教學效果,滿足高中學生學習美術的需求。但是高中美術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通常采用的教學手段與其他科目沒有太大差別,基本都是采用口頭講解的方式原封不動地傳授美術教材上的內容。這種單一化的教學模式與美術學科的性質、要求不相符,嚴重制約了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的效果,制約了有效落實美術學科核心素養。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參與者、引導者、輔助者,其自身秉持的教學觀念直接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效果?;诖?,為了促進高中美術生活化教育模式順利落實,高中美術教師必須摒棄傳統的教育理念,樹立生活化的美術教育理念。一方面,美術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前應該思考“怎樣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體現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怎樣有效關聯美術與實際生活?怎樣將生活化的教學理念融入美術課堂教學?”以便真正促進美術課堂教學與生活有效結合。另一方面,高中美術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還應該善于學習、善于觀察,主動思考和探究,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提升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將生活元素科學、合理地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促使學生在生活化學習模式下循序漸進地提升自身的審美素養。
面對美術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教學目標,教師在優化美術課堂教學時還應該關注美術學科的特點,不僅要給學生講授書本上的美術理論知識,還應該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科學融入生活化元素,將美術課堂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真正實現美術教學內容的生活化。一方面,在落實教學內容生活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與其相契合的生活元素作為延伸和擴展課堂教學的內容。例如,在教學“花卉與紋樣”時,為了實現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欣賞學?;▓@中的鮮花,促使學生通過全方位地細致觀察、觸摸感悟花朵的紋樣;而在教學“陶瓷工藝”時,由于教材上的知識存在極強的專業性,如果教師單純按照教材內容教學會增加學生學習的難度。面對這種情況,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就可以結合本課教學內容帶領學生參觀當地的陶瓷加工廠。如此學生在生活化的教學環境中,通過欣賞、接觸實物等環節真正感悟美術的價值,循序漸進地提升自身的美術素養。另一方面,在落實美術教學內容生活化的過程中,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還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結合教學內容選擇生活化的案例、生活化的素材等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內容,以便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
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下,高中美術教師還應該優化和改進課堂教學過程,將生活化教育理念融入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真正提升高中美術課堂的教學效果。
1.選擇生活案例開展教學。案例教學法在實際高中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尤為常見,通過融入教學案例不僅能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還能提升美術課堂的吸引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美術學習活動。基于此,在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高中美術教師應該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搜集一些與其相契合的生活案例,并將其科學地融入課堂教學活動,充分發揮生活案例的教育價值。例如,在教學“中國書畫藝術”時,為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共同探討中國書畫的發展歷史,教師就可以借助生活案例的方式:針對中國書畫藝術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產生了不同風格的歷史發展規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給學生展示中國書畫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特點。以往學生雖然可以通過雜志、電視等方式了解書畫相關的歷史,但是卻難以在短時間內全面、深刻地了解這些內容。同時很多書畫也因為已經歷史久遠而難以看到真跡。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借助視頻資料展示一些保存比較完整的書畫,以便學生深刻感知、了解中國書畫的魅力,真正提升高中美術的學習效果。
2.創設生活化的美術學習情境。在傳統的高中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低下,美術課堂學習呈現出極強的被動性,嚴重制約了高中美術課堂教學效果?;诖耍谏罨虒W理念下,教師應該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以生活為導向設計具有生活化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大膽聯想創作更多優秀的美術作品。例如,在生活化教學“園林與民居”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從互聯網上搜集具有代表性的園林場景并直觀呈現在學生面前。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當地具有代表性的民居作為教學元素,給學生創設生活化的學習情境。如此學生可以在生活情境的吸引下真實感受古代人民的藝術結晶,陶冶自身的情操,最終達成美術教育的目標。
3.聯系生活進行課堂導入。課堂導入是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的前奏,直接決定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基于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的現狀,高中美術教師在開展生活化教學時必須立足于美術與實際生活之間的內在聯系,借助生活化的元素進行課堂導入,促使學生通過生活化的導入更好地參與美術學習活動。例如,在教學“各異的風土人情”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給學生直觀展示各個地區的風土人情作為課堂導入,促使學生通過直觀感知各地的風土人情更好地參與美術課堂學習活動。
4.積極開展美術實踐活動。美術與生活密切相關,美術作品來源于生活。同時唯有賦予美術作品以生活化的元素,它才能具備極高的藝術價值,才會更有意義和審美價值。因此,在高中美術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帶領學生走出課堂,積極參與戶外寫生訓練。如此學生在參與生活化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能夠詳細觀察事物,感受美術作品蘊含的內涵,促進學生發展美術創作思維和能力。例如,在生活化教學“雕塑”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參觀當地的雕塑公園,教師簡單介紹雕塑的起源、不同時期的發展特征、與其相關的歷史故事、歷史環境等,接著引導學生參觀雕塑公園,分析雕塑蘊含的藝術價值,學生經過交流和討論能夠在實際創作雕塑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觀點,最終實現美術教育的目的。
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下,高中美術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不能只依賴熟悉的書本知識,還應該在這個基礎上開發生活化的課程資源,以便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一方面,開發校內生活化的課程資源。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分析現行的美術教材,恰當利用教材中蘊含生活化的教學內容,真正發揮生活化教育素材的價值。另一方面,開發校外生活化的課程資源。在生活化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優化課程資源時還應該科學篩選、整理校外的生活課程資源。具體來說,可以當地的美術館、博物館為切入點從中搜集大量美術教學資源,促使學生通過生活化的學習資源受到教育和熏陶;還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文化資源,將當地的環境藝術、人文風情、自然景觀、園林公園等都納入美術課程資源,真正實現高中美術教學的生活化。
在生活化的教學理念下,美術教師應該采用生活化的原則,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優化設計課后作業:首先,作業內容生活化。在生活化教育理念下,高中美術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時應該充分挖掘美術知識與學生的實際需求、生活環境等之間的聯系,從學生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出發給學生設計課后作業,逐漸增強美術作業的人文性。其次,作業媒材生活化。在生活化教學理念下,教師在設計美術作業時還應該盡可能地引導學生采用生活中常見的媒材,包括瓶罐、紙盒、絲帶、布頭、石頭、一次性木筷、紙杯等,引導學生“廢物利用、變廢為寶”,借助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完成美術作業。再次,作業形式生活化。在生活化教育理念下,教師在設計美術作業時應該實現美術作業形式的生活化,讓美術作業充滿生活的氣息。具體來說,可以將美術作業形式設計為擺拍攝影、小制作、查找資料等,促使學生通過極具生活化的作業形式更好地參與美術學習活動。最后,作業參與對象生活化。在設計生活化美術作業時,教師應該擴展作業的對象,可以不再局限于學生這個群體,而是引導學生與家人、同學等合作共同完成美術作業。例如,在教學“服裝的色彩搭配”時,教師在設計生活化的課后作業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和家人一起共同設計或者互相搭配衣服,并將最后的成品拍成照片與大家分享,同時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設計理念。
教學評價是高中美術課堂教學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全面、客觀地衡量教師的教學工作和學生的學習情況,直接決定了美術課堂的教學效果?;趥鹘y高中美術教學評價的情況,教師應該樹立生活化的教育評價理念。一方面,在生活化的美術教學評價模式下,教師評價學生時要更關注學生的課前準備工作,包括是否能夠獨立搜集與課程主題相關的素材、是否能夠結合所學內容寫出自己感興趣的考察報告、是否能夠補充和完善教材中缺失的部分等;另一方面,在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下,高中美術教師評價學生時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美術的結果,還應該關注學生在學習生活化的美術過程中的具體表現等,真正提升高中美術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美術的教育價值受到重視,承擔著學生美育的重任?;诖?,高中學校在培養人才的時候不僅要重視美術教學,還應該立足于當前美術教學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樹立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優化課堂教學內容、課堂教學過程、設計課后作業、教學評價、整合美術教學資源等,真正實現高中美術教學與實際生活的有效結合,不斷提升高中美術課堂教學質量,有效落實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